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玄幻魔法 > 小說寫作素材庫 > 小說寫作素材庫4

小說寫作素材庫4(1 / 1)

推荐阅读:

這一章是生活素材。

【第1節】

(1)

家:

男主角未通知女主角的情況下,忽然到女主角家,聽到女主角和家人談論男主角,從而得知女主角的心理。

女主角在家還沒有收拾準備,各種衣服還晾曬在院子裡,男主角看到了女主角拖遝的形象。

感冒了生病在家,朋友來探望。

女主角家晚上停電了,一個人害怕,或者夏天停電沒空調,太熱,於是去男主角家。

女二號晚上做噩夢,醒了就睡不著,一夜沒睡好。第二天到男主角很瞌睡,男主角知道情況後,就讓女二號在男主角床上睡一會,結果女主角來看到了,誤會了男主角。

女主角來到男主角家,看見門口的鞋,就知道女二號在。進門客廳裡,又看見女二號的衣服和裙子,扔在男主角的沙發上,誤會就更大了。其實是下陣雨,女二號衣服淋濕,或其它原因,衣服弄臟。就近到了男主角家洗澡,並換上男主角妹妹的衣服。

女二號和家人吵架,跑出家門,就住在男主角家了。

在外地旅行遊玩時,認識的朋友,或老家的朋友。忽然有一天,來主角家找主角,就住在主角家。主角要招待對方。

到朋友家睡,於是床邊弄了個地鋪,兩人晚上閒聊。

女主角住在男主角家,給家人謊稱住在女同學家。

從屋子物品擺設,來看對方的性格、喜好。

跑到對房屋子,看對方的小秘密。

家就是店鋪:一樓店鋪,二樓住戶。男主角在女主角家的店鋪打工,男主角和女主角就多了接觸的機會。

(2)

宿舍:

校外宿舍樓每個人都有故事。宿舍樓裡兩兩一對,就有很多支線劇情可寫,例如宿舍中兩個配角的戀愛劇情。

宿舍的大家一起活動,有福同享,有難同當。

校外宿舍(校外寮),學校管不著,大家生活自由自在,就有很多事可寫。

校外宿舍,專門有女孩(女主角或女二號)負責做飯。或者大家輪流買菜、做飯。

每天吃飯時,大家有事,就一起在飯桌上商量。相互關心、相互幫助。

房東是男主角的同學,或者由老師擔任宿舍管理。都住在宿舍裡,和老師的關係,就像是朋友關係。

宿舍是二層小樓,一樓住男生,二樓住女生。

宿舍不斷有住進的和搬出的,男主角的學哥學姐畢業了,就從學生宿舍搬出了,騰出的房子,新生就會搬入。

宿舍老舊要拆掉,大家一起阻止。或搬到另一個校外宿舍,而認識新的人物。

不得已的理由要離開宿舍,大家挽留,最終靠情感做出抉擇。

宿舍大家輪換打掃衛生,但男孩總是打掃的不認真、不乾淨,生活也拖遝。

為什麼要住中學宿舍,而不住家裡?

男主角外地旅遊時,認識了女主角。為追求女主角,男主角就到女主角生活的地方上學,因此要住學生宿舍。

主角是藝術生,要找一所藝術類中學,有利於培養和升學,但是會遠離家。

主角父母搞建築,奔走於各地,男主角總是一個人在家,很孤獨。於是搬到宿舍住,有個集體環境。

主角父母調職到外地工作,男主角不願意離開家鄉,因為愛的人和好朋友都在這裡。但父母到外地生活買房子,家鄉的房子就要賣了,男主角隻得住學校宿舍。

男主角和父母鬨彆扭,就搬出去住了。

圍爐夜話:宿舍裡,大家晚上,點根蠟燭,圍坐一圈,講鬼故事。女二號膽小害怕,就抱住男主角。

晚上有心事,睡不著覺,坐在宿舍庭院裡。另一個人也睡不著,也到庭院裡,兩人夜晚談心。

男主角路過女主角房門口,正好聽到女主角的談話。

【第2節】

(1)

同學之間:

男主角攢了點錢,想請女主角到高檔餐廳吃飯,但沒見過世麵,就找貴族同學參謀一下。貴族同學到處都去過,知道哪裡好。

女主角窮,約會時借了富同學的衣服。

有的男生拍女生照片,其他男生都想要。

校園傳聞:男女主角之間的事,總是被同學們捕風捉影、添油加醋、誇大事實,變成彆的意思。作為趣聞,在同學之間傳。

(2)

學校、教室:

上課時,不能說話,就傳紙條,或扔紙飛機。結果仍偏了,扔給了彆人。彆人撿起來,看了就誤會了。

女二號在圖書館,以請教學習為由,來接近男主角。

書架有本書太高,女主角夠不到,男主角幫她拿下來。

美術課男女主角分到一組,麵對麵相互畫像,都不好意思。

晚上出去幫彆人,沒睡好覺,第二天上課時睡著了。

開學第一天,走錯教室了。

沒寫作業的,站到講台前麵,老師拿著書,挨個敲頭。對喜歡的學生,輕輕敲頭,其他學生覺得不公平。

班裡跑進來一隻飛蟲或蟑螂,女生們一片混亂。男生拿書拍飛蟲,結果拍到同學臉上。

雖然在上課,但有心事要想,結果上課分心了。被老師提問,不會回答。

暑假玩的太快樂,沒法收心。開學了,竟想寒假什麼時候到來。

男主角幫女主角打掃衛生。

照顧學校的植物和小動物,周末和寒暑假也要來照顧。

校園傳說:半夜走學校樓梯,12個台階就會變為13個台階。半夜學校的鋼琴自己彈奏,半夜學校骨骼模型自己在動。

學校暑假補習班,男主角不想去,因為會減少和女主角在一起的時間。

女主角勤快,每天早早來到教室,本來不該她值日,卻自覺把教室打掃了。下課時,本來不該她擦黑板,她也勤快的把黑板擦了。但是這樣一來,大家都依賴她,把本該自己值日的勞動,都推脫給她了,而且慢慢大家都形成這種習慣了。

放學後,去音樂教室,聽女主角練琴。周末放假,也可以去音樂教室聽她練琴。有時候,音樂教室裡就隻有男女主角。有時候女主角的琴音,就像搖籃曲,男主角趴在桌子上,不知不覺就睡著了。睡了幾個小時後,男主角被女主角叫醒,男主角的臉已經被手臂壓紅了。

