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將北伐進行到底 > 第七十二章 金牌軍令催發急

第七十二章 金牌軍令催發急(1 / 1)

推荐阅读:

僅僅過了一日,五月二十六日,管崇彥就接到了魏勝的調兵文書,翻開一看,其上命令飛虎軍與白馬軍立即出發,到大名府聽命。

然後管崇彥就理所當然的陷入了慌亂。

一邊是魏勝以山東元帥府的名義所發出的正經軍令,一邊是劉淮的千叮嚀萬囑咐,似乎遵從哪一方都有道理,卻又必然會得罪另一方。

因此,管崇彥趕緊叫來其餘將官,將這封措辭嚴厲的調兵命令攤開來看,讓眾將都出出主意。

陳文本等人見狀也是麻了爪子,有種神仙鬥法,小妖遭殃的感覺。

但是軍令如山,哪裡能拖延?

幾人商議片刻,還是陳文本給出了主意,先將這封文書快馬送到大名府,讓劉淮作決定,與此同時,全軍現在開始收拾拔營,但是動作要慢一些,等到劉淮的確切文書之後,才能出發。

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了。

管崇彥等人迅速行動起來,如果劉淮強令飛虎軍繼續待在濟州不許動,就將劉淮送來的文書送到徐州去,到時候就由這爺倆打架去吧。

然而魏勝早就防著管崇彥這一手了。

魏勝十分憂心由於飛虎軍未參戰,而使得河北戰局未能儘全功。

因此,他在一天之內發來七封措辭嚴肅的軍令,幾乎每個時辰就抵達一名軍使,一邊宣讀軍令,一邊質問飛虎軍為何還沒有出動。

管崇彥無奈,隻能繼續將文書接連不斷的送往大名府劉淮處。

可隨著軍令的措辭一次比一次嚴厲,第六封的時候,魏勝甚至寫上了‘山東義軍是不是隻知道劉淮這個節度使,卻不知他這個元帥’的誅心之言了。

管崇彥接到這封文書之後,終於有些吃不住勁了,立即帶領六千騎兵拔營出發。

飛虎軍與白馬軍畢竟是充作總預備隊的精銳,時時刻刻都在準備出征,因此拔營速度是非常快的。

當然,這也與中下級軍官急於立功有很大關係。

在濟州駐紮了這麼長時間,早就讓驕兵悍將們坐不住了。

養精蓄銳的騎兵一旦開始急速行軍,速度堪稱追星趕月。

此番又是沿著黃河岔道,在山東境內行軍,沿途又有補充吃食與飲水的兵站,足以拋棄輜重輕裝上陣。

六千騎兵一日千裡說不上,兩個時辰奔行百裡還是能夠做到的。

待到六千騎兵抵達東平府壽張之時,管崇彥遇到了親自來傳令的畢再遇,毫無意外地發現對方有些氣急敗壞之態。

劉淮給畢再遇的任務,除了向飛虎軍傳遞繼續在濟州駐紮的軍令之外,還有一條則是,若魏勝依舊強令飛虎軍出動,畢再遇就得拿著另一封誠懇至極的文書去見魏勝,當麵請求魏勝收回成命。

可誰成想,飛虎軍的速度會這麼快?

管崇彥對此也是無可奈何,從懷中掏出魏勝的軍令,讓畢再遇看了一番。

畢再遇的滿腔憤懣瞬間煙消雲散了,心中莫名對管崇彥升起一絲同情。

雖然這父子二人都是為了對方好,然而這二人又是極有主見之人,發展成如今你推我搡的模樣也就不奇怪了,理所當然,被壓迫在中間之人的滋味就不好受了。

消息傳回大名府,劉淮對此等結果也隻能一聲長歎。

在第二日飛虎軍抵達之後,劉淮甚至沒有苛責管崇彥立場不堅定,而是迅速將六千騎兵安置到了元城以北,以作圍三缺一的埋伏。

飛虎軍與白馬軍既然已經抵達大名府,就不能再讓他們回去了。

一來一回消耗體力還是一方麵,更重要的是軍隊來回奔波,卻徒勞無功,就會造成士氣低落。

若是作為全軍精銳的飛虎軍,寸功未立,卻被一名元帥與一名節度來回折騰到散架,那才是天大的笑話。

直到現在,有了能與合紮猛安一較高下的飛虎軍後,漢軍主力才算是完全體。

而在城頭,遙遙見識到漢軍完全體的紇石烈誌寧幾乎瞬間就有了從城牆上跳下去的衝動。

怎麼還藏著如此精銳的一支兵馬?

