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遊戲競技 > 科技入侵現代 > 第194章 登月的格局

第194章 登月的格局(1 / 1)

推荐阅读:

當林燃的腳真的踩在月球土壤上的時候,他內心湧現的是前所未有的感動,他終於知道為什麼奧爾德林對這裡念念不忘。

月球的景色蒼涼而孤寂,本身除了新鮮感外,遠遠無法和地球上五彩繽紛的景色相提並論。

甚至哪怕是這類景色,在地球上也能找到相仿的地方。

在這裡,是意義本身帶來的感動。

從嫦娥奔月到中秋團圓,整個地球,無論身在哪裡,無論是哪個地方、哪個人種、什麼身份,大家看到的月亮都是一樣的。

甚至這是從古至今,一直懸在天空中的那輪月,照過王侯將相、文人才子等等。

第一個登上月球的華國人,不是嫦娥也不是吳剛,而是林燃。

這是從文化華國產生的情感上的,和月球之間的紐帶。

對林燃本人而言,在1960主持登月工程,在20時空又主持了一遍登月工程,這是他第一次親自踏上月球的土壤,這是自己努力奮鬥的獎賞。

除此之外,林燃關於要帶領人類走出地球,以月球為前哨站,幫助人類走出地球的想法也愈發強烈。

他的出現總要改變點什麼,不然隻是用門在地球上裝逼,那未免也太沒有意思了。

此刻林燃內心百感交集。

他的話隨著電磁信號,傳遍全球。

21世紀登月第一人。

此刻華國的彈幕上隻有6

沒有彆的。

清一色6

哪怕有網友發出的感慨,都會被6的海洋給淹沒。

b站直播後台帶寬從未如此緊張過。

除了官方平台外,其他主播都在黑屏陪水友觀看登月。

某正好在2021年10月入住b站的遊戲解說組合禿頭和胖子更是全程直播:

“唉蠻騷的,孫哥,我看網上說,我們這相當於把鄰居的老婆給睡了然後還直播給對方看,然後對方還無可奈何,甚至還要祝福。”胖子一臉認真地說道。

“?”禿子滿頭問號:“你在暗示什麼?”

胖子說:“我沒暗示什麼啊,這都網上說的,你想想看,我們用阿美利肯的技術,自己跑到月球上去了,之前隻有阿美利肯人上過月球,還是反反複複上,現在我們用他們的技術上了。

然後白宮不還祝福我們能成功嗎,這次直播也是全球直播,你想想看,是不是這個道理,沒說你啊!”

即便胖子玩這種經久不衰的老梗,直播間仍然全在刷6

林燃話音響起後,二人都不再說話,都屏氣凝神聽林燃的講話。

林燃講完之後,胖子感慨道:“人家果然是教授,說的就,怎麼說呢,很有格局,這格局大的沒邊了,什麼把月球打造成人類邁向宇宙的前哨基地,賦予月球更具現實意義的色彩。

這話我怎麼就想不到?

我們的文學素養還是不夠,孫哥,我覺得我們還是得多看點。”

禿子說:“我經常看,最近一直在看那個贅婿和劍來。

這話其實都是提前想好的,大家第一次聽的時候覺得很有激情,很爽。

我覺得最變態的地方在於,得看這話是誰說的,燃神這家夥太變態了,他說這話,我還真覺得他能做到。

一年半登月,這他都做到了,按照這個速度,把月球打造成人類前哨站,好像對他來說不是那麼難。

我覺得這個才是最變態的吧,過去我沒想過我們國家還能有這種人物出現。

果然東升西降是真的,我裡,一般一個勢力在崛起的過程中,那都是各種妖孽人物層出不窮。”