周六學校老師答疑時間,可去可不去。

周末可以去學校自學、自習,不喜歡一個人待在家裡的,可以去學校。

倒垃圾的時候,碰到人,垃圾撒的滿地都是。

自習課吃零食,找理由說是補充能量。

兩人正在說一個人,那個人剛好進教室聽到了。

課間,男主角悄悄的看著喜歡的女主角。女主角忽然轉頭,看見男主角正看著她,兩人視線交織在一起,眼神相互交彙。男主角趕緊移開目光。

上課忘帶書了,隻能和同桌拚桌子看,或到其他班借書。

(3)

學習:

晚上想著先忙彆的事,再看書學習,結果彆的事忙完,已經很晚了,沒時間看書學習了,很快就瞌睡了。

作業和筆記:

聚在一起,對一下作業答案,看誰哪裡寫錯了。也是抄作業的機會。

男主角光顧著玩,或其它事,而忘了寫作業,隻好抄同學的作業,但對方有要求。

上課懶得做筆記,就抄彆人的筆記。有事想趕快完成作業,就抄彆人的作業。

考試:

考試成績上,女主角不能太差,否則會沒麵子。但也不能太好,否則會顯得很理性,而缺乏感性。男女主角的成績都適中,就可以了。

體育特長生和藝術生,文化課考試成績一般不太好。

班長的成績,一般是全班最好的。班長可以塑造成貴族家庭的孩子,家勢顯赫,從小受著良好和嚴格的教育。但是玩的時間很少,大多數時間,都要用於在家學習和練琴。

對於考試成績不好的學生,寒暑假還要去參加補習班。

平時不努力,快考試了,借好學生的上課筆記來看,快補的效果好。

考完試,同學互相看成績。有的同學考的不好,不想給同學看。看彆人考了高分,自己不好意思。

考前看東西落了,就不吉利,因為諧音落榜。

中學的女主角愛學長男二號,男二號先考到了大學。女主角為了將來能和男二號考入同一所大學,而努力學習,沒時間理會男主角。

快考試了,不能經常玩遊戲了。有些人平時不努力,快考試時才忙著複習。

(4)

學生會、班委:

學生會和班委,對學生有一定的管控力。學生會安排校園舞會,或班委安排活動分組,指定男女主角一組。

學生會組織的活動,規定贏了可以和女主角在一起,或得到獎勵。

學生會會長可以發動全校同學做什麼事。

班級活動,由班委組織。

班委可以安排誰和誰一組。

(5)

學校吃飯、食堂、小賣部:

女主角第一次給男主角做便當,很難吃,但男主角沒說。女主角知道後,就認真學習做便當。還在米飯上用草莓醬或番茄醬做了心形圖案。

春天中午,在教學樓頂長登上,吃完飯,曬太陽。彼此相互靠著,瞌睡的睡著了,或男主角躺在女二號腿上睡著了。

食堂人多,好吃的飯菜,要排長隊。所以幾個朋友間,隻選一個人去,幫大家把飯買好,拿回教室大家吃。

學校的小賣部,會賣給學生需要的東西,還幫學生安排校外打工。

食堂裡,男主角端著飯,想跟女主角搭訕,結過踩到香蕉皮,或被彆人碰到,碗裡的湯灑到女主角身上。

吃飯太急,搞得打嗝,朋友讓他喝水,也沒用。音樂課吹豎笛,因為打嗝,吹得難聽。忽然想到方法,拍後背。或者音樂會上,吹管弦樂器的時候,打嗝了。

女主角擅長做小餅乾,作為零食,填填肚子。還會給男主角送一些。

遇到排隊,就談論排隊時間長的事情。

食堂買吃的,排錯隊了,又要到隊尾重新排隊。

幾個人中,最先排隊拿到吃的的人,先去占位子,給其他人占好位子。

前麵人把最後一份飯拿了,感覺不好意思,就把飯給後麵的朋友,自己去吃彆的。

(6)

比賽、體育:

想讓對方做一件事,但是對方不想做,就和對方比賽,如果對方輸了就要去做。如果對方贏了,就滿足對方的要求。

選對方擅長的領域比賽,對方覺得有勝利的把握,就同意參加。然後設計讓對方輸掉比賽,本來贏不了的人,以出其不意的方式贏了。例如對方擅長長跑,學校長跑比賽,就和對方比長跑,誰先到終點就贏。男主角本身能力贏不了,但是男主角不按賽道,走近路先到終點,或半路騎自行車到終點。雖然因此被學校取消比賽資格,不算真正的第一名。但是對對方而言,按之前約定,男主角先到終點,就是贏了。

男主角和女二號比賽,如果女二號輸了,就要去給男主角幫忙。女二號正想跟男主角在一起,就故意輸了比賽。

跑步比賽,兩個人速度一樣,並肩向前。啦啦隊女生的加油,能起到促進作用。女主角一鼓勵,男主角跑步的力氣就大了。

運動會賽跑前,其它事太活躍,或做了勞累的事,先把體力耗儘了,跑步時卻沒力氣了。

本來該贏的人,因為突發事件,受了影響,導致比賽輸了。

接力賽,跑得慢的,擔心自己害全隊輸了。能力強的說自己最後一棒,能挽回,讓能力弱的不要擔心。

跑的慢的同學,不想比賽時拖大家後腿,就比賽前一段時間,每天自己練習。

排球課,球不小心拍到網子下麵同學的後腦勺上。接球接不準,球打到頭上。

體育課或運動會,男主角跑完步,女二號遞上擦臉毛巾,獻殷情。

運動會結束,大家一起跳舞(交換牽手),或篝火晚會。

女生不喜歡體育課的長跑。長跑完,上氣不接下氣,需要緩一會。長跑前,吃點糖,免得長跑低血糖頭暈。

(7)

遲到:

因為興奮或什麼事,睡的晚,早上起床晚,導致遲到。到了學校,被班長批評。其他同學會關心的問為什麼遲到。一件事可能使兩個人都睡得晚,但隻有一個人遲到了。遲到了被罰放學後打掃教室或其它。

路上本來就快遲到了,還遇到事情,或遇到需要幫助的人,結果就遲到了。男主角上學路上,幫助女主角而遲到,被罰站。女主角內疚,就補償男主角,這樣就可以促進男女主角的關係。

早早到學校了,但又有事離開學校,結果還是遲到了。

遲到了,樓道罰站。

本來因對方遲到而不高興,準備批評對方,結果對方遲到是去給他買禮物了,於是很高興。

(8)

校園活動節(校園祭):

每年都有校園活動節,各個班級要給學生會提交計劃書。例如音樂表演、話劇表演,女仆咖啡屋,售賣自己做的工藝品和舊東西,學校老照片展覽,鬼屋,遊戲競技等。具體搞什麼,班上同學們會因想法分歧而爭論。

