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遊戲競技 > 科技入侵現代 > 第169章 火箭發射前

第169章 火箭發射前(1 / 1)

推荐阅读:

“那為什麼你會同意他把股份賣給我?”ony接著問道。

林燃笑了笑,心想因為奧爾德林足夠忠誠,在兩個時空裡都是我手下忠心耿耿的兵,所以有你出現之後,給他留點養老錢,避免都九十歲了還要去參加活動賺錢。

當然,這在表麵上自然不能這麼說,林燃想了想解釋道:“因為我們還沒上去。

所以股份屬於他,所以他想賣這是他的自由。”

ony內心感慨林燃的大氣,這股份光是現在賬麵價值就有三千萬美元,說不要就不要。

騰訊認了,那價值最少都有這麼多。

林燃確實和他見過所有年輕人都不一樣。

“林教授,既然巴茲答應你了,那我也答應你。

如果阿波羅登月成功,我手上的30股份全部無條件轉贈給你。”

林燃聽完後問:“不想投資阿波羅科技了?”

“不是,如果你真的能完成登月,那按照你所說的,目標是帶領人類走出宇宙的話,那你肯定還會需要投資。

到那個時候我再給你投資,彆的我可能幫不到你什麼,唯一錢我還真不缺。”ony說這個的時候整個人霸氣側漏。

林燃想了想,還真是,靠全國玩家把王者榮耀搓出火星子來給他貢獻人類邁向宇宙的啟動資金,這算不算是星空稅了?

難怪騰訊在投資領域的口碑要比阿裡好得多,光是這風格,就足夠大氣。

“好。”林燃伸手到ony麵前。

“一言為定,我期待親眼見證你的成功!”ony握手時說道。

“真壯觀啊,t官方的視頻和照片拍的太差了,遠遠沒有拍出現場宏偉的效果來。”畢導吐槽道。

來到酒泉稍作整頓之後,就有嗶哩嗶哩的工作人員接待他們進行初步的參觀。

“很正常,你沒看過航母對比圖麼,就這水平,已經儘力了。

我們這次能好好拍拍,得把這種感受更好地傳遞給觀眾。

我覺得它最大的好處是,能夠讓我們同時意識到人的渺小和偉大,喚起人類對宇宙的向往。

如果說地球是宇宙的一個胚胎,人類還沒有走出這個胚胎成長成為一個成年人。

而人類航天的每一次努力都是在嘗試著破開這個胚胎出生的過程。”ti同樣很感慨。

畢導說:“我隻有一種感覺,就是到這來親眼參觀過之後,才會意識到航天對人類的重要性。

過去我對航天的認識更多是停留在新聞層麵,不管是新聞報道還是說專家采訪,大多都在談我們做的事情多麼重要。

最開始的說法是我們是繼阿美利肯、法蘭西、大毛等國家後掌握該技術的國家,邁進先進國家行列。

然後慢慢的等到我上高中的時候,這些國家就隻剩下阿美利肯和大毛了,其他國家也消失了,等到這幾年就隻有阿美利肯,我們做的事情就隻有阿美利肯做過。

現在更是開始做阿美利肯也沒有做過的事情,我知道它很重要,知道華國航天進步很快,但這種感受其實是非常虛的,缺乏實際的錨定物去讓我有直觀概念。

這次我來參觀之後,我覺得我們得拍一個足夠有意思的視把我們的感受傳遞給觀眾。”

ti聽完後笑道:“當然,我們組織了最精銳的隊伍來拍這個視頻,就是為了把它拍的足夠有趣。

這不就和奧運會一樣,一開始是個金牌就行,後來要金牌榜上排名第一,再後來普通金牌都沒啥感覺了,開始追求質量了。

必須要是足夠有含金量的金牌才能讓全民激動。

小眾項目幾乎很難激起水花了,誰又記得當年許海峰的金牌,全民是多麼揚眉吐氣呢?

