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番吩咐,在廖亭山聽來已實在不能算陌生了,心中雖歎,麵上卻不敢有分毫懈怠,但應一聲:“是。
緊接著便取出一張鎏金玉帖,躬身呈遞給王誥。
廖亭山稟道:“這是明日大宴的賓客名單,還請大公子過目。”
王誥總算坐直,接過玉帖來看。
隻是剛打開掃得一眼,他眉頭便皺了起來,問:“張儀不來嗎?”
廖亭山身子躬得更低:“我等已依公子吩咐,親自將請帖送至他在伊川書院的下榻之處,可他似乎不在書院,久未回來,也不曾有回應。”
“那就是不來了。”王誥眉目間已集聚了幾分陰鬱,隻將那玉帖合上,起身赤腳踩在地麵上,“說是要擇一明主輔佐,可三大世家之中,宋元夜雖為宋氏少主,但天賦平平,短視懦弱,無論膽識、謀略,都不如其妹;陸仰塵天賦雖高,但性情平順,又非主族嫡係所出,隻是陸嘗的侄兒,若要接掌陸氏隻怕有重重的阻礙……”
話至此處,一聲戾氣深重的冷笑。
他隻將那名帖擲到地上,淡漠的聲音裡是一股強大的自信與傲視:“放眼今日神都,除我以外,他張儀還能選誰?”
廖亭山自是不敢接話。
王誥又問:“父親那邊呢?”
廖亭山道:“真人仍在終南山觀中清修悟道,也不回來。”
王誥聞言,情緒竟未有半點起伏,隻道:“行了,我知道了,你退下吧。”
廖亭山依言退下,離開前順便將那婢女屍首收入須彌戒內,清去血跡,又將地上那染血的畫卷捧了,然後才從屋內出來,穿過長廊,如來時一般從湖上離開。
隻是剛到湖邊,就瞧見前麵立著一道身影。
約莫弱冠之年,一身錦袍,神清骨秀,此刻正望著園中所植那姚黃魏紫二色牡丹出神。
廖亭山腳步一停,上前見禮:“廖亭山見過二公子。”
這少年正是王誥胞弟、王氏二公子,王命。
他年紀小些,也不似王誥那邊動輒冷麵,倒是有幾分平易近人,見了廖亭山先是笑著道一聲“廖長老”,然後便看見他手中捧著的染血畫卷。
廖亭山道:“是大公子那邊……”
王命皺了一下眉,不用想都知道小瀛洲那邊又發生了什麼,隻問:“第幾個了?”
廖亭山聲音有些艱澀:“這半年來,已是第十五個了……”
代家主王敬終歲於南山悟道清修,不理俗事,王氏大權皆由王誥獨掌,自是冷心冷麵,行峻言厲;可二公子王命隻從旁佐之,所領事少,相較之下要溫和得多,且與王誥兄弟和睦,關係親厚。
今日之事著實已困擾廖亭山一陣了。
猶豫片刻後,他鬥膽向王命問計:“這些婢子侍女,原都旁係支族或神都其他大族遴選獻上,為大公子描摹入畫之用,個個芙蓉麵貌、冰肌玉骨,可如今全都……可否請二公子指點,是底下人做得有何差錯之處嗎?”
王命隻從他手中取過那染血的畫卷來看。
即便墨跡已被染汙大半,可仍看得出畫的是洛水神女,無論水波浪紋還是人物衣飾,筆筆精湛,技法已極。然而有其形,卻缺了一點神。尤其是那水中諸般精怪與車上女子,全未點畫眼睛,更添幾分刻板冷沉的死氣。走筆至神女腰間垂落的絲絛時,筆鋒則陡然滯重,竟是直接拉出去,一筆將這幅畫毀去。
王命便慢慢道:“你們不曾有什麼錯處,隻是兄長他,畫不出來……”
或者說,根本不想畫。
廖亭山隻知這丹青之道乃是王敬要王誥、王命二人修習,於個中關竅困擾卻是一概不知,這話於是聽得半懂不懂,甚為迷惑:“那我等……”
王命將那畫卷遞還給他,隻道:“近日大宴在即,神都事多,入畫的婢子侍女,緩得一陣也好。”
廖亭山長舒一口氣:“多謝二公子指點。”
他雙手接過畫卷,恭敬地告退離去。
王命立在原地,又看那園中牡丹一會兒,隻想兄長現在心情該不太佳,旁人最好還是不去探看,於是折轉腳步,便要回自己住處。
但走得幾步,忽聽左側亭中傳來輕聲言語。
是一名侍女語中帶笑:“宋小姐,夫人已候多時了,您這邊請。”
王命心頭頓時一跳。
他抬頭一看,隻見一女子一襲白底青裙,行步嫋嫋,麵容端莊,口角含笑,自亭中出來,不是近日剛回神都的宋氏小姐宋蘭真又是誰?