連打遊戲的直播間都在聊登月。

不管你是播遊戲、舞蹈、唱歌,還是皮套人,都在黑屏解說阿波羅登月。

林燃說完後,奧爾德林走出登月艙。

外網的直播間,之前彈幕還都是og,也就是驚歎的意思,這主要來源於echa

國內刷的是6,國外則是og。

當奧爾德林出來的時候,彈幕全是刷巴茲了。

除了老美破防外,其實其他國家的人都挺高興的,尤其是奧爾德林也能上去,這給整個登月賦予了更多的傳奇色彩。

作為《玩具總動員》裡巴斯光年的原型,奧爾德林本身在外網就具備一定的知名度,隨著這次任務有他的參與,他的事跡再度被人們給挖出來了。

奧爾德林站在月球表麵,感受16重力的輕盈。

他低頭看腳印,喃喃道:“這熟悉的感覺又回來了,踩上去真奇妙。”

林燃說:“來,巴茲,說兩句。”

奧爾德林說:“五十二年前我來過這裡,當時蘇俄還沒有解體,阿美利肯仍然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國度,我們當時仍然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問題,但我們團結、努力、奮鬥,我們為了國家的未來而付出努力。

但現在,現在的阿美利肯是一個利益至上的國度,在我認知裡,商人可以這樣,但政客不行,政客擔負的是民眾的期望。現在政客也隻想賺錢,隻想讓自己的賬戶餘額數字變得更加好看。

我們五十二年前,我就搭乘著nasa的宇宙飛船到過這裡,但五十二年後,我卻隻能搭乘教授的飛船來,nasa呢?nasa在哪裡?

這是不對的,華盛頓辜負了阿美利肯民眾!華盛頓的政客們都是一群該死的蛀蟲。

同時,阿美利肯的民眾也是一群混吃等死的廢物!是一群被寵壞了的廢物!隻想著政府給我什麼樣的福利,能給我發多少救濟金,說到工廠就搖頭,談什麼製造業回歸,你們真的願意去工廠工作嗎?

口頭上喊著製造業回流,內心卻從來沒有做好為國家付出的準備!

彆忘了肯尼迪總統的那句話:彆問國家能為你做什麼,要問你能為國家做什麼!

你們這幫廢物,現在是彆問我能做什麼,國家得為我能做什麼就做什麼!

華盛頓的政客是一群蛀蟲,你們這幫民眾就是廢物!是一群隻要福利不要付出的廢物,口頭上喊著自由,享受福利不是自由的全部。

五十二年前,阿美利肯光是阿波羅計劃就有超過四十萬的工人為我們工作,現在呢?現在的航天產業還有這麼多工人嗎?

阿美利肯要想再次偉大,需要的不僅僅是政客回歸正軌,更需要民眾們的覺醒,你們真的做好了覺醒的準備,做好了付出的準備嗎?

過去我在華國工作的一年多時間裡,我見識到了華國人的努力、智慧、犧牲和付出,從年輕人到老人,都是如此。

在未來的航海時代,阿美利肯如果再這樣繼續下去,我們將沒有任何戰鬥力。這對華國來說同樣不是好事,像冷戰時候的太空競賽,華國會缺少一個能夠給他們帶來壓力的競爭對手。

蘇俄消失之後,nasa就走上了墮落的不歸路。

我已經九十一歲高齡了,阿美利肯政客重新做人,民眾撿回艱苦奮鬥的品質,我看不到那一幕的到來,但我希望那一幕會出現。”

林燃聽呆了,他很清楚,這段話肯定是奧爾德林早就準備好的台詞,罵華盛頓政客屬於是基操了,尤其是從冷戰過來的宇航員,能不罵那都屬於是神人了。

但問題是,罵阿美利肯民眾是廢物,這操作,怎麼說呢,罵的倒是沒錯。

作為去阿美利肯留學過的人,林燃很清楚阿美利肯民眾什麼貨色。

但問題是,這非常的政治不正確。

很簡單的邏輯,作為兩次上月球,這兩次登上月球橫跨了兩個世紀,不管你是怎麼上去的,奧爾德林都是航天史上繞不開的人物。

對像阿美莉卡這樣缺乏曆史又是海洋文明來說,絕對會把奧爾德林捧上神壇。

同時為了對衝負麵影響,未來報道肯定都集中在奧爾德林身上,妥妥身後名已經到手。

而奧爾德林這番話等於是把自己的名聲葬送,為的隻是警醒阿美莉卡人,不僅僅是政客的錯,也是你們這幫廢物的錯。

林燃頓時對奧爾德林肅然起敬,覺得果然沒有看錯對方,說正確但是政治不正確的話,這是需要勇氣,更需要他是一名真正的愛國者。

“????”

