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之下,城守府內,張鄴焦頭爛額,不知如何是好。
此時,關不二一路小跑,拜見張鄴道:“元帥,雁國降將旬佸想要求見元帥!”
“不見!”
張鄴發脾氣拒絕,都什麼時候了,誰有功夫見敵國的降將。
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疲憊和不耐煩,仿佛這一刻的打擾對他來說是無法承受的負擔。
關不二卻堅持說道:“元帥,旬佸似乎有辦法對付雁軍的強弩。”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期待和堅定,仿佛看到了一線生機。
張鄴聞言,身形一頓,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神色。
他沉默片刻,終於緩緩開口:“讓他進來吧。”
不多時,旬佸被帶進城守府。
他一身破舊的鎧甲,臉上帶著風霜和疲憊,但眼神中卻閃爍著一種堅定和決絕。
他跪拜在張鄴麵前,語氣誠懇:“張鄴元帥,我願真心投靠。我出身雁國,深知雁軍作戰風格。
強弩壓製和掩護下大軍大舉攻城,這是雁國的慣性兵法。但請元帥相信,我知曉其破解之法。”
張鄴看著他,眼中閃過一絲審視和懷疑。但最終,他還是決定給他一個機會:“說吧,你有什麼辦法?”
旬佸抬起頭,目光與張鄴對視,語氣堅定:“當以火油進行火攻,便可擋住爬城的雁軍。雁軍若遭遇火攻,定然驚慌失措,甚至會自相踐踏。
此計雖險,但若能成功,必能重創雁軍,為我軍贏得寶貴的喘息之機。”
張鄴聞言,眼中閃過一絲亮光。
他沉吟片刻,終於點頭:“好,就按你說的辦。不過,你要明白,如果你有任何異心,我絕不會手下留情。”
旬佸感激涕零:“多謝元帥信任,雁國君上滅我三族,此仇不共戴天。元帥放心,我必誓死效忠,為元帥馬首是瞻!”
當即張鄴命令關不二通知袁捷,令他進行火攻。
袁捷將信將疑,立刻組織人收集火油,搬上城牆。
一罐罐的火油點燃,從城牆上推下,砸在牆麵上炸開了火花。
隨著熊熊大火順著城牆而下,整個牆麵瞬間被火海吞噬。
雁軍被燒得哭爹喊娘,紛紛從城牆上跌落。
空氣中彌漫著烤肉的焦糊味,場麵慘烈無比。
“可惡!”
嶽恒沒想到荊國方麵居然有能人,居然使用了火攻,他並未想到是旬佸出策。
如果知道是這樣,他絕對後悔當初議和時,應該把旬佸從荊軍那裡提走。
或許,他也應該後悔,不該告訴旬佸三族被屠的事。
但世界上沒有那個如果,而嶽恒也不知道旬佸的出賣。
對於他來說,現在無論強弩再怎麼壓製荊軍守將,也無濟於事。
畢竟火海之中,沒有士兵敢衝進去攻城。
如此頹勢,但嶽恒並未放棄。他依然不死心,繼續命令士兵進攻,試圖做最後的嘗試。
即使重賞之下,依然沒有效果。
隨著太陽西斜,嶽恒看著滿目瘡痍的戰場,心中充滿了無奈。
今日之敗,已是定局。
他無奈地下達了撤軍的命令,帶著殘餘的士兵黯然離去。
雁軍撤退了。
他們毫無征兆地撤退了。
袁捷直接癱坐在城牆上,一會兒哭,一會兒笑。
鴨兒關的戰火終於熄滅,硝煙漸漸散去,留下屍橫遍野的戰場和無數的英魂。
張鄴走到城牆上,望著遠處退去的雁軍背影,確認雁軍的撤退,心中五味雜陳。
“將軍,我們守住了。”袁捷拖著疲憊的身體,走到張鄴身邊,聲音沙啞地說道。
張鄴轉過頭,看著他那滿是血汙和疲憊的臉龐,心中一陣酸楚。
他拍了拍袁捷的肩膀,說道:“好樣的,多虧了你指揮。但這場勝利的代價太大了。來,我們一起去祭奠那些英靈吧。”
兩人一同走下城牆,來到戰場中央。
這裡已經搭建起一座簡易的靈堂,靈堂中央擺放著陣亡將士的牌位,周圍則是百姓堆放的貢品與水果。
張鄴和袁捷跪在靈堂前,點上了香燭,開始默默地為陣亡的將士們祈禱。
“各位英靈,你們英勇無畏,為了保衛荊國和鴨兒關,不惜獻出了寶貴的生命。你們的犧牲不會白費,我們會繼續前行,‘複我荊國,還我太平’。”
張鄴的聲音堅定而有力,“今日之勝,皆因有你們。明日之仗,我們亦將不負所托,誓死捍衛這片土地。”
祭奠完畢,張鄴站起身來,目光掃過周圍的士兵。
他們一個個眼神堅定,身姿挺拔,儘管經曆了血腥的戰鬥,但士氣並未受到影響。
他們是士兵,也是活生生的人。
誰都不希望自己隻是一個默默無聞之輩,隻是戰場上的一具屍體,死了就死了。
但是他們的元帥從來不會忘記他們。
戰爭一結束,他們的元帥第一時間就是祭奠他們陣亡的好兄弟,這是一種肯定與重視。
戰死的同僚,他們不再時孤魂野鬼,他們死得光榮。
“兄弟們,你們辛苦了!”張鄴躬身行謝。
“不辛苦!為太平故!‘複我荊國,還我太平’!”
有一人高聲回應,接著如同一個引子,立刻點燃。士兵們齊聲高呼,聲音震天動地。
張鄴點了點頭,接著說道:“現在,我們要做的是好好休息,恢複體力。這幾日大家都辛苦了,都回去養傷去吧。”
士兵們紛紛領命而去,隻剩下張鄴和袁捷站在原地。
幾日後,張鄴再次為陣亡的將士們舉行了隆重的葬禮。
他安排人撰寫了碑文,記錄下每一位戰士的名字和事跡,讓他們的英名永遠銘記在人們的心中。
同時,他也向百姓們宣傳了戰士們的英勇事跡,讓他們知道,正是因為有了這些勇士的無私奉獻,他們才能安居樂業。
在張鄴的帶領下,荊國的軍隊士氣大振,百姓們也紛紛表示要支持軍隊,共同抵禦外敵。
一時間,整個鴨兒關都彌漫著一種同仇敵愾的氛圍。
而此時,雁國的嶽恒則在回國的路上。
他一臉黯然,心中充滿了挫敗感。
他知道,這次出征不僅未能攻破鴨兒關,還損失了大量兵力和物資。
回到雁國後,或許他將麵臨君上的責罰和國人的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