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女美生耽 > 封神:開局被抽龍筋 > 第735章 廣成子的請求

第735章 廣成子的請求(1 / 1)

推荐阅读:

第735章 廣成子的請求

第735章 廣成子的請求

是啊,為什麼呢?

聽著敖丙的疑惑,廣成子也沉默起來。

他在天地之間,已經消失了許多年。

闡教被人謀算,最為危險的時候,他不曾出現。

闡教強盛的時候,他不曾出現。

佛道兩家有變局的時候,他不曾出現。

天地之間,有任何一場和他,和闡教有所牽連的變故出現之際,他都不曾出現。

可現在,他卻突然出現了。

在成就大羅過後。

在與他全然沒有關係的變故發生之時,他出現了。

一個都不願意在大羅文牒之上留下印記的人,陡然現身,要乾涉這天地的大局。

甚至要親身出麵,阻攔那不知道多少的大羅。

為什麼?

“或許,是因為愧疚吧。”良久之後,廣成子才是低聲的說道,他伸出手,似乎是想要抓住什麼一般,但卻又完全不敢握緊。

“師尊門下諸多弟子,我是其中最不成器的一個。”

過往世代的記憶,在他的腦海當中輾轉。

最不成器,並非虛言。

但正是因為最不成器,所以元始天尊,才對他最為關注。

在所有的弟子當中,作為大弟子的,最不成器的廣成子的身上,元始天尊付諸了最多的心血。

而這種偏愛,實際上並非是元始天尊的偏心,而隻是因為元始天尊對每一個弟子的關心——他希望每一個弟子,都能成材,故此對於那些比較難以成才的弟子,自然也就格外的關注。

可廣成子,卻將這種關注,當做了偏愛。

自以為自己,是元始天尊最看重的弟子,以此自矜自傲。

彆說是其他的玄門弟子了,便是闡教內部的那些師弟,廣成子都不是很看得起。

因為自己的自矜自傲,又對局勢,過於的不敏感,是以很多個世代,自己都會成為闡教的破綻。

不僅僅隻是得罪了其他的道人,同樣也讓闡教內部,產生裂痕。

是以,幾乎每一個世代,玉清元始天尊,都在收拾闡教的攤子。

雖然在成就大羅過後,知前世,知後世……知曉,自己被元始天尊關注,知曉自己能成就大羅,不是因為自己有多麼強,恰恰是因為自己最為不成器,也最為的沉不住氣,在那個時候,自己也想要補償,也有所補償。

但那些被被傷了的師兄弟們的心,又該如何補償呢?

闡教內部的裂痕,又該如何彌補呢?

沒有辦法。

所以,廣成子這一個世代,才是一直都在逃避。

在他看來,如今的太乙真人執掌門戶,顯然是要比自己執掌門戶更好的。

——畢竟,太乙真人對外,雖然倨傲,但對內,卻是極其的護短。

這種護短,對於重聚闡教的人心,可以說是至關重要。

“我雖成大羅,但闡教當中,又豈缺一大羅?”

“以眾師弟的天資,若非師尊特意壓製,他們當中,哪一個成不了大羅呢?”

“如太乙師弟,就算有師尊壓製,但也依舊踏足大羅——之後的每一個世代,也都能成就大羅。”

“能如我一般,成為闡教唯二的大羅。”

“太乙師弟如此,其他師弟,又能差到哪裡去?”

“對我而言,永不回闡教,便如徹底的死去一般,便是對闡教最大的貢獻。”

“我之本意,亦是一直藏而不出。”

“奈何,天地之局,似有所變。”

“玉鼎師弟,有扣關而動,觸及大羅之象。”

“此舉,疑似師尊,已然放開了對諸位師弟的壓製。”

“慈航師弟,亦有此感。”

正說著,敖丙便發出了自己的疑惑。

“廣成前輩言,玉清聖人刻意壓製諸位前輩的進境,令諸位前輩不成大羅。”

“這一點,晚輩卻是不明白。”

大羅的可貴,是每個人都知曉的。

大羅的境界,亦是每一位修行者,都想要成就的——古往今來的修行者,誰不想自己成就大羅?

誰不想,讓自家的弟子成就大羅?

可偏偏,在廣成子的口中,元始天尊的行徑,卻是和天地眾人之所思所想,截然相反。

“因為歸墟啊。”廣成子出聲。

“歸墟之下,真真假假,生生滅滅。”

“天地,開了又滅,滅了又開。”

“若是我輩成就大羅,代代天地的過去,相互混淆,敵友,親仇,來來去去,變幻莫測,有幾人能穩住自己的心境?”

