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玄幻魔法 > 我,曆史係!小小清穿拿捏拿捏 > 第76章 彆隻看人家宗室,不看自家八旗啊

第76章 彆隻看人家宗室,不看自家八旗啊(1 / 1)

推荐阅读:

堂堂帝王都已經把話說到這裡,太子還能說什麼?

他隻能羞赧垂眸:“還是皇阿瑪思慮周全,是兒子過於拘泥了。”

康熙到底伸手把人扶起:“你也是為遵循祖製嘛。”

“能犯顏直諫是好事。”

“不過這時移世易,有些祖宗之法便好,也不適應如今時代。該變的就得變,該改的就得改。”

唔,清承明製,也拿明朝當錯題本。

這不,康熙怕太子不解其意、不以為意,還特意舉例了前朝的皇明祖訓。

言說當初朱元璋從乞丐到皇帝,也是苦極、難極。好不容易翻身當了皇帝,難免要厚待一下自家子孫。

所以直接把藩王宗親的相關待遇都寫在皇明祖訓裡。

哪料想子生孫,孫又生子。代代無窮,二百多不到三百年間,二十七家藩王竟陸陸續續給他生了百萬宗親呢?

期間但凡有個敢對祖製說不的皇帝,停停以天下養一家的做派。

都不至於被郵差掀翻,不會被大清撿漏。

唔。

剛好吃完點心,正在吮手指的烏那希樂:[這叫什麼?這就叫前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複哀前人也麼?]

[怎麼辦?好想掐腰,一字一頓地告訴他。彆隻看著人家那些宗室,忽略了自家的八旗啊!]

一個不防,小家夥又來了個狠的。

四阿哥趕緊摸荷包,想再給發塊小點心。

結果自家皇阿瑪殺人般的目光掃過來,嚇得他硬是不敢再有任何多餘舉動。

隻能聽著小家夥繼續叭叭。

說儘王朝末年,八旗子弟提籠、架鳥、抽大煙,比明朝末年錦衣衛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各種不堪。

唔,或者不用等到王朝末年。

乾隆年間,就已經有將軍上不得馬、拉不開弓了……

就連康熙年間攻三藩、征噶爾丹,八旗戰力都已經江河日下。和通泊之敗後,京營八旗精銳儘喪。乾隆年間,能拿得出手的,大概隻有索倫營了。

上上下下這麼一盤點,康熙原就沉重的心情更加沉重了。

散了朝,把小格格送到寧壽宮後,康熙就把能聽到心聲的阿哥們都留下繼續開小會。

沒等著開始,四阿哥就先跪了。

對此康熙表示:孩子童言無忌沒有錯,但他試圖阻止孩子暢所欲言就大錯特錯。

眼看著親親四哥即將受罰,十三阿哥趕緊幫著求情:“皇阿瑪息怒。小侄女想法天馬行空,還百無禁忌。四哥這也是關心龍體,生怕您被氣著啊!”

他不說,康熙還想不起來那禁忌文學。

一說可就全想起來了。

當下臉色一沉,目光淩厲,咬著後槽牙警告:“後世一些無聊文人的胡亂臆測罷了。烏那希還小,不懂事,朕希望爾等能懂事。”

“否則的話,欺君之罪將不隻是一個說法。”

會變成罪名,並且被嚴格執行嗎?

康熙冷哼:“唐明皇才幾個兒子,都經得起一日殺三個的消耗。朕光能搞事的就湊足了九個,應該更富裕才是。”

嘶~

這言下之意就是更殺得起唄?

果然,這帶玄字的,都有點東西。

諸皇子下餃子似的撲通撲通跪下:“皇阿瑪放心,兒臣等必將您的囑咐牢記在心,絕不敢有絲毫違拗。”

迅速略過這個話題後,康熙又開始新一輪的嚴正警告。

警告諸皇子,並讓他們轉告所有涉事人:日後不管小格格心裡想著怎樣驚世駭俗之語,都不許任何人以任何理由輕易打斷。

恐錯過重要消息,更恐小格格習慣成自然,下意識不去想有關方麵了。

諸皇子一迭聲應下,四阿哥則再次真誠道歉,並保證沒有下次。

康熙這才滿意頷首,把話題轉移到八旗戰力與生計問題上。

見他是真的想解決相關問題,出身行伍,日後也想在這方麵發光發熱的大阿哥開始認真說出自己的想法,以作拋磚引玉之用。

爺幾個討論得熱火朝天,被撇下的太子心中不安加劇。

皇阿瑪總說他是大清太子,是未來這萬裡河山的接班人。可這幾年來,他分明越發看重大哥。最近更是頻頻有事與大哥相商,倒把他這個正牌太子排除在外。

事實上,大阿哥也就是沒接收到他這股怨念。

否則的話非得拍拍他肩膀說句:這可不賴爺,不賴皇阿瑪。機會給了你很多次,偏偏你小子不爭氣呀~

嘖嘖嘖。

寧壽宮中,皇太後吃瓜熱情高漲。

抱著烏那希就一陣親香:“難得難得,你這丫頭今兒下朝了之後都沒被皇上霸占,這麼早就被送回咱們寧壽宮了。”

[嗐!]

提及這個,烏那希就忍不住小臉兒沮喪:[但凡今兒太子二大爺給點力,格格我呀,就能直接退休回家當鹹魚了~]

[可惜那家夥是個繡花枕頭一包糠,絕絕對對的中看不中用,真·狐狸沒捉到,反惹一身騷。]

哈哈哈。

皇太後樂,就說這看熱鬨啥的,得看現場無障礙版的。

要不是學了漢話,她哪知道小家夥還這麼一肚子俏皮嗑兒呢?

彆說,太子雖然不糠,但著實長得俊。

算是這宮中第二俊美的皇子。

第一?

那當然是連朝鮮使臣都讚不絕口的大阿哥了!

知道皇額娘愛吃瓜,康熙派人將小格格送過來的時候就交代過,要把早朝上的事也一並告訴太後娘娘。

就為這個,皇上便能劈頭蓋臉地將太子一頓臭罵?

不不不,這很不皇上。

太後特彆敏銳地發現了其中不對勁兒,並肯定小家夥必然在心裡嘀咕了什麼。

隻是過後她問五阿哥,那孩子臉色脹紅,求皇瑪嬤彆問。

皇上也三緘其口。

吃不到完整瓜的太後娘娘特彆惆悵,甚至嘗試跟康熙打商量:“以後你再上朝的時候,真不能在偏殿或者哪給哀家安排個小板凳嗎?”

“哀家決不參政,沒那興趣,也沒那能耐,就想吃一口完整又熱乎的瓜還不行麼?”

康熙一個頭兩個大,不可避免地想起小家夥叭完德妃如何偏心後,皇額娘私下裡是怎麼拉著他問長問短,八卦之心濃到化不開的。

無邊抗拒,漫卷而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