男主角忙著活動節事務,抽不出時間去看女主角的表演。

學生帶弟弟來看,結果走散了,男主角幫小孩找到了哥哥。

女主角演出一完,就去找男主角,可是人太多,四處找不到,其實男主角正被女二號拉著到處轉。

男主角和女主角商量接下來去看什麼活動。

為校園活動節準備的布偶頭套和衣服,男主角提前穿上,在學校裡亂跑,嚇同學。

校園祭時,彆人做的東西,都被買走了。就女主角做的東西沒人買,很沒麵子,最後被男主角買走了。

女生們把自己做的壽司,放到桌子上。男主角吃到好吃的壽司,猜肯定是女主角做的,其實最難吃的壽司才是女主角做的。

(9)

畢業:

高三了,學生們就要談論進路。一般是考大學的,也有繼承家裡店鋪的。學生們談論著各個職業將來做什麼,幻想著將來的生活。

談論畢業後做什麼工作,或猜測對方畢業後要做什麼工作。

班長收學生們未來誌願表,順便也就了解大家的個性。

快高考了,要和所愛的人進一所大學,就可能放棄自己夢想的大學和專業。

畢業離彆時,唱畢業歌。離校前,給老師送花,感謝老師的付出。不能和大家在一起了而悲傷。和大家拍照留念。

如果沒有考到一所大學,以後在一起的時間就會少很多,所以爭取考到一個大學。

(10)

上學和放學的路上:

男主角在女主角上學路上等女主角,謊稱巧合遇見。

男主角故意到女主角家附近,跟女主角一起坐地鐵上學。

路凹積水,男主角背女主角過去。

睡過頭了,上學快遲到,隻好加速騎自行車,結果出了事。

每次都一起坐公交回家,這次改為走路回家,或者提前一站下車,或者到途中的景點去玩。

(11)

社團、同好會:

學校的課外活動,主要是社團。最好寫文學社,因為不僅作者擅長,讀者也喜歡看。漫畫社、遊戲社也都可以,這些社團談論的話題,還是文學劇情,所以和文學社相似。寫體育社團也比較常見,足球、籃球、網球、跑步、遊泳,也就是體育競技類的小說。美術社、音樂社也是常見的,作者需要相關的專業知識。天文社、象棋社、圍棋社、茶道社,可寫的內容不多。

早期的動漫裡,漫畫社比較多。一方麵很多作家就是畫漫畫的,很多動漫就是漫畫改編的。另一方麵,過去流行漫畫,但是現在看漫畫的人已經很少了,畢竟動漫淘汰了漫畫。茶道社現在也淘汰了。

社團是學校課外活動的重要組成,而同好會是校外的,例如有錢的同學,可以租一個房子,在裡麵辦同好會。

男主角追求女主角,就和女主角加入同一個社團。女二號追求男主角,於是也加入到這個社團。

社團人不夠,想辦法拉人進社團。

剛開學,學校各個社團就忙著招募新生。

有才華,被社團看上的人,社團就努力招入。

想進社團,但能力不夠,求情,艱難的進了社團。

一旦加入社團,放學和放假也要常去社團,校外生活減少。

假期因為社團活動,大家去玩,沒能跟著一起去,覺得遺憾和羨慕。

為了約會,社團活動時跑了,又被社團拉回去了。

學校遊泳部是最清閒的社團,因為隻在夏天活動。

社團活動耗時間,影響學習,導致成績下降,父母讓男主角退出社團,男主角求父母讓自己留在社團。

有些事團隊合作才能完成,但團隊成員鬨矛盾,有的人走了,導致項目無法完成。於是找對方和好,讓對方重回社團。

兩人鬨矛盾了,社團活動就沒有來,因為不想見麵。

社團出成果,而得到獎勵,大家辦慶祝會。

同好會的房子有廚房,沒能力的人,或新人,可以先做打雜的事。例如做飯、泡茶、掃地。

社團有建立,就有解散。學長畢業走人,社團人就少了。同好會的人到外地上學,人就少了。核心人物一走,大家就散夥了,或者難以支撐下去。

文學社:

男主角和女主角都不好意思向彼此示愛,那就用間接、委婉的方式:男主角和女主角都在文學社,男主角和女主角一起創作愛情故事,那麼男主角和女主角就可以討論他們創作的故事裡的人物愛情。

例如男主角說故事裡的男孩向女孩求愛,那個男孩其實指代著男主角,這時男主角可以問女主角,假如你是那個女孩,你會怎麼做。以探討故事為由,其實男女主角就在相互表達愛情,增進情感。

這種方法也可以用於男主角和女二號,男主角愛著女主角,而不能接受女二號,但是男主角和女二號都在文學社,女二號可以以探討愛情故事為由,間接的向男主角示愛和增進愛情。

例如女二號可以讓故事裡男孩的話語由男主角創作,女孩的話語由女二號創作。這樣就可以讓男主角和女二號模擬故事裡男孩和女孩的對話,慢慢的男主角就習慣的把自己想成故事裡的男孩,這樣男主角慢慢就愛上了女二號。

文學社看似是男主角和女二號研究文學的地方,其實就是他們每天談情說愛的地方。

一個社團隻有男主角和女二號,人似乎太少了。而且按照規定,一個社團至少要有三名成員和一名指導老師。男主角的妹妹也可以加入進去。文學社嘛,指導老師肯定是語文老師,不能讓數學老師來指導。當然老師一般是不來社團活動室的。如果社團是四個人,兩男兩女,往往就是兩兩一對了。

每天下午放學,有時還要打掃完教室衛生,才能去社團。一般晚上6點左右就結束社團活動,回家吃晚飯。男主角送女二號回家的路上,還有很多話可說。女二號競爭不過女主角,為了平衡競爭,就讓女二號在其它方麵多占點優勢。例如女二號和男主角在一個社團,而且男主角每天送女二號回家。

社團活動室就是一間小屋子,也在學校裡。按照一般擺設,屋子中間是一張大桌子,周圍可以坐四個人。屋子裡還有一個書櫃或儲物櫃,以及一個小茶桌。當然文學社不限於一個屋子,男主角和女二號坐在公園長登上,或河邊的草坪上,也可以談論文學。心中有文學,處處都是文學社。

(12)

個人愛好和擅長:

男主角是作家,和女主角或女二號一起研討寫作,尤其是愛情話題,就增進親密感。

女二號模仿男主角在小說裡塑造的女孩,希望以此吸引男主角。

男主角投稿被駁回,心情不好,關在房裡不出來。

(13)

打工、工作:

在餐廳和咖啡屋打工是最常見的,其次是商店、寵物店、旅館、溫泉打工,還有在大街上發東西,或騎個車子送貨。當然這些有共同特點,一方麵,學生都是臨時工。另一方麵,學生還沒有學職業技能,所以這些打工一般都是比較簡單的工作,一般都是當服務員。但是會美術、音樂、計算機的學生,可以做一些初級的職業技能打工。有些學生打工,就是在自家店裡打工。

