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朱見深的疑惑(1 / 1)

推荐阅读:

[]

101nove.com/最快更新!無廣告!

朱見深並沒有當著朱祁鈺的麵翻看小冊子,而是直到回了東宮之後才翻看起來。

這上麵的筆跡他很熟悉,正是他那戰死關外的父親的。

隻是筆跡有些稚嫩,一看就是幼年之時所寫的。

朱見深坐在了書桌前,細細看了起來,越看越入神。

小冊子上所寫的東西並不深奧,很容易理解,朱見深猜測這應該是當年他父親年紀也不大,所以教他之人才如此教授。

貞兒見朱見深見完陛下回來後就一直坐在書桌前看書,她也沒有上前打擾,隻是端來了一杯蜂蜜水放在了書桌上。

直到快要用膳的時候,她才不得不小聲提醒朱見深。

後者這才回過神,一抬頭看向窗外,發現天色已經不早了。

“倒是看的太過投入了!”朱見深笑笑。

隨後不舍的將小冊子合上收好,這才起身舒展了一下身子。

“貞兒姐姐,讓人傳膳吧!”朱見深道。

貞兒和管事太監說了一聲,就去伺候朱見深洗漱了。

朱見深的晚膳足有八道菜,這放在皇家算不上有多麼豐盛,但葷素搭配,營養充足。

朱見深正在長身體的年紀,吃的也多,八道菜最後隻剩下一半。

用完晚膳,朱見深趁著消失的時間,和貞兒閒聊起來。

“貞兒姐姐,民間鄉下百姓都吃的是什麼飯菜?”

朱見深想起了小冊子上的一些內容,問了起來。

聽到朱見深的問題,貞兒想了想,便回答道:“殿下,民間百姓吃的多是粗糧。”

“像是土豆,紅薯,玉米了。”

宮裡也是有民間活不下去的人家將孩子宮的,貞兒跟他們聊過,所以對民間百姓生活的事也是了解一二。

隻是這二三十年來,宮裡不再從民間征召太監了。

而是全憑自願,名額很少。

所以想進宮當太監也不是那麼容易的。

貞兒對民間之事了解的也不多,但好在朱見深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你說的土豆、玉米、紅薯,這應該是後來引進的新作物吧?”朱見深道。

“回殿下,是的。”

“土豆,紅薯產量高,玉米的產量雖不及前兩者,但對土地的要求也不高。”

“聽一些進宮的小太監從他們的父祖輩口中聽說,種了這些新作物之後,百姓的日子比以前好過了不少。”貞兒回答道。

“既然日子好過了,那怎麼還要自閹進宮來?”

朱見深不解道。

現在宮裡是不會向民間強征幼童閹割當太監的,主要是不缺人。

藩屬國會進貢,俘虜的戰俘閹割送進宮,或犯官家屬被閹割入宮,再加上民間還有自閹入宮的,供大於求,就沒必要強征了。

“有的是家裡人多,養不活,隻能進宮找口飯吃,也有的是被拐賣的。”

貞兒舉了些例子。

朱見深聽完,不僅沒有解惑,反而疑惑更多了。

但他也知道,貞兒一直生長在宮裡,知道的也有限,他想要解答疑惑,還是要請教於先生。

於是朱見深沒再問貞兒這些問題,而是換了個話題:“貞兒姐姐,明兒了你就讓人給我做一些民間百姓吃的飯菜,我想嘗嘗我大明的百姓吃的都是什麼。”

“是。”貞兒記在心裡。

朱見深是太子儲君,他不必天天吃百姓吃的東西,但不能對百姓不了解,不然容易被下麵的人糊弄,到時候鬨出何不食肉糜的笑話就不好了。

“對了貞兒姐姐,你在宮裡的時間不短,知道我父皇生前是誰教他讀書的嗎?”朱見深又問。

“據說剛開始教先帝的是於大人,後來宣宗皇帝召鎮國公回京,讓鎮國公輔佐先帝。”

“先帝繼位後,鎮國公便日日將先帝帶在身邊言傳身教。”

“這是皇宮內外很多人都親眼所見的。”

“隻是奴婢身份卑微,知道的也不多,殿下想要了解,最好還是和於大人請教。”貞兒回答道。

朱見深輕輕頷首,表示知道了。

從他有記憶起,聽得最多的就是鎮國公的傳說。

鎮國公在他的心裡,可是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隻是前幾年所發生的事,讓他對鎮國公的印象改變了不少,忌憚增多。

接著,朱見深又和貞兒簡單聊了聊,又回到書桌前看了會兒小冊子,待到時間不早了,才上床睡覺。

次日,朱見深吃到了他昨晚安排的粗糧。

雖然季節不對,但皇家嘛,一年四季都不缺這玩意兒。

更何況大明早就引進了玻璃技術,皇家也是有玻璃大棚的,保證一年四季都不缺蔬菜吃。

朱見深吃了口紅薯。

隻是和他預想的難吃不一樣,口感獨特,並不難吃,相反還很香甜,朱見深一不小心就多吃了點。

朱見深很疑惑,這是怎麼回事?

等到上課的時候,朱見深因為吃多了紅薯,朱見深放了很多屁,於謙不得不過問。

朱見深是不是吃壞了肚子。

當得知緣由的時候,於謙心中很是欣慰。

太子心裡有百姓,這是好事。

於是他給朱見深解釋:“殿下,紅薯這東西是可以果腹,但是吃多了,就會像你現在這樣。”

“土豆產量大,吃多了也不會放屁,很多百姓會將土豆當做主糧。”

“玉米的產量不比土豆紅薯,但也不比小麥低。”

“不過,百姓種出來的小麥玉米多用來交了賦稅。”

“北方將士多喜麵食,所以軍糧也是以小麥和玉米為主。”這也是向朱見深解釋了這些糧食收上來的去處。

於謙以前巡視地方多年,對地方上的了解很多,朱見深的疑問都能夠得到解答。

於是,於謙準備的課程完全變了。

但於謙卻很開心。

今日的課程也不知不覺延長了許多。

君臣二人都沒有察覺。

“於先生,聽說我父皇還小的時候,是鎮國公將我父皇帶在身邊言傳身教,有這回事嘛?”朱見深又問。

“回殿下,這是事實。”

“臣也經常跟著先帝和鎮國公出宮微服。”

於謙給朱見深講起了往事,這一講又不知道過去了多長時間。

還是總管太監提醒,兩人才回神。

……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