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曆史軍事 > 曆史盤點:給始皇帝劇透二世而亡 > 第468章 楊廣:長城?修一下!

第468章 楊廣:長城?修一下!(1 / 1)

推荐阅读:

……

【大業二年,即楊廣即位的第二年。】

楊廣已經舒舒服服的沿著運河玩兒了一圈。

同年,他的太子楊昭在隨著楊廣返回洛陽的途中突發急病。

還沒來得及回到洛陽,便病情急速惡化,數日內去世。

時年方23歲。

臨死前,楊昭呼吸急促,仍然抓著內侍哀哀的懇求。

“父、父皇,讓我再見父皇一麵……”

內侍匆匆去報。

彼時楊廣正攬著妃妾醉情聲色,聞言晦氣的擺擺手。

“少不得過了朕病氣,此事容後再說吧。”

他忌諱楊昭過了自己‘病氣’,拒不入探。

楊昭臨死也沒能再見父親最後一麵。

彈幕見狀還隻是唏噓了幾句。

【我去,這楊廣真不是東西啊,親兒子都快死了也不願意見?!】

【這玩意兒真的是人麼?尼瑪偽人吧?!】

【還有這事兒,我都不知道楊廣還有太子……】

天幕前的隋文帝時期,楊堅卻驟然如遭雷擊。

“昭兒——!!”

他震驚又匪夷所思的瞪大了眼睛,不敢置信。

“怎麼會,怎麼可能,昭兒那孩子才那麼小的歲數……”

楊堅呼吸急促,怒瞪向了楊廣。

“你!你怎能如此?!你枉為人父,你枉為人父!!!”

楊廣冷冷的看著天幕,諷笑了一聲,竟是看不出絲毫悲傷。

“哼,死了也是他運氣不好,平添晦氣!”

楊堅一口氣堵在胸口,看向楊廣的目光已然無法形容。

那似乎是帶著震撼和陌生的。

他已然認不出自己的兒子了。

彈幕上還在絮絮叨叨。

【聽說這個楊昭是真的比較適合當儲君的性子,楊堅最終定下楊廣也有一半是因為他。】

【好聖孫是吧(狗頭)】

【乾隆:這我熟啊(狗頭)】

【楊廣是天煞孤星命吧,是不是老天爺派下來作踐他們楊隋皇室的??這麼離譜!】

【楊廣據說一直很忌憚這個崽,乾啥都防著,說不得愣是被他給猜忌死了(嗬嗬)】

【尼瑪,托生成他兒子真是倒黴死了!】

【這個背景適合寫穿越文兒啊(狗頭)】

【楊廣真是缺個逆子治治他!!】

【李二申請出戰!!(狗頭)】

……

【大業三年】

時間來到了楊廣登基的第三年。

楊廣的運河艦隊回到洛陽,隨便給兒子辦完了葬禮。

沒過多久,他就又待不住了。

南方雖說旅遊過了,北方還沒旅遊呢。

但是想去北方玩兒,這運河的借口是無論如何也扯不到了。

勉為其難坐坐馬車吧。

但那坑坑窪窪的小路,他楊廣堂堂帝王,怎麼能受此顛簸之罪呢?

怎麼辦?

修路。

【發河北十餘郡丁男,鑿太行山,達於並州,以通馳道。】

禍禍完南邊的百姓,又開始接著禍禍北邊的百姓。

住在中間的,那是相當之崩潰。

“又修?!!陛、陛下又要去哪裡賞景?!”

人,有時候挺難殺,有時候也挺好殺的。

哪個鐵人扛得住皇帝這樣的輪番截殺?

而且,楊廣的勞役,和當年秦始皇還有點不一樣。

嬴政再怎麼的,也沒至於嚴格要求兩三個月就要修完啊!

楊廣就不一樣了。

他盤算了一下,東都洛陽十個月修完。

運河大約摸四五個月修完。

修個路而已,肯定花不了多少時間。

朕大度點,給你們兩個月吧。

【發榆林北境內蒙古,至於其牙,又東達於薊(北京),長三千裡,廣百步。】

一條馳道,挖山鑿石頭,從北京一路修到內蒙古。

是為禦道。

【舉國就役】

唯一有一點,楊廣這人征民役,比較一視同仁的。

他不光勞役自己國家的百姓,還勞役彆人國家的民眾。

修路修到突厥家門口,去找突厥可汗傳話。

可汗一開始還納悶。

“陛下有何貴乾啊?”

楊廣,“哦,小事,回去動員動員你們的民眾,來給朕修路。”

可汗:??

