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女美生耽 > 封神:開局被抽龍筋 > 第736章 奇妙的巧合,人間的棋局

第736章 奇妙的巧合,人間的棋局(1 / 1)

推荐阅读:

第736章 奇妙的巧合,人間的棋局

第736章 奇妙的巧合,人間的棋局

“我在想,何時對祖龍出手。”敖丙在南贍部洲之海濱尋一處地方坐下,將龍吉公主擁抱在懷裡。

對祖龍出手,是敖丙一直就有的想法。

他從趙公明的時空當中回轉,也就是為了此事。

但回轉了天地過後,他卻總在拖延,一直在避免著與祖龍的見麵,避免著與祖龍的廝殺,轉而將自己的目光,順水推舟的,落到了其他的事上。

這並非是他怯懦。

而是因為敖丙沒有想好,祖龍死後的事,應當如何處理。

古往今來,就沒有過任何一位死於仙神之手的人皇——人王,都不曾有誰被仙神所斬殺。

是以,敖丙但凡是開著天下之先,這在天地之間所引起的震動,是無法想象的。

同樣的,那源自於人道的反噬,更是不可想象的。

就正如廣成子所言,龍族,本來就已經被人道所鎮。

若是這時候,龍族的身上,再背負一個弑殺人皇的罪名,那除非是有朝一日人族滅亡,不然的話,那人道之氣,足以壓得龍族,永無翻身之日。

這是龍族絕對承擔不起的後果。

是以,敖丙也想過,是否要為此和龍族切割。

可反過來,敖丙的存在,乃是龍族的旗幟,是龍族的支柱。

更是龍族當前,唯一的一位天龍。

若是他和龍族切割,那和抽走了龍族的根基,有什麼區彆。

這就是敖丙在始皇帝的事上,遲遲不動的原因。

左右為難。

進也不是,退也不是。

他往南贍部洲而來,其所求的,也不僅僅隻是南贍部洲這邊妖族的變化——同樣,也是想要看看妖族這邊,是否存在東西或者說手段,能削減人道的反噬……又或者,是將人道的反噬,係於他一個人的身上,而不至於牽連到龍族,牽連到驪女和龍吉公主。

然而,廣成子的言語,卻是給敖丙打開了一個新的思路。

那人道的反噬,是無法阻止。

但人道的反噬,是有過程的。

是先蔓延到敖丙的身上,然後,再循著敖丙和龍族的聯係,蔓延到龍族的身上。

但,如果在人道反噬的過程當中,敖丙‘躲’開了這人道的反噬,被人道所反噬的對象,和人道直接衝突的‘敖丙’,於天地之間,處於一種‘在’又‘不在’的狀態。

那麼,這源自於人道的反噬,一直‘追溯’敖丙的存在,而無法沾染到敖丙的身上,那麼這反噬,是否就和龍族,隔絕開來了呢?

隻要在敖丙遁於歸墟的時候,這人道之氣的反噬,有一個緩衝,或者被削減到一個程度,那這件事,自然也就被處理好。

至於說緩解人道反噬的法子,這一點,敖丙其實已經有了考量了。

天庭的青龍神宮之內,藏著一束種子。

九穗嘉禾的種子!

