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謂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視為天下王。】
【在最後,輪台罪己詔,劉徹將一切罪責攬於一身。】
【休養民生,百廢俱興。】
【從頭再來。】
劉徹聞言一愣,心中湧起一陣詫異。
罪己詔?!
他給自己下了一份罪己詔?!
這可是開了封建帝王承認錯誤的先河!
他都能大概猜到自己詔書中的內容。
躬身自省,反思自身。
不該濫用民力,不該窮兵黷武。
劉徹苦笑了一下。
自己窮儘一生,為大漢,為華夏根除匈奴之禍。
下一份罪己詔,又有什麼關係呢?
【那麼在這一基礎上,昭宣中興的出現便顯得水到渠成。】
【漢武帝讓“漢”成為了一個民族的名字,更賦予了這個民族前所未有的尊嚴與榮耀。】
【但在端起碗吃肉,放下碗罵娘的後人眼裡,漢武帝卻成了那個把漢朝差點折騰散架的人。】
【漢武帝的後代,卻成了救世主!】
【曆史啊,從來不是非黑即白的畫卷。】
【漢武帝留給我們的深刻啟示,或許在於。】
【任何偉大事業的成就,都需要在理想主義與現實主義,集體榮耀與個體命運之間,找到那個鮮血淋漓的平衡點。】
【千古一帝,並不是那麼好當的。】
此時,彈幕彈出。
“終於有個公允的評價了。”
“漢武帝可是很關注民生的,我們的很多農作物都是張騫從西域帶回來的啊!”
“因為武帝能把豪族按地上抽!”
“漢武帝的對外戰爭,保護中原至少三百年。”
“其實看西漢曆史,到劉徹這裡,突然就像開了掛一樣。軍事經濟,總能達到驚人的平衡。”
“秦始皇形式上統一,漢武帝實現真正的統一一切!”
“漢武帝晚年要是沒有發生巫蠱之禍就好了。”
洪武年間。
朱元璋看著天幕中後人的評價,心中對漢武帝也是充滿讚許。
“武帝雄才大略,後世之中,能與之比肩者寥寥無幾。”
“至表章六經,開闡聖賢之學,有功於後世。”
“想要洗雪白登之恥,發兵致討。”
“威服邊陲,五次出塞,最終使匈奴臣服。”
“雖然給中原帶來了疲憊,但匈奴從此一蹶不振,他的功績又怎能忽視呢?!”
朱標同樣對漢武帝的成就表示了高度認可。
“秦始皇開創了華夏大一統的先河,高祖劉邦繼承了這一製度並使其更加完善,而漢武帝則是讓大一統徹底完成。”
“漢武帝武功文治和任用人才方麵,漢武帝都堪稱頂尖。”
朱標話鋒一轉,搖了搖頭,繼續說道:
“隻是武帝晚年確實有些窮兵黷武,而且在選拔人才方麵的能力也有所下降。”
“到了武帝後期,竟然出現了李廣利這樣的將領。”
朱元璋接過話題,補充道:
“不止如此,漢武帝還和秦始皇一樣,崇尚神仙,追求長生不老。”
“疑神疑鬼,最終發生巫蠱之禍,動搖國本。”
他稍微停頓了一下,目光轉向朱標。
“標兒,切莫如同漢武帝那般好大喜功。”
“搞得國庫空虛,民不聊生,最終追悔莫及啊。”
“也切莫迷信鬼神。”
朱標笑了笑,說道:
“爹放心,孩兒不會的。”
劉徹差點在後人的一聲聲誇讚中迷失自我。
但是,他還是注意到了彈幕中多次提及的“巫蠱之禍”。
後人的語氣如此遺憾,想必是影響力極大的事件。
巫蠱,他目前都對這個玩意都很是懷疑。
為何自己晚年會發生巫蠱之禍呢?
劉徹表示很懷疑。
不過,他早已從天幕中得知,世上既沒有神仙,也沒有鬼神。
那等到了晚年,應該會避免巫蠱之禍了吧。
在劉徹的若有所思中,下一個視頻開始播放。
【經常判死刑的朋友,想必都知道這位史上最牛逼的死刑犯!】
各朝古人一愣。
“死刑犯?”
“最牛逼的死刑犯?!”
這兩個詞連在一起,他們怎麼有些看不懂是啥意思呢。
用牛逼來形容死刑犯,這合適嗎?
與此同時,各朝皇帝的臉色隱約透出不悅。
死刑犯,那必然是作奸犯科之輩。
有啥可誇的!
【這無疑是史上最牛掰的死刑犯。】
【偷警車、騙銀行、三次越獄,甚至在死刑的前一天,他直接發明了一項跨時代頂尖技術。】
【從一個死刑犯,搖身一變,成為了華夏的無刷電機之父。】
【他乾的事情,全華夏999999的人都沒乾過。】
【他從華夏的監獄越獄,越獄了3次,被稱為華夏的越獄之王。】
各朝古人頓時震驚不已。
竟有人膽敢偷竊後世執法人員的代步工具,詐騙錢莊的錢,還三番五次地從戒備森嚴的牢獄中成功脫逃。
好像確實有一些牛逼哈?!
而各朝皇帝卻是隱隱皺眉。
真是豈有此理!
此人行徑,膽大包天!
每一樁事件,都無比惡劣,都在挑戰華夏的尊嚴!
就這種死刑犯,還有人會心生推崇,為之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