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朝會(1 / 1)

推荐阅读:

“說。”李玄明強打起精神說道。

“昨日,京師發生惡性搶奪事件,造成三人死亡,另有兩女被欺辱,臣以為,應將參與作惡之人,集體問罪。”獨孤信說道。

此話一出,便有人反對,反對之人不是彆人,是現任秘書監,鄭國公魏嬰!

此人剛正不阿,早年間擔任諫議大夫,看誰不順眼就噴誰,連皇帝也敢噴。

“流民作惡,往小了說,是京官失察,往大了說,是朝廷賑濟災民不力。

在天子眼皮子底下出現這等惡性事件,若是集體從罪,恐怕會引起民憤。

齊國公,要是出現民憤,該如何?”魏嬰冷聲道。

“難道就不管了?流民不可怕,可怕的是有賊子從中作梗,到時候京城遍地罪惡,豈能因噎廢食?”獨孤信皺眉。

“陛下,臣以為,眼下最好的辦法就是開倉賑濟,先穩住百姓。隻治賊首,不治從犯,免得引起民憤。

這些百姓也是走投無路才搶奪糧食,這是國家失察,是天子失職呀!”

魏嬰的一番話,懟的李玄明心口疼,他不由想到了秦牧的話。

天子要是神明,世上還有災難嗎?

他比誰都明白,但這話,不能對外說。

“可,就按魏嬰說的辦。”李玄明疲憊的說道:“不過,京官失察的罪也要治,讓三司介入吧。”

獨孤信眼神冰冷的瞥了魏嬰一眼,隨即看了兒子一眼。

獨孤銳心領神會,上前說道:“陛下,刁民的事情好解決,可流民的事情才麻煩。

眼下才秋天,馬上就到了冬天,陸陸續續還有流民進京,管得了一時,難道管得了一世嗎?

國庫本來就不充裕,又接連免除多地稅收,再這麼下去,大家都要喝西北風。

臣以為,倒不如將這些流民引導至其他地方,讓地方官認領人數,這樣一來,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麻煩!”

這辦法讓李玄明眼前一亮,大貞地域遼闊,這些流民放到全國地區,也不算什麼。

一個地方分幾十人,上百人,也就分完了。

能大大減輕朝廷的壓力。

一時間,有不少人附和。

“獨孤駙馬都尉此法不錯!”

“此法能解決根本問題。”

不過,很快就有人提出問題,“關中地龍翻身,又乾旱,其他地方也不好過,這一場大旱波及數州,這些百姓能往哪裡送?

接受了他們,就等於斷了其他人的活路。

魏嬰也說道:“千裡迢迢讓百姓過去,豈不是送死?人沒到,怕是就死在了路上。

陛下可去看過那些流民?

一個個瘦骨嶙峋,連走路都費力,彆說遷移幾百裡了。

他們抱著生的希望來到了京師,卻被無情拋棄,試問,這讓天下人怎麼想?

要是朝廷出力,把這些人送走,沒有十萬貫,根本不可能。

朝廷要是拿得出這些錢來,也不會養不活這些人。”

獨孤銳也是惱怒不已,“那總好過鄭國公在這裡拆台來得好,流民問題總要解決的,不能讓他們一直留在京城。”

魏嬰捋了捋胡須,淡淡道:“我已經把所有的家產都捐出去了,沒有活一千人,也活了八百人,府上也收了十餘人。

要是朝臣願意接收一些人,也能活幾千人。

先解決一點人是一點,總好過越積越多。”

此話一出,眾人臉色都變了。

朝廷本來就發不出俸祿,拖欠了整整兩年,要不是大家都有家底,早就喝西北風了。

再說了,在場的,哪個不是家大業大,養著一幫人。

去養外人,那不吃飽了撐的?

這不,沒有一個人敢應的。

李玄明道:“魏嬰這個辦法不錯,現在是非常時期,大家能幫一點是一點。

長卿,你做個表率。

大家也響應響應。

另外,看看下麵有哪些州府,縣城願意接納流民的,這幾天做個統計。”

獨孤信無奈,皇帝的意思很明顯了,先做表率,才會考慮獨孤銳的提議。

他想了想,慎重說道:“微臣已經捐了很多糧食布帛,也收了一些流民,眼下最多再收二十人!

若是再多,全家都要餓肚子。“

眾人都鬆了口氣。

獨孤信作為第一功臣,也才收二十人。

他們隻能少不能多。

隨後,一眾郡王,國公,全都出來表率,人數均是二十人。

這個數字,不多也不少,不會傷筋動骨。

隻能說獨孤信老謀深算,很會做人。

而其餘的勳爵,臣子,都是十餘人,要麼人。

這也是好事,能光明正大的蓄仆。

一圈下來,倒也解決了一兩千個流民。

李玄明心裡好受了一點,但不多。

收留的流民,還不如進來的多。

正如獨孤銳所言,冬天才是殘酷考驗,一旦賑濟不及時,必將招致流民大量死亡。

“可還有本奏?”李玄明掃視眾人一眼,“沒有就散朝。”

李玄明也不給他們繼續上奏的機會,而是召集獨孤信等心腹大臣來到觀文殿。

“這兩天,朕要出宮一趟,不在的日子,有什麼事情,你們互相商量,若是有解決不了的事情,寫信過來。”

李玄明淡淡道。

“陛下要去哪兒?”

獨孤信皺眉,“微臣願隨行保護陛下。”

緊跟著杜豐年,高聖元也紛紛附和。

還有武將,也是紛紛上前。

“陛下,俺老牛願意跟隨!”瀘州刺史,盧國公牛完說道。

“陛下,微臣願往。”兵部尚書,潞國公沙淨秋也出列。

李玄明擺擺手,他就知道會是這樣的情形。

他本不欲說,但他是一國之君,不能隨意隱瞞自己的行蹤,便說道:“渭南縣,有一個神醫興許能治繼業的腿疾,朕打算帶繼業去看看。“

“陛下, 微臣”

“不用了,眼下朝中事務繁瑣,朕此時離京,也是無奈之舉,你們若跟朕走了,朝廷豈不亂了?”

李玄明打斷了獨孤信,隨即看向高聖元,杜豐年等人,“有什麼事,你們幾個商量著來,朕不日就回來!”

隨即,他拿出虎符,“傳朕命令,京畿道所有將士,保持戒備,加強巡邏!

全都進入戰時狀態!”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