“但不成大羅就不同了。”

“每一次天地的生滅,都是一次新生。”

“上一個世代的恩怨,舉徑,都和這一世沒有瓜葛。”

“如此,每一個世代,諸位師弟們,都能乾乾淨淨的開始。”廣成子說著,然後又舉了一個例子。

“就如小友你。”

“這一個世代,你與龍吉小友,有道侶之緣——但在之前的某一個世代,龍吉小友的道侶,卻是另外一位。”

“不成大羅,便沒有前塵,沒有前塵,上一個世代的事,就影響不到現在。”

“但若是之前的時候,龍吉小友便成就大羅,那這前塵,就必定對兩位有所影響。”

“鎮元子說,不問前代——這所謂的前代,就在這一點。”

“師尊不令諸位師弟成就大羅,便是為了保護我等。”

廣成子說著,然後便很快的略過了這一遭,又將話題帶了回去。

“如今,師尊對諸位師弟的壓製,有所放開。”

“那便意味著,這一個世代的情況,和過往的世代,都有所不同。”

“或許,這一個世代,便是真正的終極之世。”

“無數個世代的謀劃,天地的未來,其終局到底如何,便都在這一個世代上。”

“若真如此,那不止是諸位師弟,便是楊戩,哪吒等,都能觸及大羅。”

旁邊,觀世音大菩薩亦是點頭,給廣成子的言語作證。

“接引聖人在無數個世代之前,曾有大願,許生靈在未來以無限安樂——接引佛祖寂滅之前,便言曰,未來將至。”

“故此,接引聖人寂滅而去。以聖人之功果,開辟佛門之未來。”

“準提聖人,斬落前身,以聖人之功果,承接終生之苦難。”

“過往的世代,我心比天高,真當自己是執棋之人,以至於將我教弟子,都當做了棋子。”

“如哪吒等,更是受苦良多。”

“因我一己之私,要將他們化作棋子,更是讓他們身上,多出諸多破綻。”

“他們不成大羅還好,可一旦觸及大羅,那過往之身上的破綻,就會影響到他們的現在。”

“就如那放牛的,魂魄散於此間天地,便於大羅之道有損一般。”

“而太乙師弟,最是護短,他對此事,必有謀算。可若要在這一世補全楊戩哪吒他們過往的破綻,就必定要令天地生亂。”

“而師尊持天地至公,定然容不得太乙師弟。”

“到那一步,情與理水火不容,闡教也必將徹底崩潰。”

“這些年來,我雖有意想要解決此事,但大羅不溯過往,乃是天地之鐵則,更休提踏轉歸墟,去歸墟當中改變過往的世代了。”

“但小友不同。”

“小友乃是太乙——卻又因大羅之故,往來時空,得窺時空之妙。”

無一錯一首一發一內一容一在一6一9一書一吧一看!

“以小友之身,以小友之能,再輔以西王母娘娘回溯歸墟的痕跡,小友必定能踏轉歸墟,去往消亡之世。”

“我要求小友的,便是此事。”

“請小友往歸墟消亡之世一行,解我心頭之憾,補過往之缺。”

“此事,雖難雖險,但對小友自己,亦不無好處。”

“小友若斬人皇,受人道之噬——若此時,小友遁於過往,那人道的反噬,亦可消解一二。”

“而且,大羅者顯化於世代萬千。”

“小友受人道所噬,大羅有損,或可借此之法,倒果為因,以大羅之實,反證大羅之果。”

“廣成前輩之意,是那過往之世,尚不曾湮滅?”敖丙問道。

他一直都好奇,歸墟當中那被埋葬的世代,其存在的方式,到底如何。

但聽廣成子的言語,那歸墟當中的世代,雖然已經被埋葬,但卻還不曾湮滅?

其間的時間,依舊還在流淌,依舊有著過去和未來。

其內,也依舊有著無數的生靈。

就和一個尋常的天地,沒什麼區彆。

但這和敖丙所認知到的情況,有著極大的衝突。

若真如廣成子所說的這般,那些天地,又如何被稱為被‘埋葬’呢?

那歸墟當中的大羅們,又為什麼要從歸墟當中‘逃’出來呢?

