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烽煙四起:逐鹿天下 > 第七十八章 那就攻打平州

第七十八章 那就攻打平州(1 / 1)

推荐阅读:

且說張鄴自從拿下秦州四郡,俘虜了宋兵一萬有餘。

白駒異穩在政務,糧草錢財,全盤按照之前的模式來上一同,審判殺掉一部分貪官汙吏和惡霸鄉紳,再拉攏餘下的士大夫和鄉紳,借錢借糧。

再經過在各地的閱軍典禮,和各種參軍福利,以及‘複我荊國,還我太平’旗號。

在秦州四郡,又接連招兵七萬。

總兵力一下子達到了十五萬之多。

全軍五大軍團,每個軍團兵力可達到三萬之多。

在秦州州牧府的議事廳內,張鄴端坐在主位上,目光如炬,掃視著下方的一眾要職。

白駒異、李軒等文官體係,以及白遠、吳羅剛、郭達、肖導成、陳實、公孫知、嚴延等武官係列,悉數到場。

這是自張鄴起兵以來,首次如此大規模的議事,也是決定未來戰略走向的關鍵時刻。

“諸位,今日召集大家前來,是為了商討我們下一步的進軍大計。”張鄴的聲音沉穩而有力,“如今,我們已拿下秦州四郡,俘虜宋兵一萬有餘,這是我們共同的功勞。

但前路漫漫,我們必須更加謹慎地規劃未來的每一步。”

眾人聞言,紛紛點頭表示讚同。

白駒異作為文官之首,首先開口:“元帥,各位將士,老夫等文官雖然治理地方,確保糧草錢財的充足。但如今,隨著領土的擴張,我們也是有些力不從心。”

李軒也是最近調為文官,來彌補白駒異人手短缺的問題。

“哦?白老請講。”張鄴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白駒異拂須,沉吟片刻,說道:“一是人才短缺。

我們雖然拿下了胥州和秦州,共八個郡,但多數原來的地方官員要麼是宋賊死忠,要麼是貪官汙吏被殺。

地方治理上缺少人才,政務繁忙,難以應對。

我們需要更多的文人墨客來幫助我們處理政務,穩定民心。”

張鄴聞言,點了點頭:“白先生說得極是。我也正為此事而煩惱。大家可有什麼良策?”

李軒接著說道:“元帥,我認為我們可以從兩個方麵入手來招攬人才。

一則是通過士大夫和鄉紳的舉薦。

這些人在地方上有著深厚的根基和影響力,由他們舉薦的人任職,可以迅速融入地方,穩定局勢。”

“嗯,這個建議雖然不錯,但難保他們將來不會腐朽,成為尾大不掉的地方勢力。”

張鄴一針見血地提出其中的弊端,補充道:“可以選用他們舉薦的,但是要安排他們異地就職。”

畢竟前世的曆史也不是白學的,這就叫千年的曆史經驗。

張鄴還是讚許地看了李軒一眼,“那二呢?”

“二是通過開科考試。”李軒繼續說道,“我們可以選拔出識字段文的文人或者有點識字的人,給予他們機會,讓他們為我們效力。”

張鄴聽後,深思片刻,然後轉向武官們:“各位將軍,你們對此有何看法?”

白遠率先發言:“元帥,我認為李先生的建議非常可行。我們武將負責打仗,治理地方還需要靠文人。隻有文武並重,我們才能走得更遠。”

吳羅剛、郭達和肖導成等也附議讚成。

畢竟他們也不識幾個字,對於地方治理更是僅僅局限於一鎮一村,根本不懂政務。

張鄴看著他們,若有所思,道:“招一批文人,令他們在軍中負責教習軍官們學習文字,要求不多,隻要認識常規的文字即刻”。

吳羅剛、郭達和肖導成等一批將領一陣撓頭!似乎能想象到那學字的痛苦。

李軒即刻拿筆記下。

張鄴又補充道:“教材就拿軍中的三大紀律和八項注意為初始教材”。

再怎麼說,全軍都基本會背誦三大紀律和八項注意,隻不過把這些字對應起來學習罷了,會相對簡單些,更容易提高全軍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陳實也進言說:“元帥,我認為我們還可以在軍中設立文官職位,讓這些文人參與軍事決策和管理。

這樣不僅可以提高軍隊的戰鬥力,還能加強文武之間的溝通和協作。”

張鄴聞言,眼中閃過一絲光芒:“陳將軍的提議很有見地。”

見到張鄴的肯定,陳實也大膽了些:“元帥,除了招攬人才外,我們還需要加強軍隊的訓練和裝備更新。雖然我們現在兵力雄厚,但與宋國和明國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

張鄴聽後,大為陳讚。

這陳實不愧老將,見解和眼光都比自己這批新人看得遠。

既然說到了軍隊,那麼張鄴就將話題引道軍事上,他看向大家:“諸位,如今已經拿下秦州,我們下一步應該如何進軍?”

眾人一陣寂靜,畢竟一直來白遠、吳羅剛、郭達、肖導成等人都是聽從安排,還從沒想過這些戰略。

倒是陳實、嚴延二人多有所想法。

嚴延沉吟片刻,說道:“元帥,我認為我們應該向南麵緊鄰胥州的寧州進軍。如今寧州已經被我們徹底隔斷了與宋世基的聯係,它處於孤立無援的狀態,拿下它最為合適。”

張鄴聽了,也是心動不已,寧州是一支孤軍,拿下它會比較容易。

到是陳實皺著眉頭,出言道:“元帥,此舉不妥!”

“哦?”

“元帥,我軍是‘複我荊國’的荊軍,眼下宋南明皆是我們的敵人。

一旦我們拿下寧州,就必然需要直麵南邊的明國。

屆時,我們便會同時麵對宋和明兩大勢力。以我們現在的實力,尚不足以獨抗宋和明”

陳實停頓一下,見大家都看向他,有些不自在。

張鄴鼓勵:“繼續說”

“元帥,我認為我們應該向西北麵緊鄰秦州的平州進軍。平州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一旦我們拿下平州,就相當於在宋境那裡插了一道劍。”

張鄴聞聽,不由點頭稱是:“既如此,那就攻打平州!”

會議結束時,張鄴給一眾武將提出了要求,以後都要考慮策略。並給他們留下了行軍三問:仗怎麼打?什麼時候打?在哪裡打?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