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過年來,都沒過初七,敲糖幫再次上路。他們要趕在春忙之前,再做一次生意。不然從春到秋,起碼半年時間,他們都要忙農活,出不了遠門。而陳家村七山二水一分田,光靠種地根本填不飽肚子。挨餓的滋味,誰都不想受。所以他們也隻能冒著風險,繼續敲糖。鄉親們再次把敲糖幫送出村外,細細叮嚀,虔心祈禱,希望他們能夠一路平安,順順當當。“大光,路上一定小心呐。”巧姑也揚著小手喊道。“我知道了。”項南也揮手道,“等著我,等我回來,給你買好吃的。”巧姑含著淚點了點頭。“嘿嘿,大光跟巧姑感情挺好的嘛。”“雞毛,你可要小心了,媳婦要被搶了。”比如雪花膏、指甲油、紅圍巾等等。這些商品明顯比針頭線腦、紐扣發卡更受年輕人歡迎。如此看來,自己要娶巧姑,還真不太容易。“胡說什麼呀你們,彆教壞了孩子們。”陳金水麵色一冷,開口嗬斥眾人道。時光荏苒,轉眼五年過去,來到一九七九年。再比如,項南善於把握商機。他知道到了七零年代末,社會風氣逐步開放,人們對美的需求也在提升。因此項南雖然才有了自己的糖擔,但賺錢的本事卻已是敲糖幫第一,哪怕雞毛也很能乾,仍是不及他。……比如彆人都是敲糖賣,項南卻把糖吹成糖人、畫成糖畫。這些栩栩如生的糖人、糖畫,更能吸引孩子來買,而且售價也更高,增加了附加值。他曾在金華換到一台破電風扇。那台電扇的電機壞了,通電之後也不能轉,隻能賣廢品,項南僅僅花了三塊錢,按廢鐵價將其回收,隨後兩幾下就修好了。轉手就賣了三十五塊錢,賺了超十倍的利潤。再比如,項南能把一些廢品,修理組裝之後變廢為寶,重新出售,獲得幾倍的利潤。大家夥兒一見,都笑著調侃道。而憑他的本事,每天都能比彆人多賺四五倍的錢。而且項南也更招人喜歡。隻要他一出攤,就被那些年輕的小姑娘、小媳婦兒圍上了。就算都是賣一樣的貨,項南的貨也比彆人更受歡迎。“其實大光跟巧姑也挺般配的,金水哥你說不是?”項南虛歲十八,已經長成了大人,他如今是敲糖幫的正式成員,有了自己的一幅擔子。眾人哈哈一笑,並未放在心上。因此在他的貨擔裡,不再隻是針頭線腦、紐扣發卡、手套布鞋這樣的小商品,也加入了年輕人喜歡的時尚單品。項南卻看得出來,陳金水還是屬意雞毛做自己的女婿,所以才對眾人的玩笑話如此介意。甚至他不賣完,彆人都開不了張,所以他賺的錢自然多。……不過項南並不甘心隻做一個敲糖幫的擔頭。一來,做敲糖幫真的辛苦,每日奔波勞碌、頂風冒雪,一天光走路,就得走上幾十裡地。項南雖然不怕辛苦,但也犯不上玩自虐;二來,敲糖幫收入微薄,一天乾得好,也就賺個二三十。靠它謀生可以,靠它發財,就得到猴年馬月了;三來,敲糖幫社會地位低。甭管幫中規矩多森嚴,組織多嚴密,也不改變就是小商販的事實。而直到九零年代初期,商人的地位依舊不高,所以當時單位的人辭職經商,才叫做“下海”。以前因為時代受限,項南沒有什麼出路,不乾敲糖幫就隻能種地。但如今不同了,七七年國家已經恢複高考,他有出頭之日了。做大學生,就比乾擔頭強多了。八零年代的大學生,都是公費生,上學不僅不用學費、雜費,而且學校每個月還會發補助。最關鍵的是,畢業之後就給分配工作,根本不擔心沒有出路。最最關鍵的是,考上大學之後,才能擺脫敲糖幫的桎梏,擁有更大的發展空間。敲糖幫的生意太局限了,就算到九零年代,也一直都是小打小鬨,以批發零售為主,脫離不了小商小販的範疇。這樣小打小鬨,根本賺不了多少錢。陳江河、駱玉珠都算能乾的,到九五年也就賺那麼十幾萬,還差點被三角債拖破產。而項南就算有天大本事,貿貿然想改行,也會被家人掣肘,被鄉親規勸,甚至巧姑都不見得支持自己。這是人的局限性。就像生活在山裡的人,無法想象大海的樣子。所以項南想擺脫這個局限,就要跳出去,而升學無疑是最好的選擇。所以他準備考大學。為此,他還專門買了一批書。平時除了做生意,就是在看書,一幅認真學習的模樣。而看到他這樣刻苦,大家倒沒冷嘲熱諷,反倒覺得這樣很好。畢竟“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這些理念,都早已滲入國人的骨子裡去了。哪怕他們是小商販,沒多少文化,沒多少知識,但是他們依舊相信,讀書沒有壞處,讀書才是最好的。……“大光,我今天收來一台破收音機,你能不能修啊?你要是能給修好了,回頭賣了錢跟你三七分成。”站點裡,陳金柱向項南道。“我七你三?”項南一聽,笑著問道。“想什麼呢,我七你三。”陳金柱立刻道。“那就算了。”項南撇撇嘴,繼續看起自己的書來。“嗐,你這孩子。”陳金柱見狀,很是無語。他知道項南手巧,不隻會吹糖人、畫糖畫,還會修理家用電器。這些手藝,也不知他從哪琢磨的,反正挺厲害。而這破收音機,他是花兩花錢,以廢品價買來的。如果能修好的話,賣二十塊不成問題。可是要分項南七成的話,他自己就隻剩六塊錢,刨除成本,也隻賺四塊。項南卻能賺十四塊錢,比他多賺十塊錢呢。因此,陳金柱怎麼想,怎麼都有點舍不得。“再便宜點行麼,你四我六。”陳金柱跟項南商量道。“這樣吧,各讓一步,五五分。”項南擺擺手道,“不答應就算了,我還要看書呢。”“五五?!”陳金柱咬了咬牙,“行,五五就五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