這些打工,最好寫男主角和女主角在一起,或男主角和女二號在一起,或男主角和朋友在一起。這樣打工的過程,同時能寫愛情或友情的故事。當然也可以是男主角在打工過程中,才認識了女主角或女二號或朋友。

男主角想去女主角打工的地方,以顧客身份,看女主角。

餐廳打工,搬運啤酒,女主角搬不動,男主角幫忙。

餐廳打工時,男配角說:“你沒注意到窗邊那個女孩子嗎,怎麼樣,是不是很漂亮啊。”男配角想以倒茶為由,前去搭訕。男主角說:“那就是你喜歡的類型啊。”外麵忽然下雨了,男配角把自己的傘給了她。或打傘送她回去。

餐廳每天有段時間,沒有客人,店員會空閒下來,於是相互聊天。

去餐廳看打工的朋友,一般選沒人的時候,因為那時候店員正在休息。

餐廳打工,人多,服務員端的水被碰灑了。

打工的地方,或曾經打工過的地方,忽然遇到有人辭職或生病請假,店長忙不過來,就要男主角臨時去幫忙一下。可是男主角和女主角有約定,不知該怎麼辦。店裡還有忙季和淡季,忙季的時候,店長忙不過來,也會叫以前打工過的人回來臨時幫忙。

【第3節】

(1)

網絡通訊:

a因為網絡而相識、相聚、成為朋友。

兩個興趣愛好一樣的人,在網上,通過共同的興趣愛好群而相識。相識後,約定一起相聚,進而成為朋友。

b網上的另一個身份。

在網上,女主角以另一種身份存在,例如女孩裝男孩,男主角把女主角當男孩看待,說話很隨意。見麵會上,男主角知道女主角的真實身份後,覺得驚訝。

女二號知道男主角的身份和喜歡待的網絡群,故意在網上以另一個身份(男主角不認識的人),跟男主角交往。

女主角的親朋好友,故意把男主角和女主角安排到一個網絡群裡或網絡遊戲裡,男主角和女主角都不知道是彼此,以網友身份交往。直到有一天,男主角在網上看到女主角發的家裡照片,裡麵有男主角送的禮物,才知道對方就是女主角。

c彆人看了男主角的手機。

男主角在朋友家玩,手機沒電了。男主角手機充電,走的時候,忘到朋友家了,於是朋友看了男主角的手機。

d不知正在通訊中。

男主角的朋友先給女主角撥通電話,然後把手機放到身後,問男主角是否喜歡女主角。男主角不知道電話另一頭女主角正在聽,就肆無忌憚的說出心裡話。

視頻後,忘關攝像頭了,被男主角看到了視頻後的畫麵。

e女主角在外地或生病在家,不能和男主角一起出門。男主角就用視頻通話方式,把手機當對方的眼睛,相當於女主角就在身旁看。

f通訊造成的問題。

男主角把手機放到桌子上,然後去洗澡。男主角的妹妹以男主角身份,給女主角發消息。或女主角的妹妹,用女主角的手機,以女主角身份,給男主角發消息,還說喜歡他。

男主角手機沒電了,或摔壞了、掉水裡壞了。女主角發信息,男主角一直收不到。女主角以為男主角故意不理她了,就發了些激動的話。

手機放口袋裡,和衣服一起扔進洗衣機了。所以沒有收到信息,對方很著急。

(2)

放假、遊玩、旅行:

暑假時,先製定一個規劃,讓暑假過的有意義。

朋友相約的旅行,學生社團安排的旅行,學校安排的修學旅行。修學旅行分為集體活動時間和自由活動時間。

男主角以前的家,是山坡上的木屋彆墅。現在廢棄了,就成了同學們的小屋子。

同學們一起去後山鬼屋探險。

夜晚上山看螢火蟲,或煙花。

坐過山車等刺激的娛樂活動,有的人無所謂,有的人嚇得受不了。

男女主角到公園遊樂場,女主角喜歡玩快速的遊樂設施,但男主角不敢玩。平時膽大的男主角,在這方麵,卻顯得比女主角膽小。

女生怕暑假結束返校後,被人說變胖了、曬黑了。

暑假作業是自由研究課題,可以很自由的寫。

遊玩的時候,在人多的地方走散了,迷路了,手機沒帶或沒電了,打電話也打不通。

(3)

洗澡、海邊遊泳:

女主角去男主角家路上,忽然下雨,就到男主角家浴室洗澡,並換上男主角妹妹的衣服。

去海邊遊泳,女主角穿泳衣見男主角,會不好意思。

海灘:女主角穿泳裝,男主角癡迷的看。女主角問怎麼樣,男主角說很可愛。想兩人獨處,但是朋友們也來了。教對方遊泳,沙灘曬太陽,沙灘排球,劃小木船,潑水,追逐玩鬨,買冷飲,劈西瓜,沙子做雕塑。腳抽筋了,從水裡扶起來,就抱在一起了。晚上在海灘放煙花。

(4)

夏日祭、過年:

在日本,夏日祭是每年夏天夜晚舉辦的集市和花火(煙花)晚會,女孩們穿著浴衣(和服)和木屐。集市小攤上,不僅有各種燒烤和糖糕,還有套環、撈金魚等遊戲。

夏日祭是約會的好機會。男女主角在人群中走散了,男主角以防止再走散為由,趁機牽上了女主角的手。

新年,在神社:投幣,搖鈴,祈願,抽簽算命,看吉凶。

過年神社抽簽,凶,人生處於低點,以後就會逐漸好轉,往高處走。把簽掛在樹上化解凶。

節日有慶典活動,可以參加。

(5)

吃飯:

男主角自己一個人在家時,才懶得做飯呢,經常吃泡麵,或簡單做碗稀飯。而女主角到男主角家,就會幫男主角做飯,而且做的好吃、豐盛。男主角月底沒生活費了,除了吃泡麵,也沒有彆的選擇。女主角的到來,使餓了幾天的男主角,終於吃頓飽飯了。

男主角的肚子咕咕的叫,到了吃飯的時間了,餓扁了喔。

做飯前,兩人一起去買菜。這來去的路上,可以說很多話,還可以遇到一些事情。到了菜市場,挑選菜也是可寫的劇情。

女主角不知道男主角不愛吃什麼,就擅自決定做飯,結果男主角不愛吃,女主角道歉。有些菜是女主角第一次做,結果沒做好。

男主角嫌女主角做的飯或零食(巧克力、點心)難吃,猶豫吃不吃,女主角看男主角不吃,就說“難道要我喂你嗎?”