那是當年敖丙往火雲洞的時候,神農氏所托付給敖丙的東西。

亦是不應長生的神農氏以無窮的毅力煎熬著,以血肉凡軀在生與死的掙紮之間所成就的,凡人最需要的東西。

在天地之間任何一種地方,都能生根發芽的,糧食的種子。

得了這種子過後,敖丙就一直將其藏於青龍天宮當中。

因為連敖丙自己,都不敢確定,一旦這種子落於天地之間過後,在天地之間所引來的結局,是好還是壞。

天與人之間的關係,是更加的統合,還是人族徹底擺脫了仙神的影響,而仙神也因為無法再影響人族,雙方彼此之間,再無關聯,最後徹底放手一戰。

所以,就算是以敖丙的膽量和決斷,都隻能將神農氏所托付的九穗嘉禾,藏於青龍天宮當中。

但如今。

始皇帝的舉動。

人間的局勢。

廣成子的請托。

敖丙自身所麵對的困境。

再加上神農氏所托付的那九穗嘉禾。

以及最後的,敖丙所具備的,撬動這‘巧合’的力量。

一個無比完美的循環,便在這巧合當中,顯現出來。

敖丙伸出手。

青龍的象光,便在他的掌中明滅。

代表著新生的力量,便在這明滅之間被扭轉。

青龍白虎相合之勢,化作相悖與相逆。

一種近乎於‘災殃’的力量,便在其間顯化。

這力量顯化的時候,天上的日頭,都在陡然間變得熾烈三分。

那是在太陽上,監控災殃的九位金烏太子,本能的感應到了這一股極具威脅的力量。

然後,那被逆轉的生機,其間那不受控製的,‘木行’的力量,在這陡然熾烈的太陽之光下,非但沒有被壓製,反而是越發的強盛。

五行之間的生克運轉,都在這力量顯現出來之時,被徹底的顛倒一般。

緊接著,敖丙掌中的那一點類似於災殃一般的氣息,便在日光的照耀之下,緩緩轉變,化作蝗蟲模樣——隨即便被敖丙掐滅。

而在這蝗蟲顯化之時,旁邊的龍吉公主,都已經是被驚得屏息凝神,一身的法力,都隨之運轉了起來。

這就是敖丙一開始想要動用的手段。

在斬殺了始皇帝過後,摧毀其功業所用的手段。

亦是能讓任何一個人族帝國崩塌的手段。

西王母為最頂級的大神通者之一,執掌厲及五殘,乃是天地之間,最為初始的戰神,亦是天地之間,最為初始的刑罰之神。

刑者,乃是對應法度而出的存在。

可西王母的時代,那天地之間,規矩和法度,都完全不存在,那‘刑’,又從何而來?

答案是天地。

天地本身,有一種平衡,也即是道。

這種平衡,便是天地之間,最為初始的規矩。

最古老的‘刑’,也就由此而來。

自天地而生,自道而生。

而天地的根本,便是五行。

是以,最初的刑,也便是出自於五行。

此時敖丙掌中所顯化的,便是五行所對——木之刑。

於生靈而言,這天地之刑,便是災,是殃,故此,敖丙掌中的這氣息,才顯化出災殃之氣。

可同樣的,因為這木之刑乃是天地本身的一種變化,是天地五行輪轉的顯化,乃是天地之‘正’,故此,其又完全不受太陽上那幾位金烏的影響,更是不受一切禳災驅邪之法的影響。

這就是刑罰之道的極致。

天之刑。

在妖族的時代,昊天大天尊邀請眾強者聯手圍殺太一時,西王母娘娘,便是以此殺招,擊傷了妖皇太一,將其肩膀洞穿,令其手中的至寶,脫手而出。

當然,以敖丙的功體,他所掌握的,當然不可能是完整的天之刑——那畢竟是大羅層次,是大神通者層次,甚至於更在其上的殺招。

是能令大羅的道果,都直接‘裂殘’的手段。

但,合以西王母的傳授,合一截教十絕陣所衍化的,‘殺’,‘絕’,以及瘟神的手段,再加上青龍本身的權柄。

敖丙卻能演化出那天之刑的些許玄妙。

也即是敖丙此時所彰顯的手段。

天之刑——木之變——瘟蝗之災。

針對天地之間,一切木行之屬的災殃。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針對天地之間,一切‘豐收’的災殃。

這瘟蝗一出,便是以無窮的繁衍力,席卷天地,將天地之間的一切木行之屬,都啃食殆儘。

無論是還長在地裡的,也無論是還是已經收成的——隻要是木行之屬,便都在這瘟蝗的啃食範圍之內。

而且,因為這瘟蝗,乃是從天之刑罰當中衍化而出,其所代表的,便是天地煌煌,是天地大道的本身,故此,哪怕是仙神以法力撲殺這瘟蝗,也都等於是犯了仙道所忌的‘殺生之罪’,更是等於直接阻礙大道的運轉。

——是以,無論人皇治下的人間,有多麼的風調雨順物阜民豐,這瘟蝗一出,都能讓人間化作白地。

再如何強盛的王朝,在這瘟蝗之下,都要崩塌!

