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色:字体:[]

謀劃(1 / 1)

推荐阅读:

再過千八百年,你也願意把背後,教給諸葛先生,而不是什麼其他人吧。

千古秋風,五丈原!!!

諸葛先生,不負臥龍之名。

。。。。。

有人稱呼你諸葛亮,你心中應該是竊喜的,但有人稱呼你司馬懿,你心中真想刀了他,身體是很誠實的。

哪怕你真的是司馬懿,也不想有人知道真相,因為會引來眾多敵人。

哪怕你是司馬懿本人,也不想把自己的背後,交給另一個司馬懿吧?

。。。。。

至於,袁熙這貨任用司馬懿,那純粹是浪的沒邊,想給人生增加點樂趣。

袁家不論勢力,還是影響力,都不是司馬懿可比的,這也是袁熙的底氣。

但沒有這種底氣,司馬懿這樣的大臣,殺掉比天天防備,更加節約成本。

袁熙和司馬懿,這兩個賤貨,一天八百個心眼,彆人看著都累死了。

。。。。。

191年,宛城,孫堅大營。

待到孫策進入大帳,孫堅屏退了眾人,隻剩下了他們父子兩個。

“父親,召孩兒何事?”孫策拱手問道。

孫堅撫須而笑,“為父要伯符你,替我去做一件事,事關我軍用兵許昌。”

“還請父親示下。”孫策沒有遲疑。

“你要前往洛陽一帶,緊盯牛輔和朱俊動向。”孫堅囑咐著孫策,突然他話鋒一轉,“對了,還有那河北的袁紹。”

至於牛輔和朱俊,孫策心裡倒是明白,但對於後者,他有些懷疑,“父親的意思是,袁紹會介入洛陽之戰?”

孫堅敲了敲案幾,“為父所料不差的話,車騎將軍一定會介入此戰。”

“何以見得?”孫策不是很明白。

“這裡是關中,這裡是河北,而中間的部分,便是洛陽司隸一帶。”孫堅指著地圖,給孫策徐徐分析著。

“父親的意思是,這裡便是,雙方的緩衝區?”聞言,孫策頓時有些了然。

“嗯,我兒明白就好。”孫堅欣慰點了點頭,“對了,這件東西你要帶上。”

看著眼前的盒子,孫策不由大驚,“父親,這個該不會是,那傳國玉璽?”

孫堅給了孫策一個盒子,讓他將玉璽帶回來,這個時機也剛剛好。

若是,萬一有個不是,他孫堅還可以用玉璽,與袁術做一筆交易。

趁著各方混戰之際,他孫堅也可以渾水摸魚,他也可以和曹操一樣。

畢竟,都是給袁家打工,也是時候為自己,以及未來謀劃一番了。

。。。。。

191年,視線回到鄴城。

在袁紹的書房中,他召集了自己的謀臣,逢紀、許攸、還有司馬沮授。

“我兒已經馳援洛陽,諸位以為勝敗如何?”袁紹看了幾人一眼,詢問道。

逢紀沒有說話,許攸頓了頓後,他首先發言,“主公,若二公子與朱俊,兵合一處的話,或許有一戰之力。”

聞言,袁紹眉頭一皺,“子遠的意思是,我兒顯奕不會,與朱俊彙合?”

許攸搖頭苦笑,“二公子一向膽大,用兵善於出奇,我怕公子想要求勝。”

袁紹麵色肅然,“子遠你且說下去。”

“我軍逼退牛輔,這或許不難,但想要吃下他,這恐怕會有些難度。”許攸從戰略上分析著,也是常規推測。

這時逢紀出言道,“子遠所言不差,如今的變數,反而是在二公子那裡。”

袁紹麵露難色,他又看向了沮授,“公與先生,洛陽之戰你意下如何?”

