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臨夏 > 第179章,水災

第179章,水災(1 / 1)

推荐阅读:

inf

嘩啦啦的雨聲,持續了一晚上。

次日。

方臨開門,就能感受到撲麵而來潮濕、清新的空氣,門前的橘子樹,葉子在昨晚風雨中掉落不少,但仍留在樹上的一改前兩日的乾枯蜷縮,變得挺立飽滿,在雨水清洗下煥然一新。

剛剛開門,乖乖就從屋裡一蹦出來,蹲在屋簷下,‘喵’地叫了一聲,一隻小前爪探出屋簷,似乎是在感受雨水,看那樣子,明顯想出去撒歡,卻又怕毛發被雨水打濕。

花花就沒有那個顧忌了,汪汪叫著出去撒歡跑了一圈,又回來,腦袋頂上的一撮呆毛濕汪汪聳拉在一起,跑到方臨跟前,想在他身上蹭,被方臨按著腦袋推開,它委屈地嗚咽叫了一聲,去和乖乖並排臥下,看著屋頂嘩啦啦排下的水簾。

隔壁,邱婆婆起來了,看到方臨高興打招呼“臨子起來了?這下了雨可真涼快,前些日子晚上熱,我家老頭子翻過來、翻過去睡不著覺,昨晚睡得可香,一覺睡到大天亮,現在還沒醒哩!”

這邊,滿娭毑也是出來,嘴裡嘟囔道“這下了雨,天就不熱了,前些日子廠坊停了,雨後涼快,也能再過去做工了。”

方家,方母、田萱同樣起來了,開始做早飯。

方臨交代一聲,撐著傘出門,因為下了雨麼,到處都是此起彼伏的蛙聲,也不知道前兩天酷熱時它們藏在哪裡。

一路過去,可以看到胡同中排水溝壑中的水,暴漲許多,嘩啦啦流著。出了胡同,再往前,有的街道排水處堵塞,路麵積水沒過腳踝,行人過去時,都要尋乾燥的地方左蹦右跳。

來到軒墨齋、兩家分店,方臨叮囑他們注意防水防潮,又告知店中儲存的糧食儘管吃,下雨沒什麼生意,就好好歇歇。

返回,家裡早飯已經做好,皮蛋瘦肉粥、調豆芽、拍黃瓜,算是挺豐盛了。

聽著雨聲,一頓早飯過去。

上午,桂花嫂、蘇小青、邱婆婆、沙小雲一如既往過來坐,方母、田萱拿了果子、點心出來。

今天不似前些日子酷熱,也不需要送冰過來,雖然前兩天在方家熱不著,但這下了雨自然涼爽下來,女人們今個兒好似更高興,興致勃勃說起話,從田萱、沙小雲越來越大的肚子,是兒是女,說到將來養兒育女的經驗。

小丫頭陳葉在玩著七巧板。

方臨為了給方父打發無聊,和他下著象棋。

“要是在咱們村裡,這大雨天屋頂有時候會漏水,還要怕河裡的水衝上來……在府城,就不用想這些,日子越來越好了。”

“是啊,爹,喬家旭子哥他們過來,去了碼頭,當小管事,最近怎麼樣?”

“就是做以前我做的活兒,曬不著、累不著……挺好的。”

說著話,屋外嘩嘩啦啦,這般下雨天的時光,也仿佛隨著那垂下的水簾拉長,緩慢下來。

……

午飯,方家今日是豆角炒肉,燉了雞蛋,方母說田萱大著肚子需要補補,現在基本每頓都挺好的。

吃過飯,夏日的午後有些困乏,回屋睡午覺。

拉上簾子,屋內光線一下子變得昏暗。

方臨回身也躺在床上,小心翼翼抱著田萱,聽著她的肚子,田萱似乎是感覺有些癢癢的,咯咯笑起來。

忽然,她說“孩子踢了我一下。”

“是麼?”

方臨臉上線條更加柔和,更認真聽著她的肚子,沒一會兒,看到田萱打著哈欠,說道“睡吧!睡吧!”