彈幕哈哈樂。

【可汗:你禮貌麼?】

【不兒,我就好奇,楊廣這樣事兒,就沒人有意見麼?!】

【怎麼沒呢,隋二世而亡意見還不夠大啊(狗頭)】

【哈哈哈哈哈夠了你也沒放過他!】

【我的意思是說,他的手裡權利有這麼集中麼?這麼作就沒人給他提意見麼?!都聽他的?!】

【估計這個時候大家都還處於懵逼沒反應過來的階段。】

【確實,畢竟楊廣這會兒才剛登基兩三年吧?尼瑪真是能折騰!】

【估計大部分人都處於觀望階段,暫時先捏著鼻子忍了。】

【真尼瑪畜生啊,這玩意兒看了鬨心!!】

……

一路順著馳道玩兒了半年多到了內蒙,楊廣不期然的遇見了某個特殊的建築物。

——長城。

好嘛。

立刻給閒極無聊的廣神找到了新樂趣。

他興奮的拍板釘釘。

“朕,也要修長城!!”

【大業三年,楊廣抵達榆林北境(內蒙)。】

【發丁男百餘萬,西距榆林,東至紫河。】

【又發丁男二十餘萬,自榆穀而東。】

修長城要多久呢?

楊廣不知道。

但根據他‘豐富’的個人經驗,很快他就做出了決定。

“一個月,很夠了!”

天幕上,悠長悲傷中含著些許激蕩的背景樂緩緩響起。

一直定格不動的鏡頭開始呼嘯著盤旋而下。

刺目到滾燙的烈陽之下,一批一批的民夫赤足跋涉。

他們麵容枯黃,雙眼麻木。

間或有人因饑餓和酷暑倒下,呼吸停歇。

然而,卻無人側目一眼。

於他們而言,早一些倒下和晚一些倒下其實沒什麼分彆。

或許早些倒下的,還幸運些呢。

【僅死在跋涉路上的,便占半數以上。】

間或有人茫然的抬頭望向天邊,忽覺暈眩。

“不是盛世太平了麼……”

為何,這日子竟比戰亂之年,還要難熬?

黎民不知帝王何時會起心動念,但他們從來就沒有任何反抗的餘地。

【隋煬帝楊廣僅上位三年。

死在勞役路上丁男農夫已經以百萬計。】

‘濫用民力’寫在史書上,僅僅四個字。

有心人若想忽略,隻需要稍稍略過去一眼,便瞧不見了。

然而,時間會忘記。

曆史卻不會被抹消。

……

天幕上,那無聲卻淒厲的場景,讓人沉默。

有人側目,不忍直視。

帝王們靜靜地看著,心緒翻湧,久久難以平靜。

李世民不發一言,眉頭卻皺的很緊。

看著心情實在說不上多好。

魏征在一旁看了他幾眼,沉默了一下才緩緩開口。

“陛下,帝王本就是這樣的存在。”

他道,“帝王一念,往往就是萬民生死,有至高無上的地位,也同樣……有著沉重無比的責任。”

魏征雙眼通透,就那樣平靜的仰望著他的陛下。

有些帝王,眼中隻看到了那無上權利帶來的曼妙滋味。

因而有意無意的回避著那龐大到讓人不敢直視的責任。

有些帝王,瞥見了一角責任的重量,便嚇得瑟瑟發抖。

有些帝王,嘗試著背負了一些,被壓得喘不過氣兒時,便立刻甩手扔掉。

無論他們做了什麼決定。

誰又能指責至高無上的君王?

能約束的君王的有什麼?

史書?諫臣?

不。

隻有他們自己。

李世民在原地站了不知多久,聽見魏征的話也沒有側目。

許久又許久,他才終於抬起頭,仰天長歎了一聲。

“得了吧,魏征老兒,朕還不知道你想說什麼!!”

他心情不佳的罵了他一句,“去去,朕不比你知道帝王是什麼!說的跟你坐過這位置一樣!!”

魏征眼皮跳了一下,當即拱手。

“陛下慎言。”

李世民一屁股坐到皇位上,捂著臉悲歎了一聲。

“批奏折就批奏折吧!早點批完早點休……”

魏征凝視過來。

李世民哽咽了一下,悲憤的轉了話頭。

“早點批完,早點批下一批!!”

這日子,沒個頭了啊!!

……

也有些帝王,打一開始就毫不猶豫的將這責任背負在肩膀上。

隻不過,這樣的帝王,不甚多罷了。

……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