換今天,射擊類金牌在微博熱搜上連前十都擠不進去。”

兩人都在為了拍攝出足夠有意思的視頻而絞儘腦汁,和野蠻生長的自媒體們相比,官方媒體還是活的太好了,沒有業績上的壓力,自然就沒有這種動力。

b站官方請來的紀錄片團隊也屬於這種類型。

反正大家就是拿錢辦事。

拍航天類紀錄片,國外都有現成模版,照著拍就完事了。

至於好不好看,精不精彩,這和我拍攝團隊無關。

“每次官媒拍這些內容完全就是照本宣科般地完成任務。

先給你整個太空中的畫麵,然後鏡頭緩慢拉近發射塔。再加一段介紹的旁白,講述一下這件事的偉大和重要性。

發射中間在指揮台再來一段工程師采訪,講講過程中的不容易和有哪些開創性工作。

最後再是火箭入軌的3d動畫。

這套組合拳下來,讓你都無力吐槽,在抖音上看到都要趕快劃過,再支持也就給個點讚,壓根不想深入了解。

頂天留個言:華國航天牛逼就完事了。這種視頻實在激不起觀眾的興趣。”畢導吐槽道。

ti說:“你這個吐槽好,待會再來一遍,我讓攝影把這段拍下來剪進去。”

畢導連連擺手:“你可拉倒吧,彆害我,我還想在國內混呢,這放出去,指不定給我視頻各種審核。”

畢導接著吐槽,“甚至你拍這種我都知道是什麼公式,先搭個發射塔的場景,最好是一比一還原複刻,

然後你自己穿個宇航服出現在鏡頭前,來一段開場白,類似我很榮幸見證了又一家民營航天機構的崛起。

我也穿著宇航服來湊個熱鬨,在搭的棚裡給大家能夠更有代入感一點。

整個高大上的棚,裡麵多擺點道具。

再暗戳一下阿美利肯登月是在攝影棚裡拍的,拉一波陰謀論愛好者的好感度。

最後再炫一波技,無論是剪輯技術還是模型製作的技術,整個視頻下來就是你們的標配風格了。”

ti噴了:“臥槽,你怎麼這麼了解我?

你看了我們多少視頻?那個搞個攝影棚然後和阿美利肯登月陰謀論聯係起來的梗,我都沒想到。

謝謝,創意偷了。”

“拉倒吧,被我猜到了之後你就不會用了,不過你永遠也猜不到我會怎麼拍。”畢導吐槽道。

火箭發射前,一名錢姓的工作人員來給他們做介紹。

沒錯,阿波羅科技的人手就是緊缺到要讓宇航員乾解說員的活了。

錢飛不是第一次來酒泉。

準確來說,應該是第n次來,有當年參加選拔的時候來過,也有後來自己旅遊來的,包括最近提前到這來,甘肅酒泉也有少量宇航員的訓練設施。

“兩位你們好,我叫錢飛,是阿波羅科技的員工,我已經四十六歲了,看年齡比二位癡長幾歲。

二位稱呼我為錢哥就好。”

ti和畢導分彆自我介紹後,ti率先問到:“錢哥,方不方便問問你在阿波羅科技是做什麼的?

具體的職責是什麼?

當然,如果不方便的話,完全可以不用說。”

錢飛豪爽地揮了揮手:“當然可以,我在阿波羅科技屬於預備宇航員。

之所以說預備是因為我們這一批一共有14個宇航員在競爭。

可能隻有那麼一到兩個人能夠成為最後的正式宇航員。”

ti和畢導聽到預備宇航員之後,互相對視了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出了見獵心喜的神情。

“錢哥。”ti的這聲錢哥喊的都要更情真意切一點,“所以阿波羅科技真的要登月?”

