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吧,想想家中的妻兒,想想老家的族人。”
“如果諸位有誰覺得自己支持攝政王封王有功,會讓攝政王網開一麵的話,那還是趁早交代好後事等死吧!”
吏部尚書這時也開口說道。
其他人的臉色都不好看,紛紛歎氣。
他們沒有想到,鎮國公成為攝政王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將刀對準了天下士紳。
竟然想要收回士紳不納稅的特權,要知道,就連太宗皇帝都沒敢這麼乾啊!
當然,他們也清楚,反對是沒有用的。
喊上兩句就行了,若是真選擇和攝政王對抗到底的話,那隻有身死族滅的下場。
“唉,如今,也隻能按照攝政王所說的做了!”
“下值後,我就給老家寫信,讓他們將成化元年之後的田稅準備好,而且要隻多不少。”
“如今,人為刀俎,我為魚肉,除了按照攝政王所說的做,還有其他選擇嗎?”
一眾大員唉聲歎氣,紛紛搖頭。
“等著看吧,要不了多長時間,民間怕是要人頭滾滾了!”兵部尚書道。
他是知道攝政王巡視整頓京營的。
一開始,他還沒有猜出攝政王整頓京營的目的,現在看來,人家是早有準備。
“大勢之下,我等能做的,就是先保全自己。”
統一了想法,一眾大員這才散去,回到了自己衙門。
利弊已經分析清楚了,若是有誰非要找死的話,他們是不會管的。
於是,當天,記錄著新的政策的公文被下發往各地。
官紳一體納糧這項政策在民間引起的反響比前麵的新稅製所引起的反響還要大。
新稅製提高了提高了收稅比例,民間的地主不是沒有應對的辦法。
他們原本的打算就是將多餘的土地掛靠到有功名的士子或在任官員,或退休官員的名下,每年隻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就能坐享其成。
而官紳一體納糧這項政策一出,對這些地主來說,就是釜底抽薪。
楊軒怎麼可能讓他們如願?
他這次是要算總賬的。
不提地主們,民間的士紳對於官紳一體納糧這項政策是集體抵製。
不知士子或退休的官員私下裡,或在人多的地方說朝中奸臣當道,竟然推行如此禍國殃民的政策。
一時之間,流言,小作文等數不勝數。
甚至有士紳去哭文廟了。
在民間造成的影響不可謂不大。
當然,也有人趁機作亂,想要將水攪渾。
直接散布流言,曲解朝廷的政策,給百姓說是朝廷的新稅製是要加稅,要收九成多的稅。
百姓們懂得不多,地主老爺們說什麼他們就信什麼。
一聽到朝廷竟然要收這麼重的稅,百姓們也是慌了起來。
於是跟著罵起了朝廷。
民間的情報被源源不斷的送到京師,送到楊軒的麵前。
看到有人鼓動百姓,想要將事情鬨大,楊軒隻有冷笑。
“鬨吧,你們鬨得越狠,等刀子落在身上的時候,哭的就越慘!”
“來人!”
“傳石亨入宮!”
“是。”
等了不到一個時辰,喘著粗氣的石亨就出現在了楊軒的麵前。
“參見王爺!”
“免禮!”
“謝王爺!”
“讓你抽調的五千兵馬準備好了沒有?”楊軒問道。
“將士們整裝待發,就等王爺您的命令呢!”石亨回答。
“現在,你可以告訴這五千將士,本王抽調他們是要他們做什麼了!”
說著,楊軒給了石亨一份名單。
“讓將士們按照名單去收稅。”
“若是有人抗稅,不必請示,直接抄家滅族!”
“本王就是要告訴天下的士紳官僚,時代變了,所有人都老老實實的給老子交稅。”
“另外,再強調一下軍紀,不可擾民,不可殘害百姓,如有違反,立斬不赦!”
聽到這話,石亨心中一凜,他從攝政王的語氣當中,感受到了濃濃的殺意。
“末將領命!”石亨接過名單,抱拳行禮道。
“嗯,去吧,我就不去見將士們了!”
“最後告訴將士們,行動期間,糧餉加倍!”
楊軒道。
“末將代兒郎們謝過王爺!”
石亨道。
楊軒沒再說話,隻是擺了擺手,示意石亨可以離開了。
後者見此,沒有再停留,轉身離去。
出了皇宮,便直奔軍營。
他讓手下的人將名單多抄錄幾份,同時召集五千將士進行動員。
告訴他們這次的任務。
普通將士不必知道的太詳細,石亨隻是告訴他們此次的任務是收稅,收上來的稅是要給他們發軍餉的。
其中最關鍵的就是收上來的稅是給將士們發軍餉的。
其他的將士們可能不會去關心,但關係到自身利益的時候,他們就精神了。
這些年沒有仗打,賺外快的機會都沒有,將士們早就想出去了。
好不容易有一次機會,一個個興奮的嗷嗷直叫。
看到將士們士氣旺盛,石亨對於此次動員很是滿意。
接著,他將具體的行動內容和帶隊的將領仔細交代了一遍。
並且跟他們強調了一番軍紀。
並且還說:“手下人犯錯,你們這些將領就脫不了關係。”
“不要不把軍紀當一回事兒,若是出了事兒,攝政王追究下來,處理本將之前,本將會先斬了你們。”
強調軍紀的時候,石亨的神色很是嚴肅。
不把後果說的嚴重一些,這些丘八是不會當一回事兒的。
“將軍言重了,我等可不想讓自己的腦袋也掛在旗杆上。”
“嗯,該交代的本將都已經交代了,帶著兒郎們出發吧!”石亨道。
“將軍,標下看到名單上有山東孔家的人,那可是聖人之後啊,我們真的要對他們動手嗎?”
“你們隻需要知道,這是攝政王的命令,天塌下來砸不到你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