中午的時候,男主角和女主角一起在教學樓頂的長凳上吃飯。由其中一人去食堂買飯,另一人在樓頂等著。有時候去晚了或買的人多,就沒買到對方要求買的食物。

有時候,求彆人事情,就要請對方吃午飯,給對方買飯。

中午吃飯的時候,有同學帶自己做的食物。但可能不好吃,男主角找個借口就離開了。同學問是不是嫌我做的不好吃,男主角不好意思說,就說自己還有彆的事要忙。同學說自己明明努力學了,但還是做的有些差。男主角安慰同學,一直期待著你做的東西。

另一個同學也讓男主角品嘗她做的食物,並問怎麼樣,能打幾分。男主角看著做糊了的餅乾,不好意思說難吃,就說好吃。同學聽了很高興,就讓男主角再吃一個。男主角不願意吃,同學看出果然不好吃。男主角又安慰的說,隻是味道太獨特了而已。另一個同學讓男主角說真實感受,男主角說很難吃,同學抱怨男主角這是欺負她。

女二號的朋友開了一家餐館,女二號就去學廚藝,好給男主角做出好吃的飯。

男主角先到一家飯做的很好吃的餐館,買食物,中午學校吃飯時,給女主角吃。女主角覺得非常好吃,男主角就可以問女主角想不想去吃,女主角當然想。這樣男主角就有理由約女主角去那家餐館吃飯。故事可以加一點曲折,女主角不好意思,於是沒有立即同意,隻是說“我考慮一下。”男主角給女主角在那家餐廳約會的時間和地址,女主角後來還是心動的去了。

男配角到餐館吃飯,隻要一杯咖啡,然後坐一下午。店長也不好意思趕他走,就說“如果你能多點一些東西,我會非常感謝你的。”男配角自知理虧,就點了一些彆的東西,店長說“我可沒有強迫你點餐喔。”

可以自己選擇菜單上的食物,也可以問店長推薦的食物,吃完後要誇獎店長做的好吃。

飯上可以用番茄醬寫字。

主角的朋友在一家店裡吃到好東西,就帶給其他同學吃,然後其他同學也想去那家店裡吃。

路上小吃吃的太多了,正餐卻吃不下了。

吃東西先吃什麼,或先吃哪一部分。把喜歡的東西留到最後再吃,還是先吃。

好吃的飯多做一點,留著下頓吃,或當便當帶學校吃。

大家一起帶各自的便當吃飯,比較誰做的好吃。

(6)

送禮:

情人節,有女生在男主角抽屜裡,放了巧克力。

情人節,男主角收了一大堆禮,而男主角的朋友什麼也沒收到,很鬱悶。

女主角第一次給男主角送禮,不好意思送。等鼓起勇氣去送時,卻看見女二號在送,女主角就沒去送。再次鼓起勇氣去送時,還沒走到男主角跟前,男主角就被朋友急事叫走了。

男主角要給女主角送禮,最好問一下女主角的朋友,女主角喜歡什麼。

送禮要知道對方的心思,送對方心裡真正想要的東西。

買不來而隻能通過比賽獲得的東西,或獨一無二的東西,意義更好。

男主角第一次給女主角買禮物,女主角不要意思要,就說:我真的可以收下嗎,或說收下真的沒關係嗎。男主角說:已經送給你了,就是你的東西了。然後女主角道謝。接著,男主角問:喜不喜歡,或合不合適。女主角回答:很喜歡,或嗯,並說好開心。

給對方送禮物時,先讓對方猜,並且給對方提示。結果對方理解錯提示,猜錯了,還以為要給荒唐的禮物。

【第4節】

(1)

人生谘詢、受啟發:

如果是不清楚情況,或缺少相關知識、方法,而導致的人生迷茫。人生谘詢的對象應是知道情況,或擁有相關知識、方法的人。如果自己沒能力做到,為了得到幫助,而人生谘詢,那麼人生谘詢的對象應是有能力解決問題的人。

男主角追求女主角,可以谘詢女主角的朋友。

男主角或女主角沒有戀愛經驗,而男配角和女配角戀愛已久,男主角或女主角就學習他們、模仿他們、請教他們。

青少年缺少人生經驗,需要學習、指導、啟發。

男主角和女主角看了同樣的電視節目或書籍,學到了同樣的示愛方法,但是男主角使用對象是女主角,而女主角使用對象是男二號。

(2)

小秘密、掉東西:

男主角的小秘密:男主角寫關於他和女主角的愛情故事,還畫成漫畫,女主角不知道這事,甚至不知道男主角愛她。所以男主角這些東西,不能讓女主角看到。差點被女主角看到,就是刺激的驚險戲。最後還是沒小心被女主角看到了。

男主角手機上有男主角和女二號的親密合影,不能讓女主角看到。

秘密原本是不會說的,但是主角的朋友一興奮或一驚奇,就順帶把秘密也說出來了。

兩人沒小心碰到一起,男主角碰掉了女主角的東西。女主角不知道就走了,男主角撿起來,看到了女主角的小秘密。兩人要碰到一起,往往彼此都比較匆忙。男主角急著進門,女主角急著出門,就容易碰到一起。樓道拐角處,兩人也容易碰到一起。

幾個人一起聚會,大家先走了,最後一個走的人,發現誰掉了東西,然後就猜想和送還。

(3)

委婉說話:

男主角不好意思表白,就說喜歡一個女孩,不指名道姓。並詢問女主角:如果你是那個女孩,會怎麼做。

約會不好意思直說,女主角就說買了票,本想跟彆人去,但彆人有事去不成了,票扔了又可惜,就和男主角一起去。

不好意思明說,就說假如、如果。

(4)

試探,設局考驗:

不了解對方(例如新來的人),可以設下一些事情,來試探對方。

女主角的朋友設計試探男主角的人品。

女二號看男主角對她關心減少了,故意假裝說自己愛上彆的男孩,還跟那個男孩很親密了,想刺激男主角愛她。

男主角和女二號親密的時候,女主角找人假裝男朋友來刺激男主角,看男主角的反應。

察言觀色:不知道是誰,就故意說刺激他的話,看誰起反應。例如正在吃飯時,說了這話,受刺激的人,忽然停下筷子。

(5)

沒看到、裝作不認識:

餐廳或圖書館,男主角的朋友發現女主角就坐在男主角身後,而男主角沒發現。男主角的朋友就故意問男主角是否喜歡女主角。

男主角做活動,穿動物套裝,或校園祭鬼屋穿幽靈套裝。女主角從他身邊走過,不知道那就是男主角,還在跟人談論男主角。

配角問主角,喜歡甲老師,還是乙老師。剛好乙老師站在配角身後,主角看見了,趕緊說喜歡乙老師。配角就笑話主角,並說乙老師的不好,被乙老師拿書敲頭。然後乙老師反省自己,並學習甲老師。

