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老爺子問,“你可想好了?”
趙甲一向是個心善的孩子,要不然,也不會拉扯這麼多。
“想好了。以後,我就是盛家人,全心全意待二妹,以後如若是違背此誓言,天打五雷劈,讓我不得好死。”
盛老爺子深深地看了趙甲一眼,“好孩子,你受苦了。”
趙家村。
趙甲回到了趙家裡。
與趙有田夫妻攤牌了。
說明了來意。
他一臉冷漠地看著趙有田和趙王氏,心中充滿了決絕。
“從今往後,我趙甲與你們再無任何關係!”他的聲音冰冷而堅定。
趙有田和趙王氏臉色變得十分難看,他們沒想到趙甲竟然如此堅決。
“你這忘恩負義的東西!我們養了你這麼多年!”趙有田怒聲嗬斥道。
趙甲冷笑一聲,“你們所謂的養育,不過是為了那一百兩銀子罷了。若不是盛家相救,我早已性命難保。如今,我與你們斷絕關係,“這些年我為家裡當牛做馬,從未有過半句怨言,得到的卻是你們的算計!”趙甲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哀傷。
趙有田和趙王氏相互看了一眼,他們意識到自己的所作所為確實對趙甲造成了很大的傷害。
“兒啊,都是爹娘的錯,我們隻是一時想差了,做了那些事情,你就原諒我們吧。”趙母哭著說道。
趙甲聽後,內心有所觸動,但他仍然堅持自己的決定。
“晚了,從你們那天晚上你們拿繩子想要勒死我的時候,一切都無法挽回了。,我雖然不是你們親生的,可我也是一條命啊!我拿你們當親生父母看待,你們卻要勒死我!拿我當累贅一樣,就要害我性命,你們的心,當真好狠歹毒……”
趙甲每每想起那個情景,。
都心如刀割一般。
這時候,趙乙走了進來。
“哥,你是不是失心瘋了!你現在翅膀硬了,連爹娘都不要了嗎?抓壯丁的時候,爹娘都不舍得,讓你被抓去,把小叔讓人抓走了,你這樣說,對得不起爹娘嗎?”
趙甲冷笑,“抓走小叔,一是因為我不在家裡,在縣城,二是因為小叔是個癡傻人,在家裡吃白飯包的,爹娘估計早就嫌棄小叔了,抓走正好減輕負擔吧!”
趙家夫妻沒了臉,他們自己曾經在外人麵前就說過這樣的話,村裡人都知道。
趙乙也漲紅了臉。
“你!你胡說!是不是那些盛家人給你說了什麼?那個盛二妹就是個克夫的女人,你以後要是娶了她,你遲早一天會死掉,她根本不是個什麼好東西!”
趙甲看到了這個弟弟眼裡的輕視與厭惡。
隻覺得心更涼。
這麼些年來,他一直想當個好哥哥,他知道他自己不是親生的。
生怕被趙父趙母嫌棄,什麼好的,都先讓給弟弟。
滿心的真誠與疼愛,換來的是什麼?
是輕蔑,是理所當然。
他趙甲也是人,不是趙家的一條狗。
“你們才不是什麼好東西。盛家都是好人,沒有盛家人,我現在命都不在了,趙乙,你說二妹的時候,嘴巴給我放乾淨點!小心出門挨打。”
他現在身體還沒有恢複完全。
要是身體恢複個六七成,他都把竹竿似的趙乙打倒在地上了。
趙乙被趙甲那冷漠且凶猛的目光嚇住了。
不由地瑟縮了一下。
“哼,果然是被那個女人迷暈了,爹娘都不要了,你趙甲也不是什麼好東西,爹娘,他不要咱們,咱們也不要他了。”
“不是我不要爹娘,是爹娘嫌我多餘,又是傷重回來,不舍得拿銀子給我治傷,要殺了我,幸虧盛家人來救了我了。,我原本死裡逃生不容易,回家來還要被親人謀害性命,這樣的人不配當人爹娘,我趙甲受要不住起。”
趙有田急了,“誤會,大郎,誤會啊!”打死也不能承認。
這時候,趙家裡的人動靜太大。
引來了不少人的圍觀。
大家都聽到了趙甲他們的話。
紛紛議論。
“這老兩口也太過分了,為了銀子就對兒子下毒狠手!感覺是他們能做出來的事情。”
“可不是嘛,這些年趙甲在他們家當牛做馬,他們怎麼忍心呐!”
“好在趙甲遇到了盛家相救,不然這後果不堪設想啊!”
“就是就是,趙甲做得對,這種父母不要也罷!”
村民們紛紛指責著趙父趙母,趙父趙母聽著眾人的議論,低著頭,臉上滿是羞愧和悔恨。
內心卻把趙甲恨到了極點。
趙王氏打死也不承認,”,
“大郎,你真的誤會了,我們怎麼可能會對你動手呢?我們不過是夜半進屋看你睡得好不好,傷勢怎樣了,你是不是出現了什麼幻覺了?“?”
“”還想狡辯,沒有意義,我有盛二郎作證,人證物證俱在,你們要是再狡辯,我們就去官府裡說清楚,讓行凶者下大牢!“!”
盛二郎雙手抱胸,在不遠處冷眼看著。
趙甲一個人回村,盛二妹是不放心的。
趙家是什麼人?萬一又編個由頭把趙甲給害了呢。
盛二郎在這裡,啥話也不說,啥事也不做,跟門神一樣的倚在那那裡,趙家人就不敢對趙甲動手。
趙乙還叫囂道,”你休想汙我爹娘名聲,去官府就是去官府。”
趙父與趙母兩人已經嚇到了,不敢再狡辯。
他們都是鄉下人,在鄉下算是奸猾之輩,可是麵對官府他們不敢,他們就慫了。
不敢見官。
“大郎,爹娘就是一時想不開,大郎,你彆這麼狠心!”趙王氏改變策略,一把眼淚一把鼻涕。
趙甲該把該說的話也都說了,不想再說。
還讓村民帶路,去找了村裡正來。
在村裡正這裡,做了公證。
誰都知道趙甲出事的事情,後麵趙甲回村,第二天早上就消失了,趙家村裡的人也打聽過是怎麼回事兒。
趙家夫妻都躲閃,不知所雲。
明眼人都覺得有問題。
沒想到是這麼一回事兒。
趙甲這孩子,是村裡人看著長大的,都知道他的品行,他們知道趙甲這些年受了不少苦。而趙氏夫妻他們更了解。
都同情趙甲。
村裡正簡單勸了一下雙方,協商兩方無果,也歎了口氣,給雙方做了公證,了斷了親。
趙氏夫妻之前不同意,是生怕趙甲要回那一百兩銀子,他們反正都花出去了,啥也不剩了。
趙甲沒要,他們才爽快的簽字畫劃押了。
從今以後,恩怨兩清,形同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