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玄幻魔法 > 我,曆史係!小小清穿拿捏拿捏 > 第136章 康熙:這是撒嬌麼?確定是撒嬌麼?

第136章 康熙:這是撒嬌麼?確定是撒嬌麼?(1 / 1)

推荐阅读:

康熙左思右想,想破腦袋也沒料到,在小家夥那裡,撒嬌竟是約等於撒潑的。

然後,本以為能獲得個香香軟軟親親的他就倒了大黴。

剛把人撈進懷裡,龍須就受到了對方控製。

小作俑者還氣呼呼咬著小嫩牙,大眼睛裡滿是質問:“皇瑪法,帶,太子二伯,去江南,不帶,乖乖?”

好家夥!

都恨不得一字一頓,才能清晰表達自己意思,說快一點嘴角還有口水滴答的小家夥啊!硬是給康熙一種‘老登快說是,要不然你今兒胡子不保’的滿滿威脅感。

而且,人家還言行合一,絕不搞虛張聲勢的那一套。

話落手動,狠狠一揪。

疼得康熙嘶一聲倒抽了口涼氣,眼淚都含眼圈了呀。

一腳門裡一腳門外,正好看到這一幕的太子臉色漆黑:“混賬東西,竟敢對皇阿瑪龍體不敬?快給孤鬆開,否則治你一個大不敬之罪!”

啊?

你跟毛三歲,實際都不到一周歲半的小家夥說這個?

烏那希都不帶怕的。

不但不鬆手,還更用力了一丟丟。

幾根龍須在手,她倒‘惡孩兒’先哭:“皇瑪法,二伯,二伯,好凶凶!”

這個時候,康熙就算明知道小家夥多少有點演的成分,也得積極配合著。

否則,就等著黑曆史被曝光,小家夥麻子麻子麻子的罵個不休吧!

曾經吃過這苦的康熙絕不允許自己再重蹈覆轍,趕緊瞪著太子一眼:“小點聲,都把孩子給嚇著了。”

太子錯愕:“皇阿瑪,兒子……”

兒子也是關心您龍體的後話還沒說完,康熙就先擺手:“好了好了,知道你孝順。但這麼小的孩子,能懂些什麼?錯不過瞧著朕和藹可親,願意與朕親近罷了。”

太子:……

兒子家的小阿哥小格格們也殷切盼著與您親近,可您不是不給機會嗎?

隻對老四家這個沒規沒矩的小破丫頭頻頻破例。

但這話他不敢說,生怕老爺子又提及薩滿巫師。說起福氣之說,又不期然引到索額圖,引到那句天下豈有三十年太子乎上,再度懷疑起他的居心來。

倒是烏那希握著那幾根龍須帶著哭腔問她皇瑪法一碗水,端平不?

帶二伯,帶孩孩不?

為了龍須安全,康熙也得點頭啊:“帶帶帶,不帶誰也得把朕的乖乖好孫女帶上。咱們一道下江南,賞那桃花流水鱖魚肥的美景,再使人撈上幾條來給你做全魚宴。”

對於吃貨來說,美食誘惑永遠是最簡單粗暴且有效的方式,沒有之一。

滴答~

幾條鱖魚而已,就成功讓小家夥的眼淚從嘴角流了下來。

當時轉怒為喜,吧嗒一口親在康熙臉上,給他洗了個口水浴:“皇瑪法,墜好~那大哥?”

嗯?

還保有一絲理智的康熙疑問:“弘暉?他不是應該留在無逸齋上學麼?”

“不是不是!”

烏那希大眼睛睜圓,小腦瓜搖成撥浪鼓:“您,您說過,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大哥,讀書棒棒,沒有……行路……皇瑪法,帶帶呀~”

帶帶帶!

乖孫女都把話說到這裡了,當瑪法的哪裡還好意思拒絕呀?

有兒就有爹,有爹就有娘。

那爹娘都有了,也不差把二哥哥二姐姐也一起帶上對不對?

畢竟不患寡患不均啊。

康熙嚴重懷疑,要不是她口中那個三蛋實在太小,禁不住長途奔波。她都能撒潑打滾,把最小的那個也帶上。

為了能達到寓教於樂,且通過這次出行讓兄弟姐妹之間關係更加融洽的最終目的。

小家夥絕不憚於將他的巡幸江南計劃改成四貝勒府全體奉聖駕出行。

若烏那希能聽到他的心聲,肯定不吝嗇給他豎根大拇指,說聲答對了,可惜沒有獎勵。

但皇瑪法您確實英明神武,簡直算無遺策。

彩虹屁管飽。

可便是沒有那些,也足夠讓全場圍觀的太子目瞪口呆了好麼?

雖然朝野都對南巡北狩頗有微詞,說他皇阿瑪此舉有勞民傷財的嫌疑。

但被精心培養多年的太子卻明白,這其中固然有所耗費,但除整飭河道之外,也確確實實為加強朝廷與蒙古各部、江南地方等的官員百姓之間聯係起到了不可磨滅的作用。

尤其拜孔子廟、祭拜朱元璋陵與多次減免江南賦稅等。

對穩定江南,加強天下百姓認同這方麵功勞不小。

可不是什麼玩鬨,不帶帶那麼些孩子的!尤其老四家的那個弘昀,年紀小不說,還生下來就體弱。萬一有個什麼萬一……

皇阿瑪這慈愛之心不就釀了苦果?

太子以此為由,強烈反對。

甚至以慈愛之名,勸康熙多為乖孫女想想,彆帶這麼小的孩子冒險。橫豎下江南而已,三兩年便有一次,下回再去不遲。

嗬嗬。

烏那希冷笑:[你可拉倒吧!但凡學過點清史的都知道,康熙一共六下江南。四十四年就已經是倒數第二二次了,真·去一次少一次好麼?]

[你愚昧無知,隻知道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這句話,卻不知道將其應用到實際中去。本格格可是要抓緊機會,把哥哥姐姐們都教育好的。]

[哼哼。曆史上的雍正就是幫忙的人太少了,才會把自己生生累死。現在阿瑪都有我這麼個好大女了,當然不能讓他再重蹈曆史覆轍啊……]

小家夥巴拉巴拉一頓叭叭,甚至還提起了宮廷火劇──康熙微服私訪記。

把康熙誇得那叫一個飄飄然,都忍不住想要跟劇中的皇帝看齊。

因而,麵對太子的苦口婆心,他也難得好脾氣:“保成啊,朕知道你所思所慮都是為了朕,為了大清跟你這些侄子侄女的安全著想。”

“但你看,烏那希這麼小都知道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的道理,倒是朕一直有所忽略。”

“這樣吧,不獨老四家這幾個孩子,其餘適齡皇子黃孫也都可通過相應考校。擇優隨扈,共看河山,增長見識、開拓視野。免得死讀書、讀死書,長成隻盲從書本的書呆子。”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