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
他承認自己這處置多少有點損在身上,但那不是為了大清江山麼?
讓杭州乃至整個江南官場都知道:他這個皇上敬重奉聖夫人孫氏,同樣的,孫氏也對他忠心耿耿。為了大清安穩,她連三代單傳的親侄子都說賣就賣。
想通過巴結她來實現官場越級升遷的都得衡量衡量,想想那個孫家寶的下場。
同時,這麼大的事兒,曹寅肯定得跟自家老娘求證。
從種種細節中推斷出他這個皇帝雖對其母有幾分尊敬,但是不多,至少不能跟大清利益相提並論。彆說孫家寶,就是他曹寅也必須夾著尾巴做人,不可有絲毫逾越,否則皇上的刀劍鋒利著呢!
一石數鳥,呸!
一舉數得,英明著呢,怎麼就能讓乳母罵他八輩祖宗了?
再說那是僭越,是大不敬。罪名落實,是要誅九族的。
孫氏不敢。
也確實,聽到聖旨後孫氏就一口老血吐出來,傷心欲絕地喊了聲姑的家寶啊,直挺挺暈了過去。
醒了那眼淚也跟斷了線的珠子一樣,劈裡啪啦往下跳。
那場景,簡直聞者傷心,見者落淚。
可從始至終,她也沒敢說康熙半個字的不是。
哪怕娘家那邊打上門來,罵她狼心狗肺、想謀得聖寵想瞎了心,連親侄子都賣。都被她強撐著病體,趕到大門外一通好罵。
直言那不尊法度,罔顧皇恩的侄子已經去了,侄孫卻還在。孫家若是不需要她這個黑心肝的姑奶奶繼續幫襯了,就儘管罵、儘管砸。
瞬間就嚇滅了孫家人的囂張氣焰,改為痛哭賠情。
他們不是怪她,是陡然間收到這噩耗,心裡實在接受不了,所以才……
希望她能大人大量,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孫氏是為威懾,又不是真要斷了跟娘家的全部聯係,自然就坡下驢。相對痛哭間,好似一切嫌隙都消彌於無形。
她甚至隨後還往行在求見,欲叩謝皇恩。
康熙雖‘忙於政務’未曾接見,但也長了不少滋補身體的藥材。
你來我往之間,看得烏那希目瞪口呆:[說好的康熙對幾位乳母都頗尊重,連死後都讓她們葬在皇陵附近呢?這……]
[看著好蘇麻喇姑啊!]
[說是體恤這麼多年的貢獻,破例賜嬪禮厚葬,還讓十二叔給守靈。這非同尋常的厚待讓許多文學創作者腦洞大開,甚至將蘇麻喇姑設定成康熙愛而不得的白月光。]
什麼東西?
康熙瞠目,蘇麻可是他家皇瑪嬤的陪嫁侍女,與她老人家年紀仿佛,比他大幾十歲呀!
對她愛而不得?
這是個但凡想一想就讓康熙呼吸一窒的可能,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這丫頭還撇嘴:[但考古學家表示這都門口掛紅燈──外麵哄,裡麵空,花架子罷了。事實上蘇麻喇姑墓穴裡麵狹窄的很,一人站立都有些勉強……]
康熙:……
康熙心中的各種複雜暫且不說,但這麼一來效果卻特彆的立竿見影。
短短幾日,就讓福壽膏在杭州地麵銷聲匿跡。
這戒毒工作啊,也算是取得了初步勝利。為此,康熙還特意召開了一個慶功會,著重表揚了太子,賞了他五千兩銀。
第一時間發現隱患,並積極作出措施的十四阿哥更被封了個多羅貝勒。
登時,太子呼吸都重了,差點失去了表情管理:皇阿瑪還真是不遺餘力地提拔諸兄弟啊!先封了老十,這又來了個十四。一趟南巡,竟讓朝廷多了兩個多羅貝勒。
老十好歹還有個水泥之功呢,十四這……
雖然福壽膏害人的玩意兒,但也不至於就是發現加上報便得個多羅貝勒吧?
唔。
信息不對等害死人。
太子殿下聽不到烏那希的心聲,根本不知道這小小的福壽膏曾給曆史上的大清帶來多大毀天滅地般傷害。更無從得知那爺幾個對之有多深惡痛絕,對這事兒有多重視,徹底禁絕毒品的心思有多強烈。
他隻覺得皇阿瑪多少有些小題大作。
甚至是為了製衡他這個太子而有條件要封諸兄弟,沒有條件創造條件也要封諸兄弟。
為了不被輕易動搖地位,他也得更努力些!至少要努力發展自己的勢力,讓更多臣子站在自己這邊,為自己爭取更多話語權……
十四阿哥可不知道自己這個多羅貝勒能讓太子受這麼大刺激,增加那麼多危機感。
他隻歡歡喜喜跪下:“若說發現並及時上報福壽膏事件是兒子功勞,那福襄公主就是功臣中的功臣。畢竟若不是小家夥一進門就萬分豪橫,讓把所有好東西都統統拿出來,那掌櫃的也不會把咱們爺倆當成肥羊,什麼好的壞的都與咱們介紹哇。”
“所以?”
“所以寧落一屯,不落一人啊!您可不能因為咱們公主年紀小,就忽略了人家在其中的巨大貢獻。”
嘿嘿。
花皇阿瑪的國庫與內帑攢自己的人情,十四阿哥覺得自己也是棒棒的。
就在現場的烏那希樂:[不愧是一起吃過臭菜宴的人,十四叔就是講究!不過賞賜就不用啦!隻要能讓福壽膏在華夏大地上絕跡,彆說不給賞了,讓我搭個幾百幾千兩,我都甘之如飴好嗎?]
還想調侃兩句,吊吊小家夥胃口的康熙愣住。
旋即滿臉感動:這孩子,這孩子!
小小一個兒,就這麼心念江山社稷。時時處處為大清天下考量,甚至為了助力治河減少百姓傷亡乾冒被露餡風險而裝神弄鬼。
真真大愛大善,值當最好的對待。
都說了康熙是個舉世聞名的偏心眼,愛之加諸膝,惡之墮諸淵。此時感動於烏那希的用心,自然覺得她哪兒哪兒都好,值當世上最美好的一切。
開口就要封小家夥當固倫公主,嚇得四阿哥當時就跪了:“皇阿瑪萬萬不可!幾位皇姐皇妹以皇家公主之身為大清安穩遠赴蒙古各部,也不過得封和碩公主。福襄小小年紀就已經跟姑爸爸們齊平,足夠皇恩浩蕩了,哪能短時間內再行加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