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大疫期間,各地每日的奏報,如同雪花一樣,折磨的李翔疲憊不已。
可好不容易三年疫情過去了,接踵而來的經濟恢複工作,是讓他忙的一刻都歇不下來。
李翔到底也沒睡上兩個時辰,洗漱一番,就被迫揉著臉來到禦書房。
“皇家政院那邊的政務班,怎麼樣了?”
今日的議題,依舊還是有關中原和南方的問題,尤其是中原的問題。
管仲開口回道:“因為三番兩次的被打斷,並不順利,加上皇上有意整肅底層吏治,臣打算今年開始,京官可以放緩,縣級官吏輪流進京受訓,暫定為期三個月。”
李翔手指敲著桌麵,思索著道:“在各州開設政院也準備開課吧,讓各州刺史自行籌備,各縣官員輪流受訓!”
皇家政院,是基於三年疫情期間搞出來的。
中原大戰和南方大戰結束之後,中原和南方各郡縣官員,大量的保留了原有官員繼續擔任各地官吏。
一來,中原大戰和南方大戰拿下來的地盤,幾乎都不比原本晉軍手中掌握的地盤少多少了。
如此龐大的一塊地盤,需要大量的官吏。很顯然,晉軍的儲備就算是再多,但也不可能支撐得起這麼龐大的數量!
故而,在原本的中原和南方,大量的任用了原本屬於趙匡胤或者是朱元璋的官吏。
官吏,官吏,這其中,不僅是官,還包括吏。
官,不說縣級的單位,光是縣一級的單位,縣令、縣尉,再加上其他的輔官,就算是一個縣,想湊夠一個基層的政府衙門,也得五六個官員。
至於吏,需求的數量那就更多了!
二來,疫情來的太快,太突然,中原之地直接麵臨疫情,這塊地方必須要儘快穩定下來,才能夠儘可能更好的麵對疫情的衝擊,為了穩定,容納原本屬於趙匡胤的那些官吏是必須的。
至於南方,雖然在這三年期間並沒有麵臨瘟疫的威脅,可是,南方卻要承擔這幾年對於中原的輸血。故而,這塊地方也要求穩,隻不過遠遠沒有中原那麼嚴重而已。
由此,在這三年的期間,李翔開辦了皇家政院,讓南方的基層官員分成多個小批次,輪流進京入院。
一來,這相當於一個彙報工作的平台。
二來,既然是來彙報工作了,自然有政績不凡的,也自然有政績拉胯的,如此,又成了一個互相交流學習的平台,提高官員的治理能力。
以至於,這個原本為南方官員設立的平台,後來未被疫情侵擾的其餘各地官員也參與了進來。
三來,這塊的地方,也是給這些關於輸送大晉思想的地方。
畢竟,這些都是朱元璋原本手下的臣子,朱元璋的思想和理念,對於他們根深蒂固,李翔自然要一點點的給他們扭轉過來,扭轉為他們大晉的思想。
隻不過,從南方到京都,荊州這條線是走不通的,三年裡,荊州靠近中原的那部分同樣也爆發了瘟疫,自然不可能讓這些官員走這條路線,絕對不可能讓瘟疫帶到司州之內。
可如果是從長江進入漢中走漢中這條路線的話,這條路線那就比較費時費力了。因此,這三年裡,皇家政院可謂是一波三折。
相比南方,雖然當初為了維穩,容納大量朱元璋勢力的舊官員,可是,這塊地方依舊是穩定向著大晉所想要看到的方向前進的,隻不過在速度上,相比預計的要慢了許多。
可中原,如今就是亂象頻生了!
鹽政的問題,也隻是其中之一罷了!
這些趙匡胤勢力的舊官吏,當初大批次的抱團在一起,以至於,貪贓枉法都不是一個一個的,而是一群一群的。
疫情期間,又沒有時間搭理他們!那個時候,還用得上他們,相比於當時他們麵臨的問題,可以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有需要的時候,處理幾個冒頭的就是。
以至於,經過了這三年的時間,這些人已經發展成了一個龐大的群體,甚至,連京城的一部分官員,都被同化為他們利益鏈條上的一部分。
雖然說,大晉最核心的那部分人,並沒有涉入其中。可是,中原的亂象,已經足夠讓李翔下定決心好好整頓上一下了。
因此,李翔準備將中遊的官員也拉進皇家政院來遛一遛,選出一部分可看應用的繼續留任,剩下的那些,完全可以在皇家政城之內曆數他們的功過,當成反麵教材,集中查辦上一批。
諸葛亮看著李翔,遲疑一下,道,“皇上,關於兩位欽差,不知皇上心中可有人選?”
中原和南方要大力整頓吏治,尤其是問題重重的中原。
在好幾天之前,就已經傳出消息,要挑選兩名欽差,分彆去往南方和中原,用來督促南方和中原各州刺史。
同時,這兩位欽差的手中可是有尚方寶劍的,遇到懈怠,甚至是陰奉陽違者,各州刺史之下,是有當場執法的權利的。
而對於這兩名位高權重的欽差,究竟是哪個人選?眾多朝臣,也向來是關心無比!
雖然說,這兩名位高權重的飲差手中的權利隻是一時的,等到中原或者南方的問題結束了之後,回歸朝廷之後,這些權利也就自然重新收回來了。
可是,對於這些文官來說,如果能夠辦好這件事情,日後,在他們的政績之中,也是濃墨重彩的一筆。
尤其是中原,因為其積累的重重問題,倘若能夠把這個差事辦好的話,日後絕對會是一片坦途。
“孔明也開始關心起了這些?”李翔笑了笑道。
這兩個位置,和諸葛亮是沒什麼關係的。
他才剛剛從益州刺史的位置升到了工部尚書。
工部,他的前任賈詡向來是不管事的,原本的工部侍崇姚崇名義上是侍郎,其實乾的就是尚書的活。
但這三年,姚崇奮戰在涼州第一線,如今又繼續外派為刺史,積累政績,故而,工部的重擔完全就壓在諸葛亮的身上了。
諸葛亮現在是要挑起這六部之一的大梁的,儘快熟悉這邊的事情,不可能讓他直接扔下這邊而去中原,或者是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