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國公府人來人往,進進出出。
來自各地的名醫在看到鎮國公府的懸賞之後紛紛前來,其規模,都快趕得上當年為秀禾和安慶在民間征集良醫良藥了。
可是,眾多名醫在看完藍香的情況之後,都搖頭表示自己學藝不精,無能為力。
鎮國公府也沒有為難他們,反而支付了來往路費,和診金,並在城中包下酒樓好好招待了他們。
此番舉動,讓得眾多名醫心中無比慚愧。
什麼忙也沒有幫上,反而受到了鎮國公府的恩惠。
實在是受之有愧!
不少名醫婉拒了鎮國公府給出的恩惠,當天就收拾東西離開了。
作為一名醫者,救不了病人,也幫不上忙,再收受主家的恩惠,自己心裡的這一關就過不去。
甚至有的醫者還將自己珍藏多年的藥材留了下來,以期能夠幫到一點。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鎮國公雖然凶名赫赫,但在杏林中的名聲還是很好的,這得益於楊軒數十年來救助過的禦醫,在他們的口口相傳之下,很多後來者也都知道鎮國公隱藏在凶名之下的善心。
此次前來的名醫之中,就有楊軒當初救助過的禦醫後人,所留下來的珍稀藥材之中,很多都是他們所貢獻的。
昔日因,今日果,種什麼因,得什麼果。
楊軒昔日的善舉,而今得到了回報。
或許楊軒救助那些禦醫隻是隨手施為,但卻實打實的救了他們的性命。
楊軒可以不放在心上,但被他救過的禦醫卻不能忘記。
前來的醫者之中,楊軒也從中挑選了一些人了留下來,共同參與到與兩名禦醫的聯合診治之中。
他提供醫學典籍,和眾人一起群策群力。
楊軒的珍藏極為豐富,極大的豐富了眾多醫者的知識麵,加上和同行的交流,每個人的收獲都很大。
可以預見,有了此番經曆,這些醫者回去之後,醫術定然能更上一層樓。
而這都是鎮國公所帶來的,他們心中很是感激。
紛紛暗下決心,救不了病人的命,怎麼也得延長病人的壽命,哪怕是能多活幾天,十幾天,乃至月餘,也是值得的。
有人說,人民群眾的智慧是無限的。
這話不假,本來按照楊軒之前的預計,藍香的身體堅持到剛開春就不行了。
但在眾醫者齊心協力,加上楊軒不惜代價,又有那麼多典籍參考的情況下,硬生生讓藍香堅持到了四月份。
而做到這一步,已經是極限了,很多藥,以藍香的身體狀況,根本就用不了。
楊軒專門讓人收拾出來安置眾多醫者的院子裡,二十多個一把年紀的老醫者神色疲憊。
在看著麵前的鎮國公楊軒的時候,也是麵露慚愧。
“諸位不必自責,能做到現在這一步,已經是極好了。”
“生老病死乃是天定,我們能夠從閻王爺手裡爭取一個多月的時間,已是用儘了所有手段。”
楊軒知道眾人心中的想法,開口寬慰。
眾醫者這些日子廢寢忘食,他們的表現楊軒都看在眼裡,自是知道,他們現在確實是沒有辦法了。
“接下來,諸位就好好休息一下吧。”
“若是想看什麼醫學典籍,都是可以的。”
“老夫也允許你們抄錄,隻求你們今後把這一身的本事傳給一個品德兼優之人。”
“我大明好的醫者還是太少了,下麵的百姓很多一輩子都見不到一名郎中。”
楊軒說著,發自內心感慨了一句。
而眾人聽到楊軒允許自己可以抄錄他所珍藏的醫學典籍,眼中也是難掩喜色。
這個時代的職業基本上都是父傳子,一代代傳下去,有什麼好東西,都不會傳給外人。
像鎮國公楊軒所收集的各種典籍,換做是他們,也不敢說自己會無私地分享出去。
楊軒留下的這些人,品德方麵都沒有問題,連他們都會有這樣的想法,可以想象,這個時代各種手藝對外人的防備有多嚴重。
很多技藝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消失在了曆史長河之中,後人隻能通過零星的記載去想象,去感慨。
畢竟不是都是老子英雄兒好漢,上一代的本事,下一代不一定能全學會。
就拿醫術來說,這玩意兒不僅吃經驗,還吃天賦。
長久下去,很多絕技就這樣失傳了。
“鎮國公高義,草民敬佩之至。”不少醫者一臉敬佩的看著楊軒。
“鎮國公,方才您說我大明的醫者少,很多百姓一輩子都見不到一名郎中。”
“正好現在這裡齊聚了諸多名醫,我們是否可以聯合著一部醫書,不求有多麼高深,隻需能解決尋常的頭疼腦熱就好。”
“隻要認字,就能照本宣科判斷病情,按方抓藥。”
就在這時,一位頭發花白的老醫者開口說道。
而他的這番提議,也是讓得其他醫者眼前一亮。
正好鎮國公這裡各種典籍齊全,又聚集了諸多名醫,說不定還真能搞出來。
一旦這部醫書著出來,那絕對是造福天下的大功德。
一時之間,眾人紛紛看向了楊軒。
後者聽到這番話之後也是愣了愣,塵封的記憶中閃過了一抹光。
這不就是《赤腳醫生手冊》嘛!
以他如今的能量和財力,確實能搞。
而且小師妹的身體也愈發不好,留著這些人還能以備不時之需。
怎麼看都是好事。
而且大明現在的讀書人保守來說都有上百萬人,科舉無望的,也能通過這本醫書行醫救世,給自己多一份收入。
再加上百姓的生活比起幾十年前已經改善了很多,一個村子還是能夠培養出幾個識字的人的。
不為科舉,隻為給自家村子培養一個郎中想來還是有很多百姓願意的。
畢竟培養參加科舉的讀書人代價更大,相反培養一個識字會對著醫書照本宣科的赤腳醫生代價更小。
最關鍵的是這是關乎著自己的身家性命的,楊軒相信,絕大多數人都能算清這筆賬。
想到這裡,楊軒肯定了此番提議。
“這是好事,老夫鼎力支持,若有什麼需要的,可以儘管和老夫說。”
他也給出了自己的態度。
“草民代天下百姓謝過鎮國公!”一眾來自民間的白發蒼蒼的醫者躬身行禮感謝。
“造福天下的事,何談感謝,隻是老夫現在實在是沒有心思參與到著書之中,所以隻能辛苦辛苦諸位了。”
“鎮國公鼎力支持便已足夠,豈敢再煩勞鎮國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