尤其是玉皇。

這位過往諸多世代的天帝。

為什麼連他,都要從歸墟當中‘逃’出來呢?

“歸墟之世,我亦說不清楚。”

“此唯有待小友親往歸墟之時,方能見得分明。”

廣成子說道。

旁邊的龍吉公主,此時已經是橫眉倒豎。

她做夢都沒有想到,廣成子竟是會提及到她。

而且,廣成子所提及的她,還會是如此的……和彆人成為了道侶。

對她而言,這可以說是一種莫大的羞辱了。

而在覺得羞辱的同時,她的心頭,也還有一些恐慌。

因為,若是廣成子所言不虛,那等到她成就大羅的時候,前塵歸一,過往和現在的記憶相混,那自己,豈不是有了兩個道侶?

到那個地步,她和敖丙,又該以怎樣的方式相處?

敖丙皺眉沉吟著。

真歸墟顯化過後,他也去瑤池和王母娘娘有過溝通——彼時,王母娘娘亦是談論過歸墟的本質。

在王母娘娘的口中,歸墟的過去,並沒有‘那麼多’的生而又滅的世代,而是隻有一個三界!

然後在那三界的基礎上,聖人攝取天地之息,化作一重又一重的虛天地,以此衍化天地的未來,推算天地的未來,以尋覓那終極的希望。

然後,聖人們找到了那希望,顛倒虛實,將虛天地化作真天地,將真的三界,連同無數的虛天地,葬入歸墟……

然後,才有了而今的這一方天地。

廣成子是大羅。

瑤池王母,亦是大羅。

他們對歸墟天地的認知,卻是如此的截然不同。

那到底,哪一種認知是真的呢?

如果說自家師娘,是西王母的妹妹,和西王母有所牽連,有著西王母這位未來聖人的影響,王母娘娘能更準確的認知到歸墟天地的本質。

可廣成子,同樣也是列名於玉虛宮牆的聖人親傳,是每一個世代,都被聖人收入門下的玉清首徒。

他的認知,也不是那麼容易被混淆的。

“看來,那歸墟,是不得不去了。”敖丙暗自想著。

歸墟。

盤古天地當中,一切問題的本質,都源自於歸墟。

而這天地當中,最大的秘密,也被隱藏在歸墟。

是以,這歸墟,他無論如何,都是要走一遭的。

現在不去,在成就大羅過後,也必定會去。

可相比於成就大羅過後,冒著扭轉時空的風險強入歸墟,現在以太乙的功體而踏進歸墟,看起來危險,可實際上,反倒是更加的安全。

……

“多謝師兄。”敖丙和龍吉公主從珞珈洞天離開之後,其內的觀世音菩薩,亦是向廣成子一禮。

敖丙是不能繼續留在天庭,留在這一方天地當中的,這一點,是佛門當中,極少數的那幾位知曉須菩提計劃的人之共識。

但凡敖丙還留在天地之間,留在天庭當中,那麼佛門所準備的,有關於東海那位神聖的計劃,便難以推進下去——在歸墟的過往,東海的那位佛門弟子,是帶著佛門道統,自西往東一路殺伐,將佛門道統,傳入人間。

但這一世,須菩提的計劃,卻是截然不同。

而要達成須菩提的計劃,要按照須菩提的計劃,令這位神聖名動天下,就必須要將敖丙從這一方天地當中調離,令佛門的計劃推動起來之時,敖丙難以乾涉到這天地之間的局勢變化。

接下了這個任務的,便是觀世音大菩薩。

可要讓敖丙無力乾涉天地的變局,何其難也?

佛門的謀劃展開來的時候,那就算是再開一個昆侖法會,敖丙也必定是要離開昆侖來處理此事的。

就算是那個時候,敖丙位於其他大羅的道場,也必定會將眼前的事放下然後歸於天地。

而就在這個時候,廣成子出現在了觀世音的眼前,請觀世音替他秘密的約見敖丙——而作為代價,他能讓敖丙在關鍵的時候,無法乾涉佛門的計劃。

於是,也就有了觀世音菩薩當著佛門另外的三位大菩薩對敖丙發起的邀請。

儘管這一次的邀請當中,更多的是為了玉虛的事,佛門的事,隻是順帶而為,但很顯然,觀世音大菩薩,並不在乎這一點細節。

……

“師弟,你在想什麼?”離開了珞珈洞天當中,龍吉公主看著麵帶沉思之色的敖丙,猶豫著問道。

(本章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