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體小說 > 武俠修真 > 臨夏 > 第162章,回城

第162章,回城(1 / 1)

推荐阅读:

最新網址:方臨一行到了縣城,在約定地點找到季廣祥商隊,知道商隊是下午出發,讓方父、方母、田萱、方傳輝、方赫在這裡歇息,方臨自去辦一些事情。

……

衛家,就是那個衛姓小吏衛清的家,前些日子過來海寧縣城采買,也有來過,如今算是熟門熟路,帶東西過來。

正好這日衛清休沐,熱情將方臨迎進去。

門口,本來和鄰居嘮嗑的衛妻,也是一下子起身,準備往家裡回。

“衛娘子,你家那個客人又來了!喲,這次帶的是同福齋點心,還有燒雞的味兒……出手這麼闊綽,上次問你也不說,這位到底是你家什麼人啊?”

“貴人!”衛妻扔下這麼一句話,頭也不回轉身回去。

“方兄也不是第一次來了,何須如此客氣,帶這麼多東西?還有,方兄今日不許推辭,一定要留下用飯。”衛清拉著方臨手腕,往家裡走。

前兩次方臨過來,因為是來縣城采買,匆匆而來,匆匆離去,自然沒有多留,讓他好生抱憾。

“好,這次就麻煩衛兄了,正好有些事情問詢。”方臨說著,進門放下東西。

“走,方兄進去,我讓賤內做些吃食,咱們慢慢說。”衛清聞言認真起來。

午飯,衛妻準備了好酒好菜,極為豐盛,讓一對兒女都眼饞直吞口水——雖然這才距離過年不久,但今日飯菜,可比他家過年還要豐盛得多啊!

按規矩,女人小孩兒是不能上桌的,尤其是方臨說了還要談事情,故而,衛妻、兩個兒女是在廚房吃。

方臨看著眼巴巴的兩個小不點,招手讓他們過來,將桌上的肉菜,如雞鴨等分出一半,裝碗讓他們端過去。

“方兄,這……”

“咱們也吃不了這麼多,就讓嫂子、侄子、侄女嘗嘗。”

“也罷,還不謝過你們方叔?”

“謝謝叔叔。”

兩個小不點歡天喜地去了,回身關上門,衛清過來坐下倒酒,兩人邊喝著,邊說起話來。

兩人聊著當初相識,各自經曆……很快,衛清說到《三國演義》,大為恭維。

是的,這些天中,他打聽過方臨之事。

方臨從當初一個逃難村民,如何到如今地步,衛清自然要探究,這倒不是出於什麼齷齪心思,而是這些東西一點不知道,見麵聊起來尷尬,還以為不重視對方呐!

打聽得知,方臨在府城開了幾家書肆,將淮安府城其他書商打得抬不起頭,一本《三國演義》名滿天下,知府大人作序……他不是升鬥小民,也是官府體製內的,深深知道,方臨能做到如此,背後必有強大的人脈支撐。

這兩日,甚至還找了一本《三國演義》來,看得入迷。

“不值一提。”方臨擺擺手,說起正事,問道:“衛兄,對侯知縣如何看?”

說這話時,他語氣平靜,沒表現出任何傾向。

衛清拿不準是有侯知縣的好事、還是壞事,咂摸了下,客觀道:“侯知縣如何,是好是壞,要看從誰的立場看,侯知縣初來海寧縣,對城中大戶示之弱,後來經過數次鬥法,終於一舉壓服……去年大夏多地受災,咱們江淮之地加稅,賦稅壓過來,侯知縣強讓縣中大戶承擔大半……對縣中大戶,侯知縣自然是不好;可對縣中百姓來說,卻算是好的。”

“當然,要說侯知縣清廉無私,是什麼青天大老爺,也不算。斷案方麵,基本公正;縣中實事,也會辦;不過未必清廉,以侯知縣的俸祿,那麼大的院子想來是住不起的,背地裡應有齷齪,但據我所知,前年的災後救難銀子,卻是如數發了下去……”

在官場,分清立場很重要,衛清就知道,自己雖然是侯知縣手下,但能有今日種種,升職也罷,上司同僚另眼相待也好,一切光明前途,都是因為方臨,故而,當方臨問到侯知縣,他立刻將自己知道的,無論該說的,還是不該說的,毫不猶豫全部說出來了。

