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九章 開始建作坊(1 / 1)

推荐阅读:

慕容晏沉吟了一下,解釋道:“藥王爺隻是百姓臆想出來的神明,不是真的。”

“什麼藥王爺?”文瀾挑眉,拍了他一下。

慕容晏捉住她的手,好笑道:“你說的不是神仙手段是什麼?”

“沒什麼,我瞎想著玩兒的。”文瀾沒再同他深聊,隻是說:“流民太多了,光是給他們治病就要花不少力氣,我想著要是有個東西,大家進去就百病全消,那可就好了。”

“你也像她們一樣整個什麼藥神教出來…”慕容晏笑道:“我還混個藥神夫君當當。”

“你一身醫術,我看做藥神兒子正合適。”文瀾嘻嘻。

“文瀾!”

文瀾一個靈活走位躲開慕容晏,慕容晏作勢要收拾她。

文德厚進來時,見到的正是這一幕。

於是乎一張嚴肅的臉登時沉了下來,重重的清了清嗓子。

倆人打鬨的投入,加上文德厚此人又實在沒什麼威脅,竟人到跟前了才發現他。

慕容晏立時正色,恢複了溫潤郎中的模樣,乖乖站好拱手道:“爹。”

“爹怎麼過來了?”文瀾則顯得隨意許多。

文德厚不悅的看了一眼慕容晏,對文瀾道:“爹聽說你要幫著縣裡收攏流民,這是好事。你一個人不一定能顧得過來,有什麼需要家裡幫忙的,儘管回去開口。”

文瀾下意識不想他跟著摻和,念頭一轉,問道:“什麼忙都行?”

“都行,總不能眼看著百姓餓死。”

文瀾嗬嗬道:“糧食和地方我已經籌備好了,如今確實有兩件事還沒辦。”

見文德厚點頭,她繼續道:“一個是去流民中散播消息,說我這裡招人乾活,包吃包住,但不給工錢,第二嘛,就是需要一批衣服被子,這就得紡織店那頭出出力。”

前頭為了照顧弟弟和張氏,白叫王氏占了許多便宜,還時不時被她膈應,如今有機會送上門來,她也樂得薅點羊毛回來。

反正有文德厚去和她掰扯。

“行。”文德厚一口應下,根本沒考慮許多,又說以後有事也及時和家裡說。

文瀾自然欣然同意。

正事說完,她準備送客的時候,文德厚轉向慕容晏,嚴肅的叫他過去一邊說話。

嗯?又背著我說悄悄話?文瀾心裡吐槽了一下,裝作不在意,實則餘光一直盯著遠處的兩人,豎直了耳朵想聽聽他倆說了啥。

隻可惜斷斷續續的幾個字,什麼有用的信息也拚湊不出來。

隻能看見文德厚對著慕容晏一通叭叭,慕容晏乖順的連連點頭。

等人一走。

文瀾立刻過去問:“怎麼著?他學彆人家惡婆婆,跑來給你立規矩了?”

“說什麼呢?”慕容晏失笑,“爹是誤會我剛剛想打你,不樂意了。”

文瀾美麗的笑臉出現一瞬間的茫然。

如果是張氏做出這件事她會很習慣,但文德厚就……“他不樂意能怎麼樣?”

“威脅我說要帶著你家兄弟打我呢,我以後一定加倍尊敬夫人,把夫人捧在手心上。”慕容晏像個禍國殃民的寵妃,嬌嬌弱弱的裝可憐。

其實文德厚根本沒那麼說,隻是板著臉說文瀾挨欺負了他和文家兄弟都會給她撐腰。

“用不著他們,我親自打你。”文瀾恢複了沒正行的模樣,正準備動手動腳的時候,慕容晏道:“你再鬨熱水要涼了。”

一句話將文瀾控住。

她鬆手,轉頭去打水洗澡。

……

次日。

文瀾帶人運著幾板車糧食到南邊一處山腳下,進山往裡走,就是八裡寨。

原來的山賊去年已經被打散,山裡如今也聚著一小波人,隻是不再做打劫的勾當,安安分分窩在山裡種田。

同文瀾一起來的還有負責規劃縣裡土地的書吏,一個年輕人。

文瀾同他不熟,一路搭話,知道這也是個被皇帝流放過來的倒黴蛋。

到了地方,書吏去劃定土地界限,同文瀾交接,辦了一大堆文書之後離去。

程大山帶人先搭起了簡易的棚子,支好鍋灶。

又按照文瀾對作坊場地和住處的規劃,拿炭條刷刷畫了一張簡易的工程圖。

“找人挖兩口井吧,這用水太不方便,建造的石頭什麼時候能到?”

程大山一邊記下文瀾的要求,一邊道:“今兒下午。”

“作坊正常建,住處不用修的太好,裡頭被褥衣物什麼的我有安排,倒是外圍要修的結實點。”文瀾指了指書吏剛剛劃下的界線。

程大山一一記下。

“這是我家慕容晏配的藥,說是能幫流民調養身體,等人來了之後,支口鍋一天煮一包給他們分著喝。”文瀾從板車邊上取過一捆紙包來。

一行人忙忙碌碌的進行著作坊籌備工作。

沒等下午石頭運來,陸陸續續有三兩成群的流民探頭探腦的過來。

問明情況,得知頭兩天還不用乾活就有飯吃,不少人選擇留下。

樂水一一登記,又安排他們簽下契書,一旦留下,就要在這乾滿三個月。

第一批抵達的流民在文瀾的安排下喝了藥湯,又在中午每人分了一碗濃稠的米粥。

餓久了的人眼冒綠光,抱著碗灌粥活生生喝出了野狼撕咬獵物的凶狠的氣勢。

有人塞完再想要第二碗時被攔下,當即要鬨。

文瀾抄起趕驢的鞭子啪的一抽,“我的地盤上,誰敢鬨事!”

幾隻摸到大鍋邊的、瘦成雞爪子的人手被鞭聲鎮住。

“老實給我乾活,一天三頓吃的,敢搗亂,我倒要看看整個北地誰敢給你們一粒米!”

鬨事的流民像退潮的水一樣縮回去。

文瀾側頭對程大山道:“再有新人過來,把各項條件都講清楚,免得人家說我們騙人。”

“誒。”程大山趕忙答應。

下午石塊運來之後,流民便開始按著指揮乾活。

新加入的人也一樣。

到了晚間,果然如文瀾所說,又是每人一碗藥湯一碗米粥。

“喝過三天以上的,再給他們正常飯菜。”叮囑完,文瀾便要趕驢回家。

南邊的山裡卻突然傳出了聲響。

幾騎隨之從山裡衝出來,馬上的人穿著來自虞都得官服。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