更不要提,始皇帝同時在天地之間做了幾件驚天動地的事,對秦國之民,堪稱是壓榨酷烈。

敖丙可以保證,這瘟蝗一出,不消三年,這龐大無比的大秦帝國,這源自於始皇帝的功業,便要崩塌。

縱然這帝國的背後,有著諸多大羅的支撐,也毫不例外。

但還是那句話。

敖丙有解決此事的能力和決心,但卻沒有為這件事徹底收尾的法子。

故此,天龍依舊避著祖龍。

這天之刑罰所衍化的瘟蝗,也依舊不曾顯化於天地。

但如今……

“師弟,廣成子,未必可信。”似乎是察覺到了敖丙的決心一般,龍吉公主亦是半起,回身抱緊敖丙的腰。

“我又何懼?”敖丙的另一隻手,依舊是抱著龍吉公主。

“大不了,我去昆侖山撒潑。”

“玉虛宮的宮牆上,可還留著他的名姓。”

“就算他違背諾言,但昆侖山的那位聖人,總要替他收拾首尾的。”敖丙的臉上,忽的就擺出了一副賴上了昆侖山的樣子。

“那我們現在,是繼續往南贍部洲,還是回轉中域人間?”

“既然是出來散心,那就散到底好了。”

“師姐你什麼時候想回天庭了,我們再回去。”

“好。”龍吉公主點頭。

這個時候,廣成子所言的,‘前塵’等等,她已經完全不在意了。

……

“你這刺客,卻是不太稱職。”

“怎的,連朕的車攆,都認錯了。”當敖丙和龍吉公主,在南贍部洲一邊遊曆,一邊查證妖族之事的時候,人間大地上,那名為張良的人,已經是在一處名為‘博浪’的地界,開展了自己對始皇帝的刺殺。

“而且,朕也沒想到,除卻荊軻之外,還有第二位刺客,敢於親身來到朕的眼前。”

其令力士,在山間起了一大彈弓,然後將張良自己,當做那彈弓的彈丸,朝著始皇帝的車架射去。

在人道之氣的覆蓋之下,這是靠近人皇最有效的手段。

然後,張良如願以償的靠近了始皇帝的車架,也在那車架上,彰顯出了絕強的,人仙的實力。

但,那車架炸開時,其內顯現出來的,卻並非是始皇帝。

而是一個龐大無比的鼎!

始皇帝,在另外的一副車架上。

再然後,張良便被擒下,然後送到了始皇帝的麵前。

“小民又哪裡知曉,陛下為始皇帝之尊,但那最為華貴的車架上所座的,卻不是陛下,而是刻錄萬民的鼎呢?”

張良回想著那驚鴻一見的巨鼎。

鼎上,有諸多花紋——那紋路,顯化出諸子百家,士農工商的模樣。

在那鼎上,張良甚至是見到了自己。

他不曾見過九鼎,但見了這巨鼎的刹那,他就篤定,這巨鼎,不是九鼎——因為九鼎,是人皇之鼎,而是生民之鼎。

同樣的,也正是因為見了這鼎,張良也更加的確定了自己對始皇帝的認知。

那不是煩熱絕望之下,妄想一般的自我安慰。

而是親眼所見的事實。

“而且,小民之所以不用排石水火,本就是為了來見一見陛下。”

“真正的陛下!”

“小民?”始皇帝神色平靜,瞳孔深沉,不見絲毫喜怒,“一個儒生,也學那些庶民稱起小民來了?”

“莫非,在陛下的眼中,儒生和庶民,還有區彆嗎?”張良禮道。

“有趣。”始皇帝似乎是被張良的言語勾出了幾分興趣一般。

“看在你這句話的份上,朕,就不夷你三族了。”

“李斯,車裂吧。”

“遵旨。”李斯的聲音,自外麵響起。

然後兩個衛士,徑直的將張良押了下去。

也不知道是因為沒有防備,還是因為在始皇帝的麵前擔心汙了始皇帝的雙眼——總之,兩個衛士和李斯將張良拖下去的時候,並不曾以刑罰的手段,消去張良那人仙的功體。

於是,就在這個時候,另一發排石,自山外向著始皇帝砸了過來。

周遭的士卒,也都在李斯的喝令之下,紛紛往始皇帝的車駕靠攏——而張良,便就趁著這機會逃離。

“果然!”看著領軍的將領,以從容不迫的姿態將那飛過來的巨石打碎,護衛始皇帝的大軍,沒有絲毫的亂象,“趁亂而逃”的張良,其目光當中,亦是露出了無比的堅定。

“陛下,我為替你完成未竟之功業的!”

(本章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