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曹操分彆,回到府中,未央召來黃忠,命黃忠立刻出城,回到老虎寨,問問吳匡禁軍之中有沒有值得信任的。
為保證禁軍相信他,未央還讓黃忠問吳匡要一件信物。
吳匡之前是禁軍首領,出逃時隻帶走一小部分禁軍。
剩下的禁軍都被董卓收編,想來,裡麵還有與吳匡交好之人。
接下來就是曹操刺董,之後開啟聯軍討董副本,未央也要謀劃如何逃出京師。
他是說過要殺董卓,可沒說什麼時候殺。
現在是不可能的,代價太大,一旦操作不慎,把自己小命丟在洛陽可劃不來。
未央身為玩家,被殺雖然能複活,但黃忠、張遼等人與他的關係重新回到冰點。
身上的官職也會消失。
沒有絕對把握保障自己安全情況下,未央絕不會對董卓動手。
次日,未央上朝議事。
未央站在前排,與前麵的董卓很近。
一見董卓,他心中一驚。
現在的董卓比之前胖了好幾圈,嘴唇略微發白,整個人顯得十分虛弱。
之前董卓身體也胖,但整個人精神氣十足。
看來,董卓這是被皇宮中的宮女掏空了身體呀。
新上任的小皇帝坐在龍椅上戰戰兢兢,朝中一切事物均由董卓處理,百官哪裡敢有反對意見,董卓說什麼他們一律同意。
富老板和不少投靠董卓的玩家也買了官職,跟著一起上朝。
朝中政事很快處理完,董卓看向百官,
“老夫要請諸位辛苦一趟,隨老夫去迎接一人!”
“是!”百官恭敬從命。
董卓大步出了大殿,呂布一直跟在其身側。
“臣等告退!”
百官對皇位上的劉協行了一禮,連忙轉身跟上董卓。
生怕跑的慢了,被董卓懷疑。
未央回頭後,與後麵曹操對視一眼,徑直離開。
走到一名官員跟前,未央詢問道:“這位大人,可知是何人竟能勞煩相國親迎?”
那官員本來低著頭前行,聽見聲音,抬頭看見未央,冷哼一聲拂袖離開。
未央嗤笑一聲,暗道:這麼硬的骨頭,之前怎麼沒見你站出來。
現在未央的名聲已經徹底臭了,甚至比董卓還臭。
董卓有兵在手,想殺誰就殺誰,對此,眾人敢怒不敢言。
之前有人在背後罵未央,被他聽見。
罵人的本以為自己要九族消消樂了,誰知道什麼事沒有。
之後罵未央的人就更多了,京都凡是對董卓有恨的,都將矛頭對準未央。
現在的未央,可以說是徹底成了董卓背鍋的。
不過也不全是罵他的,這不,旁邊就有兩名官員小跑過來,為他答疑解惑,
“驃騎將軍,聽聞相國這是去迎接大儒蔡邕。”
未央看向二人,“蔡邕?”
“正是!”
其中一人道:“驃騎將軍可能聽說過,這蔡邕蔡伯喈可是大漢有名的大儒。”
“相國執掌朝政後,求賢若渴,立刻派人去請蔡伯喈入朝輔政。”
請?這個字用的好啊。
殺人魔王去請人,說出去誰信。
蔡邕字伯喈,與盧植一樣為漢末大儒。
他有二女,其中一女便是著名才女蔡琰。
未央疑惑道:“蔡伯喈之前也是朝中官員,後麵為何辭官離京?”
另一人搶先回答道:“將軍有所不知,先帝曾問百官,天下多災,是何原由,百官不答。”
“先帝知蔡大儒經學功底深厚,向他詢問治國之策。”
“蔡伯喈上書先帝,婦人、宦官乾預政事,並一口氣彈劾當時的太尉張顥、屯騎校尉蓋升、長水校尉趙玹等多位高官貪贓枉法。”
“可惜,蔡大儒的上書被當時的十常侍曹節看見。”
“十常侍聯合蔡大儒彈劾的官員一同詆毀蔡大儒。”
“眾人派人寫信誣告蔡大儒,先帝聽信讒言,將蔡大儒下獄。”
“後中常侍呂強知道蔡大儒無辜,向先帝求情。”
“先帝想起蔡大儒的上書,免去蔡大儒死罪,將他全家流放。”
“十常侍後麵屢次派人刺殺蔡大儒,為了避難,蔡大儒逃命江海,遠走吳會之地,現在已經有十幾年了。”
“多謝告知!”