“洛陽之戰我軍必勝。”沮授篤定說道,然後話鋒一轉,“若董卓不想,東西開戰,便會擊敗朱俊後,徐徐收兵。”

“那顯奕那裡?”袁紹麵露關心之色。

沮授拱了拱手,“正如兩位先生所言,二公子是一大變數,但並不影響戰略上,董卓與主公之間的默契。”

沮授這句話,直接觸到了,袁紹心中的隱秘,這事兒可是他的忌諱,隻見袁紹訕一笑,“先生所言甚是。”

~~~

正如袁紹謀士所言,袁熙膽子大的很,他麾下才一萬人,就敢分兵三路,這也沒誰了,不愧是宣武帝。

如今真正下棋的,隻有袁紹和董卓兩個人,公孫瓚和袁術,也差了那麼點意思,曹操、孫堅、劉備,新生代的梟雄,目前還上不了桌的。

袁紹和董卓兩人,都不想徹底開戰,他們自己知道,己方虛的很。

有限的局部戰爭,這是他們之間,解決政治分歧的,目前最優選項

。。。。。

劉備,首先是一個梟雄,其次才是一個仁者,至於,什麼時候仁義,什麼時候不仁,對誰仁義,對誰不仁,這都需要看時機,以及局勢發展。

劉備是會殺人的,他不是好好先生,他可以對黃權仁義,但不會對呂布仁義,以殺止殺是另一種仁義。

殺呂布這是,曹操和劉備的共識,也是天下人的共識,換成劉邦、換成劉秀、換成劉裕,他們都會殺呂布。

所以,他們殺的不僅僅是,呂布這個人,而是天下人,心中的那個呂布,不殺呂布,天下之人,皆可為呂布。

退一萬步講,哪怕是呂布本人,也未必能容得下,身旁另一個呂布。

。。。。。

對付呂布這種家夥,那就要向劉邦學了,實力不夠的情況下,就要,尊之,敬之,遠之,實力足夠的情況下,能下黑手絕不二話,不能給其活路。

你給呂布活路,便是給自己挖墳,他連殺兩任義父,未必就不會殺你,曹操、劉備都信不過他,何況我等凡人。

哪怕暫時乾不掉,也要十二分戒備,這種家夥太不穩定,給奶便認娘,他才不會考慮,你們之間是否有情誼。

。。。。。

“巍巍洛陽城,百年一丘墟,董卓亂京都,諸侯起義兵,前有袁車騎,後有晉宣武,父子皆雄傑,天下慨而康。”晚年,袁熙陷入了回憶中。

晉太宗,宣武帝,實錄。

梟雄遲暮之年,袁熙開始審視,自己壯闊的人生,悲不自勝濁杯酒

。。。。。

191年,河東,衛家,蔡琰住所。

自從上次發現了,那暗殺的隱秘後,蔡琰在衛家,便深居淺出了。

但她暗中也沒閒著,蔡琰讓丫鬟杏兒,悄悄地出城打聽,有關袁熙的一些事情,而今天也有了些眉目。

“小姐,你讓我打聽的事情,我都已經辦好了?”侍女杏兒很是得意說道。

“就知道你辦事得體。”蔡琰淺淺一笑,“最近顯奕那裡可有大事?”

侍女杏兒不敢怠慢,“我在酒樓探知,二公子做了不少事,招降了鞠義,威服了張郃,還出使了青州平原。”

聽著杏兒的敘述,蔡琰麵色羞赧起來,“我就是知道顯奕,他絕非尋常之人,對了,那他最近還做了什麼?”

杏兒猶豫了一下,“人們還說,二公子他逼死了,冀州牧韓馥及其公子。”

聞言,蔡琰眉頭一皺,遲疑說道,“顯奕他怎麼會,做出這等狠辣之事?”

杏兒察言觀色,也順著蔡琰說道,“我也不信,公子怎麼可能是這種人。”

蔡琰舒了口氣問道,“那還有呢?”

“據說二公子他,在濮陽有一段時間了。”侍女杏兒有些疑惑說道。

“濮陽?”蔡琰麵露疑色,隨即她又問道,“杏兒,最近洛陽可有戰事?”

“啊,是,是的。”杏兒慌亂回答道。

~~~

從隻言片語間,蔡琰便猜出來了,洛陽又起戰端,可謂是聰慧非常。

蔡琰的世界裡,曾經是非黑即白,但和袁熙接觸久了,她發現了一個,不太一樣的世界,原來灰色才是常態。

雖然,她對袁熙頗有怨念,但蔡琰也在慢慢接受,一個全新的世界觀。

蔡琰:袁熙,我要咬死你。

。。。。。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