女主角和朋友們在一起聚會,如果身邊帶著男主角,就會被當做戀愛,女主角會不好意思。於是讓男主角坐到一旁,裝作不認識。

(6)

一些物品:

禮物:

女主角專門為男主角做的餅乾,謊稱做的太多了,想分給男主角一點。又怕同學們看見,就到樓後送。

日本中學的早期習俗,男生畢業後,把校服第二個紐扣給女生留作紀念,因為第二個紐扣最靠近心臟的位置。

過去的習俗中,冬天時,女生給男生織圍巾。雖然現在圍巾都是買,甚至都不戴圍巾了,但是女主角親手一針一線為男主角織的圍巾,代表了心意,男主角很喜歡。

剛買的東西,連續好幾天都在興奮的擺弄這個東西,嘗試功能。

愛情信物:

相合之石:一塊美麗的石頭,沿s曲線,切成兩塊,彼此能相互吻合。男主角一塊,女主角一塊。

《水雲間》的梅花簪,象征著梅若鴻。這個簪子的上一任主人,又有一段淒美的愛情故事。

情侶的一對的物品:

男主角看女主角買了件衣服,是情侶裝中的一套,於是男主角就買了另一套。或看見女主角買了毛巾,是情侶毛巾中的一件,男主角就買了相匹配的另一件。體育課(需要毛巾擦汗)時,故意把毛巾搭在女主角毛巾旁邊。

車:

有車的朋友,可以帶著沒車的男主角四處玩,尤其是那些公交車難以到達的地方。

男主角有自行車,也能帶著女主角四處玩。但是上坡路的時候,會騎得很費勁,女主角下來幫忙推車。

男主角沒車,大家一起出去玩,坐的是男二號的車,男主角不願意坐,就自己騎著自行車,跟在男二號的車後麵。

女主角開車技術還不熟練,沒小心撞到了陌生的男主角,於是就要到醫院照顧男主角,從而和男主角相識與相愛。

坐車看書忘了環境,或睡著了,坐過了站。

引導物:

男主角的寵物跑了(例如小狗被大狗驚嚇而跑走),男主角追著寵物,就到了女主角家。

男主角是畫家,畫被風吹跑了,男主角追著畫,就誤入了女主角家。

傘:

放學忽然下雨,女主角沒帶傘,男主角就趁機打傘送女主角回家。

女二號故意說沒帶傘,想讓男主角打傘送她回家。

忽然下雨,女主角沒帶傘,男主角跑去給女主角送傘,或給其他重要的人送傘。

男女主角打一把傘,男主角肩膀淋濕了,女主角讓男主角靠近一點。

酒:

男主角喝了酒,變得有膽量向女主角表白。

喝了酒才有勇氣做平時沒勇氣做的決定。

男主角女主角女二號,因為吃醋,心情不好而喝酒。

酒醉後,就把心裡話說出來了。

男主角喝醉了酒,睡著了,被大家化成女裝。

老師和學生喝醉後,忘了身份差彆,像朋友一樣,暢所欲言。

朋友們一起到郊外度假,晚上喝醉鑽進彆人被窩了。

頭發:

男主角開玩笑說女主角頭發亂了,女主角急忙說“哪裡?”男主角假裝幫女主角捋順後麵的頭發,其實是想摸一摸女主角的頭發。

男主角說女主角的頭發留的太長了,女主角說就是因為小時候男主角說喜歡長頭發的女孩,所以女主角才一直把頭發留長了。

男主角和女主角坐在長登上,男主角閒著,就擺弄女主角的頭發,把女主角的頭發卷在手指上轉圈圈。女主角抱怨不想把頭發弄成一卷一卷的。

(7)

女主角問男主角喜歡她哪一點,男主角覺得愛情不需要理由,哪一點都喜歡。

女主角故意問男主角如果你會擔心我嗎?男主角說當然會擔心,女主角說好高興喔。女主角看到男主角關心她,就會感到高興。

女生在窗邊撩起頭發,就有一股香氣飄過來。女生走後,屋子裡還留下那股香味,一股迷人的味道。女主角到男主角家,一聞味道,就知道剛才女二號來過,那是女二號特有的香水味。

女生談論生活技巧、家務技巧、做飯技巧。

女生談論換個發型,談論化妝打扮。

書包上掛吊墜,比較誰的好看,掛什麼好看。

兩人書包碰到一起,書包上的吊墜纏到一起了。

學校的舞會,女生為此打扮的很漂亮。

(8)

女主角父母離婚後,常會夢見自己小時候和父母在一起,一家三口其樂融融的場麵。

周末早晨,男女主角一起到家門口的小公園,和鄰居們一起做廣播體操,小廣場放著廣播體操的音樂。運動完後,男女主角一起去小公園路邊的早餐攤吃早餐。

男主角在女主角家,並非隻是在玩,畢竟周末也是有作業的,女主角的父母會讓他們先寫完作業再玩。男主角對女主角說:不會的可以問我。女主角也不是不會,而是覺得寫作業枯燥。

天熱的時候,男主角在女主角家玩,女主角會給男主角切一些西瓜。西瓜是夏天的標誌,給炎熱中的人帶來清爽。

男主角的妹妹和女主角關係好,女主角有些事會告訴男主角的妹妹。例如男主角和女主角鬨矛盾了,女主角告訴了男主角的妹妹,男主角的妹妹去找男主角,告知誤會。

男女主角玩的晚了,男主角就可以為女主角安全為由,送女主角回家,這樣就有一路說話的機會了。

女主角主動提出讓男主角什麼時間到什麼地方去接她。女主角問可以來接我嗎?女主角不確定的話,就會問“你會來吧?”男主角開玩笑的說“不過有個條件。”女主角問什麼條件,男主角說“就是你不準遲到喔。”女主角說“我才不會像你一樣睡到中午呢。我一定會在約定時間到的。”

男主角:那我們去哪呢?女主角:還沒想好,我覺得隻要能看見你,和你在一起,就滿足了,無論去哪都可以。

女主角要參加什麼活動,男主角說要加油喔,女主角說如果那天你能來,我就一定能加油。

男主角和女主角常去後山廢棄的木屋或教堂,年久失修,感覺屋子快要塌了。那裡很安靜,是隻屬於男女主角的地方。

關係好了,稱呼也會改變,由全名到名字。

喜歡動物的人,上學路上,明明對貓過敏,還要去摸貓,甚至還被貓咬了一口。

教室裡,女主角不在時,追求女主角的男二號,喜歡坐在女主角的座位上,還說桌子上有女主角留下的香味,這讓男主角不悅。男主角不在時,追求男主角的女二號喜歡坐在男主角的座位上,還把整個臉都貼在男主角的桌子上。

