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京師,皇宮,禦書房。
“於先生,此事就按照方才商議的來吧!”朱祁鈺揉了揉眉心,看著於謙說道。
“是,臣告退!”於謙起身行禮,退出禦書房。
走到外麵的時候,就見一紅袍官員站在外麵。
“見過於大人!”後者諂笑行禮。
於謙微微頷首,算是打過招呼。
接著,便頭也不回的離開了。
徐有貞看著於謙離去的背影,撇了撇嘴,不知嘟囔了些什麼,但肯定不是什麼好話。
他本名叫徐珵,之前通過於謙的門生向於謙謀求國子監祭酒之職,但由於他在京師保衛戰前夕主張過南遷,朱祁鈺擔心他教壞學生,就拒絕了於謙的推舉。
他不知真相,以為是於謙從中作梗,便在心裡怨恨起了於謙。
隻是於謙現在乃是朝中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百官之首,他得罪不起。
為了以後還能在官場上進步,他聽從了陳循的建議,改名徐有貞。
果然,在改名之後,他的仕途也迎來了好轉。
禦書房內,於謙告退之後,金英來到了禦案前方站立:“陛下,徐有貞徐大人回來了,現在就在外麵等候召見。”
“嗯,傳!”朱祁鈺頭也不抬的說道。
“是。”金英道。
沒一會兒,徐有貞便走了進來,還沒走到禦案前呢,就見他噗通一聲跪了下來。
嘴裡高呼:“臣徐有貞叩見吾皇萬歲!”
聞言,朱祁鈺放下了手中的奏疏,抬頭看著徐有貞:“平身!”
“謝陛下!”徐有貞起身,但身子還是躬著的。
“此番山東治理水患,你做的很好。”
“朕也不會埋沒人才。”
朱祁鈺看著徐有貞,微笑道。
“回陛下,臣也沒有做什麼,全仰仗陛下護佑……”徐有貞一口氣說了很多,總結起來就是這都是陛下的功勞,臣隻是出了一點微不足道的力氣。
“行了行了,拍馬屁的話就彆說了。”朱祁鈺笑著擺擺手,但心情確實很好。
“臣沒有拍馬屁,臣隻是實話實說。”徐有貞道。
“依臣看來,陛下的功績,足以比肩秦皇漢武,唐宗宋祖,臣能有今日,全是在陛下的帶領下才有的……”徐有貞真的是什麼肉麻的話都敢說,臉皮之厚,讓一旁的金英嘴角都直抽抽。
“好了好了,沒你說的那麼誇張,朕隻是做了些分內之事罷了!”朱祁鈺趕緊打斷徐有貞,他怕自己再聽下去就要飄了。
怪不得古今往來那麼多皇帝都喜歡奸臣,這說話就是好聽。
徐有貞果然停了下來,拍馬屁的機會以後還多的是,沒必要現在就拍完。
再說了,過猶不及。
接著,徐有貞便將前往山東治理水患的過程詳細彙報了一遍。
他在景泰四年就前往山東治理黃河,景泰六年被召回京師,佐理督察院事務。
景泰七年,山東地區發生洪災,境內河堤多有毀壞,唯有徐有貞負責修築的河堤依然完好,於是朱祁鈺便讓他再次前往山東治理水患。
功成才奉旨回京。
徐有貞雖然不是什麼好人,喜歡媚上,但不可否認的是,他確實是有真才實學的。
其博學多才,凡天文、地理、兵法、水利無不涉獵,擅書法,長於行、草,深得懷素、米芾(fu二聲)、歐陽詢之韻。
聽完徐有貞的彙報,朱祁鈺對其不吝讚賞,說的徐有貞激動不已,恨不能現在就為朱祁鈺赴湯蹈火。
朱祁鈺也承認,自己以前確實對徐有貞有些誤解,但近些年來,他也看到了徐有貞的能力,這是個人才,隻要將其放在合適的位置上,就能發揮出出人意料的效果。
對於人才,不能因為缺點就不用了,他以前確實是有些片麵了。
老祖教過他,身為上位者,一定要會用人。
有缺點的人更好拿捏。
像於謙這種人,不可或缺,但同樣,也不可過多,否則,是禍非福啊!
任何事,都有一個度。
“徐有貞聽旨!”朱祁鈺忽然道。
“臣徐有貞聽旨!”徐有貞當即跪了下來,他知道,接下來才是正菜,剛剛隻不過是前戲罷了。
“徐有貞治理水患有功,著,即日起,升為督察院左副都禦史,授正三品嘉議大夫,欽此!”朱祁鈺正色道。
“臣徐有貞領旨謝恩!”徐有貞叩謝皇恩。
他之前是左僉都禦史,正四品,而左副都禦史,則是正三品。
要知道,通政司、太常寺、大理寺一把手也才正三品啊!
再往上,就是正二品的左右都禦史了。
“朕說過,對於人才,朕不會埋沒,隻要你能好好做事,朕未嘗不能讓你入閣。”朱祁鈺說道,下意識畫了一個大餅。
當了這麼多年皇帝,畫餅已經成了本能反應了。
但這話聽在徐有貞的耳中,卻像是朱祁鈺對自己的承諾。
他當即再次叩謝皇恩。
身為文官,入閣可是他的夢想啊!
朱祁鈺看著徐有貞感激的樣子,讓他平身。
“你剛剛回來,一路也累了,就先回家休息兩日吧。”
“休息好了,再到衙門當值也不遲。”
朱祁鈺道。
“陛下,臣不累,臣現在就可以去衙門當值。”徐有貞現在乾勁兒滿滿,趕緊說道。
“你不累,但朕卻不能不體諒臣子。”
“你且好好休息便是。”
“金英。”朱祁鈺說著,目光轉向一旁的金英身上。
金英聞言,當即朝前一步,躬著身子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