錢飛理所當然得點了點頭:“當然,不然我們為什麼要叫阿波羅科技?這是對五十二年前的阿波羅登月表示致敬,也是一種接力,我們從上世紀的阿波羅登月中接過火種,在這個世紀帶領人類繼續邁向宇宙。”

錢飛說完之後,才意識到除了二位之外,ti帶來的工作人員攝像頭對著自己,而畢導則自己手持一個拍攝設備,他有些不好意思,摸了摸頭之後補充了一句:“這是林教授在公司內這麼對我們說的。”

錢飛接著說道:“我知道你們會覺得我們很狂,覺得這樣的目標很不可思議,但登月我們是認真的。

不然我也不會放棄在國有航空公司的機長工作跑到阿波羅科技來。”

錢飛又補了幾句,為了找補,他知道這些都有可能會播出去,要是不說後麵的話就這樣播了,在有心人看來就是自己不信任林總的表現。

ti沒忍住,問道:“錢哥,你剛才提到你是國有航空公司的機長?”

錢飛點了點頭:“前機長,現在阿波羅科技的預備宇航員,我在成為機長前當了十五年的空軍飛行員,最高的時候到了上校,參加過華國第二批宇航員的選拔,並且成功進入第二輪。”

他說到這個語氣帶有一絲失落:“不過也就僅此而已了。

本來以為這輩子都沒有機會再上太空,現在阿波羅科技給了我一次新的機會。”

ti和畢導聽到錢飛的履曆後一下就肅然起敬,十五年的老兵可不是開玩笑,宇航員選拔能進二輪對於普通人來說也很優秀了。

“向您致敬,感謝您為祖國藍天做出的貢獻。”畢導語氣正式,神情嚴肅。

ti接著問道:“所以您是對阿波羅科技能登月很有信心?

畢竟您剛才也提到了,您現在45歲,如果登月要十年,十年後,那您已經55歲了,再執行登月這樣的高難度任務恐怕有點困難吧?”

換任何一個人來想,也會覺得阿波羅登月動輒就要十年起步。

畢竟當年阿美利肯決定要登月,從肯尼迪的登月演說到阿姆斯特朗的月球一小步人類一大步,跨度差不多就是十年。

錢飛說:“是的,但不代表隻有登月需要宇航員的參與。

阿波羅登月前,就有載人航天,有飛行器空中交會握手,還可以進行繞月航行。

整個過程是會很漫長,在這過程中間,會有很多環節需要宇航員的介入。

畢竟現在雖然計算機技術越來越發達,很多都可以靠自動化係統來實現,但宇航員的作用在短期內仍然無法被取代。”

畢導點頭道:“您說的很有道理。”

錢飛接著介紹道:“像我們這次要發射的燃燒一號,它的載荷達到了8噸,它已經夠把一艘宇宙飛船送進近地軌道了。

這個載荷,是其他民營航天機構做不到,也不會去做的。

因為對於一般的航天公司來說,他們的目標首先肯定是盈利,隻有盈利了才能談後續發展。

而造這麼大的火箭,性價比很低,一般的航天公司不會做這樣的選擇。”

ti問道:“錢哥,能詳細講講嗎?”

錢飛說:“當然,本來我今天來接待二位就是為了答疑解惑。

也希望通過二位的頻道,是這樣說吧?借助二位的頻道給年輕的朋友們解答,我們要做什麼,我們要怎麼做,以及我們為什麼要這麼做。

因為目前全球範圍內的航天仍然是以政府主導為主,民營航天機構為補充,哪怕是阿美利肯,也是如此。

那麼政府的航天機構已經有形形色色的火箭,它們有不同的職能。

那麼民營航天機構要做的是補充。

以華國航天為例,民營航天機構做的就是補充華國航天不存在的空白。

很多民間的發射需求,比如我就發射一顆科研衛星,或者發射一顆遙感衛星,這些衛星普遍有重量輕,發射頻次多但不集中的特點。

也就是所謂你們在公開口徑裡能夠看到國家說要扶持商業航天機構,說商業航天機製靈活、成本敏感、創新速度快、發射周期短,能夠更加快速地響應市場需求,靈活調整研發方向和項目布局。