男孩在女孩麵前很緊張的時候,心跳加速,甚至緊張到幾乎不敢呼吸,腦子空白,不知道說什麼,甚至因一時緊張而說了荒誕的、錯亂的話語。

妹妹喜歡的布偶娃娃,但是在夾娃娃機裡,幾次都夾不到。

天氣忽然變熱了,還穿著厚衣服。或者天氣忽然變冷了,還穿著薄衣服

快過節了、快放假了,心情就好。

談論畢業後做什麼。

吹豎笛,一個人吹的不好,就看著另一個人吹。

眼鏡沒小心弄碎了。

沒計劃好,零花錢很快就沒了。被很多方麵吸引,而花了錢。

街上撈金魚遊戲,撈上金魚,就要好好養。

打掃整理屋子時,看到很多年前的東西,有了回憶和感慨。

看了好看的動漫,連發型和衣服都模仿動漫角色。

冬天靜電大。

冬天流感,導致請假在家,或活動不能參加了。

(9)

一個開發商買下了兩座島,並把兩座島建造成完全一樣的樣子,就連裡麵的街道名、商店名、學校名都完全一樣。可惜一個島在北半球,另一個島在南半球。開發商是一對雙胞胎,他們希望世上有完全一樣的事物。後來這對雙胞胎中的一個人,去了北島,另一個人,去了南島。

男主角在網上認識了島上的女主角,他們以為彼此在同一個島上。女二號在網上認識了島上的男二號,他們也以為彼此在一個島上。此後他們約定,在小島的中心廣場見麵。其實男主角在廣場見到的是女二號,女主角在廣場見到的是男二號。彼此在一起久了之後,逐漸發現了問題,後來才明白還有另一座一樣的島。於是他們去了該去的島,見到了該見的人。

或者,男主角的父親是開發商的人。男主角本來住在北半球的島,男主角父親和女主角父親有矛盾,男主角的父親不希望男主角和女主角在一起,但男主角不聽。後來,男主角的父親被公司調到南半球的島上工作,男主角的父親覺得這正是拆散男主角和女主角的機會。男主角的父親說帶男主角出島旅遊,等再回到島上,其實已經是南半球的島了,而男主角不知道。男主角一覺醒來,什麼都沒有變,可是到了教室後,全班同學都變了,女主角也沒有了。男主角開始去搞清事情是怎麼回事。

【第5節】

寫日本人的生活,寫日式風格的小說,就要正確理解日本文化:

(1)

概述:

動漫一般講述青少年的生活。日本人普遍熱愛動漫,並成為日本文化的標誌,說明日本人普遍追求那種單純。

日本和韓國雖然是鄰國,但是文化本質完全不同。日本人普遍喜歡動漫,動漫講述的是青少年的生活,而且男主角不是總裁或富二代,劇情是脫離名利的。但是韓劇講述的都是進入職場後的成年人生活,男主角往往是總裁或富二代,劇情是基於名利的。

日本宅男(常年待在家裡不工作的人)比較多,因為低欲望,金錢和物質對生存的重要感比較薄弱,而且沒有強烈的名利心,所以沒有工作掙錢的動力。還因為喜歡小說、動漫等虛幻的事物,不是活的很現實,也就對現實中的物質需求低了。但根本原因是日本人普遍喜歡動漫,也就意味著日本人普遍喜歡青少年時期的單純情感。

對日本女性的調查采訪中,日本女性擇偶,對男性的收入要求很低,隻要夠基本生活就行了,甚至不打人就行。日本的大多數家庭,男人去工作,女人在家照顧家庭,而不是夫妻雙方都去工作。

為什麼日本很多老人還在工作?日本老年人的退休金在全球算是較高的,足夠用了。這些老年人工作,隻是因為他們的生活和事業融為一體。你認為是事業,他們認為是生活。尤其是在自己小店裡乾了一輩子的人,他們的事業就是他們的日常生活。

在日本,人與人之間相互信任的程度較高,人與人之間的防範心較低。例如你看日本的街景照片,所有的居民樓窗戶上,都沒有防護網,連一樓都沒有。彆墅外的護牆,建的比人還低,裡麵窗戶上也沒有防護網。

日本人飲食清淡,飯量小,這有助於長壽和智力發揮。相反,麻辣、油膩的飲食,和過飽的飲食,不僅不利於健康長壽,還會影響智力發揮。日本的食物還講求美觀、精致。

日本人說話聲音小,不是因為日本人喜歡安靜,而是因為日語是小口型發音,本身聲音就不大,學過日語的人都知道。日本人說話聲音小,所以日本的公共場所比較安靜。

日本街道乾淨,是因為海邊城市本來就比較乾淨,再加上日本人的衛生習慣和公共意識,街道就更乾淨了。

日本人在屋裡地麵鋪床睡覺,一方麵是傳統文化,另一方麵是因為日本環境很乾淨,可以直接在屋子的地上鋪床。當然現在越來越多的日本人用有床腿的普通床,而不睡在地上了。日本的傳統文化裡,桌子也很低,因為不用凳子,直接坐在地上。冬天的時候,那個桌子下麵是有被子的,裡麵還有爐子,所以叫做被爐,坐在桌子邊可以取暖。

日本的很多公司裡,老板(社長)與員工都在一個大廳裡工作,而不是專門的小屋子辦公室。日本百年曆史的老牌企業很多。

日本街上的商店,晚上關門的時間比較早,休假時間比較多,每周至少會關門休息一天。

日本的絕大多數居民樓,有著沒有窗戶的陽台,每戶門外是公共露天的陽台走道。這與我國的居民樓樣式有明顯區彆,我國的居民樓,每戶門外是樓內樓道,而不是公共露天的陽台走道。

日本的一戶建(二層小彆墅)比較多,所以居民分布比較分散,相當於把人口分布單層攤開了,所占麵積就相對較大。這導致與之配套的生活設施也分散了,例如出門坐公交車就走的比較遠。而我國是高層居民樓,使居民集中在一起,分散度低。因此配套的各種生活設施也隨之集中,例如出門走不遠就是公交車站。在日本大阪,很大的一塊區域裡,都是二層小彆墅。這些彆墅之間是小巷子,公交車也開不進來。出門坐個公交車,要穿過很多條小巷子,走較遠的路,才能到達大馬路的公交車站。如果把這些居民集中到幾十棟高層居民樓的院子裡,公交車站離家的距離,立馬就變得很近了。出了院子,就是大馬路的公交車站。但是那樣做,就沒有大阪傳統的文化生活氣氛了,還是寧可多走點路。