可真要睡,田萱又睡不著了,方臨就將她當小孩子似的哄著,輕聲講著故事。

田萱靠過來,嗅著方臨身上的味道,一會兒看一眼,一會兒看一眼,仿佛看到方臨,心中就無比安寧,不知多久沉沉睡去。

方臨看著依偎在懷中甜美睡著的田萱,笑了笑,也產生了些困意,肚子飽飽的,心靈充實,任由思緒天馬由韁放飛著,這般的慵懶中,聽著外麵嘩啦啦的雨聲,也跟著睡去了。

這一覺,直到半下午才醒來,田萱似乎早醒了,看到方臨睜開眼,不知怎麼想的,一下子閉上眼睛,可又卻似乎不確定,布靈布靈眨了兩下偷瞧。

她如今已然好大了肚子,即將為人母,卻不經意間,展現出如少女的活潑可愛,如此反差讓方臨忍不住笑出來。

出來,蘇小青、桂花嫂已經午睡後過來了,與方母小聲說著話。

“方家哥哥!”陳葉脆生生喊著過來,捧著一個拚好的七巧板。

“厲害呢!”方臨揉了揉小丫頭腦袋,看她如貓咪一般眯起眼睛,想著將來自己大概也會有這麼一個可愛的女兒吧?

……

下雨讓人們變得輕閒,蘇小青、桂花嫂、沙小雲、邱婆婆時有過來,方母、田萱也不覺得無聊。

方臨和方父下下棋,寫寫稿。

如此時間飛快過去,一旬匆匆而過。

這一旬中,雨水也有停下,偶爾陰一會兒,但很快就又下起來,有時候稍小一些,更多時候卻如瓢潑,仿佛是將之前積攢沒下的雨水一股腦全補回來似的。

西巷胡同是排水溝渠今年才修整過,相對比較好,但也堵塞過一次,還是胡同中男人冒雨出去,給疏通了。

現在出去,很多地方都要脫了鞋,蹚著沒過腿彎的水過去。

方臨又去過店裡一次,軒墨齋主店、煙袋斜街的分店還好,廣福斜街那處分店地勢相對較低,店裡都進水了,要拿盆往外舀。

城中不少人都感覺到了不對勁兒,會趁著偶爾雨停下來的時候去買糧,囤積些糧食,糧價都因此漲了一小波。

這日,方母說起這事“家裡柴米油鹽都是不缺,還有臘肉、乾菜什麼,能管一年兩載的。”

也就是蔬菜果蔬不足,不過,真要有糧食危機,有的吃就不錯了,還講究個什麼?

“我家也是,咱們從村裡逃難過來的,實在怕了餓肚子,又不太缺銀錢,家裡多買了糧食存著。”蘇小青也是說著。

桂花嫂更不用說,準備亦是充分。

方臨聽著這些,倒不太擔心,彆說自家有囤積糧食,就是沒囤積,也不怕沒飯吃。

他如今可是從五品錦衣衛鎮撫,邁入城中權貴階層,隻要府城還有糧食,哪怕九成九的人餓肚子,也餓不著自家。

‘歐家得去看看,沒了歐夫人,許多生活上的事情,夫子的確不擅長。’方臨如是想著,出門去。

……

歐家,歐夫子站在窗前,看著外麵瓢潑大雨,眉頭緊皺,看到方臨過來,請他坐下,歎息道“這麼大的雨,看這形勢,咱們淮安今年怕是又要遭災。”

“我也在想這事,我們村裡,前年就是遭了水澇,今年彆又是這樣,多災多難啊!”

“是啊,多災多難。”

歐夫子頓了一下,道“不隻是咱們淮安,整個江淮之地恐怕都有汛情,若是今歲真遭水澇,咱們江淮之地糧食也要減收,恐怕支應不了北方州府了。”

“聽說北方今歲也又是乾旱,多少人家都開始逃荒,朝廷還指望調撥咱們這邊糧食,可現在……唉,不知道多少人要餓死。”

“夫子,這些事情自有陛下、朝堂大人考慮,咱們再操心也於事無補。我來是問問,夫子家可缺糧食,若是缺,我家可拿過來些。”方臨表明來意。

“不用了,家裡有備著。我那口子啊,最後一段時間,還清醒時,對我這個不放心,那個不放心,早讓我買了不少糧食囤著。”歐夫子輕輕說著,深吸了口氣,用力眨了兩下眼,低下頭。

從歐家回來,方臨還在想著這事‘遠的我管不了,淮安府城,我卻是可以做些什麼。’

