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孩子待久了,康熙的嬰語級彆也是超高的。
聞言輕笑:“小寶貝是指朕曾說過讀書使人明智,所以這學要辦,你也要學?”
嗯嗯。
烏那希小雞啄米式點頭,高高豎起大拇指:“棒~辦?”
哈哈哈。
康熙大樂:“辦!咱們小格格都說了,怎能不……”
“皇阿瑪!”太子揚聲開口,一臉的痛心疾首:“您就算再怎麼疼孩子,是不是也得分點場合?這般嚴肅的朝堂,如此重要的國之大事,怎能由著個奶娃娃胡言亂語?”
那感覺,嘖嘖。
讓烏那希都忍不住悄悄翻白眼兒。
[看這怒火中燒,一臉接受無能的。知道的是他麻寶,見不得皇瑪法喜歡除了他之外的皇子皇孫。不知道的,還以為本寶寶是康太禁忌文學裡麵,康熙跟太子妃的崽兒呢。存在就是原罪,照麵就讓太子殿下破大防。]
啥?
啥玩意?
你再說一遍啥文學?
饒是康熙執掌江山多年,早就練就了一身處變不驚的好本事,自詡什麼場麵都見過,這段心聲也還是太刺激了。
直讓他老臉黢黑,手上不自覺地用了些力。
陡然被掐了下的烏那希哇一聲哭出來:[乾啥呢,乾啥呢?誰惹你你收拾誰啊,拿本寶寶出氣算什麼英雄好漢?]
其餘能聽到她心聲的阿哥們:……
都這樣了,孩兒啊,你可彆,再火上澆油了!
對對對,彆亂猜猜了。垂死病中驚坐起,罪魁就是你自己。
以及,那個禁忌文學真不能展開說說麼?
叔不是色中惡鬼,叔就是好奇。想知道後世到底世風日下到什麼程度了,竟連這等喪心病狂事都訴諸筆端?
作為格格的親阿瑪,四阿哥臉當時就白了。
腦瓜子嗡一下,總感覺這把要完。
畢竟……
此時此刻,他隻想保住自家閨女。
為此,四阿哥跪下,膝行到自家皇阿瑪麵前,虔誠行禮:“千錯萬錯都是兒子的錯,兒子沒有教好孩子。皇阿瑪若肯開恩,兒子這就帶烏那希回四阿哥府。除非傳召,絕不入宮。”
康熙沒等回複,烏那希大眼睛先亮了:[還可以這樣麼?走走走,回回回,這破班本格格是一天都不想上啦!要是能就此退休,可就太太太太太好啦~]
這麼想著,她還努力扭了扭小身子,張開藕節似的小胳膊,熱情撲向自家阿瑪。
終於被他們爺倆這番操作弄回神的康熙:!!!
趕緊把乖孫女撈回來,然後才不悅地看著四阿哥:“說的什麼話?朕的烏那希才多大,她能有什麼錯?是朕一時氣急。”
在所有人震驚的目光中,康熙貼了貼乖孫女的臉,溫溫柔柔哄:“乖孫女莫怕,皇瑪法不是故意的。是你太子二伯太氣人,皇瑪法一時失手才捏痛了咱們烏那希。”
“真?”
“真的真的,比珍珠還真呢。乖乖先讓你阿瑪抱一會兒,瑪法這就教訓你太子二伯。”
“好哦~”
眼角還掛著晶瑩淚珠的烏那希乖巧點頭,再度向自家阿瑪張了張小胳膊。
四阿哥趕緊把人接過來。
眼見著他家皇阿瑪人臉一收,鬼臉一放。特彆凶神惡煞看太子:“朕不分時間、不分場合,不該讓烏那希處於朝堂?嗬嗬,你小子在教朕做事?”
那濃烈到仿佛要化為實質的殺氣!
像極了皇阿瑪下令拘執索額圖,而他堅持求情的時候。
嚇得他臉色都有些發白:“兒臣不敢。”
“不敢?嗬嗬。”
康熙冷笑:“你嘴上說不敢,實際上卻僭越的很。且行事並不顧忌大局,隻憑自己好惡。連烏那希都知道讀書使人明智,難道你還不知?”
“皇阿瑪言重了,兒子非是不知,隻是祖製……”
啊噗~
被四阿哥抱在懷裡的小格格啃了啃小手手,堅決不讓更多的笑聲溢出來。
但是……
[這個二大爺好有意思啊!張口祖製閉口祖製的,就不想想,若真按著祖製,大清根本沒有立太子這麼一說麼?]
[他就是大清第一個也是最後一個公開冊立的太子。唔,也是兩千多年封建王朝史最後一個太子與廢太子。他這麼說,跟打自己嘴巴子有什麼區彆?哦,還捎上了他翁庫瑪法。]
[畢竟太祖時是八王議政,遺命也讓四大貝勒共同掌權。怎麼的,他要揭發太宗違背祖製啊?]
[真·自己搞派係爭鬥,倒把黑鍋扣給祖宗唄!嘖嘖,這根麻子要廢你找不到好理由,明晃晃在聖旨上寫你生而克母,此種人古稱不孝有什麼區彆?]
嘶~
這個時候,四阿哥有點慶幸小家夥這心聲並非所有人可聽了。
否則這乾清宮怕不是要變蠆盆。
先遭太子反駁,又聽禁忌文學。康熙怒火攢起萬丈高,當場就給了太子一頓狠的。
發泄怒火的同時,也好讓他知道君權之神聖不可侵犯。
結果正激情開罵呢,乖孫女兒就送來了盆名為‘生而克母,此種人古稱不孝’的涼水,兜頭把他澆了個透心涼。
讓一代帝王當場懵圈:我是誰?我在哪?我都做了什麼?
不不不!
朕素最愛重太子,即便他這幾年被索額圖帶著,做了許多辜負聖心的事情。朕亦苦苦包容,想方設法將之引回正途。
怎麼會……
怎麼會說出那般紮心之語?
不可能,不應該的。
太子不知道皇阿瑪為何突然停滯,但他明白機不可失。
趕著偷著空抱住自家皇父大腿:“皇阿瑪息怒,兒子也是為了大清江山能長治久安啊!”
哈~
烏那希剛要笑,就被自家阿瑪小點心堵嘴。
嗯,黑咕隆咚被抱到朝堂上,她還真是有點餓了:[好吃好吃,是我最愛的藕粉糕。阿瑪,細心,懂事哦~]
短短一個早朝,康熙也是經曆了太多。
整個皇帝都滄桑了,還有那麼一丟丟似有似無的心虛。
讓他無法再理直氣壯遷怒太子,而是疲憊地擺擺手:“你的顧慮朕也知曉,但辦學之事確實好處多多。你也是當阿瑪的,難道不盼著自家閨女日後能更有依仗、更從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