(2)

日本的中學生活:

第一,日本的中學,早上8點到校,8點30分上課,每節課50分鐘,每節課間休息10分鐘。上午共4節課,12點20分上午課結束。吃飯和午休到下午1點。下午1點到2點50分,上兩節課,就放學了。然後打掃半個小時的衛生,就到3點半了。下午3點半到5點半是社團活動,然後回家。一些北方區域的中學,早上9點5分上課,下午3點25分放學。日本的中學沒有晚自習。

第二,日本的中學,每年分三學期。4月開學,第一學期到7月中旬。然後是暑假(7月中旬到9月1日)。第二學期是9月1日到12月下旬。然後是寒假(12月下旬到1月上旬)。第三學期是1月上旬到3月下旬。之後是春假(3月下旬到4月上旬)。高中是3月畢業。

第三,日本的高考分兩次完成。一次是全國高考(共通考試),時間是1月。另一次是所報的大學組織的校內考試,時間是2月到3月。

第四,日本的中學有社團,就是在校的課外活動。需要至少三名成員和一名指導老師,學校才會批準,並給予一間社團活動室。

第五,日本的中學每年有校園祭,就是校園活動節。以班級來劃分,每個班由學生們討論辦什麼活動項目。那一天學校和教室都會被裝點。

第六,日本的中學有學生會,而且學生會的會長有較大的權利,可以組織安排全校活動。

第七,日本的中學,每年在學校門口的街上,由兩隊女生隊列行進,邊走邊吹奏樂器和打鼓,前麵的學生則揮舞著平衡棒,其實就是給學校做宣傳的。

第八,日本中學的學校體育隊,參加全國比賽的時候。學校就會在教學樓上掛著祝福標語,祝願校隊取得成功。

第九,日本學生的校服是製服,側重於美觀,而不是實用。所以每次體育課還要換成運動服,因此日本學校的操場上都有更衣室,而我國的校服就是運動服。

第十,日本的中學一般都有室內體育館。可以打籃球,也可以方便下雨時的體育活動,但更重要的功能是全校師生集體開會和表演活動時用。

第十一,日本一些中學,進到教學樓大廳後,要換鞋,所以大廳裡都是鞋櫃。現在這種模式正在減少。

第十二,日本一些中學,有男校和女校的區分。男校裡都是男生,女校裡都是女生。這種方式也正在減少。

第十三,日本一些中學,有棒球活動,所以學校的圍牆上,支起高高的網子。體育課上,排球也是常見運動。還有一種運動叫躲避球,就是左右兩人向中間的人扔球,中間的人要躲開那個球。女生體育運動還有平衡棒,就是向上扔起一根棒子,然後接住,而且在手裡靈活的轉動。

第十四,日本的運動會結束後,有篝火晚會。大家圍著篝火,拉成圈跳舞。

第十五,日本的運動會有兩人三足的項目,就是把兩個人的腳綁在一起,作為一足,兩人就三足了。每兩人一組,各組之間比賽跑步。

第十六,日本的學生畢業時,會在室內體育館唱畢業歌,然後給老師送花。

第十七,日本的中學(高中)叫做高校,而我國的高校指大學。

第十八,日本的班級不叫一班、二班,而叫a班、b班。而且每年要分班,就是年級上升後,學生在哪個班級,要重新安排,這樣是為了增加學生之間更多的交流。

第十九,日本的語文課叫做國語課,不用語文這個稱呼。

(3)

日本飲食:

日本菜叫做日本料理,側重於清淡和生吃。

主食(米類):

蒸米飯(白飯)、醬汁米飯(蒸好的米飯混合番茄醬等醬汁)、炒米飯。

壽司:海苔片上鋪上一層米飯,用此來卷魚肉等食材。

飯團:把米飯手捏成一團,並在上麵配上一點點菜,或者直接把菜和米飯混合捏成飯團。

茶泡飯:茶水泡米飯。

主食(麵類):

日本人的主食裡,吃米比吃麵多。

拉麵:就是湯麵條。湯底一般是雞骨湯、豬骨(豚骨)湯、海鮮湯(魚湯)。調料是醬油或鹽或味噌。配料是肉片、雞蛋、蔥花、筍乾。烏冬麵也是拉麵的一種,但烏冬麵的麵條比拉麵寬厚、柔軟,湯底更清淡,配料更簡單。此外還有蕎麥麵、炒麵。

餃子,肉包子。

麵包、餅乾、點心。

主菜:

海邊生活,吃魚蝦為主。魚蝦可以生吃、水煮、燒烤、油煎。烤魚是日本人吃的最多的菜。魚類裡,金槍魚、三文魚、鰹魚、青花魚、鰻魚比較常見。生魚片(刺身):沾著調料生吃的魚片。

水煮菜:水煮的豆腐、雞蛋、青菜、西藍花比較常見。做出來是清淡味的,不是麻辣的。

生菜、生西紅柿片、小西紅柿、生黃瓜片、蓮藕片、水果。

炸肉餅:很受歡迎的菜,家常飯、盒飯裡,都常有炸肉餅。炸肉餅裡以炸豬排最為常見,炸豬排是麵粉包裹豬肉切片,進行油煎。

香腸、火腿片。

煮雞蛋、煎雞蛋、蛋卷。

天婦羅:將魚類、蝦類、肉類、蔬菜等食材,外麵包裹麵粉,進行油炸。天婦羅蓋飯比較常見。

咖喱飯:牛肉(也可以用豬肉、雞肉)、土豆為主的咖喱醬汁飯。有時候還會打上一個雞蛋。

青椒炒雞蛋、青椒炒肉絲、麻婆豆腐。

鹹菜(泡菜、白蘿卜)、納豆。

小吃:

章魚小丸子(章魚燒):章魚粉和雞蛋烙出來的丸子。

大阪燒:蔬菜煎餅上搭配醬汁和海鮮。

串燒:顧名思義,就是把肉類等食材用竹簽串起來燒烤。燒鳥是常見的串燒,燒鳥就是燒雞,雞肉切成片穿在簽子上燒烤,然後蘸醬汁吃。

壽喜燒:牛肉火鍋。還有香菇、豆腐等配料。

關東煮:把豆腐類、菇類、蛋類、魚丸、魚餅、蝦等食材,用木簽串起來,放到湯料裡煮。

湯:

味噌湯:黃豆醬倒入湯裡,湯裡還有豆腐和海帶等食材。

普通人的家常飯:

主食:米飯。

主菜:烤魚、炸肉餅,水煮雞蛋或煎雞蛋,水煮豆腐或味噌湯,水煮青菜,生菜和生西紅柿。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