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新幣(1 / 1)

推荐阅读:

楊軒打開盒子,看到了裡麵裝著的新幣樣品。

他先是拿起一塊價值一兩白銀的銀元仔細瞧了起來。

在原來的時空之中,一塊銀元的價值並不等價於一兩白銀,大多數情況下,一塊銀元的價值大約是1:072。

當然,這個比例並不是固定的,不同時期,不同地區,比例也有所不同。

同時,銀元的質量也會影響兌換比例。

楊軒做出如此規定,主要還是為了方便民間更加容易接受。

畢竟近百年來,民間都已經習慣了一兩白銀兌換一千文錢這個比例。

一兩白銀等價一塊銀元,百姓也更加容易接受。

這和寶鈔不同,寶鈔說到底就是一張紙,是信用貨幣。

而銀元的原材料卻是貨真價實的白銀。

百姓不會有多大的抵觸心理。

楊軒進行貨幣改革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方便交易,其中最重要的便是將鑄幣權從地方上收回來。

每年賦稅收上來之後,地方官府便會將收上來的碎銀子重新熔煉、鑄造成元寶狀的官銀。

而這重新熔煉、鑄造,是會有損耗的。

這部分損耗,官場上有一個專用名詞火耗。

地方官府會利用“火耗”行貪汙之事。

若是朝廷過問為何火耗嚴重,地方官府就會說曆年來的火耗都是這麼多。

近百年了,楊軒不信沒有人看出來,之所以沒有人去做,恐怕是還不想打破與地方官員之間的這份默契。

既然沒人去做這件事,那楊軒決定自己做。

楊軒知道,做這件事必然要得罪許多人,史書上也不會留下好名聲。

但他不怕。

有些事情,總需要有人去做,不能因為怕留不下好名聲就不去做。

楊軒仔細打量著手中的銀元,做工極為精致,邊緣還有鋸齒狀。

為了做出這精致的銀元,楊軒可是從全國各地找來了技藝高深的匠人,費了不少人力物力才完成的。

這個鋸齒並沒有表麵看起來這麼簡單,又被稱為邊齒和邊紋,而且其中涉及到了不小的技術難度。

包括模具的設計、質量控製、防偽等等。

其中最關鍵的便是防偽功能,這也是楊軒所看重的。

不管是哪一種貨幣,防偽都是極為重要的問題。

哪怕是錢莊所發行的銀票,也使用了極為先進的防偽技術。

貨幣改革,新幣發行之後,民間肯定會有人私鑄,這是避免不了的。

朝廷除了提高防偽技術,還需要立法。

當然,打擊民間私自鑄幣的律法,曆朝曆代都有,內容也是大同小異。

按照楊軒的計劃,新幣發行之後,將鑄幣權從地方上收回來,緊接著就是打擊民間私鑄之風。

一經發現,抄家殺頭,若有官員知法犯法,罪加一等。

他已經暗中派遣錦衣衛和東廠番子在暗中調查了。

就等著用人頭和鮮血樹立新幣的權威。

一兩白銀的銀元上麵,在字麵的背麵印著太祖皇帝的人頭像。

在一開始楊軒提出此事的時候,遭到了一些官員的反對,畢竟在他們看來,此舉是對太祖高皇帝的不敬。

當然,他們也隻敢說說,是不敢和楊軒對上的。

在提出反對意見之後,他們可以說服自己已經儘力了,怎奈何鎮國公勢大,他們也改變不了結局。

對此,楊軒懶得搭理,不過他還是做了解釋,此舉是為了讓後人能夠銘記住太祖高皇帝。

同時,在查處民間私鑄銀元的時候還可以安上一個不敬太祖高皇帝的罪名。

畢竟,他們可沒有得到授權,是私自將太祖高皇帝的頭像印在銀元之上的。

同理,五錢銀元上印的是太宗皇帝的頭像。

到了一錢銀元上,就沒有皇帝頭像了,印的是承天門。

銅元上,印的是奉天殿、乾清宮等。

楊軒將新幣樣品一一檢查完,滿意的點了點頭。

這已經是不知道第多少版的樣品了,總算是達到了讓他滿意的程度。

“新幣方麵,還有什麼問題沒有?”楊軒抬頭看向戶部尚書,問道。

“回鎮國公,這最新一版的新幣,鑄造成本比計劃的要高。”

“若是無法解決這個問題,發行新幣恐怕會虧本!”戶部尚書想了想,回答道。

鎮國公對新幣質量的要求太高了,這幾個月以來,也是砸進去了不少錢財才做到了讓鎮國公滿意的程度。

但因為技術的問題,無法實現大規模鑄造,以至於成本下不來。

聽到戶部尚書的話,楊軒疑惑道:“我們不是重新規定了銀元中白銀與銅的比例嘛,按理說,一塊兒銀元中的含銀量,比一兩白銀的銀元寶含銀量低啊,大規模鑄造新幣的情況下,應該能省下不少吧?”

“鎮國公您說的不錯,但現在的問題我們無法做到大規模鑄造。”

“不過若是降低質量的話,倒是可以大規模鑄造,成本也能降低下來。”戶部尚書道。

不過他這話剛說完,楊軒就抬手阻止:“不可,降低質量,也就是降低了偽造的難度。”

“本公為什麼要緊抓質量,不就是為了防止有人偽造嗎?”

“連我們降低成本都這麼困難,偽造的人想要借此賺錢,怎麼可能?”

“就算他們能做出來,質量也肯定比我們差的遠,很好分辨,屆時查處也能輕鬆不少。”

頓了頓,楊軒看著戶部尚書,繼續道:“類似的話,我不想再從你嘴裡聽到。”

“現在的問題既然是技術上的問題,那就全力去解決,要人給人,要錢給錢。”

“同時,也可以開始鑄造新幣了,先進行儲存,等時機成熟再開始發行。”

“可是現在鑄造,虧本啊,鑄造的越多,虧的越多。”戶部尚書道。

“既然知道虧本,那就抓緊時間解決技術問題。”

“彆以為本公不知道國庫中有多少錢,你那點小心思,本公一清二楚。”看著戶部尚書還想說什麼,楊軒在其開口之前就抬手阻止了。

戶部尚書聞言神色一滯,隨即行禮道:“是,下官領命。”

“嗯,退下吧!”

……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