“巴茲瘋了?”

“好罵!”

“xdddd”

因為youtube是全球性平台,這次登月又不是隻有阿美利肯人在看。

阿美利肯民眾全是問號,不是你罵華盛頓政客歸罵政客,你突然罵我們什麼意思?

其他國家民眾則瘋狂發各種各樣大笑的表情,因為他們覺得奧爾德林罵出了他們的心聲。

他們覺得說的太好了,說到他們心坎裡去了。

華國民眾倒沒太大反應,因為能聽懂英文的是極少數。

地球上的反應,林燃和奧爾德林現在沒有時間關心,大家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其中林燃最期待的肯定是插旗。

t 109:05:00,林燃和奧爾德林取出折疊好的旗幟和鋁製旗杆。

國旗采用特殊材料,確保在真空環境中展開呈飄揚狀。

除了國旗外,他們還帶來了華國航天、nasa和蘇俄航天局的旗幟。

多說一下,nasa有旗幟,蘇俄航天局沒有官方的旗幟,但他們有太空計劃徽章,所以這裡阿波羅科技選擇的是60年代蘇俄航天局的太空計劃徽章。

(這個圖片是橫跨了上世紀五十年代到今天,蘇俄俄國太空計劃徽章)

林燃負責插華國國旗,奧爾德林則負責按照順序插三個國家航天機構的旗幟。

其中nasa旗幟用的同樣是60年代的版本。

他們分彆組裝旗杆,將國旗固定,動作熟練。

他們在登月艙東側10米處選定位置,林燃用力將旗杆插入月球土壤。

土壤表層鬆軟,但下層較硬,他用力敲擊,確保旗杆穩固。

林燃在插完華國國旗後,幫著奧爾德林調整角度,使所有旗幟都能夠麵向攝像機。

林燃敬禮,莊嚴地說:“為祖國爭光!”

奧爾德林則用相機拍攝,記錄這一刻。

五星紅旗在月球表麵飄揚,成為永恒的象征。

然後二人通過延時攝影功能,站在各國航天機構的旗幟麵前,進行合影。

華國直播間都沸騰了:

“五星紅旗插上月球!我們完成國旗部署,全球華人歡呼雀躍!

同時我們也插上了60年代nasa和蘇俄航天局的旗幟,為冷戰時期,人類群星為登上月球之旅做出的傑出貢獻表示致敬!

nasa的阿波羅劃首次讓月球上出現了人類的足跡,他們的貢獻會被人類曆史所記住,但我們同樣不能忘記蘇俄的貢獻,他們為登月計劃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如果冷戰時期沒有蘇俄航天局給nasa帶來的壓力,那人類登月也不會如此順利。

我們體現了國際精神,這三麵旗幟是華國理念最好的體現!”

這個過程,提前和華國方麵溝通過,包括央視的新聞主播也提前知道,這是早就準備好的台詞。

看到這一幕後,華國民眾都非常感動,為華國的大氣和格局。

雖說華國還在邁向世界第一的道路上,但這格局體現無疑。

“我想說,不管插60年代nasa和蘇俄航天局的旗幟主意是誰出的,我隻能說這真的是頂級陽謀。”這是微博上關於此事點讚數最高的評論。

林燃從sa取出被動地震儀,用於檢測月球地震和隕石撞擊。

他們選擇距離登月艙約20米的平坦區域,避免引擎氣流乾擾。

林燃將被動地震儀放置在地麵,用水平儀調整:“水平誤差02度,符合要求。”

然後連接太陽能電池板,確保設備供電:“se電源已激活,數據傳輸正常。”