未央道謝,心中不免感慨,朝中儘是奸佞,四方皆是吸血鬼,也難怪張角起義,數日之間,響應之人便有數百萬。
即便身為漢家兒,未央也不得不說,一個王朝爛透了就特麼該亡。
洛陽城門外,董卓站在最前麵,後麵是呂布,隔了一段距離是百官公卿。
前麵,西涼鐵騎兩側列陣,中間一條路。
原本這裡有不少玩家,西涼鐵騎出來後,大肆殺戮。
地麵上,還有不少玩家死亡爆出的裝備。
眾人等了許久,才見遠處烏泱泱一大群人影。
不多時,馬蹄聲震天、塵土翻飛。
“父親,蔡邕帶到!”
牛輔飛馬前來,翻身下馬,身後跟著李傕、郭汜二將。
董卓揮揮手,大笑道:“你們辛苦了,先下去休息!”
“是!”
三將上馬,將兵馬帶走。
牛輔的軍隊離開後,前方的空地上隻剩一隊馬車,約莫有十餘輛。
為首馬車上下來一五六十歲身穿素衣、須發半白老者。
看見此人,董卓一路小跑過去,邊跑邊大叫道:
“伯喈兄,你能來輔佐卓,卓三生有幸啊!”
百官見董卓跑過去,連忙跟上。
蔡邕扶了扶老腰,拱手道:“一把老骨頭,承蒙相國看得起。”
董卓一把扶住蔡邕,大笑,“走走走,伯喈一路舟車勞頓,老夫要親自為伯喈兄接風洗塵!”
馬車上前,董卓與蔡邕共乘一輛馬車入城。
一入城,董卓一口一個伯喈兄叫的親切,嗓門還很大,與當日跟未央進城情景差不多。
其中深意,不言而喻。
路兩旁,依舊有不少百姓。
當眾百姓知道與董卓同乘一輛車的是蔡邕後,看向蔡邕的目光皆崇拜不已,與當日看未央的眼神完全不同。
蔡邕世間大儒,名聲本來就好。
做官時又屢次進獻治國良策,可惜皇帝昏庸,雖偶爾聽從,可隻要十常侍從中作梗,之後蔡邕便被陷害。
不止是蔡邕,漢靈帝在位時,不少忠臣進言,他也都聽從,但是要十常侍一插嘴,忠臣立刻成奸臣。
能保住小命,就算你幸運。
所以即便是蔡邕這種人投靠董卓,也不會影響蔡邕的聲望,百姓自然腦補出一個老頭子被董賊脅迫,不得已出仕的劇情。
相國府,董卓設宴。
之後,蔡邕被任侍禦史、治書侍禦史、尚書。
董卓對其禮遇敬重,可見一斑。
未央心中感慨,怪不得後麵董卓死,蔡邕冒天下之大不韙,為董卓哭泣。
雖說是董卓強征蔡邕,但對蔡邕的確夠好,後麵董卓多有殺戮,隻要蔡邕勸諫,董卓基本聽從。
黃忠很快回來,還將吳匡帶來。
未央驚訝道:“京都危險,你怎麼親自來了?”
吳匡道:“將軍於我有大恩,如今正是將軍用我之時,吳匡敢不效命?”
“將軍放心,如今董卓執掌京城,殺何苗之事沒人會追究了。”
“嗯?”
提起何苗,未央忽然想到何皇後。
按理來說,董卓廢帝之後,劉辯與何皇後一同被李儒鴆殺,可到現在,都沒有二人被殺的消息傳出。
這二人是被殺了?還是活著?
吳匡從懷中掏出一封信,“將軍,這上麵的人都是可信之人。”
“隻要他們見到我,我可保證他們效忠將軍。”
未央接過信,掃視一圈,上麵有四五十人。
然後,他就看見一個熟悉的名字:高順。
指著信上的名字,未央欣喜道:“這高順你也有辦法讓他效忠我?”
吳匡點頭,“我曾是大將軍何進的下屬,高順與我是同袍。”
“高順為人木訥,寡言少語,因此得罪不少小人。”
“我知此人是個重感情之人,曾多次相助,高順對我也是極為敬重。”
未央大喜道:“好,就他了,入夜之後,你與漢升喬裝打扮,前去將高順請來見我。”
入京之後,未央便開始謀劃如何出京。
他帶來的軍士中,有三十人被他秘密放出,暗中監視董卓諸將。
隻要這些人不在宮中,這些人的消息還是很容易查到的。
宮中都被換成西涼兵,未央很難安插自己人進去。
高順,未央也派人去查找過。
與典韋一樣,高順也被派去守城門。
然而,典韋現在還是個小頭目,高順直接降成了兵卒。
看來,高順的性格讓他吃了不少苦。
入夜,黃忠與吳匡從後麵出去,未央於府中等待。
兩個時辰後,二人回來,高順也被帶回。
“將軍!”
