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年,公孫度威行海外,中國人士避亂者多歸之,北海管寧、邴原、王烈皆往依之。
管寧少時與華歆為友,嘗與華歆共鋤菜,見地有金,管寧揮鋤不顧,視其與瓦石無異,而華歆捉而擲之,人以是知其優劣。
公孫度聽聞管寧名聲,於是虛館以候之。管寧既見公孫度,表明心跡後,乃廬於山穀。
時避難者多居郡南,而管寧獨居北,示無還誌,後漸來從之,旬月而成邑。
管寧每見公孫度,語唯經典,不及世事。
還山,專講《詩》、《書》,習俎豆,非學者無見也。由是公孫度安其賢,民化其德。
這是繼盧植、蔡邕、鄭玄後的,又一位大儒,後來袁熙也請過管寧出山。
不過管寧並不理會宣武帝得招攬和威脅,不過奇怪的是,後來袁熙因為要廢太子時。
管寧莫名其妙的出山了,他為的可不是袁熙,而是為了不讓天下再次進入混亂。
晉明帝大位後,管寧又再一次歸於田園。
而同時代的華歆,王烈,邴原,和管寧比起來,還是有差距的,當然他們和商山四皓,比起來還是可以的,管寧才是真大儒。
。。。。。
192年袁熙率領著兵馬,日夜不停地趕路。
星夜下,馬蹄聲噠噠作響,在寂靜的道路上回蕩。士兵們雖然疲憊不堪,但在袁熙的激勵下,依然保持著整齊的隊列,快速地向著巨鹿進發。
袁熙騎在馬背上,目光堅定地望著前方。他深知張郃在巨鹿的處境艱難,自己早一刻到達,就能多一分勝算。一旁的老師張紘也是一臉嚴肅,他不時地與袁熙商討著到達巨鹿後的戰略部署。
“公子,我們到達巨鹿後,需先了解城中的糧草儲備和兵力分布,再與張郃將軍商議,如何應對公孫瓚的大軍。”張紘說道。
“老師所言極是,我也正有此意。”袁熙點頭回應。
很快,袁熙終於看到了巨鹿城那高大的城牆。城樓上的士兵看到遠方的旗幟,知道是援軍到來,趕忙通報張郃。張郃聽聞大喜,帶著高覽等將領出城迎接。
袁熙見到張郃,立刻下馬,抱拳行禮:“張郃將軍,袁熙來遲了。”
張郃趕忙扶起袁熙:“二公子不辭辛勞,星夜趕來,此等恩情,張郃銘記在心。”
一旁的淳於瓊輕咳一聲,“咳,咳咳。”
張郃微微一笑,“張郃見過淳於將軍。”
對此,大家會心一笑,這淳於瓊要麵子的人。
眾人一同進城,來到營帳之中。
袁熙介紹了自己帶來的將領許褚、徐晃、趙雲等人,張郃一一見過,心中對這支援軍的實力有了底。
然而,就在他們商議如何抵禦公孫瓚之時,周邊一些地方發生了騷亂。而且,南匈奴竟然進入了冀州西南。
營帳中的氣氛頓時變得凝重起來。張郃皺著眉頭說道:“這南匈奴進入冀州西南,必定是有所圖謀。若是他們與公孫瓚勾結,我們將腹背受敵。”
袁熙也意識到了事情的嚴重性,他看向張紘:“老師,您有何高見?”