‘我之前就有考慮,在董兄高中狀元,我得授從五品錦衣衛鎮撫後,雖有足夠背景,有了開廠坊的資格,但大環境卻不好,工人不夠,要尋找一個合適的切入口。現在,這個切入口似乎來了,若是今歲淮安真的遭災,難民湧來府城,勞動力不足的問題就解決了。’

可以說,方臨在災後開辦廠坊,這不僅於私有利,同時,也為官府減輕了壓力。

——正常時候,百姓是百姓,但若成了難民,那就成了不穩定因素,一不小心就會造成動亂。

‘也不知道這次汛情規模大小,但看這形勢,估計要比前年嚴重,府城預備倉恐怕都不夠,說不得還要向城中大族募捐……’

‘說起城中大族,若是在這次災後開辦廠坊,受到他們的阻力也最小。城中穀、範、馬、邵、段五家,穀家是真正的資本家做派,但如今正因為詭田案,處於收縮狀態;範家在我忽悠下,一頭紮進香露生意,根本看不上辦廠坊、海外生意什麼;馬、邵、段三家,有嚴重的小農意識,重視土地,這次災後,大概率都去兼並土地去了,不會想著擴大廠坊,來阻礙我。’

可以說,這真是最好的時機,機不可失、失不再來。

方臨下定決心‘天予不取,反受其咎,開辦廠坊,通往大資本家之路,就從這次開始吧!’

‘要辦廠坊,勢必花錢如流水,所幸之前《三國演義》第二部深入開發,建立分銷渠道,賺了不少,如今有數萬兩銀子積蓄。但料事從寬,還是要多準備些。’

這時,他忽然想起,前些日子,有朝廷中人來催問。

‘這是陛下催稿了?不,上次洪泰帝的態度,意思是慢可以,但要保證質量,想來也可能是下麵人想討陛下歡心,自作主張?但無論是誰的意思,我這稿子都不能拖太久了。’

‘罷了,這次《三國演義》第三部、第四部趕稿出來,給陛下送去,然後一起開售,快速摟一波錢,開辦廠坊。對了,可以在《三國演義》第三部、第四部售賣時宣傳,將賣書的一成利潤作於賑災,這既是做好事,又能將名聲打出去。’

這個時代有了好名聲,往往事半功倍,不說名聲增加的賣書銷量,就說等宣布廠坊招人,必然來者如雲。

方臨思索著,定下此事,立刻回屋坐下,開始趕稿,在嘩啦啦的雨聲中,流芳後世的曠世奇書《三國演義》在這個夏日成型。

……

淮安府城這邊,雨水斷斷續續,時大時小,百姓多有趁著雨停去買菜儲糧,深受糧價上漲之苦。

下麵各縣,卻更是已然處在水深火熱之中。

……

小和村。

自從暴雨開始,小和村上下就生出了警惕,一顆心提到了嗓子口。

畢竟,前年才遭過災,逃難去府城,吃一塹、長一智,怎能不吸取教訓?

喬村正通知下,家家戶戶做了準備,將糧食從箱子拿出,放到高處,防備像上次水來得突然,淹了不少糧食,以致逃難途中糧食不夠吃;又差人隔一段時間就去河邊察看水位,日夜不斷。

可以說,近日每一毫水位上漲,都讓村人提心吊膽。所幸,雨水漸小,水位在最高開始回落,這意味著小和村今年大可能不會受災,大概率安全了。

村人無不高興,議論紛紛。

“今年比前年的雨水還大,咱們村都沒被淹,真是大喜事啊!”

“那可不?咱們這段堤壩優先加固,我想著就不會出事。”

“這事說到底,還是沾了方家的光,也就是知縣大人看在方家臨子的麵子上,才先修了咱們這段,不然指不定怎樣呐!”

……

村人興奮說著,對方臨一家更加感激,老方家聲望在村中進一步拔升。

無怪他們如此,如果能選擇,誰願意逃難?逃難途中,奔波折騰,年齡大的人往往受不了。

尤其是數日之後,一些村子遭災消息接連傳來,更是讓小和村人這種高興、感激達到了頂峰。

……

也就小和村村人高興之時,淮安府城雨勢漸小,趨於停下,不等府城百姓高興,一連串噩耗就相繼傳來,淮安治下,安東、桃源、清河下轄等六縣,無一幸免,儘數遭災。

當消息傳來,府城糧價立地飆升一截,百姓仍是瘋狂搶糧,人心惶惶,亂象已顯。

……

(本章完)

inf。inf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