林燃通過通訊器報告:“文昌控製中心,se部署完成,信號良好。”

控製中心回應:“收到,se數據已接收,繼續任務。”

他們部署激光測距反射器(lrrr),用於精確測量地球到月球的距離。

林燃將lrrr放置在se旁,確保朝向地球。他微調反射器角度:“角度校準,準備接收激光。”

“lrrr就位,鏡麵無塵。”林燃報告:“bj,lrrr部署完成。”

控製中心:“收到,激光信號已鎖定,定位準確。”

然後采集月球樣本。

林燃使用鏟子、鉗子和樣品袋,選擇多樣化樣本,包括灰色玄武岩、富含橄欖石的岩石和細膩土壤。

林燃拿起一塊多孔岩石,觀察:“這塊岩石像蜂窩,可能是火山噴發形成的。”

他用鉗子夾起,放入編號a1的樣品袋。

奧爾德林用鏟子挖取土壤:“這土壤細得像麵粉,揚起來真多塵。”裝入編號s1的袋子。

他們每采集一塊樣本,都用相機拍攝並記錄位置。林燃說:“樣本a2,著陸點北側5米,灰白色玄武岩。”

奧爾德林補充:“s2,表層土壤,含小顆粒。”

林燃使用核心管采集深層樣本。

他將管插入土壤,用錘子敲擊,深入約30厘米,然後拔出,裝入密封袋:“核心樣本c1,深度30厘米,土壤分層明顯。”

奧爾德林記錄:“c1來自著陸點西側,預計含多層沉積。”

他們共采集約20公斤樣本,為後續研究提供寶貴研究材料。

在完成主要任務後,他們大約還有約20分鐘探索周圍環境。

他們在著陸點周圍步行,體驗月球低重力,跳躍高度能夠達到1米。

林燃說道:“巴茲,幫我算一下,我從這到1200米以外的地方要多久時間。”

奧爾德林感覺有點奇怪,為什麼是1200米?

他怎麼都不會知道,在另一個時空,加加林就完成了1200米距離的燃料艙轉移任務。

林燃快速走到1200米的地方,誤差不會超過1米。

然後再回到奧爾德林所在處。

“教授,你花了五分鐘。”奧爾德林說。

林燃心想,當年加加林因為要轉移燃料艙,可惜這次沒辦法,下次他直接用美蘇聯合登月的方式完成登月會更加方便,到時候自己再來試試看。

奧爾德林注意到地平線的彎曲:“月球地平線好近,像站在一個小星球上。”

他也嘗試在月球上跑步,笑著說:“這比地球上輕鬆多了,這下真回到了四十歲!”

他們用相機拍攝地形,記錄靜海的平坦區域和遠處的丘陵。

林燃感歎:“這景色讓人敬畏,月球是人類的寶藏。”

攝像頭記錄下了這一幕:“宇航員在月球上自由探索!他們的腳步為人類開啟了新的視野!”

t 111:20:00,eva接近尾聲,宇航員開始返回登月艙。

林燃最後看了一眼月球景觀:“這是一次難忘的旅程,不過好在我們還會再來。”

奧爾德林感慨道:“教授,你肯定會再來,可我就不一定了。”

他們將樣品袋和工具存入sa,清理靴子上的月塵。

林燃率先登上梯子,爬回艙內,奧爾德林緊隨其後。

t 111:27:00,他們關閉艙門,啟動加壓係統,艙內壓力恢複至5 si。

林燃報告:“文昌控製中心,eva完成,艙內加壓正常。”

控製中心回應:“登月艙,任務完美,歡迎回來!”

奧爾德林脫下宇航服,笑著說:“月球塵土真黏,靴子像裹了麵粉!”

林燃說:“這無法避免。”

等二人回到登月艙之後,央視主播神情激動,語氣激昂:“華國宇航員完成2小時31分鐘的eva!

他們插上旗幟、部署儀器、采集樣本,為科學探索做出巨大貢獻!”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