山東到底有多少精兵?

正如同飛虎軍的調動是瞞不住紇石烈誌寧一般,身在亳州的紇石烈良弼同樣知道了飛虎軍離開濟州,但是他沒有絲毫欣喜。

原因很簡單,紇石烈良弼知道了大名府之戰的結果,而且是詳細結果。

這自然不是探子從山東探知的傳聞,也不是仆散忠義傳遞來的消息——事實上,由於河北局勢混亂,烽煙四起,大名府亂成一鍋粥,仆散忠義所探知的流言一大堆,一時間根本分不清真假。

紇石烈良弼之所以知道的十分清楚,是因為他麾下遊騎,截住了劉淮向虞允文傳遞軍情的軍使,搜出了文書。

當然,劉淮在給宋國的文書中,自然是有所遮掩的。卻也不耽擱紇石烈良弼將戰況搞得一清二楚。

得知大名府之戰的結果後,紇石烈良弼還能保持平靜,夾穀清臣則是差點直接崩潰。

六萬大軍啊,那可是東金六萬最精銳的兵馬啊,就這麼戰敗了?而且是這般慘敗,竟然隻有兩萬騎兵逃脫了戰場!

“清臣,定心。”紇石烈良弼端起茶盞,喝了一杯茶水之後,方才看著帥帳外陰沉的天氣說道:“越是到這個時候,越是要冷靜。若是靜下心來,說不得還有翻盤的機會。可若是自亂陣腳,那麼就真的要萬劫不複了。”

夾穀清臣喘著粗氣,艱難點頭:“國事頹唐至此,我身為國家大將,是萬萬不能坐視的,還請相公早做準備。”

紇石烈良弼再次飲茶,茶水打濕了胡須,然而這名極其注重儀表的金國宰執卻毫不在意,隻是緩緩說道:“河北的戰況,隻有你我知道即可,不許外傳。”

夾穀清臣強抑心中恐懼:“這是自然。”

紇石烈良弼坐回到案幾前,繼續說道:“我寫一封信,將這繳獲的文書一起,派遣心腹精銳,送到石琚石相公手裡。到時候他就會知道該如何做了。”

筆走龍蛇,一封書信很快就寫完,紇石烈良弼見到夾穀清臣依舊是失魂落魄的樣子,正色說道:“清臣,如今的局勢已經是這般,你我都改變不了了。

不過,隻要能攻破徐州,進而沿著沂水北上,攻下沂州,則可以重創山東賊,為大金贏得喘息的機會。因此,無論如何,咱們這裡需要按照計劃,繼續行事!”

夾穀清臣終於堅定了起來,咬緊牙關,大聲應諾,隨後接過書信與文書,大踏步的離開,去尋自家親衛去了。

在夾穀清臣離開之後,紇石烈良弼在座位上挺拔的身體,猶如被抽去魂魄一般軟了下來,渾身大汗淋漓,一時間竟然隻能靠著案幾才勉強穩住了身形。

他強行抬起頭來,望著帥帳之外的天空,隻覺得天氣雖然陰沉,日光卻依舊刺眼,使得他不由得再次低頭,用雙手捂住了眼睛。

兩行清淚自手指縫中緩緩流淌而出,紇石烈良弼無聲的哭泣起來。

這不僅僅是因為奔波數年,天下事竟然最終還是走向最壞結果的痛苦。

更重要的是,紇石烈良弼身為金國宰執,又是師從完顏希尹,飽讀詩書,戰略眼光要高許多。他不僅僅是一名出色的宰執,也是一名十分聰明之人。所以他才能在這個時候,看到其他人還沒有看到的結局,承受其他人還沒有感受到的痛苦。

他知道,經此一戰之後,漢人大勢已經不可阻擋,而金國將會一日比一日萎靡下去,已然亡國在即了。

就算攻入山東腹地又能如何呢?無非是燒殺搶掠,毀掉山東秋糧罷了。最多也隻能讓劉淮手忙腳亂一番,難道真的能阻攔他覆滅金國嗎?

然而在悲痛之餘,紇石烈良弼雙手從臉頰上落下,指印在臉上摁出道道紅痕,心中猛然升起一股夾雜著憤怒與不甘的感情。

“穀神老師!你就在天上看著吧,看著學生為大金爭取來一二國祚!”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