這些是高度概括性的表述,實際上說白了就是華國航天的任務不包含這一塊,那我民營航天機構就來做。

因為主要就是低空發射,需要有高頻、發射重量輕、成本低的特點,所以大家其實一窩蜂都做的是低運載的低空火箭。

這樣做難度也低,容易上手,前期投入低,你把模式跑通之後,你需要做的就是找訂單,然後慢慢盈利步入正軌,再探索像sacex一樣的可回收火箭,把成本進一步降低。

而我們一上來就做的是8噸運載量的大火箭。

當然,在嚴格意義上充其量算是中型火箭,但和其他民營航天機構研發成功的,在研發的比起來,絕對是大火箭了。”

錢飛的口才很好,當年在航司的時候給航班的同事開會,能滔滔不絕講上兩個小時不帶重複。

ti聽完後問道:“所以為什麼你們不走和其他機構一樣的路呢?而是要另辟蹊徑?”

錢飛幽幽道:“因為月球就在哪裡,人類上去過,但已經很久沒去了,我們想去看看。”

畢導接過話來:“有華國航天在努力,你們作為一家私人機構又為什麼要做這件事呢?”

錢飛說:“這個問題我們內部開會的時候,教授和我們說過。

華國航天是華國航天,我們是我們,就好像15世紀地理大發現的時候,西班牙和葡萄牙有派出像麥哲倫、哥倫布這樣的探險家去發現探索世界,拓展新的邊界。

但同時期也有像倫敦商人冒險者公司這樣的機構,自發去探索新的地理區域。

我們希望在星際時代到來的時候,我們能夠以自己的力量去探索太空。”

對錢飛而言,在奧爾德林手底下接受訓練,越是如此,他就對太空越是向往。

因為奧爾德林老是喜歡講自己的登月往事,經常掏出市麵上找不到的自己的珍藏照片出來炫耀,動不動就憶當年,然後感慨一下太空是多麼迷人,月球又是多麼有意思。

他們相處才半年不到,奧爾德林講的這些還是很有新鮮感,很能激發這幫預備宇航員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甚至在學軌道力學計算的時候都賣力了幾分。

畢導問:“教授是?”

錢飛說:“哦教授就是林總,我們很多時候習慣叫他教授,不過喊林總也行。”

ti聽完後鼓掌道:“有道理,確實月球就在那裡,總是得有人去做。

就像有nasa,但阿美利肯也誕生了sacex,sacex的發射任務甚至要趕超nasa一樣。”

說著說著,錢飛就帶領他們來到了放著燃燒一號的倉庫。

不過他們自然不能下到地麵一層,隻能在觀看走廊上參觀。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的參觀區,二人的目光很快就被眼前的火箭深深吸引。

因為很大,最直觀的感受就是大。

火箭的第一級是整個箭體的主體,直徑約335米,由鋁合金製成,表麵光滑如鏡,在陽光下反射著耀眼的光芒。

底部並排安裝著7台yf102液氧煤油發動機,發動機的噴口蓄勢待發。

“兩位,看,這裡發動機的排布呈六邊形對稱,中央一台,四周六台,這種布局不僅美觀,還能最大限度地平衡推力。

箭體的第二級位於第一級之上,直徑略小,頂部是一個流線型的整流罩,由輕質複合材料製成,表麵光滑,用以減少高速飛行時的空氣阻力。”

箭體上密布著各種傳感器和電纜,它們就是火箭的神經和血管,連接著各個係統,確保飛行中的穩定和安全。”

接著錢飛指向箭體上預留的助推器連接點,說道:“雖然燃燒一號沒有使用助推器,但在設計上為未來升級留下了可能。”

不過ti和畢導最關注的還是火箭上的廣告。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