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我當是啥呢,這不就一句話的事情嗎?你們想要什麼價位的,我帶你去挑選。”
劉林娟笑著說道。
上次徐清風可是幫了他們酒廠一個大忙,不然那些滯銷的酒,酒廠都不知道怎麼辦。
這可不是一筆小數字。
“對了,娟子,後麵酒廠的酒怎麼處理了的?”李秋雨好奇的問道。
劉林娟告訴李秋雨,就如徐清風分析的,這就是南方那些奸商的套路。
知道酒廠另辟蹊徑,不愁銷路之後,這些南方的商人,頓時急了。
最後酒廠還是把這批酒賣給了對方,但價格相較之前,提高了不少。
一來二去,不僅沒有虧欠,還比預期賺了很多。
這也是絕了。
酒廠的劉廠長,早就想要見見徐清風了。
此時聽說徐清風來酒廠買酒,那叫一個熱情。
甚至表示,直接送徐清風幾箱。
不要錢。
徐清風謝過了劉廠長的好意,但錢還是要給的。
如果不收錢的話,他也不要這酒。
一碼歸一碼,這酒又不是大自然的搬運工,不可能是憑空掉下來的。
期間,經過了多道工序,有很多工人為這酒付出過辛勤勞動。
不給錢,那不合理。
劉廠長見徐清風這麼說,也隻好由送酒,變為了按照成本價收一些錢。
這一來做了人情,二來也不違規,皆大歡喜。
辦酒席也不需要多少酒,一箱6瓶,十箱足夠了。
但這十箱酒,也就是李秋雨在酒廠有關係,才會這麼輕易的買到。
換做是彆人的話,可要廢不少的勁。
這年頭,買酒也是需要酒票的。
而且供銷社還都是限量供應。
當然,你也可以買私人酒坊的酒,如今黑市也有一家吊酒坊的出現。
就是剛開始吊酒,酒的味道,不如酒廠。
第(1/3)頁
第(2/3)頁
很快,由劉廠長和劉林娟帶領著,徐清風看到了酒廠的主打牌子。
白山酒廠,生產的燒刀子遠近聞名。
燒刀子,屬於是糧食酒,吃著健康,安全,放心。
酒廠還有一種麵向窮苦大眾的酒,是那種用工業酒精兌的酒,徐清風才不要呢。
勝在價格便宜,所以是暢銷款。
但那玩意,吃了太上頭了。
很多人喝了都會頭痛。
副作用大。
徐清風挑選了最貴的一款。
白山佳釀,內部的價格在5元一瓶。
市麵上能賣到7-8塊,比茅台便宜一些。
但已經是白山酒廠的鎮廠之寶了。
“對了,清風賢侄,我可以這麼叫吧?我跟秋雨他爹也是好朋友,你知道猴兒酒嗎?”
劉廠長似乎想起了什麼,一拍腦袋,對徐清風說道。
徐清風點了點頭,猴兒酒,他當然是知道的。
不過猴兒酒幾乎沒有人喝過,也沒有人見過,隻存在於傳說中。
徐清風前世也曾經聽說過猴兒酒。
但倒是沒有親眼見過。
所以聽到劉老板的話,頓時大為感興趣起來。
詢問劉老板,難道這裡有猴兒酒?
聽到徐清風的話,劉老板樂了:“如果是猴子釀的酒,我這裡肯定沒有,普天之下,可能也找不出幾個人喝過的,這玩意太罕見了,堪稱稀世奇珍。”
“猴子也會釀酒的嗎?我這還是第一次聽到,這也太讓人驚訝了。”李秋雨在旁邊忍不住嘀咕了一句。
徐清風微笑告訴她:“世界之大,無奇不有,不過吧,猴子倒是不會釀酒,所謂的猴兒酒出現,隻是機緣巧合罷了。”
不過長白山是沒有野生猴子的,所以這裡不會有猴兒酒,隻有南方的山林裡,才會有猴兒酒的出現。
說著,徐清風跟李秋雨解釋了一下,猴兒酒為何物。
眾所周知,猴子喜歡吃水果。
山裡的各種野果,是猴子的最愛。
作為靈長類動物,猴子的智商也是很高的,知道儲存食物過冬。
第(2/3)頁
第(3/3)頁
吃不完的野果怎辦,找個樹洞,把野果扔進去儲存。
但猴子也有一個缺點, 那就是忘性大。
寓言故事裡,揀了芝麻丟了西瓜的主角便是猴子了。
猴子經常會忘記儲存野果的地方,這樣一來,寒暑易節,野果在樹洞裡發酵,會變成果酒。
這就是猴兒酒了。
所以猴兒酒,就是一種果酒。
“清風賢侄,沒想到你居然知道這麼多,可以的,不錯,猴兒酒的由來便是如此。”劉廠長讚賞的看著徐清風,開口說道。
“劉叔,你剛才說的猴兒酒是?”徐清風有些好奇的詢問道。
“是我們酒廠研發的新品,也就是果酒,說白了,就是用各種水果釀造的,不過,因為成本太大,這個項目已經被砍了,隻有第一批猴兒酒...大概有個幾百斤的樣子,我也是剛才想起來,要是賢侄感興趣的話,我可以帶你去看看。”劉廠長解釋道。
此前他們的確是想要打造猴兒酒這個品牌,作為白山酒廠的另外一大金字招牌。
為此,還砸了不少的錢,包括去南方地區的各大酒廠取經,通過對一些古籍中關於猴兒酒的記載裡,提煉出一些信息。
然後整合出了一個果酒配方,後麵劉廠長等人把這個酒命名為猴兒酒。
這就是白山酒廠,猴兒酒的由來了。
徐清風恍然,原來是這麼一回事。
為了節約成本,劉廠長他們使用的都是一些北方很常見的水果,比如說蘋果,棗子,梨子這些。
“這種果酒,釀造其實挺簡單的,過程也並不複雜。”
劉林娟也是參與過猴兒酒釀造的人員之一。
她跟李秋雨和徐清風也說起了一些釀造過程來。
隻需將各種五花八門,不同種類的水果,扔進樹洞裡,讓其自然發酵就可以了。”
這個發酵的時間越久,猴兒酒的風味便也越好。
“樹洞?”李秋雨有些驚訝。
“沒錯,這不是為了還原猴兒酒最原始的滋味嗎?所以咱們的酒廠師傅,專門挑選了幾十根木材,打造了一百多個樹洞來儲存這些猴兒酒。”劉林娟開口解釋道。
李秋雨一拍腦袋:“我記起來了,就是去年那一批木材吧?”
劉林娟點了點頭:“沒錯,全靠林場的大力支持,如果沒有林場的這些橡木,我們這些猴兒酒也生產不出來。”
很多人可能以為,我國沒有橡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