張紘沉思片刻,說道:“公子,我們目前兵力有限,不可分散。當務之急,是先派人去探查南匈奴的意圖,同時加固巨鹿的防禦工事。公孫瓚那邊,我們可以派小股部隊進行騷擾,拖延他的進攻時間。”
趙雲站了出來:“公子,末將願率一支輕騎去探查南匈奴的情況。”
袁熙點頭同意:“趙將軍小心為上。”
趙雲領命而去。而在冀州西南,南匈奴的騎兵如一陣黑色的風暴席卷而來。他們的首領呼廚泉騎在馬背上,眼神中透著貪婪和野心。
“這冀州之地,物產豐富。如今中原諸侯紛爭,正是我們南匈奴撈取好處的好時機。”呼廚泉對身邊的將領說道。
南匈奴的軍隊一路燒殺搶掠,所到之處百姓紛紛逃竄。當地的守軍由於兵力不足,難以抵擋南匈奴的進攻。
回到巨鹿城,張郃和袁熙等人正在緊張地加固防禦工事。士兵們搬運著石塊、木材,在城牆上修築著箭塔。
“將軍,我們的糧草還能支撐多久?”袁熙問道。
“如果節省著用,大概能支撐半個月。但若是公孫瓚圍城,我們還需要想辦法補充糧草。”張郃回答道。
此時,在南匈奴的營帳中,呼廚泉收到了公孫瓚的使者。公孫瓚企圖拉攏南匈奴,一起攻打張郃和袁熙。呼廚泉看著公孫瓚送來的財寶和承諾的土地,心中有些動搖。
“首領,我們真的要與公孫瓚合作嗎?中原人向來狡猾,我們不可輕信。”一位南匈奴將領提醒道。
呼廚泉笑道:“我們先看看情況,不管是與公孫瓚合作,還是單獨攻打,這冀州西南的好處我們是要占儘的。”
他們響應了董卓的任命,這才帶著匈奴兵,來冀州乘火打劫的。
。。。。。
192年,鄴城。
袁紹端坐在大廳之中,案幾上擺放著袁熙送來的信件。他的眉頭緊緊皺起,眼神中透著凝重。信件中的消息如同巨石投入平靜的湖麵,在他心中掀起了層層波瀾。
南匈奴的出現以及地方的騷亂,這兩件事都不容小覷,處理不好將會嚴重威脅到他的勢力統治
袁紹抬起頭,對著身邊的侍從說道:“去把諸位謀士和將領都召集過來,本公要商議要事。”
不一會兒,營帳中便聚集了眾多謀士和將領。
沮授站在一旁,表情嚴肅;郭圖則微微抬著頭,眼神中透著幾分精明。其他人也都默不作聲。
袁紹將袁熙信件中的內容告知了眾人。營帳內頓時響起一陣低語聲,眾人都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
沮授向前一步,行禮後說道:“主公,南匈奴向來勇猛好戰,且騎兵眾多,機動性極強。若要抵擋他們,臣推薦鞠義將軍。鞠義將軍久經沙場,手下的士兵訓練有素,擅長克製騎兵之法,定能抵擋南匈奴的進攻。”
袁紹微微點頭,他深知鞠義的能力。“公與之言,甚合我意。鞠義你率領本部人馬,即刻前往抵擋南匈奴。”
鞠義出列,單膝跪地,大聲說道:“主公放心,末將定不辱使命,必將那南匈奴消滅在冀州之地。”
這時,郭圖也站了出來,他眼珠一轉,說道:“主公,地方騷亂也不可忽視。袁譚公子英勇善戰,可命他帶領臧洪和朱靈兩位將軍,前往平叛。袁譚公子威望素隆,有大公子他出馬,那些叛亂之人定會聞風喪膽。”
袁紹思索片刻,覺得郭圖的建議也有道理。
他看向袁譚,問道:“顯思,你可有信心?”
袁譚自信滿滿地跨出一步,抱拳說道:“父親,孩兒定當全力以赴,平息叛亂,恢複地方安寧。”
臧洪和朱靈也齊聲說道:“我等願追隨袁譚公子,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袁紹滿意地點點頭:“顯思,你此去要小心謹慎,不可輕敵。遇到事情多與臧洪和朱靈兩位將軍商議。”
“諾!!!孩兒曉得。”袁譚領命後,便與臧洪、朱靈一同退下,去準備出征事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