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那希皺眉:[而且攤丁入畝的初衷雖好,但架不住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呀。這丁徭銀並入到田賦裡,都交到國庫,地方留存的可就少了。那官府那些雜役可都還是得乾的,那些官老爺們又不會自己掏錢,隻會巧立新的名目,造成二次攤派。]
[那些地主鄉紳多交了稅,轉頭又會給佃戶加租子。算來算去,這負擔還是在底層貧民上。]
[久而久之的,流民隱戶就會越來越多。不安定的因素越來越大,這中間萬一再有個什麼天災,加上某個點子王的攛掇,搞不好就是新一輪的揭竿而起。唔,乾嘉時期的白蓮教起義就是那麼個事兒,簡直大清由盛轉衰的標誌啊!]
小家夥著急,滿腦子都是該如何提醒她家阿瑪。
絲毫沒注意她家阿瑪的笑容已經僵在了臉上。
咳咳。
原本,他是想趕緊把這事鼓搗出來,讓百姓受益,讓愛女以他為傲的。
結果……
再度來到乾清宮,跟皇阿瑪稟報起這個事兒來的時候,四阿哥一臉低落。
好像是個做錯事的孩子。
一提起白蓮教,康熙也滿臉嚴肅。
可惜小家夥隻是感歎幾回,並沒有細說。
這回倒是讓他們有了些更清晰的認知:攤丁入畝後,貪官汙吏二次收稅,地主鄉紳提高地租。迫使大量百姓逃亡,最後聚眾而反。嚴重程度,甚至直接動搖了大清統治根基。
那麼現在問題來了:要怎麼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或者說如何杜絕這其中可能產生的二次收稅與負擔轉嫁問題。不讓結果與初衷背道而馳,使想象中的善政成為動搖大清根基的所在。
為了集思廣益,康熙還令所有在京皇子阿哥齊聚昭仁殿,連正在軍營中大刀闊斧搞整改的大阿哥都被喊了來。
攤丁入畝?
這個知道的都知道呀!
曆史上雍正帝的重大舉措之一,現在倒是由老四親自提出來了?
嘖。
大阿哥痞笑,滿眼的邪肆風流:“好好好,爺覺得這個提議委實不錯,老四有心了。如此一來,多地農戶多交,少地少交,無地不交。貧民能夠獲利之外,也能讓大清天下少些流民隱戶。”
為什麼?
因為稅已經跟人頭無關,而與土地關聯。
那隱瞞戶口可不就失去意義了?
唔,明朝張居正施行一條鞭法之前清丈天下田畝,可不就多了不少人口麼!
嘿嘿。
大千歲不愛文縐縐的那一套,可不代表他真就懂得少。真笨的不行,又哪有能力率軍征戰,又哪能在曆史上為太子變成廢太子出大力?
都是聽過小侄女心聲的人,五阿哥、七阿哥等人也都紛紛表示讚同。
倒是八阿哥跟十三阿哥未曾言語。
但場麵看著也很偏向於支持四阿哥所說了,三阿哥大急:“茲事體大,關乎千家萬戶生計,兒子覺得還是得審慎從之。”
“對。”
太子隨後鄭重開口:“不可否認,四弟的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否有些過於理想?”
“兒臣觀這所謂的攤丁入畝,跟前朝張居正的一條鞭法有頗多相似之處。那麼一條鞭後期所麵臨的窘境,這攤丁入畝是否也有呢?”
就不愧是康熙精心培養多年的太子,一語中的。
直接問在了靶心上。
四阿哥也不藏著瞞著,直接拱手:“太子二哥好眼力,實不相瞞,這正是弟弟的顧慮所在。所以才懇請皇阿瑪召集所有在京兄弟一起詳議,看看能否去蕪存菁,琢磨出個真正利國利民的善政來。”
太子:……
他要是有這能耐,早就自己寫好了折子遞上去,還用巴巴在這兒等著為他人做嫁衣?
但這麼想,他可不會這麼說。
隻禮貌搖頭再問皇阿瑪怎麼好端端想起改稅製來了?
從國庫清欠到整頓軍紀,老爺子這兩年動作一次比一次大啊!
讓他總有種事情漸漸脫離掌控,甚至整個人都蒙在鼓裡般的不妙感。
康熙微笑,揭起四兒子的短來,那叫一個毫不猶豫:“這不是老十在山東乾得有模有樣,朕多誇了幾句?福襄也跟著鸚鵡學舌,老說十叔好,十叔棒。”
“她十叔路遠迢迢聽不到,有些人卻泛了酸水。誓要乾出點成績來,當小公主最最優秀的阿瑪。為此伏案苦讀,朕這當阿瑪的還不得更重視幾分?”
四阿哥俊臉紅透:“皇阿瑪,您,您說好了不對旁人講的。”
哈哈哈。
大阿哥拍腿大樂:“確實沒對旁人講,在場都是骨肉至親,妥妥的自己人。”
嗯,對。
康熙認同點頭,四阿哥臉都綠了。
很快,昭仁殿就成了歡樂的海洋。同時,避免攤丁入畝後可能會出現的弊端也成了諸皇子的作業。
容他們各自回去好生思索,明日大朝時再行討論。
一聽這話,大啊哥就想打退堂鼓:“咳咳,皇阿瑪非是兒子不肯配合,隻是軍營中瑣事太多。一樣一樣的,都等著兒子去查實整改。忙到恨不得一個人劈成好幾瓣兒。朝會啥的,咱們就免了吧?”
結果目的未成,還差點被見縫插針。
七阿哥表示,若大哥真力有不逮,當弟弟的絕不袖手旁觀。
隨時隨地都可以幫襯一把,隻要大哥你說話。
氣得大阿哥差點把他拽出去切磋:把想搶差事說成幫忙,就顯得你清新脫俗是不是?
七阿哥笑而不語,誰還不想進步呢!
皇阿瑪早早堵死了兄弟們隻要乖巧不爭,日後就算躺也能騰出個親王郡王來的通天路。
為了不一輩子止步於貝勒,他也隻能嘗試著卷起來。
向來佛係的他都這樣了,早已經跟儲位深度綁定,並且將之視為囊中之物,絕不允許任何人覬覦的太子可不就更嚴重?
出了乾清宮,他就匆匆回了毓慶宮,一股腦紮進書房裡,連晚膳都沒顧得上。
真·豁出去廢寢忘食,也得在明日早朝上狠狠駁斥那個什麼攤丁入畝。
卻不知比起他們的從前人身上總結經驗,他皇阿瑪更想聽聽烏那希心裡那些來自於後世的看法。
毫不意外的,小公主又開始上早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