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殿中寂靜無聲,朱高熾看著團結一致的百官,心中憤怒,但又不得不忍下來。
監國那麼多年,他很清楚,憤怒並不能解決問題。
你越憤怒,他們越高興。
同時,憤怒之下,還會暴露出自己的弱點。
他深吸一口氣,平複下自己的心情。
“諸位愛卿,朕知道,你們都是一心為國的忠臣。”
“但是朕也說了,舊港那個位置,對我大明太過重要。”
“必須派遣一個信得過的人前去鎮守。”
“趙王,乃朕的同胞弟弟,若朕連他都信不過,這天下還有誰可以信任呢?”
“卿等,為何就不能體諒一下朕?”
朱高熾的話,看似是在示弱,但卻是在給這些人一個機會。
要知道,這件事兒是他的師叔楊軒提出來的,並且已經製定好了計劃。
同時他也同意了,那這事兒就是肯定要執行的。
不會因為這些人反對就放棄。
這關乎著大明的千秋之計。
他跟這些人商量,是不想破壞規則,掀桌子。
但有人卻不會管這些。
幾個大臣的命,和大明的未來比起來,微不足道。
就是不知道這些人能不能明白自己的苦心。
不過朱高熾顯然想多了。
群臣聽到朱高熾的話後,心中一喜。
陛下仁厚,寬以待人,就知道會退讓。
既如此,何不趁此機會,再進一步。
通過朱高熾的講述,他們自然明白,舊港的重要性。
但還是那句話,舊港距離大明太遠了,而且陛下所擔憂的事兒,距離現在也太遠了。
就算到時候這些擔憂會發生,但到了那個時候,大明還在不在都不一定。
世上沒有不滅的王朝,這一點大家心知肚明。
既然和大明無關,那就和他們沒關係。
不少人這樣安慰著自己。
然後想著能不能說服朱高熾禁海。
海貿的利益,他們都看在眼裡。
不少人暗中跟海商有關係。
但是這個稅,太高了。
朝中有不少官員出身南方,他們家族的人,或者攀附上來的人,借助他們的關係,出海貿易。
看著每年交的那些個稅,他們心疼的直抽抽。
那可都是他們的錢啊!
所以,若是能勸說陛下禁海,那麼海貿的利潤,就不用交稅了,同時,陛下也沒有理由再讓趙王出海去了。
這是一石二鳥之計。
……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朱高熾和百官就小老三出海的事一直在爭論。
像金純這樣一心為國的官員,確實有,他們支持朱高熾。
但這樣的人,太少了。
終於,朱高熾的耐心快要耗儘了。
他給了這些人很多機會,但他們都沒有抓住。
甚至還提出了禁海。
像金純等深知開海對大明的好處的官員,反對的最為激烈。
可他們的人數終究是太少了。
於是,提出禁海的官員拉了一幫人開始向朱高熾發難。
朱高熾沒有想到,這些人竟然還想得寸進尺。
過分,實在是太過分了。
氣的朱高熾差點沒有從朝堂上下來,剛回到乾清宮,他就倒下了。
他的身體本就不好,這一氣,等於是雪上加霜。
楊軒得知消息後,第一時間就進宮去看望朱高熾。
小老三擔心大哥的身體,也擔心自己出不去,便也進宮去看望朱高熾。
不過小老三並沒有停留多長時間就被打發出了宮。
而小老二,也在這個時候悄悄找上了小老三。
豎著大拇指誇他不聲不響就乾了件大事兒。
他和一些人的看法一樣,以為小老三出去,是為了招兵買馬,積蓄實力,和他裡應外合的。
所以他也打算發力,幫小老三成功出海。
小老三假意答應並感謝小老二,心裡卻想著得把這事兒告訴師叔。
既然已經決定了要和老二劃清,那就不能在有所隱瞞。
……
乾清宮,楊軒看著躺在床榻上的朱高熾沉默不語。
“師叔,讓你擔心了。”
他擠出笑容,說道。
楊軒看他這個樣子,心中不忍,對那些不知好歹的官員也充滿殺意。
“說說吧,今日朝會上都發生了什麼?”
楊軒平靜的問道。
看著師叔的眼睛,朱高熾知道,師叔動了殺心。
對此他也沒說什麼,隻是將今天朝會上發生的事,說了一遍。
聽完後,楊軒總結道:
“不管是反對趙王出海,還是提出禁海一事。”
“其實都可以看成是文官集團的試探。”
“洪武一朝,是新朝初立,武將勢大,文官集團一直被壓製著。”
“沒有出頭之日。”
“好不容易等到建文繼位,文官集團才喘了口氣,但還沒來得及壯大,一場靖難之役又將他們打了回去。”
“永樂一朝你也知道,文官集團被太宗死死壓製著。”
“不過相比於太祖的壓製力,太宗就要稍遜一籌。”
對於此番話,朱高熾聽得很認真,下意識的點了點頭。
洪武一朝,彆說逼宮了,敢反對老朱的主張的人都沒有幾個。
朱標和馬皇後不算。
那恐怖的壓迫感,朱高熾記憶猶新。
“文官集團被壓製了幾十年,他們能不想翻身嘛?”
“而你又是一個仁厚之君,他們的顧忌自然少。”
聽到師叔的話,朱高熾有些不好意思。
他自問沒有爺爺和父親那樣的鐵血手腕,他是仁厚了些,但並不意味著他什麼都不明白。
相反,他很聰明。
“有些事情,你不方便去做,那就交給我。”
“不管你什麼時候回頭,我都在你身後。”
楊軒看著朱高熾的眼睛,緩緩道。
朱高熾是他看著長大的,傾注的感情一點也不少。
“師叔……”朱高熾眼眶有些濕潤,師叔啊……是他永遠的後盾。
“好了,好好休息,我要去忙了。”
楊軒笑著輕輕拍了拍朱高熾,站起身來。
見此,朱高熾清楚,師叔要去替他出氣了。
“師叔。”他在身後呼喚。
楊軒停下腳步,回過頭。
“師叔,朝廷不能亂,國家大事不能耽擱。”
他說道,想讓師叔少殺點人。
“放心,我心裡有數。”楊軒微微一笑,離開了乾清宮。
回到侯府後,他一言不發,就等著虎子回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