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徐有貞的發現(1 / 1)

推荐阅读:

徐有貞拿著楊軒給的手令,開始查起資料來。

他震驚的發現,大明立國以來,災害是隨著時間越往後就越多,水災、旱災、蝗災、雪災、地龍翻身等等。

這災害多的有些不正常。

他不相信隻有大明如此多災多難,便開始查找前朝受災的記錄。

他發現上一次多災多難,是在唐朝末年、五代十國時期以及北宋初年。

再上一次是在東漢末年、三國、西晉時期。

每一次多災多難,持續的時間都很長。

尤其是到了後麵,天災的規模極為龐大,遍及數省之地。

赤地千裡,餓殍遍地。

簡直是一副人間慘劇!

徐有貞越看越是心驚,脊背發涼。

根據以前兩次的例子,大明的天災還會持續很長一段時間,或許是幾十年,又或許是上百年。

想到鎮國公交代自己的任務,恐怕鎮國公早就發現此事了。

再聯想大明幾十年來,每年都會在民生基建上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恐怕早就已經有人開始在做準備了。

徐有貞不得不佩服起之前的前輩來,這簡直就是深謀遠慮啊!

采用以工代賑的模式,安置災民的同時,也利用基建提高大明的抗災能力。

徐有貞又查了一下大明開始加大在基建上的投入的開始時間。

是永樂朝。

永樂時期,糧食產量相比於洪武時期有了顯著的提升,同時引進新作物,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增加了糧食產量。

這才使得大明有能力去進行大規模的基建,若是沒有這個基礎,大明就算想做,也是有心無力。

時至今日,小規模的災害所造成的影響已經不大了。

但是中等規模以上的災害,還是會造成很大的影響的。

可偏偏,中等規模以上的災害卻是越來越多了。

徐有貞根據自己子在地方上的見聞,和所查到的資料,奮筆疾書,寫了一份多達萬字的折子。

他麵見鎮國公楊軒,親自將折子呈給對方。

徐有貞這段時間的所作所為,楊軒一直在關注。

對於徐有貞所寫的這份折子,楊軒也是極為重視。

他看了足足有一個時辰。

徐有貞就在一旁靜靜的等候,也不打擾。

終於,楊軒抬起頭,看向了徐有貞。

“你能發現這些問題,我很欣慰。”

“事實上,你所說的這些,也正是我所擔憂的。”

“照如今的程度發展下去,我不敢想象百年之後的大明會是什麼樣子。”

“儘管如今的糧食產量相比於洪武時期已經翻了不止一倍,我們也引進了新的作物,但是人口也是在逐年上升的。”

“立國之初,天下人口隻有六千萬左右,而如今卻已經有萬萬之數了。”

“雖說人口清查還未結束,但我估計差不多就是這個數。”

“百年之後,大明會有多少人?”

“按照二十年為一代人算的話,百年就是五代人,就算期間前麵兩代人壽終正寢,可還有三代人活著呢。”

“到那時,大明的糧食還能養得活這麼多人嗎?”

“再加上越來越頻發的天災,糧食不可避免會受到影響,你說到了那時,天下會變成什麼樣子?”

“我大明恐怕也會像曆代王朝一樣,走到末年。”

楊軒的話語中帶著深深的擔憂。

彆看大明現在發展的很好,但以後呢?

誰也說不準!

“雖說天命不可違,但我卻不這麼認為,我堅信,人定勝天!”楊軒眼睛直直的看著徐有貞。

後者被楊軒這麼看著,渾身不自在。

他能感受得到,楊軒對自己的期待。

但同時心中又有一種奇怪的感覺。

這是他一個權傾朝野的亂臣賊子該關心的事嗎?

這不應該是皇帝才關心的事嗎?

“玄玉,放手去做吧,這是關乎著大明國運的百年大計!”

看著鎮國公那信任的眼神,徐有貞心中不知在想些什麼,下意識就起身應道:“下官遵命!”

“你先下去吧!”楊軒擺擺手,不知在想什麼。

“是,下官告退!”

待徐有貞出去,楊軒又拿起了其寫的萬言疏看了起來。

上麵就大明所遇到的災害提出了不少的應對方法。

其中應對沙塵和風災,徐有貞就建議要多種樹,防風固沙。

除了防風固沙,還能將雨水留下來,同時防止水土流失。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