看見未央,高順拱手,神情平靜如湖。
“高將軍!”
未央起身拱手,這才看見,高順額頭青一塊紫一塊,“怎麼弄成這樣了?”
高順依舊平靜,“打了幾架,沒什麼大事。”
雖說高順不在二十四將之列,但也是有些武藝的。
西涼兵悍勇,可一兩個也不可能是高順對手。
那些有官職的,應該不可能與高順這個小兵計較。
畢竟,高順真要得罪他們,直接殺了就是。
聯想到高順的脾氣性格,以及西涼兵的蠻橫跋扈,未央大概能猜到發生了什麼。
人在屋簷下,不得不低頭啊!
高順不願多說,未央也沒多問,他道:“高將軍,皇宮之中,可有原是禁軍的兄弟?”
高順道:“有一些兄弟,得罪了西涼兵,西涼兵讓他們在皇宮中專門乾雜活累活。”
“可有辦法聯係他們?”
“這些人晚上睡覺是在宮外。”
隨後,高順將這些人的住處告知。
高順說完,起身拱手道:“驃騎將軍,吳匡將軍,沒什麼事,高順告辭!”
未央問道:“高順可有家人在洛陽城中?”
高順不明白未央何意,但還是道:“家中隻剩高順一人,並無其他親屬。”
未央直接道:“既然如此,那你還回去作甚,不如留在我府。”
看出未央愛才之心,吳匡也跟著勸道:
“高順兄弟,以你的性格,回去也是受欺負,不如跟著驃騎將軍算了。”
高順沉默,看出他的猶豫,未央上前搭著高順肩膀,
“放心,我這府內有三四百人,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沒人會察覺的。”
“你不回去,西涼兵也隻會認為你跑了。”
“就算真出了什麼事,有我擋著。”
“就這麼說定了,漢升,去收拾一間屋子給高將軍居住。”
黃忠與吳匡將高順帶下去,安定好高順後,二人回來。
未央讓二人前去聯係高順所說的那夥禁軍,讓黃忠混入其中,這是未央計劃的關鍵一步。
這一步不做,後麵的計劃很可能功虧一簣。
好在,吳匡聲望夠用,很順利將黃忠安插進去。
之後,未央又派了十名士卒協助黃忠,他的計劃也已告訴黃忠。
隻要後麵未央示意,黃忠會立刻行動。
這日,董卓處理完朝事,於偏殿休息,未央也被叫去。
床榻上,董卓斜躺著,身旁有四名妙齡宮女捏肩捶背。
呂布立於一側,雙眼偶爾在宮女身上掃視,眼神貪婪。
這種情況,也不是第一次見了。
每次董卓處理完政事,都會來這裡。
呂布是他的保鏢,肯定要在。
可未央不明白,為啥每次都要把他叫過來,讓他站一兩個時辰才讓走。
開始未央還有點怕,生怕董卓哪根筋不對勁直接讓呂布殺掉他,後來也就習慣了。
門外響起一陣腳步聲,一人走了進來。
床榻上的董卓看見來人,笑道:“孟德,今日為何來遲?”
一聽這話,未央思緒飛速旋轉,這是要刺董。
曹操拱手道:“馬匹瘦弱,所以來遲,還請相國恕罪。”
董卓大笑道:“正好有西涼進貢來的好馬,吾兒奉先,去挑一匹送與孟德!”
“是!”
呂布拱手出門。
曹操眼見呂布離開,心中暗道:“天要此人死!”
這段時間,呂布一直待在董卓身邊,曹操一直沒機會行刺。
每日袖中帶刀見董卓,曹操也生怕那天被董卓發現。
曹操回頭,用眼神示意未央。
未央心中萬分糾結,此刻還不想殺董卓。
他很難確定殺死董卓後,呂布會被他們二人說服。
即便呂布不動手,洛陽城內外還有幾十萬西涼兵。
但此刻,他已經是被架在火上烤。
早知道,特麼的不發那毒誓。
“慢著!”
正當未央猶豫之際,董卓大叫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