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光流轉,日升日落,轉眼時間就已經來到了成化元年七月。
京師外,一輛馬車緩緩駛來。
“老爺,到京師了。”車轅上,和馬夫坐在一起的隨從回頭開口。
馬車中的徐有貞聞言看了掀開窗簾,看了一眼外麵。
高大巍峨的城牆映入眼簾,在其麵前,一股渺小之感直擊心靈。
徐有貞心中歎了口氣,他在外麵待得好好的,怎奈何鎮國公要召他回京。
京師發生的事,他在外麵也是聽說了的,知道如今的京師就是一個巨大的漩渦,他並不想陷入其中。
他隻想在外麵慢慢將《赤腳醫生手冊》發行天下,等到陛下掌權之後再回京師。
可不知為何,鎮國公卻點名要讓他回京。
他也很無奈。
如今鎮國公把持朝政,權勢極大,他不敢和鎮國公作對,便隻能回來。
在回京之前,他進行了一次占卜,看到卦象顯示沒有危險他才決定回來的。
“進城吧!”徐有貞放下窗簾,淡淡出聲。
馬車前行,經過城門當值的將士的檢查之後順利進城。
一路上,徐有貞透過窗簾間的縫隙觀察著京師的變化。
雖然在表麵上看上去沒什麼變化,但徐有貞還是能夠感受到空氣中的那股壓迫感。
徐有貞沒有回家,而是直接進了宮。
在太監的帶領下,他一路來到了楊軒的公事房外麵。
“徐大人,鎮國公有請!”在門口當值的太監在進入稟報後出來對徐有貞道。
“多謝!”徐有貞道了聲謝,隨後不動聲色的將一塊銀子塞到了太監的掌心之中。
人情世故,徐有貞也是懂的。
下一刻,就見太監的臉上浮現笑容,“小的謝過徐大人!”
緊接著又壓低聲音對徐有貞道:“鎮國公聽到徐大人回來了,心情很不錯。”
聽到這話,徐有貞感激的看了一眼對方,這錢沒有白花。
有時候這麼一句提醒能幫大忙。
“多謝!”
道了謝,徐有貞又整理了一下身上的官服,邁步走了進去。
…
“下官徐有貞見過鎮國公!”
徐有貞恭恭敬敬的行禮,禮儀上沒有一點差錯。
“免禮!”楊軒微笑著看著徐有貞,道。
“謝鎮國公!”徐有貞直起身子。
“老夫記得,你的字叫玄玉是吧?”楊軒道。
“回鎮國公,是的。”徐有貞道。
“那老夫以後就叫你玄玉了!”楊軒笑道。
聽出鎮國公語氣中的親近之意,徐有貞心中暗暗叫苦。
他並不想和鎮國公牽扯過深,因為他很清楚,以鎮國公的年歲,把持朝政,也把持不了多少年,最後陛下還是要掌權的,到時候親近鎮國公的人都會遭到清算。
他不想成為被清算的一員。
但現在,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
不然,可就等不到以後了。
“你上的折子我都看了,推廣《赤腳醫生手冊》的事你做的很好。”楊軒從手邊拿起一本折子,看著徐有貞誇讚道。
“鎮國公謬讚,食國朝之祿,這本就是下官應該做的。”徐有貞道。
“你能如此想,老夫很欣慰。”楊軒輕撫胡須,微微頷首。
對於徐有貞的背景過往,他調查的很詳細,知道此人除了人品上有些問題外,能力是很強的。
在軍事、治水等方麵都有獨到的見解。
天下官員何其之多,像於謙這樣的官員少之又少,不能因為一個官員品行上有問題就棄之不用。
換句話說,甭管黑貓白貓,能抓到老鼠就是好貓。
徐有貞便是如此。
“《赤腳醫生手冊》的推廣已步入正軌,再把你放在外麵,就有浪費人才之嫌。”
“朝中事務繁多,可堪大用之人少之又少,各地大小災害不斷,老夫也是身心俱疲。”楊軒說著,揉了揉眉心。
可堪大用之人要麼被你下了大獄,要麼被你貶出了京師,你能有人用就怪了……徐有貞心中吐槽,表麵上還是恭恭敬敬的站在楊軒麵前,垂著腦袋,做出認真聆聽之狀。
“其實下官也隻是有些小聰明罷了,當不得鎮國公如此誇讚。”徐有貞謙虛道,同時心裡不斷大叫:‘可彆這麼說了,我不想上你的賊船啊!’
“謙虛是好事,但過分謙虛就顯得虛偽了。”楊軒看著徐有貞。
徐有貞心中一凜,不敢再說。
“你剛回來,先回去好好歇息兩日,老夫有意對你委以重任。”似是看出了徐有貞心中的不願,楊軒轉而說道。
“下官告退!”徐有貞行禮告退。
在徐有貞離開之後,楊軒又叫人將戶部尚書叫了過來。
“本公讓你們設計的新幣如何了?可否有樣品做出?”楊軒開門見山,直接詢問戶部尚書。
貨幣改革是他去年就有的想法,把持朝政,待朝局穩定之後就開始了實施。
現有的白銀銅錢體係多有不便,楊軒打算仿照後世的硬幣重新鑄造新幣。
以銀元,銅元作為市麵上的流通貨幣。
比如一塊銀元兌換一兩白銀,兩塊兒五錢的銀元兌換一塊銀元,一塊兒一錢的銀元兌換一百文銅錢。
銅元的麵值最低還是市麵上流通的方孔通寶,一枚就是一文錢。
然後就是麵值十文、二十文、五十文。
因為百姓在生活之中,使用最多的還是銅錢,所以銅元的麵值種類要多一點。
而如此規定,再像類似使用白銀消費就能夠輕鬆找開,而不用再像以前一樣還需要稱重,使用專用工具裁剪,費時又費力。
“回鎮國公的話,按照您的吩咐,現在銀元、銅元各類麵值已經做出了樣品。”戶部尚書回答。
“是否帶了,拿來本公看看。”楊軒聞言說道。
“帶了帶了。”戶部尚書連忙從身上取出一個盒子,裡麵放著的正是銀元和銅元的樣品。
新幣之事是鎮國公親自盯著的,戶部尚書自然明白鎮國公對此事的重視。
雙手將裝著新幣樣品的盒子呈到鎮國公麵前,戶部尚書後退兩步,回到原位,雙手垂在身側,躬身站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