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晚,這事就傳到了裴衡耳裡。
裴衡想到雷銘那個不成器的兒子,臉上閃過一抹輕蔑的笑容。
“跟羅青說,不要事事都報到我這來。”
而江成在皇城司,查到了那幅地圖的出處。
那是邊境鹹州的堪輿圖,那兩座最高的山峰,就是鹹州境內的景山和龍侯山。
鹹州毗鄰大遼,常年大小戰事不斷,直至先帝在位時,與其簽訂停戰協議,劃定以白溝河為界。
而鹹州就是我朝的第一道邊防線。
鹹州實際距離汴京並不遠,僅有七百餘裡。
江成查了雷銘的履曆,發現先帝時期,他確實曾到過鹹州。
隻是當時,他還是個小小的都頭。
當今聖上登基後,他就再沒離開過汴京。
而現任鹹州最高指揮官,鹹州軍州事兼河北沿邊安撫使的,正是蔡雍的二子蔡陽。
當年蔡雍也是被流放到這裡。
種種跡象表明,這個地方不一般。
江成當即決定,派人前去探查。
這次,他沒有動用皇城司的力量。
因為鹹州也有皇城司的暗探,而那些暗探的奏報中,那裡並無異常。
阿晝主動請纓,江成卻是拒絕了。
他這次找了陸啟,向他借了一名斥候。
從汴京到鹹州,快馬加鞭的話,五日肯定能到。
加上在當地查探的時間,等消息傳回來,怎麼也得半個月。
子時過後,林知夏和江成約好一起去瞿府,跟雷誌淩交待一聲。
為了隱秘,自然不能走正門。
站在瞿府的高牆下,林知夏很識趣地站在原地,張開一隻手,等著江成帶她躍過牆頭。
江成磨磨蹭蹭地走過去,當攬住林知夏的腰身時,感覺入手卻是纖細了一些。
因為林知夏月事早過,衣服也恢複了輕便。
他低頭,還是俯視,這次,他看不到對方清亮的眼眸,隻見月光在其鼻梁嘴唇上投下一片碎銀般的光斑,似是閃著晶光。
他的心跳又漏了一拍。
“哎哎哎~”
林知夏的驚呼讓江成回過神來。
兩人險些從牆頭栽下去。
一落地,江成就迅速地鬆開了手,仿佛對方是洪水猛獸。
“你不舒服啊!”林知夏關切地問道。
江成正不知如何回答。
進府的動靜驚動了護院,好在其中一人是從雷府過來的,認得林知夏。
這次瞿老太爺沒有對林知夏橫眉冷目了,主動提起寧浩川。
林知夏也再三囑咐雷誌淩,參軍後,不可魯莽行事。
回去的路上,江成一直心事重重心不在焉。
回到家後,會不自覺得的想起與對方的點點滴滴,想著想著,嘴角就不自覺地上揚。
他跟孟俞說“你保大勢,我保小家”的時候;
他審訓小豆芽的時候;
他在策論會上侃侃而談的時候
當江成意識到自己的嘴咧開時,當胸腔被幸福感填滿時,好像隻要想到那個人就能輕鬆做到。
他騰了一下坐起身,“啪啪”給了自己兩耳光。
他怎麼能有這種齷齪的想法。
“公子,怎麼了?”
“滾。”
“好嘞。”
阿晝就睡在外間,剛想躺回去,江成挾著夜風走了出來。
阿晝瞪大眼睛,眼看江成要出門,才忙穿鞋跟上去。
“您要找雲星嗎?”
阿晝發現,他家公子直奔金錢巷而來。
江成沒有回答。
當二人走進金錢巷最大的青樓,樓裡的姑娘看著江成這通身的氣度、華貴的錦服,以及那出色的樣貌。
就像野貓聞到腥味一樣,瞬間圍了過來。
“公子好麵生啊!是第一次來嗎?”
“公子,我今年才十八,來找我呀!”
“我先來的。”
兩人瞬間被脂粉味環繞,江成鼻子本就敏感,脂粉味嗆得他噴嚏不停,讓他很是厭煩。
看著那些姑娘臉上厚厚的一層粉,他不由自主地想到林知夏迎光而立時,臉上細細的絨毛。
還未走上樓,兩人就受不了,落荒而逃。
為什麼摟著他的時候,自己沒有排斥。
“公子,這也太嚇人了,難道我看雲星那廝眼袋越來越重,這些妖怪都是吸精氣的嗎!”
阿晝正奮力地拍打著衣服上沾染的味道。
江成走過去,大手將他一攬,正想抱進懷裡試一下,阿晝像見鬼一般蹦了出去。
“公子,你是不是中邪了!”
這裡本是煙柳之地,什麼樣的情況在這都不稀奇。
隻是剛剛圍著江成那幾位姑娘,此刻正趴著門,一臉恍然大悟的樣子。
江成一臉頹喪地往回走。
“公子,您又去哪?”
“回家!”
自這日後,江成開始有意躲著林知夏。
找各種借口出外勤,他告訴自己,他隻是受了流言的影響,冷靜一段時間就好了。
阿晝也感覺到了自家公子那種糾結的心態,想勸,卻又不知從何勸起。
畢竟,公子要抱他的時候,他也有點炸毛。
時間很快來到了八月十四,中秋節的前一天。
宋大派往溪康縣的衙役回來了,他們找到了當年負責明家慘案的捕頭和目擊者。
當年,趙弘是在大街上看到明家娘子,之後尾隨其到了家裡,進行施暴。
明父明母就是在阻攔的過程中,被隨行禁軍打死的。
與明家毗鄰的幾戶人家聽到對方喊救命,可看到那些人身上的銀甲,隻得拴上門在屋裡瑟瑟發抖。
等趙弘離開後,鄰居才跑去報案。
根據縣誌記載,案發那天上午趙弘才見過那位武縣令。
所以,這個案子根本沒查,沒有屍檢,沒有取證,一句流匪作亂,就匆匆了結。
現在這個武縣令已經是禹州司法參軍。
林知夏捏緊拳頭,案發時她太小了,根本沒多少印象。
捕頭人證都帶到開封府衙,最後一步,就是將那位武參軍帶回汴京候審。
開封府沒有這個權利,但皇城司有。
了解完情況後,那名年輕衙役鬼鬼祟祟地朝宋大招了招手。
兩人走到僻靜處。
“宋捕頭,我去打聽了,林大人的妹妹沒在溪康縣,鄰居都說,自林大人高中後,一家人就搬出去了,沒回去過。”
宋大原是好奇,就多囑咐了一句,沒想到這裡麵還有事。
“還有一點更奇怪,鄰居都知道明林兩家要好,明家出事後,明靈均一直住在林家。
他們也知道明靈均十幾歲就入了道觀,但沒人知道他與林大人妹妹結親,就連明靈均的姨母都不知道外甥已經成親了。”
不在汴京也不在溪康縣,那林大人的妹妹去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