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4章 議譴援軍(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 姚廣孝眯起眼睛,看向了輿圖。

作為西征大軍的軍師智囊,他知道朱棣這一句“怎麼辦”裡,交托的究竟是怎樣的重責大任。

裡斯本遠在敵境最後方,為了一個還沒有完全確認的消息,讓整個西征軍不顧一切的殺穿敵境,前去一探究竟,這顯然不可能也不現實。但此事也決不能置之不理。周王殿下與燕王殿下一母同胞,乃是極為親密的至親兄弟,且西征軍中的大將,與周王多有交集:張玉昔日從納哈出軍投順大明之時,投的便是周王殿下的薊鎮大軍;周王妃徐氏,是徐三將軍徐增壽的胞姐;出身遊俠的大將王先對周王素來推崇,即便是西征軍中的普通將士,又有哪一個沒聽說過大明周王那響當當的名頭?

即便是他姚廣孝自己,昔日,也曾是周王府的屬官,比起燕王下屬,其實更應該說是周王故舊。

若是能確認到周王殿下的消息,那麼整個西征明軍上下,士氣必然抬升到一個可怕的地步。

而且,很明顯,姚廣孝還有一層考量:周王殿下並非常人,其若是當真出現在裡斯本,甚至還敢打出旗幟,明火執仗的做“明國海盜”,或許,並非是因海難流落,而是刻意為之。

為的,便是與燕王這一部大軍,夾擊西夷諸國,搗其教會,滅其野心。

而若是,能成功聯係上一個實力強大的周王,那麼,燕王西征軍所麵臨的難題,也將迎刃而解:

他們可以雙管齊下,同步掃除盤踞在法國和羅馬的兩個教會勢力,使這塊西夷之地出現巨大的思想和文明層麵的真空。

而後,才能將華夏的東西,注入到這片先人少有踏足的土地上,促其生根。

在一陣深思熟慮之後,姚廣孝已經有了一個確切的想法。他對朱棣行禮道:“燕王殿下,貧僧之見,以周王殿下之機變,縱使身處異域敵後之地,也足可自保無虞。”

“那菲利普大公信中,說的亦是‘一支明國海盜’,語氣頗見忌憚,足見他對其並無奈何。”

“既然周王殿下無虞,殿下自可不必冒進。遣一精銳前往裡斯本,伺機聯係周王殿下,告知我等行止即可。縱使周王殿下果有什麼危急,以少數精銳相救,也比我全軍冒進敵後,更有靈活變通之能。”

“善。”朱棣點了點頭。全軍冒進,確實危險了些。他雖心係兄弟,但卻也是大明的西征軍統帥,隨他遠征的袍澤也是他的兄弟,他必須為他們的性命負責。

派遣一支精銳前往裡斯本,嘗試尋訪聯絡五弟朱肅,確實是最為實際的辦法。

“可,西夷之地不比我華夏,人物樣貌行止,皆與我大明迥異,縱使隻派遣一支小隊前往,一路上也難以避人耳目。”朱棣道。

第(1/3)頁

第(2/3)頁

西征軍前進到此,倒也征召了不少色目人。但這些人戰鬥力遠不及精銳的漢人士卒,也不如漢人士卒那般忠誠可靠。因此前往裡斯本這個大任,朱棣是必定要派遣漢人,乃至自己的親衛前往的。

但黑眼睛黑頭發的漢人,在歐洲往往難以隱匿,更彆提要穿過整個歐洲,前往幾乎是地處最西方的裡斯本。

朱棣這話說出,眾人麵上也露出憂色。

對於這,姚廣孝卻早已有了想法,他笑著道:“殿下勿憂。”

“既然無法避人耳目,那便乾脆堂堂正正,大搖大擺。”

“我等手中,有不少的人質。著這一支精銳部隊押著這些人質前往,西夷諸國難道敢阻攔麼?”

眾人一怔,不約而同的看向了正在一旁因聽不懂漢語,而怔怔如鵪鶉一般站著的約翰。

約翰嚇得一個激靈,有些不知所措,下意識一陣慌張。

徐增壽卻是哈哈笑了:“妙!這些‘肉票’雖然草包,一個個卻都身驕肉貴。”

“姚大人,你這法子甚妙。隻消派出一支人馬,以索要贖金為名,這些西夷諸國斷不敢阻攔了!”

好歹也和這些西夷征戰了數年,朱棣也已經知道,歐洲各國貴族之間關係錯綜複雜,彼此之間,時常都沾親帶故。

將這些俘虜帶著,以索要贖金為名一路過去,必可使歐洲諸國投鼠忌器。

說不定,這些歐洲諸國,還要一路大擺宴席、好吃好喝的將這支明軍給送過去。

“既如此,何人敢當此任?”朱棣將臉一板,道。

“我們大明,而今已成西夷心腹大患。此去雖說有俘虜護著,現下也想的樂觀。但,這一路上,也難保會不會有哪個西夷不管三七二十一,狗急跳牆。”

“本王醜話說在前頭,要得到五弟確切的消息,不論誰去,皆不許廢於半途。”

第(2/3)頁

第(3/3)頁

“此事至關重要,無法為本王帶回消息,便是無功有過。沒有把握的,就不要請命了。”

這話一出,一些本要請纓的西征軍的二三線將領,大都猶豫的縮了回去。倒不是他們不夠忠誠,不想建功立業,而是考慮到他們麾下的軍士,未必便有那般的能耐。

萬一誤了西征大事,那可萬死難辭其咎了。

沉寂稍許,還是姚廣孝出列道:“殿下,容貧僧前去罷。”

“貧僧乃出家之人,攜俘虜往赴西夷各國,夷人必少有防備。且貧僧乃周王殿下舊部,若周王殿下真在西方,貧僧與周王殿下配合,也更方便些。”

徐增壽亦出列道:“殿下,還是讓我去吧。”

“姚大人是我軍軍師,手中事務不少,須臾離開不得。況且五殿下是我姐夫,我與五殿下配合,想來也方便的緊。我可立下軍令狀,定能巡回五殿下的確切消息。”

朱棣正猶豫間,卻見張玉也出列來。徐增壽見了,道:“老張,你就彆來湊熱鬨了。”

“你是我西征軍先鋒,殿下手下的頭號大將。況且你若是離了大軍,誰人來顧著殿下安危?這事,便讓我去罷。”

“五殿下與我亦有淵源,而今既有五殿下消息,我實在不能坐視不管……不過,我倒不是想自己前往,而是想向殿下舉薦一人。”張玉道。

“哦?是誰?”朱棣來了興趣。

“末將舉薦末將之子,張輔。”張玉對朱棣道。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