“我知道了,衛兄,來喝酒。”

方臨點點頭,這些時日,他也在縣城彆處打聽過,不過還是從衛清這裡得來的信息最為詳細,互相印證之下,心中差不多有數了:‘人是極為矛盾複雜的聚合體,很難用單純的好、單純的壞來評判。當今時代背景下,總體來看,侯知縣雖有瑕疵,卻已經算是個好官了。’

……

辭彆衛清,方臨去尋侯知縣。

一番客套不必贅述,很快進入正題:“早前些月,淮安府城奢靡之風愈盛,蒲知府對此痛心疾首,因而,才有了鄉飲酒禮上……另外,蒲知府在我麵前常常提及府中‘詭田’之事,為之扼腕歎息,引為心腹大患……”

離開府城前,蒲知府說過,遇到侯知縣此人具體看看,不遇到就算了,還有更進一步交代,若認為此人不錯,可以透露一二,給一個考察機會,一個進入蒲知府派係的考察機會。

——這也算是蒲知府賣方臨的一個人情。

侯知縣是聰明人,自然聽出了方臨的言外之意,知道自己要做什麼了:“既然當官,自當為民解困,為上分憂,我海寧縣也該響應府城,一殺奢靡之風,打擊詭田之事,更是義不容辭……”

他不怕什麼考察,因為自信自己的能力,隻怕沒有一個這樣的機會。

這次,方臨沒說話,隻是笑笑,對方明白就好,他話已帶到。

“謝過方小友了。”侯知縣沉吟了下,承諾道:“若方小友有事,可來信於我,隻要不違律法,一定去辦。”

不違背律法,這個限製雖大,但也就是如此才可表誠意,若是他說什麼‘力所能及、能辦的一定辦’,那反而是套話了。

“大人客氣。”方臨想聽什麼,這就是了。

這次結下善緣,也是給將來鋪路,如可能的拉人去海外等。

等方臨走後,侯知縣將與他的對話,與覃師爺說了。

覃師爺聽聞後,感歎道:“我隻以為蒲知府為方臨作序,已然是關係不錯,沒想到此種事情也說與方臨聽,講給方臨,看來,蒲知府與方臨的關係比預想中還要親近……之前與此子拉近關係,果然是對的。”

“是啊,俗話說,深山裡出鳳凰,沒想到,小和村那個小小村溝裡竟也出來了個麒麟子。”

侯知縣想了下,交代道:“多照顧些小和村……對了,今年修堤的銀子撥下來了,你盯著些,莫讓人伸手,有些蠢貨,根本不知道什麼錢能動,什麼錢不能動……還有,小和村一片的堤岸,優先加固。”

“大人放心,我明白。”

……

下午,從海寧縣城啟程,商隊依舊是為方臨一行騰出來了一輛太平車,不受顛簸之苦,吃食種種,多有野味,肉食不斷,更多時候停靠村落,在村正家用飯,受到款待,吃喝堪比尋常人家過年。

匆匆幾日過去,走了小半路程,將至昌黎村,尤其是方傳輝、方赫兩人,臉上都明顯可見有著一種期待。

方臨也想起了那個如山中清泉,如田間野花,無邪、純淨,美而渾然不知的姑娘,以及那個熱情的人家、那日喝到的紅蘿卜和白蘿卜丁的茶、吃到的極為可口的飯菜。

在這種期待下,明明陰沉的天氣,卻不妨礙心情的明媚。

這日中午,商隊在村口休息,方臨一行去了村中,卻不見那位秀蓮姑娘出來,隻有楊村正和他妻子,以及一個女娃,這是秀蓮的妹妹,那日也過來送彆了他們。

明明隻是一兩月不見,卻見楊村正頭發白了好多,整個人都好似失去了一股精氣神,方臨等人問起秀蓮。

“她……死了。”楊村正道。

方臨一行都是驚訝,就是季廣祥,都是不知道這事,因為若是商隊中沒有貴客,他也不會進村吃飯。

楊村正詳細說起來:“那日好天氣,天上飄著雲,太陽一點不烈,在雲裡一會隱沒,一會兒出現,這種天氣最好做事,秀蓮是個勤快的,和村裡另一個姑娘朝上山小路走去,準備去砍柴。

