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人質(1 / 1)

推荐阅读:

成化元年,鎮國公楊軒把持朝政,權傾朝野,軍國大權集於一人之身,其結黨營私,排除異己,權勢愈發龐大。

成化二年,指使百官逼宮,晉封攝政王,權勢直達巔峰。

在其攝政把持朝政期間,頒布了一係列利國利民之政策,後世將這一段時間的政策稱之為“成化新政”。

也正是因為“成化新政”,嚴重損害了官僚士紳階級的利益,有明一朝,對於楊軒的評價,多為負麵。

後世史學界,對於楊軒的評價也同樣是毀譽參半,有人評價他是真正為國為民之人,也有人評價他殘暴不仁。

——節選自《攝政王楊軒》

……

楊軒從不否認他不是一個好人,用文人們的話說,此人泥腿子出身,毫無人品可言,下限極低。

其手上沾染的無辜鮮血,數不勝數。

可類似的話,沒有人敢當著他的麵說,拳頭大就是硬道理。

孔家族老明知道楊軒是要道德綁架他們孔家,可又不得不接受。

否則孔家上下,雞犬不留。

孔家族老從沒有懷疑過楊軒的決心,從以往楊軒所作出的事情來看,此人極為殘暴,做事不考慮後果,與其作對,是沒有什麼好下場的。

次日的朝會上,衍聖公孔弘緒當堂宣讀了楊軒交給他的奏疏,代表孔家表明了支持朝廷推行新政的態度。

攝政王楊軒對於孔家識大體的態度給予了肯定和讚揚,並下令,將這份奏疏明發天下,號召天下學子和讀書人都應該好好和孔家學習。

除此之外,楊軒還命令翰林院寫小作文對於孔家的行為進行誇讚,將其高高捧起。

不出意外,這份奏疏在明發天下之後,在民間掀起了巨大的反響。

不少讀書人開始認真思考起來,新政就真的像傳言說的那麼可怕嗎?

難道這不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政策?

限製地主士紳兼並土地,官紳一體納糧,提高國家財政收入。

看似百姓沒有得到什麼好處,可卻極大的維護了百姓的利益。

朝廷出台政策嚴厲打擊土地兼並,地主士紳就不敢隨便吞並小農百姓的土地,這麼看的話,就會發現,新政其實和小農百姓是息息相關的。

不少寒門學子都是有過體會的,家境貧寒,一家人縮衣節食,隻憑借幾畝薄田的產出供養讀書,但凡遇到點困難,就不得不賣地。

若是有了功名,還可以為家裡減輕負擔,可若是沒有考上功名,日子隻會越過越艱難。

可以說,孔家帶頭支持朝廷的新政,極大的減輕了朝廷推行新政的阻礙。

公事房,孔家族老好衍聖公再次求見。

他們已經在京師待了好些天了。

想問問楊軒,他們什麼時候可以回去。

見到二人,楊軒露出笑容:“孔家不愧是聖人之後,此番憑借衍聖公的名頭,新政的推行倒是順利了不少。”

聽到這話,孔家族老心中在滴血,可在楊軒的麵前,他又偏偏得表現出孔家支持朝廷新政的態度來。

因為眼前這人是真的不講規矩,他是真的會殺人的。

因為這幾天,曲阜那邊又傳來消息,有嫡係族人被判刑斬首了。

他知道,這是楊軒的警告,警告他們暗地裡不要做什麼小動作。

不然,刀子隨時都會落下來。

沒辦法,把柄就在楊軒的手上,更何況,大明最精銳的將士就在曲阜呢。

惹怒楊軒的代價孔家承受不起。

哪怕最後有人幫他們孔家平反,將楊軒寫在史書上遺臭萬年,可那個時候,孔家已經被滅了,平反又有什麼用呢?

“新政利國利民,孔家作為聖人之後,自當支持!”孔家族老說道。

“嗬嗬~”楊軒笑嗬嗬出聲。

“你能這樣想,本王很欣慰!”

“不知二位今日前來,所為何事?”

“如果隻是表達對新政的支持的話,本王已經看到了。”楊軒繼續道。

“實不相瞞,小人和衍聖公是來告辭的。”

“我等來到京師已經有些時日了,曲阜那邊不能沒有人主持大局,再加上衍聖公年紀尚小,有些想家了。”

“所以特來和王爺告辭!”孔家族老說道。

雖說楊軒並沒有限製他們離開京師,但他們可不敢不經過楊軒的同意就離開京師。

誰知道他會不會拿這件事做文章。

“嗯,思鄉情切,可以理解!”楊軒輕輕頷首。

見此,孔家族老心中鬆了口氣,看楊軒這態度,他們可以離開京師了。

但緊接著,他就又聽楊軒開口:“方才你說衍聖公年紀尚幼。”

“本王倒是想起了一件事。”

“衍聖公這個年紀,正是重視學業的年紀,從小到大一直生活在曲阜,就沒有離開過家鄉幾次。”

“這怎麼行?孔聖人他老人家還周遊列國呢!”

“古人雲,讀萬卷書,行萬裡路。”

“本王知道你孔家有聖人傳承,底蘊深厚,可是光讀書怎麼行?”

“行不了萬裡路,那也應該多認識認識天下優秀的學子。”

“這樣吧,本王做主,就讓衍聖公留在京師讀書吧!”

“國子監的學生,大多來自五湖四海,天南地北,和他們相處,也能多了解了解其他地方的風土人情,也能起到行萬裡路的作用。”

楊軒一副真誠的樣子,看著孔家族老和衍聖公說道。

他不想就這麼讓衍聖公離開,留下來做個人質就挺好的。

“王爺,這怎麼行?”孔家族老聽到楊軒的話,臉色一變。

“怎麼,本王的話你有意見?”楊軒眼睛一眯,看著孔家族老。

老東西,不殺你就不錯了,還敢跟老子唱反調?

楊軒的氣勢很重,帶給人的壓力很大,孔家族老承受不住。

當即便意識到自己說錯話了。

“不是的王爺,衍聖公畢竟是朝廷欽封的正一品,若是去國子監的話,讓國子監的夫子們如何自處?”孔家族老連忙說道。

這話倒是不錯,國子監祭酒也才從四品官職,司業正六品,監丞正八品,博士從八品。

而衍聖公卻是正一品。(百科上明代官職中寫衍聖公是正二品,搜衍聖公的話,又說是正一品,文中就采用正一品吧)

……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