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政府現在其實是鼓勵民間資本進軍電力行業的,光靠國家幾乎沒可能覆蓋所有居民用電。
政府不僅出台了針對電力項目的優惠政策,還破天荒的允許外資100持股電力公司。
根據《外彙管理法案》,其他行業外資比例可是做出了嚴格限製,唯獨電力除外。
這門基建事業投入甚大,本土商人嫌棄的不行,於是政府就把外資當冤大頭。
美國安然公司投資的大博電廠,就是這一時代背景下的產物,去年他們剛和印度政府簽署了投資協議。
據說首期項目投資30億美元,由印度政府擔保,馬邦電力局會在大博電廠建成後以市價購電。
條件十分優厚,也給了安然公司充分的保障。
彼時亞洲各國興起了利用項目融資,吸取民間資金開辦基礎項目的浪潮。
國大黨也有類似的野望,他們不顧一切地啟動”新自由化經濟計劃”,批準了一係列利用外資和新技術的重大能源項目,希望儘快實現基建上的“大越進”。
羅恩想要投資電力,算是趕上了好時候。
不僅審核條件寬鬆,還有一大堆的優惠政策。
當然最大的優勢是他有鬆巴得拉免費的煤礦,相當於火力發電75的燃料成本不用考慮。
不需要任何核算就可以知道,這筆買賣穩賺不賠。
自從提拉卡死亡後,鬆巴得拉就陷入了權力的空白。
原本的黑幫四分五裂,都想成為下一個大佬。
結果還沒成氣候,就被拉坦帶人一掃而空。
這裡是要被蘇爾家打造成礦業中心的,怎麼會允許那些雜魚存在。
至於說沒了黑幫和各種灰色產業,當地的居民收入怎麼辦?
還有什麼好猶豫的,蘇爾礦業公司正在大規模的招工。
“老哥,我會在這裡修一座莊園,你以後就坐鎮鬆巴得拉。”
“行。”拉坦不在意的擺擺手,“有我在,沒人敢放肆。”
“米爾紮布爾交給阿瑞安堂哥,有什麼事你們相互照應。”
“老弟,在東部已經沒人敢找我們的茬啦。”
“小心點不壞事。”
隨著羅恩的事業越做越大,家族內部也有越來越多的人參與進來,並輔佐他。
拉坦連自己的麻草都不種了,那玩意兒的收入,每年撐死就百來萬。
水泥廠去年給他的分紅,輕鬆秒殺幾倍的麻草收入。
今年還會更多,搞不好每家拿到的利潤能超出1億盧比。
這還不算古吉拉特已經投產的大型水泥廠,以及鬆巴得拉即將開建第三座水泥廠。
哦對了,還有發電廠。
“老弟,你真的打算搞發電廠?”
“是,怎麼了?”
“你知道吧,普凡查區的人都不老實,他們拖欠電費是常有的事。更嚴重的是大家都偷電,根本不喜歡花錢。”
拉坦覺得開電廠不是個好主意,他最了解北方邦的刁民,個個都是法外狂徒,全然不管自己做的事是否犯法。
瞧瞧村落裡的那些電線杆吧,全是蜘蛛網般私搭的電線,看的你頭皮發麻。
家家戶戶如此,這種現象已經延續了好些年,以至於很多人根本不認為這是一種違法行為,而是一種理所當然的“生存方式”。
北方邦電力局輸送到農村地區的電力,有三分之一都被村民盜用,偷電現象十分猖獗。
說到底還是電價太貴,普通居民用電56盧比每度,一個月總用電量20度左右。
光是電費就要一百多盧比,大概占農村家庭總收入的10~20。
太貴了,北方邦的農民負擔不起高昂的電費開銷。
不過羅恩瞄準的可不是農村市場,他當然知道三哥們喜歡盜電。
“我準備專為勒克瑙地區供電,那裡有近三百萬人口,用電缺口很大。”
“勒克瑙?”
“是。”
“你的發電廠不是建在鬆巴得拉?”拉坦奇道。
“不,發電廠放在勒克瑙周邊。那裡供電網絡相對比較完善,可以節省我們大筆的並網成本。”
“可是煤礦在鬆巴得拉。”拉坦不解。
“發電廠不是一定得在煤礦周圍,另一個選擇是用電中心。”
如果鬆巴得拉是大都市,那發電廠放在這裡無可厚非。既有現成的燃料資源,又有足夠的用電市場。
可惜這裡是東部、普凡查區、汙穢之地,除了城鎮區域,其他地方窮的不行。
這時候羅恩隻能把發電廠放在用電中心,然後把鬆巴得拉的煤炭拉到發電廠。
“這個距離可不近,有四百多公裡。”拉坦挑眉。
“走鐵路,鬆巴得拉有途徑勒克瑙的火車。”
“那破火車站,一天才一班。”拉坦吐槽。
“鐵路局的人,同意為我們加設專列。”
“咦,那幫吸血鬼這麼好說話?”