宋蘭真出來就瞧見王命,世家子弟間自是早已認識,便自然地打了一聲招呼:“二公子。”
王命拱手見禮,目光雖凝在她臉上,心中卻有幾分局促:“洛京花會已畢,蘭真小姐還不回蜀州嗎?”
宋蘭真道:“本是要回的,怕耽誤了學宮課業。不過恰逢大公子生辰壽宴,自要多留兩日。且鏡花夫人剛育了幾株異種奇花,我要看完再走。”
她自是與花結緣,種花愛花。
隻是王命不由想,恐怕也有張儀給不夜侯陸嘗下帖,近日便要交手的緣故吧?事關中州劍印,三大世家皆是嚴陣以待,誰敢掉以輕心?
宋蘭真同他寒暄完便要走。
卻不曾想,王命忽然叫了一聲:“蘭真小姐!”
宋蘭真回頭。
王命麵上掠過一抹薄紅,隻從袖中取出一副絲絹裱過的卷軸,雙手向她遞去。
宋蘭真遲疑:“這是?”
王命道:“是一副山中蘭花圖。洛京花會上,蘭真小姐催得百花盛開,但親手所植的一盆劍中蘭獨獨未開。前幾天我去終南山向父親請安,見得山中幽穀一株異蘭徐開,便……便丹青筆墨繪了此圖,願能聊補蘭真小姐花會之憾。”
話到末時,已有幾分磕絆。
他垂下眼,似不太敢看她。
宋蘭真目光從他臉上掃過,才將那幅畫軸接過,打開來看,一時竟有幾分怔然。
細筆描摹,技法雖不算頂尖,卻正合了畫中的山野情趣。
一株蘭花便開在山石縫隙之間,墨色淺淡,楚楚如生,盎然紙麵。
她好世間雅事,於書畫亦有涉獵,豈能看不出此畫形神具備,必是執筆之人全神貫注、用心所繪?
隻是見此畫中之花,不免想起她盆中之蘭。
她名為“蘭真”,洛京花會卻唯獨那盆精心侍弄的劍蘭不開,連帶所修的《十二花神譜》也無寸進,縱世間凡夫俗子為她催開百花而交口稱讚、心馳神往,她心間卻始終紮著一根刺,難以歡顏。
王氏二公子王命,修煉天賦雖算不得上佳,可若論丹青之道,卻似乎勝過其兄王誥不止一籌,稱得上靈氣逼人。
宋蘭真是能欣賞美的人,且從來不拂人好意。
她到底為這畫中蘭動了幾分容,靜看一陣後,斂去諸般思緒,隻笑著道:“山中幽蘭,獨有野趣。二公子有心,蘭真便卻之不恭了。”
王命見她將畫收下,唇邊便溢出點笑意。
宋蘭真同他告了辭,道一聲:“明日再見。”
他也回一句“明日見”,目送人走得遠了,待風吹來,方覺手心原來已出了一層微汗。
泥菩薩那長指已在她腕脈上搭了多時,其指腹的溫熱已透入她腕間那一層的細薄透白的肌膚。
周滿就站在那診桌前,神情懶散,也不收回手。
王恕的目光落在她臉上,手指在她腕脈上搭了多久,一雙眼就盯著她看了多久。
金不換在旁邊看了半天,十分奇怪:“怎麼了?”
王恕沒回答,隻問周滿:“你服了幾丸?”
這話金不換聽不懂,但周滿心知肚明,眼見泥菩薩繃著一張臉,不由一哂,竟道:“那要看你想聽真話還是假話了。”
一句話便噎得人心頭作梗。
王恕在修煉之事上雖然是個廢人,但隻剛才按脈就能感覺出她脈搏平穩,體內靈氣充沛,氣息綿長,比起先前簡直好了不知多少,甚至好得有些過頭了。正常修煉,豈能有這般迅速的進境?
毫無疑問,那奪天丹她絕不止服了一丸。
她要能聽醫囑,恐怕就不叫“周滿”了!
王恕氣悶,心知自己勸不住她,乾脆丟開了手,隻道:“算了,你彆說了,我不想聽。”
她若說假話,他不會相信;
她若說真話,他必然生氣。
如此不如不聽,丹藥她都服了,難道還能讓她重新吐出來?
