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玄幻魔法 > 我,曆史係!小小清穿拿捏拿捏 > 第94章 小家夥,你敢不敢再說一遍?

第94章 小家夥,你敢不敢再說一遍?(1 / 1)

推荐阅读:

太子被噎到心肝脾肺腎無一處不疼,卻還得笑得爽朗:“十弟說的這是哪裡話?幫皇阿瑪分憂,原就是咱們兄弟分內之事。”

“若能讓皇阿瑪少操點心,安安穩穩過個年,孤就算掏乾荷包又何妨?”

狗兒的!

你這是要掏乾荷包嗎?

這分明是以此為名,想要掏出皇阿瑪的惻隱之心啊!

呸!

虧皇阿瑪一心一意惦著你,便知道曆史上老四上位後其實乾得不賴,也還是想方設法的幫襯你。給你和好侄女創造接觸機會,試圖也讓你加入到能讀她心聲的隊伍裡來。

結果你把這點心思都用在如何對付他老人家身上了是吧?

既然如此,可就彆怪當弟弟的不客氣,讓你狠狠出把血了!

十阿哥垂眸,心裡如是想著。

麵上卻半點都沒表露出來,甚至還憨笑著拱手:“是是是,太子仁孝,弟弟多有不如。”

“十弟過獎。”

“哪有過獎?”大阿哥湊上來,蒲扇似的大手拍在太子肩膀上,語氣頗有些誇張地道。

“爺看都沒誇出太子的千百分之一來!若沒有太子的仁心仁德,幫著接過最棘手的部分,爺都不敢想依老十那能動手絕不吵吵的性子,這事兒最後要如何收場。”

“就是就是。”九阿哥也跟著點頭:“人家都是柿子撿軟的捏,他可倒好,專門挑硬茬子下手。”

“長生天啊!那可是海善,那可是雅爾江阿。連皇阿瑪要打都得思量一下後續影響,他二話不說上門就給揍了。還逼著人家主動還銀,主動給利息……”

嘖嘖。

催個債而已,倒把自己催出一幫子仇家來。

要不是打不過,要不是打不起,九阿哥毫不懷疑自家這憨憨十弟走在路上被套麻袋的頻率。

還好還好。

這家夥到底沒憨到底,知道把最難弄,最容易豬八戒照鏡子──裡外不是人的部分甩出去。

感謝大侄女。

關鍵時候,給了這憨憨點撥。

以及,小丫頭到底什麼時候也點撥點撥他這個九叔啊?

烏那希並不知道全大清最會做生意的九叔還在突發奇想,試圖跟她一個奶娃娃取經。

她正被康熙抱在懷,小嘴微張,大眼睛一瞬不瞬地盯著現場諸位阿哥齊聲誇獎太子,表示要向太子學習幫皇阿瑪分擔的名場麵。

[吖~皇瑪法最喜歡的兄友弟恭吔,此情此景,他老人家一定特彆欣慰吧?]

[哈哈!]

[曆史上他就特彆自得自己跟裕親王福全、恭親王常寧的兄弟和睦,手足情深。常以此為例,教導諸皇子,讓他們見賢思齊,也跟著兄友弟恭。結果麼……]

[嘿嘿。現代有不少u主把玄武門之變,靖難之役跟九龍奪嫡一起做排序,問最後通關的難度。九子奪嫡力壓玄武門之變跟靖難之役,成功獲得冠軍。]

啥東西?

康熙跟能聽到他心聲的諸皇子齊齊一頓:小家夥,你敢不敢再說一遍?

這是絕對是反諷吧?

是吧是吧!

玄武門之變,李世民弑兄殺弟,逼迫親爹退居太上皇。

真·改天換地呀!

稍有差池,他跟他皇後就得當亡命鴛鴦,貞觀名臣團齊變亂臣賊子。

靖難之役,雖打著皇明祖訓的旗號,但實際上懂得都懂。

作為翻過皇明祖訓的人,康熙清楚的記著呢。

人家原文是如朝廷循守祖宗成規,委任正臣,內無奸惡,三年之後,親王仍依次來朝。

如朝無正臣,內有奸惡,則親王訓兵待命,天子密詔諸王統帥鎮兵討平之。繼平之後,收兵於營,王朝天子而還。

從頭到尾,都是在闡述如何拱衛皇權,可不是造反指南。

且從北平打到南京,足足花了四年啊四年!

期間多少生靈塗炭?

便是朱允文口口聲聲說勿使朕有殺叔之名,可真抓到了,你再瞧瞧呢!

讓他當燕庶人都是好的。

搞不好都得假自家皇祖父之名,把這膽敢豎起反旗,劍指皇權的逆叔剝皮楦草。

而自家太祖幽死親弟弟舒爾哈齊後傷心難過又後悔,曾明令後世嗣君絕不可妄殺手足。在康熙朝奪嫡失敗,最多也就是奪爵圈禁吧?

但凡壽命長點,熬到新皇即位。運氣好些,攤上個如乾隆一樣喜歡給彆人翻案的,沒準還能重獲自由呢!

這怎麼說,九子奪嫡也不該力壓玄武門之變跟靖難之役。

唔。

也就是烏那希心聲會被偷聽,卻聽不到他們的。

否則說什麼也得問一句:有沒有可能,本格格說的是過程難度而不是後果嚴重性呢?

前兩者要麼一錘子買賣,要麼四年打拚。

不管好壞,最起碼也是主動出擊啊!

而九子奪嫡,所有皇子都是都是被考核狀態。一切都取決於聖心偏向,而晚年的康熙仿佛加入到了苗疆。

養蠱好手,打地鼠技能一流。

從康熙四十七年一廢太子開始,到康熙六十一年冬他閉眼結束。

所有有心之人都得玩命討好他。

既不能表露出爭儲之心,又不能讓他覺得能力不足,根本承擔不起江山之重。

二者之間的那個度,也實在是太太太太難以拿捏了吧?

很多時候當事人還不知道怎麼回事兒呢,就已經被作廢了入場券。

到最後勝者慘勝,敗者慘敗。

連雍正這個最後通關者都心有餘悸,生怕自己為數不多的子嗣也展開如此廝殺。都不明立太子了,而是把傳位詔書寫下來藏到正大光明匾後。

等老皇帝賓天再取出來當眾宣讀,當眾開盲盒。

讓皇子們縱然有爭奪之心,也鮮少有臣子敢貿然站隊。

儲位爭奪的激烈程度大大減少。

然後麼?

烏那希搖頭:[唉!事實證明,甘蔗沒有兩頭甜。雍正改明確建儲到秘密立儲後,通關難度降低了,繼位之君的能力也一茬茬斷崖式下跌。世人都說大清沒昏君,至少沒有明朝那樣典型性的。可……]

[處在那麼個處在那麼個千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庸碌無能不就是最大的原罪嗎?]

[就如秦惠文王所言:大爭之世,列國交戰頻頻,強則強,弱則亡啊!]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