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漢官 > 第41章:洛陽與四夷

第41章:洛陽與四夷(1 / 1)

推荐阅读:

達奚遠死了,是乞伏翔親自砍的。

所以達奚遠死不瞑目,便是腦袋掉在地上眼睛也死死得盯著乞伏翔。

然而乞伏翔卻絲毫不懼,甚至還朝他腦袋上吐了口老痰。

“呸~老狗!”

看著達奚遠那身首分離的慘狀,乞伏翔的心情那叫一個暢快!

要知道為了攻下蠶台城前莫部足足傷亡了八百餘人,堪稱是傷筋動骨。

如果不是擔心惹惱魏哲,他甚至都準備把達奚遠的腦袋製成酒具把玩。

其他行刑的前莫部勇士亦是感覺一陣神清氣爽。

明明是魏哲逼著他們攻城的,可是此刻他們竟然對魏哲有些感激了。

人性的複雜便是如此。

有時候上位者的些許示好,就足以抹除前麵的一切過錯。

當魏哲得知此事後也沒有說什麼。

十分之一的概率都讓達奚遠撞上了,那隻能說明他該死。

再說他讓前莫部行刑本就是讓他們發泄怨氣的。

至於讓兩個部落徹底結仇,那隻是捎帶手的事情罷了。

再說了,漢軍這次也傷亡了五十九人。

由此可見攻城的難度確實不是野戰可比的。

即便是木城也必須做好損失慘重的準備。

當然,此戰魏哲也有不足之處。

相比於騎戰而言,魏哲確實缺少攻城的經驗。

畢竟在黃巾之亂的幾次戰鬥他都是以騎戰為主,基本上都是旁觀步卒攻城。

現在看來眼看千遍,終究不如手過一遍。

於是在處理完俘虜的問題後,魏哲也在暗自總結此戰的經驗教訓。

……

片刻之後,蠶台城達奚遠宅邸。

隻見戲誌才風塵仆仆的拿著一卷竹簡走了進來,身後還跟著一個禿頭大漢。

“明公,清點過了,此城尚有八千餘斛糧食,另有草料十倉。”

“那就按老規矩來吧!”

說罷,魏哲方才饒有興致的打量起一旁的禿頭大漢。

“你就是俟斤德?”

“回將軍的話,是小人。”隻見此人二話沒說便撲通一下跪倒在地,一臉惶恐的向魏哲表著忠心:“蠶台部不知天命,死有餘辜,小人願為將軍效勞。”

俟斤德顯然是誤會魏哲口中的“老規矩”,還以為又要挨刀子呢。

魏哲見狀當即哈哈一笑。

“放心,不殺你。我還要送你一場富貴。”隻見魏哲笑眯眯的看著跪在地上的俟斤德道:“從現在開始,蠶台部的首領就是你了!”

此言一出,俟斤德當場就愣住了,畢竟沒有副手不想轉正的。

回過神來的俟斤德當即滿臉激動的對著魏哲膝行幾步,匍匐在地雙手合十。

這是蠶台部祭祀天神時的禮儀,表示尊敬與臣服。

短時間內巨大的心理落差,讓他一時間甚至忘記用語言表達感激。

很明顯,此刻在俟斤德眼中與魏哲天神無異。

至於先前的“十一抽殺令”俟斤德顯然已拋之腦後,反正死的人又不是他。

甚至他還為此暗自慶幸,畢竟若非此令達奚遠也就不會死。

達奚遠不死,他也就當不了蠶台部首領。

而魏哲在聽向導解釋了這個禮儀的含義之後,顯然也十分滿意他的態度。

“起來吧,下去修整一下,過幾日檢點青壯隨我去東暆城。”

俟斤德聞言當即跪在地上,一臉謙卑道:“蠶台部將是您最忠實的仆從!”

說罷此人方才一臉卑微的倒退著離開了。

然而剛離開達奚遠的宅邸,俟斤德便無法抑製的露出一臉狂喜之色。

……

且不說俟斤德那邊如何歡喜。

待其走後,魏哲便與戲誌才說起後麵的安排。

“通知船隊,讓他們分一艘船出來,將傷兵送回前莫城休養。”

“另外今日前莫部表現不錯,讓人好好犒勞。”

戲誌才聞言當即躬身應喏。

確實,就算是訓狗也應該有獎有罰。

蠶台部出牛羊犒勞前莫部,正合獎罰之道。

不過有些東西戲誌才一時還真不知道該怎麼處理。

“明公,又繳獲不少鐵錢,但都混在一處,分不出哪些是咱們的。”

說到這裡戲誌才有些哭笑不得。

雖然假幣是他們鑄造的,可是他們自己也分不出真假啊。

如此一來,這些鐵錢反倒成了雞肋。

畢竟帶回去也是廢物,但扔了又怪可惜的。

魏哲聞言頓時有些蛋疼。

這事兒鬨得,恐怕未來相當長一段時間朝鮮半島都要假幣橫行了。

念及此處,魏哲索性道:“發賞!穢貊人既然認這錢,就發下去。”

要知道這些鐵錢在前莫部的夷兵眼中可是好東西。

並且這玩意兒能在他們內部流通,那麼真錢與假幣其實沒什麼區彆。

見魏哲這麼一說,戲誌才一時也無話可說。

彆的不說,至少這筆賞錢發下去,前莫部絕對會士氣大漲。

要知道他們以往替首領打仗,可從來沒有領過什麼賞錢。

訓狗嘛,那也是需要調教的。

……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

當魏哲在朝鮮半島翻江倒海之時,洛陽朝堂也在暗流湧動。

先是太尉楊賜與天子爭辯時觸怒今上而遭罷免。

隨後天子以資曆深厚的前並州刺史鄧盛為太尉。

話說鄧盛乃是太原王允的伯樂,對他還有救命之恩。正是在鄧盛的提拔和宣揚下,王允的名聲才越來越大,乃至於得任豫州刺史。

然而鄧盛這個太尉也沒有當幾天,不久便因病被免。

至於鄧盛是不是真的病重誰也不知道,不過京師有流言稱天子對其與黨人來往過密十分不滿,故免之,轉而以留侯張良之後張延為太尉。

對了,這位張太尉的表字也為“公威”。

誰也不知道這背後經過怎麼樣的博弈。

反正魏哲打下前莫部的時候,楊賜又被晉為司空了。

然而等到魏哲率領大軍攻打東暆城的時候,司空楊賜,薨!

天子遂以光祿大夫許相為司空,前司徒陳耽因直言犯上,下獄死。

數月之間三公之尊三換兩死,朝局不穩可見一斑。

並且禍不單行。

正當朝堂動蕩之際,三輔又爆發了“螟災”。

所謂“螟災”是指由螟蛾的幼蟲引起的一種蟲害。

每當“螟災”爆發時,大量的螟蛾的幼蟲會咬食穀物的內部,導致作物受損甚至死亡,是一種極為嚴重的災害,幾與蝗災無異。

一時間關中流言四起,甚至市井之中隱有人言:天子無德,故天警之。

天子大怒,下令徹查,然最終無果,隻得不了了之。

可以說中平二年的這個秋天,洛陽朝局之詭譎完全不下於去年黃巾大起之時。

誰也不知道天子為什麼忽然變得暴躁起來……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