周滿不作聲瞅著他。
他卻已垂下眼簾,不再看她,隻站在堂中診桌前,提筆在鋪好的紙箋上寫下慎重斟酌過的藥方,然後喚來孔最,讓她去抓藥熬藥。
周滿問:“我等多久?”
王恕頭也不抬:“一個時辰。”
周滿心道這時辰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左右眼下也無大事,閒人一個,不如就在這邊等著。
病梅館前堂專擺了不少竹凳,是給來看診的病人們坐的。
眼下候診的人還不算多,她掃了一眼,便挑了角落裡一個位置坐下來,閉目養神。
金不換卻是閒不住,自打進了醫館,就跟進了自己家似的,一雙腳管不住,左看看右看看,拿起桌上的橘子便抱怨:“菩薩,你說你們醫館是不是也太寡淡了點?即便咱倆熟了,我不算客,可人周滿算客啊,也不說給人倒點茶來,端點果盤蜜餞之類的零嘴,太怠慢了。”
周滿聽得眼皮一跳。
金不換這時已走到正在抓藥的孔最邊上,還問:“孔最,你說是不是?”
孔最抓藥的手一頓,咬緊了牙關。
以前金不換就是病梅館的常客,手底下常會有人受傷,他有事沒事就來這邊蹭吃蹭喝,一身地痞流氓習氣,要這要那,一張嘴叭叭說起來沒完,越搭理他越來勁。隻是他是泥盤街地頭蛇,病梅館不用交租,且他常來這邊無人敢來尋釁,無論如何也不好趕他出去,隻能忍了。
這種人不能搭理,越搭理他越來勁,就得晾著。
孔最嘴巴緊閉,絕不搭半句話。
金不換頓覺沒趣,又溜達到泥菩薩那邊。
下一位病人是個年邁的阿婆,王恕按過脈,看過她眼白和舌苔,便給她開了藥,方子寫完還耐心叮囑兩句,給她解釋了一下病的成因,讓她彆怕,注意以後不要再喝生水。
那藥方上字跡清疏工整,幾無連筆,極易辨認。
金不換見了,沒忍住道:“這阿婆多半不識字,再說哪個醫館的大夫寫起藥方來不跟鬼畫符似的,你寫這麼清楚乾嘛?”
王恕道:“阿婆固不識字,你怎知她沒有家人識字呢?藥方都開了,興許他日拿了去彆處抓藥,若因我字跡不清使人誤認了哪味藥,怎知不害了人命?藥方自是能多清楚就多清楚,病人見了心中也多幾分安定。”
金不換頓時朝天翻了個白眼。
他見王恕拿劍門學宮那玄鐵劍令當鎮紙,壓著下麵厚厚一遝將要寫成藥方的紙箋,不由搖頭挖苦:“古有我草堂杜聖作詩感天化地,寫著寫著便忽有一日得道成聖;你努把力,這藥方寫著寫著,經年累月,說不定也有一日忽然讓你得道成聖呢……”
“你在這兒胡說八道什麼!”
一命先生剛端著曬好的藥草從裡麵出來,就聽見他這一句,瞬間黑了臉,把藥草往邊上一放,抄起旁邊的掃帚就往金不換身上打。
金不換跳起來,連忙後退,叫嚷:“哎,彆彆,您老人家這是乾什麼?我不就開個玩笑嗎!”
一命先生一直把他趕出門外,叉腰指著他鼻子罵:“狗嘴裡吐不出象牙來!再叫我聽見你胡唚半句,往後你也好你的人也好都彆進病梅館半步!進來一個我打出去一個!”
周滿在邊上看戲,頓時笑出聲來。
金不換聽見,怒目而視:“你笑什麼?”
一命先生把掃帚往邊上一放,見金不換老實了,隻哼出一聲:“成天見來醫館裡晃悠,蹭吃蹭喝,大活人杵那兒屁用沒有……”
話說著,便回身去端剛才放下的藥草。
周滿可比金不換有眼色,連忙站起來,搶上前去:“是要分了這藥草放進藥櫃嗎?我來,我來。”
一命先生回頭看她。
周滿已將那裝藥草的簸箕拿了過來,微微笑道:“晚輩多受您高徒照拂,這點小事怎能勞動您老人家?反正也在此處等藥,有事您吩咐便是。”
金不換瞬間感覺自己被背刺,不敢相信地叫了一聲:“周滿!”
