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法蘭西1794 > 第1005章 我們共同的敵人 (下)

第1005章 我們共同的敵人 (下)(1 / 1)

推荐阅读:

第(1/3)頁

>   第1005章我們共同的敵人(下)

鑒於法美依然勉強維係的脆弱同盟關係,從外交禮儀與政治需求的角度出發,第一執政安德魯需以國家元首的身份,出麵接見美國代表團。

這一行為意義重大,不僅是對兩國同盟關係的一種公開彰顯,向世界表明法美之間仍存在緊密聯係,更是為了通過安德魯的接見,為本次兩國會晤定下關鍵基調。

安德魯執政官的態度與言辭,往往能夠為後續的談判指明方向,為法國外交部長克拉克與美國國務卿馬歇爾的進一步磋商奠定堅實基礎。一場成功的元首接見,能夠營造良好的談判氛圍,讓雙方在友好的氛圍中展開交流。

同時,明確雙方的核心訴求與立場,避免在後續談判中出現誤解與偏差,引導後續談判朝著積極有效的方向推進,為解決兩國之間的矛盾與問題找到可行的途徑。

然而,回顧幾年前的情形,無論安德魯的身份是救國委員會的第一委員,還是後繼的督政-府第一執政,他一直都是毫不留情地猛烈抨擊過現任美國總統約翰�9�9亞當斯,以及他所推行的親英政策。

那是在亞當斯執政期間,美國在諸多國際事務上表現出遠離法國盟友,明顯偏向共同敵人-英國的傾向。

在貿易政策的博弈棋局裡,美國與英國悄然敲定了一係列貿易協定,這些協定恰似失衡的蹺蹺板,顯著向英國一側傾斜。

美國對英國商品敞開寬闊大門,不但大幅削減關稅,還賦予諸多貿易特惠,致使英國貨物毫無阻礙地潮水般湧入美國市場,在搶占美國本土產業份額之際,也順帶打壓了法國商品的競爭力。

於外交立場層麵,美國的表現同樣讓法國深感失望。在若乾國際爭端中,美國卻仿若事不關己的局外人,對法國的“正義呼籲”充耳不聞。甚至在個彆場合隱晦地流露出對英國立場的支持,這無疑是對法國盟友情誼的公然背棄。

部分美國政客還繼承了“英國攪屎棍”的特質,認為一旦安德魯法國成功擁有了歐洲霸權,那股強大勢力或許會跨越乾山萬水,對美利堅造成負麵效應。所以,他們希望借助英國的力量製衡法國,卻全然不顧這一行為對法美同盟關係帶來的巨大衝擊。

美國身為法國的傳統盟友,卻做出這一連串相悖的舉動,深深刺痛了法蘭西。自然而然地,引發了法國方麵的強烈憤懣。

第一執政安德魯多次在公開場合,毫不遮掩地宣泄對美國的失望與惱怒,他的言辭中滿是對美國短視行徑的斥責。

安德魯用堅定不移的口吻嚴肅聲明:在美國人徹底拋棄這種親英立場之前,他絕不接見親英政府中的任何一位成員。不管是前來求和的外交官員,還是意圖緩和關係的內閣成員,都將被拒之門外。

第(1/3)頁

第(2/3)頁

與此同時,對於美國駐法大使呈遞的國書,他也一律拒收,以此彰顯法國堅決的態度,以及對美國親英行為的絕對不容忍,讓美國清醒地意識到其錯誤行徑必須得到糾正,否則法美關係將再無回旋的可能。

這一表態在當時引起了軒然大波,成為法美關係中的一個敏感節點,如同橫亙在兩國之間的一道鴻溝,阻礙著兩國關係的正常發展。

如今,麵對美方高級代表團的到來,安德魯執政官的強硬立場,並沒有太大的變化。他依然對美國此前的親英行為耿耿於懷,認為美國必須拿出足夠的誠意與實際行動,才能重新贏得法國的信任與友誼。

在這場充滿波折的法美外交談判中,第一執政安德魯那故意“撂擔子”的行為,著實讓外交部長克拉克陷入了極為窘迫的境地。

作為法國外交的執行者,克拉克知道此次談判的重要性與艱巨性。他一方麵要遵循獨-裁者安德魯的最高指示,維護法國的國家利益與尊嚴;另一方麵,又要與美國代表團進行艱難的溝通與協商,尋求兩國關係的改善。麵對這一棘手狀況,縱有萬般無奈,卻也隻能硬著頭皮迎難而上,與美國人展開艱難商談。