“前兩天他可是收了我一塊勞力士。”
“好吧,這就說得通了。”
“不過他們終究給了點優惠,每噸煤的運費100盧比。”
通常市場行情是200盧比每噸,托勞力士的福,羅恩拿到的報價直接砍了一半。
反正用的都是國家資源,運費多少和鐵路局的人沒什麼關係。
羅恩進軍電力行業不是心血來潮,他已經找技術專家核算過,這門生意絕對有賺頭。
發電廠75以上的運營成本都在燃料上,以煤炭為例,每噸價格8001000盧比。
綜合各種因素後,每度電的發電成本大概在56盧比。
回頭看看市電價格,居民用電67盧比,工業用電79盧比。
隻看單價,其實沒什麼賺頭,隻有形成規模效應後才會有可觀的利潤。
但羅恩的煤炭不要錢啊,整個鬆巴得拉的礦都屬他。
拋開設備不談,發電廠的成本大概就運費、人工和設備折舊。
仔細一算,他建造的電廠,每度電成本才12盧比。
成本低到令人發指,他沒理由不做。
瞧,在北方邦,官商勾結的利潤遠超常人想象。
羅恩準備先投建一座中小型發電廠,發電功率100兆瓦上下。
考慮到煤炭45的熱效能,發電廠每月輸出電力可達432億度。
這當然不是說,432億度的電都能有效的送出去。
還要考慮並網損耗和其他損失,最後真正投入市場的電量差不多有3億度。
綜合居民用電和工業用電,羅恩的發電廠利潤在56盧比每度。
嘖,100兆瓦的發電廠,每月輕輕鬆鬆就能賺1518億盧比。
這就是壟斷煤炭能源後,電力行業的暴利。
不過利潤很誘人,投資這個項目的錢也對得起它的巨額回報。
保守估計,建這樣一座發電廠,投資少說要25億盧比。
其中70的經費都要用於購買發電機組,以及輸電網絡的建設。
就這還沒考慮地皮、煤炭、稅收的影響,如果不走政府關係,沒幾個商人有實力進軍電力行業。
這門生意還處於草創階段,羅恩剛和勒克瑙那裡達成初步協議。
雙方約定,發電廠建好後,北方邦電力局會以5盧比的價格,買走這些電量。
這就相當於有了政府托底,羅恩穩賺不賠,他不用考慮令人頭疼的偷電問題。
雖說少賺了一點,但也少了一大堆麻煩事。
如果效果不錯,他還會建更多的發電廠,最好勒克瑙的蘇爾電器用電也自己解決。
煤礦和地皮的事不要用羅恩操心,唯獨投資超過10億盧比需要新德裡的電力部門審核。
羅恩準備這兩天就啟程,北方邦這裡的事很多,都交給了家族處理。
勒克瑙蘇爾電器的建設、房地產公司的開發、發電廠的選址、普凡查區的水泥廠、瓦拉納西的五星級酒店…
攤子鋪的太大,掐指一算,羅恩在北方邦的投資,已經超過一百億盧比。
就這還有很多項目處於初期階段,越往後投資越大,翻幾倍輕輕鬆鬆。
如果考慮到未來幾年內,北方邦的基建工程也要被他拿下,那生產總值會更誇張。
巨頭財閥的雛形已隱隱可見,再過個幾年,羅恩就能和安巴尼、塔塔他們坐一桌了。
願望很美好,現實卻有諸多奔波。
五月份,把北方邦的事情安排後,羅恩帶著穆納前往新德裡。
嗯,作為進步黨的黨魁,羅恩決定帶他去見見世麵。
那裡才是印度的政治中心,羅恩對穆納寄予厚望。
聽說了他即將前往新德裡後,穆納的家人異常激動。
穆納本以為他們會因為他上次負氣離家的事大罵他一頓,但是沒有。
堂兄帕普聽完穆納的好消息後,高興得忘記了生氣。
他激動得熱淚盈眶,家裡終於有人衝出汙穢之地,前往德裡了!
“就像嬸嬸以前經常講的那樣,她知道你會成功的。”
在穆納的家人看來,什麼進步黨黨魁、落後地區發展部長,他們不懂。
穆納整天帶著一群人東跑西跑,卻沒給家裡帶來一丁點兒的好處。
選區主稀和什麼部長很了不起嗎?還是沒有新德裡份量來的重。
在他們眼裡,那是一個人最大的成功,哈爾維們大半輩子都沒離開過米爾紮布爾。
現在穆納要跟著去德裡,那是卡納村幾十年來最大的盛事。
老魯圖不再生他的氣,她笑嗬嗬的、抿著掉光牙齒的嘴唇,到處宣揚穆納要去德裡這件事。
她希望他侍奉好東家,然後往家裡寄更多錢。
穆納懶得解釋,選區主稀的權力,遠超他們的想象。
如果他想,輕而易舉的就能把那窩棚似的家,拆掉重建,建成水泥房!
他可是堂堂部長,雖然不太重要,但也是數的上名頭的官。
總之,穆納馬上就要出發了,他甚至能親自開車送先生去新德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