周滿暗笑不止,卻不搭理他,自顧自端著那些藥草走到藥櫃前,去請教裡麵的尺澤如何分藥。
一命先生見了,便向金不換冷笑:“你看看人家。”
金不換差點沒被氣死,心道她周滿是吃拿泥菩薩太多藥,嘴短手也短,自己能跟她一樣嗎?
可嘴上卻哼道:“不就是分藥嗎,誰不會啊?”
他重踏進門來,這回倒是老老實實,跟周滿一塊兒在藥櫃前分藥,隻是靠得近時,卻是暗暗咬牙向她道:“你可真不是什麼好東西。”
周滿看都不看他,隻悠悠道:“總好過你長了一張闖禍的嘴。”
杜聖能靠寫詩直接從凡人得道封聖,至少也是建立在他是個正常人的基礎上;泥菩薩八脈就有七脈不通,病氣纏身連個常人都不如,不短命就不錯了,即便寫上萬萬藥方,感天化地,又從哪裡得道封聖?
一命先生乃是醫聖,論醫術天下無人能出其右。
他是泥菩薩師父,自然最清楚狀況,聽了金不換這一通狗屁話,不生氣才怪。
她說完話,便朝那邊泥菩薩看了一眼。
王恕似乎怔忡了片刻,神情黯了幾分,但見他二人都老老實實在那邊分藥,又不禁笑起來,埋下頭繼續寫藥方了。
金不換自知失言,也不好為自己辯駁,隻好悲憤為動力,拿麵前的藥草撒氣,分起藥來倒是不含糊,手腳頗快。
快結束時,泥菩薩拿著一張新寫的方子來到藥櫃這邊,對金不換道:“你拿一塊熟地黃給我。”
金不換轉頭一看,不敢相信:“你也使喚起我來了?”
他從簸箕裡撿起一塊熟地黃恨恨拍到他麵前,憤然道:“我可是這條街的地頭蛇,泥盤街一霸,你們怎麼敢這麼對我!”
泥菩薩不回也不看他,隻抿著唇笑。
金不換見了便罵:“你也不是什麼好東西,心裡蔫著壞呢。”
王恕唇角笑弧更深,跟沒聽見似的,自顧自走到藥櫃裡麵,將那塊深黑色熟地黃放到切藥刀下,一片片仔細地切了,又用藥秤稱出一錢來,走過去放到了先前為周滿熬的那一罐藥裡。
周滿見了便問:“還要加藥?”
他便看她一眼,道:“能調理氣血,防範幾分經脈脹裂之險。”
這是知道不能勸阻她,乾脆“助紂為虐”了。
周滿笑起來,帶幾分玩味地看他,隻道:“謝了。”
她這神態,分明是在說“我早知道你會妥協”,王恕見了無言,隻等藥熬好,便端給她喝,又按過一次脈,才準她走。
周滿打算去雲來街那邊逛逛,看能不能找到《羿神訣》第四箭所用的材料,便與金不換一道告了辭。
王恕則在病梅館中,忙到戌時初方歇。
夜幕一罩,泥盤街上人聲漸絕。
他給瓶中插的那一枝梅換過水,端了燈盞,從前堂出來,卻不知何故,不願回房中睡下。
一命先生出來,便見他將燈盞放在地上,孤身一人坐在廊下階前,抬頭望著簷角那玉鉤似的月亮,不由問:“你昨夜宿醉頗是傷身,今日還不早睡?”
王恕道:“恐怕是睡不著的。”
白日裡周滿看他時那玩味且帶有深意的眼神,又浮現在腦海。
他未免自嘲:“周滿所言,的確不假,隻要有一次,便會有第二次,人的底線是會被不斷放低的。遷就不聽話的病人如此,使手段對付敵人也是如此。”
一命先生問:“是明日嗎?”
王恕點了點頭,卻道:“可我與他,本隻是兩個素未謀麵的陌生人……”
這一夜,他坐在外麵,沒有睡。
隻是月升月沉,東方亮起一片白,新日升起,終究還是到了六月廿四。
在赤紅的旭日從逶迤的地線上躍出的那一刹那,神都上方正中那座倒懸山,頓時光芒大放,猶如在天上懸了第二輪旭日。
臂挽披帛、腰係絲絛的侍女們,傾倒玉瓶,將五色丹青灑向天邊,於是那連綿的浮雲便被染作青黃赤白黑五彩,宛若攪亂了瑤台仙池,以天為紙作了一幅絢爛的畫。
時辰一到,便有無數青鳥銜著鸞車,從雲外飛來,載著無數的貴客,赴這一場難得的盛宴——
王氏大公子王誥的生辰,便在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