第228章 北邊的消息(1 / 1)

推荐阅读:

對呀,還真是這麼個理!

他們這些皇子,不就是需要在父皇麵前表現自己嗎?你沒事可做,怎麼表現?

而且越是大的事,越是能證明自己啊!

三皇子心情大好,上前拍了拍宋興寧的肩膀,

“果然不愧是解元,看得就是比彆人深!”

宋興寧也是心花怒放,他總算知道了這位皇子愛聽什麼樣的話。

三皇子接著卻皺起眉頭,後退兩步。

“你身上,怎麼有股臭味?”

宋興寧心中苦悶,但哪裡敢說實情。

“殿下,在下昨夜回來得遲,碰見一個推糞車的老漢,見他吃力,就上前幫了一把,誰知一個不小心,身上被灑了不少,雖然在下努力清洗,但終究還是有氣味。”

三皇子讚歎,

“安邦如此體恤那些下等人,真乃國之棟梁也!”

宋興寧心中得意,嘴裡連忙道:

“殿下謬讚了,這隻是小事而已,不值一提。殿下所做之事才是大事,殿下才是頂梁柱,在下最多隻是墊在柱子下麵的頑石而已!”

三皇子哈哈大笑。

然後又問起要在盛家撈錢的事,進行得怎樣了。

宋興寧心虛,推說盛家人謹慎的很,而且都很狡猾,為了殿下的名聲著想,他需要考慮周全一些,不想貿然出手犯險,所以一直沒有找到機會。

三皇子此時心情大好,加之他本來也沒作多大指望,盛家本就是窮鬼出身,能撈幾個錢出來?所以竟沒有怪罪。

就在這時,有太監來召,要三皇子去上朝。

三皇子吃了一驚,他剛下朝不久啊,怎麼又要去?

是發生了什麼大事嗎?

太監卻不肯說,他還要去通知彆人,匆匆離去了。

三皇子隻好再次穿戴好,去上朝。

不一會,議政殿就聚集了好些人,基本上都是高階官員。經過太監的宣讀後,眾人這才得知,確實發生了大事。

這是北部邊境送來的消息,稱北戎國的北方勢力,要正式開赴戰場了!

探子查明,其北方部落正在各地大肆籌糧,各地的壯丁也在緩緩聚集,大軍開拔已經是可以預見的事了。

雖然之前就有過傳聞,有一點心理預期,但這一天真正到來了,眾人還是感到了莫大的壓力。

短暫的壓抑後,官員們議論紛紛,有的吃驚北戎國南北兩方為何聯合起來了,有的痛罵北戎蠻夷掠奪成性,還有的想分析一下他們能增多少兵。

但不管如何,大元國也要向北地增派援兵了,不然恐怕抵擋不住。

老皇帝分派了任務,下令各部抓緊籌備各項物資,征調兵力,務必在二十天內準備好,趕赴前線。

三皇子卻問了一句:

“陛下,這些新增之兵,應該再派一名統帥吧?難道還是分派在駱元帥旗下?這不利於指揮啊!”

老皇帝道:

“兵力增多,戰線會拉長,駱元帥恐分身乏術,朕打算將援兵派給新任忠武將軍率領,如此方才穩妥。”

三皇子有些驚訝,

“新任忠武將軍,是誰?”

老皇帝道:

“盛家盛寒山。”

這一下,包括盛老爺子在內,都更驚訝了,盛寒山不是遊騎將軍嗎?

老皇帝不急不徐道:

“朕正要宣布此事,盛寒山有勇有謀,戰績斐然,著擢升為忠武將軍,並授護軍勳,可便宜行事。”

眾官員嘩然,紛紛議論開來,並向盛老爺子道賀。

這次擢升,可是連升了幾級!

授勳護軍,也是破格了,這表示盛寒山隻要不死,以後必定還要提升,有很大機率進入朝堂。

至於便宜行事,則給了他很大的方便,耐人尋味。北部邊區是由駱大元帥統一指揮調度的,就跟西部大元帥杜文啟一樣,擁有絕對的權力,但現在老皇帝的意思,讓盛寒山可以有限度的自主行事,這不就是有意讓他單挑大梁嗎?

這樣下去,搞不好下一任北部大元帥,就是盛寒山了啊!

畢竟駱元帥年事已高,手底下好像也不見有非常出彩的人物。

這是一個隱晦的風向,一些老狐狸已經猜出了其中之意,雖然現在還早,但戰事一起,隻要有足夠的軍功,將軍們的升遷是極快的。

但三皇子不樂意了。

“陛下,這升遷也太快了點吧?盛家現在有多人掌兵,恐引人非議。”

盛老爺子不滿,

“三殿下這話是什麼意思?不知有什麼非議?是想說我盛家有不軌之心嗎?”

三皇子很討嫌老爺子的這種語氣,

圖謀不軌,這種詞是非常大的忌諱,彆人避之唯恐不及,盛老爺子卻滿不在乎地掛在嘴邊。

五皇子也有些不滿,他不滿的是三皇子,都已經被擼到底了,還這麼出跳,他都沒說話呢!

要知道,他現在才是呼聲最高的皇子,你三皇子已經過氣了,就該老實點,怎麼還搶在我麵前出風頭呢?

他立刻道:

“三皇兄這話就過分了,盛寒山勞苦功高,盛老將軍也是德高望重,怎麼會有人非議呢?有功自然就要賞,你心胸開闊點!”

三皇子臉色陰沉。

這副高高在上的姿態,同樣令他憎恨。可惜現在自己身無一職,猶如白丁,說話確實少了很多底氣。

“盛寒山屢立戰功,自當提拔,你們不必爭執了。”

老皇帝拍了拍案前的邸報,算是為眾臣解釋,也算是為三皇子解了圍。

三皇子話音一轉,

“陛下,北戎國屢屢侵犯我邊境,著實可恨!兒臣請求帶兵前往北邊,與駱元帥共同抗敵!”

這話有些出乎眾人的意料了。

三皇子不愧有勇猛之名,敵方在大肆增兵,他還敢去應戰,令人佩服。

朝堂上好些人都改變了對他的看法,這位皇子,雖然有些魯莽,行為不端,但有膽有識,確有其可取之處。

老皇帝也很欣慰,不過卻沒答應他。一個貪汙恤銀的將領,手下將士們會信服嗎?這是老皇帝的直接反應。

“你的勇氣可嘉。不過,恤銀一案還沒了結,你不能離京。”

三皇子急道:

“那兒臣若是在二十天內補足恤銀,是否就可以了?”

不少人聳然動容。

這種身負巨債,卻仍想著為國上陣殺敵的人,實在是太讓人感動了!這是什麼樣的精神?這是舍小家顧大家,這是不計名利一心報國,這是多麼崇高的信念和人格啊!

我等不及也!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