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此同時,蘇富榮等人氣衝衝的離開。
劉會道:“不能就這麼便宜了他們,既然他們不把我們當一家人,那咱們也沒必要念及舊情!”
蘇富榮看向三叔公,“您老也看到了,我們這一次過來,是抱著家和萬事興的想法來的,可老二父子倆是全然沒將我等放在眼裡。
他們現在高升了,瞧不起我們這些窮親戚了。
可您也知道,當年咱們蘇家有多難,靠著大家團結一心,才有了今日。
現在他蘇老二功成名就了,抱上大腿了,就得意忘形,不知道自己姓什麼了。
三叔公,必須得治一治這個忘恩負義的東西!”
三叔公歎聲道:“可現在蘇家就他身份最高,鬨得太僵不好,要我看,就是蘇澈那個小崽子,強子其實還是很好說話的!”
“那小崽子先是傍上了武家小姐,後又巴結上了魏征,現在更是要做太子侍讀了。”蘇富榮道:“眼下那孽障尾巴已經翹上天,不知道自己姓什麼了。
如此,那就讓他知道什麼叫做天高地厚。
咱們先回去,把屬於老二的生意儘數給他。”
蘇會急了,“爹,憑什麼?”
“你懂什麼,我自有我的辦法!”蘇富榮冷笑一聲,隨即壓低聲音將自己的想法說了出來。
在場的人都是麵麵相覷,三叔公咽了口唾沫,“阿榮,會不會太狠了,搞不好要出人命的!”
“他做初一,就彆怪咱們做十五了,老二的生意都是蘇家最好最賺錢的,拿走了,咱們這麼多人吃什麼喝什麼?
這不是斷了咱們得生路?
兔子逼急了還咬人呢!”
蘇富榮道:“您老就聽我的,我要讓老二一家,吃不了兜著走!”
蘇澈此時將變賣祖產的錢銀儘數都給了蘇富強,隨即道:“爹,您藏起來的那些錢銀,也一並拿出來,咱們既然要做,就做的徹底一些。
您不要摳搜!”
“那成婚總要留點錢以備不時之需吧?”
“那留一點,其他的全都送宮裡去!”蘇澈見老蘇一臉肉疼,也隻能哄著。
“要我說,你還是送進東宮得了!”
“爹,您就聽我的就行了!”蘇澈道,送錢去東宮,固然能讓李承乾高興,但是太招搖了,而且他可不能讓李承乾覺得,自己隻會出錢。
讓老蘇送錢給皇帝,那就不一樣了。
在皇帝眼裡,老蘇那就是及時雨,是大大的忠臣,本來這個節骨眼上,李二就特地將李泰扶持和李承乾打擂台。
甚至為了吸引火力,李恪也因為一句‘英果類我’遭了秧。
事實上,李恪從任何方麵來說,都不可能有機會。
要不然也不會讓李治那個小屁孩撿了個便宜。
在蘇澈看來,太子現在要低調做人,高調做事,對挑釁一概不管,才是最明智的選擇。
你看魏征死諫出名,大明那些文官天天以死諫為榮,撞一次柱子,就能聞名天下,誰他娘的不願意做這種低投入高回報的事情?
蘇富強變賣祖產為災民,既是噱頭,也是投資。
兩者有共同之處。
“那以後皇帝缺錢了,又找我怎麼辦?”蘇富強有些擔憂的道。
“怕什麼,這不是有我嗎?”蘇澈笑道,老蘇其實政治嗅覺還是挺敏感的,要不然,也不可能帶著蘇家走出那個動蕩的歲月,“若是你在皇帝眼裡是個背景牆,那皇帝要你作甚?
如果你能替皇帝解決麻煩,不管是哪一種麻煩,你都會被重用,不就是錢?
那不是分分鐘就能賺到的?”
看著大言不慚的兒子,蘇富強忍不住提醒道:“你可不要貪墨,就算要收好處,也要偷著來!”
“爹,你放心,我心裡有數!”父子二人合計了一番,蘇富強看著家裡那一堆錢銀,也是擔心受怕的,“我這就把錢銀送進宮,免得夜長夢多!”
“爹,埋地裡的金銀也挖出來!”蘇澈忍不住提醒道。
“知道了!”蘇富強歎了口氣,這個敗家小子,真是不把家敗完不罷休喲。
與此同時,蘇富強從衙門裡叫來了一些胥吏,押送這些錢銀進宮。
雖為代縣令,但是老蘇也有進宮覲見的資格。
長安和萬年兩縣的縣令,那都是屬於皇帝直轄的,牛的很。
李二這會兒正為了洛陽的事情發愁呢,就聽宮人彙報,“陛下,長安縣令蘇富強覲見!”
“哦?他來做甚?”李二皺起眉頭,“宣!”
不多時,蘇富強進到太極宮,“微臣蘇富強,參見陛下!”
“蘇富強,你不在長安縣衙呆著,進宮作甚?”
“回陛下,微臣這一次來,是解君之憂的!”蘇富強將來時路上想好的說辭說了出來。
李二來了興趣,“你知道朕現在因何而愁?”
“前兩日大朝會,聽聞陛下為東都受災百姓而煩,臣下這兩日寢食難安。
因此,自行籌措了一些錢銀,希望能夠幫助到災民!”蘇富強道。
李二聞言也是不由讚道:“你有心了!”
這麼多人,就沒一個站出來的,反倒是蘇富強將這件事記在了心裡。
不過,他也以為蘇富強沒有籌措多少錢銀,“洛陽所需頗多,不是你一個人能解決的。”
“微臣,籌措了八萬緡錢銀!”
李二一愣,還以為自己聽錯了,“多,多少?”
“回,回陛下,八,八萬緡錢!”蘇富強道。
李二都傻了,那不是八百緡,而是八萬緡,這麼多錢,就算是一人發十緡都足夠讓災民度過難關了。
他不由的打量起蘇富強來,見蘇富強一臉忐忑的樣子,他臉上不自覺露出了笑容,連語氣也變得溫和起來,“這些錢銀你是怎麼籌措的?”
“回陛下,微臣回衙門後,和同僚說了這件事,大家都慷慨解囊,貢獻了一份心意。
可到底是杯水車薪,所以,微臣除了祖宅之外,其餘的家產,儘數變賣,這才換來了這些錢。”
蘇富強從懷中,拿出了一份捐獻名單,“微臣能力有限,這些都是先祖幾代人的積累,雖然對不起列祖列宗,但若能夠賑濟災民,解君之憂。
這不孝子,微臣願意背負。
隻求山河無恙,國泰民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