毫無疑問,在談判伊始,便如同陷入了泥沼,舉步維艱。持續兩周的時間裡,談判一直處於僵局狀態,毫無實質性進展。造成這一困局的原因錯綜複雜。

一方麵,美法雙方在諸多關鍵議題上分歧較大,矛盾重重。每談及敏感問題,克拉克便顧左右而言他,或是拋出模棱兩可的回應,使得談判進程如同蝸牛爬行,緩慢且艱難;

另一方麵,身為國家元首的安德魯,自始至終都待在巴黎之外,對談判事宜不聞不問,也不做出明確的指示。

他的這種缺席,讓法國談判團隊缺乏明確且有力的領導,內部決策效率低下。團隊成員在麵對一些關鍵問題時,因無法及時得到安德魯執政官的指示,不敢擅自做主,導致談判進度嚴重受阻。

這讓美國國務卿約翰�9�9馬歇爾倍感煎熬,他懷揣著改善美法關係、為美國爭取有利局麵的使命而來,卻在這重重阻礙下,屢屢碰壁,看不到談判成功的曙光,不止一次陷入絕望狀態。

然而,就在談判陷入絕境之時,一絲轉機悄然出現。美國現任總統,約翰�9�9亞當斯,似乎預感法美雙方在巴黎的談判會陷入僵局。

這位《獨立宣言》起草委員會的五個成員之一,美國曆史上具有舉足輕重地位的開國元勳,在經過深思熟慮,提筆給法蘭西第一執政寫了一封信,並讓自己的長子,約翰·昆西·亞當斯(曆史上的“小亞當斯”)攜帶書信,親自送到巴黎,呈現給安德魯執政官。

在這封意義非凡的信件中,約翰�9�9亞當斯以飽含深情的筆觸,逐一回顧了二十多年前那段美法兩國親密無間的同盟歲月。

那個時候,為了反抗英國的殖民統治,追求自由與獨立,北美十三州的人民奮起抗爭,無數熱血青年拿起武器,投身到艱苦卓絕的戰鬥中。法國則慷慨伸出援手,不僅向美國提供了大量的武器裝備、物資援助,還派遣了經驗豐富的軍事顧問與士兵,與北美十三州的民眾並肩作戰。兩國攜手並肩,在戰場上共同對抗英國軍隊。

第(2/3)頁

第(3/3)頁

在薩拉托加戰役、約克鎮戰役等關鍵戰役中,美法聯軍密切配合,憑借著頑強的鬥誌與出色的戰術,取得了輝煌的勝利,為美國的獨立奠定了堅實基礎。那些並肩作戰的日子裡,美法士兵結下了深厚的情誼,他們在戰火中相互扶持,共同麵對生死考驗,為兩國的友誼書寫了壯麗篇章。

約翰·亞當斯在那封言辭懇切的信件之中,以極為鄭重的口吻再次稱呼英國為“我們(法美)共同的敵人”。

他在字裡行間巧妙地暗示安德魯執政官,法美兩國雖因過往的種種摩擦產生了分歧,但絕不應在這紛繁複雜的局勢中忘卻共同的強大對手——英國。

唯有法美兩國重拾往日那段親密無間的同盟情誼,攜手並肩,整合雙方資源,發揮各自優勢,才能在與英國的激烈博弈中占據主動優勢,進而切實維護自身的國家利益。

在曆史的這一關鍵時刻,美國總統約翰·亞當斯不僅主動做出了重大妥協,精心安排自己長子,也是未來的“小亞當斯”總統(即曆史上的第六任美國總統),不遠萬裡,跨越重洋,肩負著修複法美關係的重任,專程前往法國送信。這一舉措充分彰顯了亞當斯政府對改善法美關係的誠意與決心。

安德魯聽聞此訊,他心中對美國此前親英行徑的芥蒂雖未全然消散,但此刻美國主動示好帶來的契機,令他迅速權衡利弊。

很快,法蘭西執政官最終結束了在莫頓基地的行程,返回巴黎。他在波旁宮接見了以美國國務卿約翰·馬歇爾為首代表團。

自此次會麵之後,法美雙方的談判代表迅速圍繞同盟條約的具體條款,展開了緊鑼密鼓的磋商。

在接下來的日子裡,雙方代表就軍事合作、貿易往來、債務處理等關鍵問題進行了多輪深入且細致的討論。每一項條款的擬定都經過了反複斟酌與權衡,力求達到雙方利益的平衡。

終於,在1800年5月上旬,曆經無數次的談判與妥協,雙方就所有條款達成了一致意見。隨著筆墨落下,法國和美國之間簽訂了新的同盟條約。這份條約的簽訂,標誌著法美兩國在曆經波折後,再次站在了同一陣營。

…….

第(3/3)頁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