山坳的柴都被砍光了,她們邊走邊看,仰著頭巡視,看見山頂還有一片灌木,沒人砍過,兩人商量著去那裡。

朝山頂爬去,秀蓮一不留神,踩到一塊凸出的石頭,腳下一個趔趄,身子一歪,人便跌倒了。周圍都是砍過的灌木,沒來得及抓什麼東西,就那樣朝山下滾去。滾了好幾丈,臉正好撞到一個樹樁上,樹樁斜斜的一麵像是一把尖刀,刺穿了腮幫……

看到秀蓮,她已經滿身是血,血經過下巴流進脖子裡,從嘴裡一口冒出來……沒挺過當晚,就死了。”

方臨一行聽了,都是安靜,不敢相信,那般一個如純淨美麗的姑娘,就這麼沒了。

午飯,楊村正妻子做了臘肉、梅乾菜、蒸雞蛋,可方臨一行卻是食不甘味。

下午離去。

轟隆隆!

春雷炸響,下起了雨,太平車中,風吹不著、雨打不著,方臨一行卻是沉默了許多。

……

離開昌黎村,又是幾天過去,雨過天晴,已然快到府城了,這日晌午,又是路過長流村。

村口不遠處,又見那幾棵兩人合圍都抱不住的老樟樹,巨大的樹身鼓著歪歪扭扭的疤痕。還有樹下躺著幾頭水牛或黃牛……

如同回去小和村時經過的那日一般,這日也是午時,大大的太陽籠罩著村子,有一些小孩子圍著商隊,似乎和那日相比什麼都沒有變。

一如慣例,商隊在村口歇息,季廣祥帶著方臨一行進村,去範家吃飯。

來到村東頭,卻是看到範家大門大開,穿著打著補丁衣服的村人進進出出,拿著攤子、木桶打水。

“季主事,這……”方臨看過來。

“我也不清楚。”季廣祥苦笑搖頭:“在過去海寧縣城時,我還拜訪過範老爺,帶來了些最新的通俗。”

這時,一個村人經過。

“伍大哥!”方臨喊住對方。

這就是那日,範慶增讓陪著方臨、田萱逛逛村裡的兩個長工之一,名叫伍良。

“方官人?”伍良認出方臨來了。

方臨問道:“伍兄弟,打聽一下,範家這是?”

“被韓大人抄家了。”

“韓大人,韓元敬韓大人?”

“對,就是這個大人,說是因為什麼‘詭田’,咱們小百姓也不清楚……我聽說啊,韓大人早就在查這事,搜集罪證……正月十六那天,一下來了好多衙役,將範老爺抓了……不僅是我們村,還有好多村……”

季廣祥聽了,臉上滿是震驚。

方父、方母、方傳輝、方赫隻是感歎世事無常。

方臨卻想到更多:‘鄉飲酒禮後,韓元敬有重要事情,離開歐夫子家,就是因為此事?要明察暗訪‘詭田’之事?當日在歐夫子家裡,我說了去範家見聞,奢侈程度,對方或許也因此盯上了範家?公報私仇不至於,但範家本就有問題,那就是恰逢其會了。’

‘說來,這其中還有我一部分關係?’他啞然失笑。

伍良還在繼續說:“範家一倒,官府就讓我們長工、丫鬟、粗使仆婦散了,分了以前的田地……私塾先生什麼的也走了。這個大屋啊,本來說是要拆了,韓大人沒答應,說太浪費了,屋子拆補給占了地皮的人家,井算是我們全村的,都能過來打水……”

方臨想到那日所見,村人打水都在池塘,是一池塘死水,男男女女,男的洗臉,女的洗頭發,打的水都可見其中泥垢,如今換作井水卻是好多了。

他想著這些,向屋子裡看去,依舊是雕梁畫棟,卻換了主人。

那個種著月季花、梔子花、雞冠花等各種花卉,還有梅子樹、桃子樹、橘子樹、石榴樹等果樹的園子,村人走來走去。

花園旁,石頭砌著水池中,裡麵魚兒遊來遊去,村裡的孩子們趴在旁邊看,看得目不轉睛。

那口水井,井上架著個輪軸,村人雙手搖著把手,伴隨著咿咿呀呀的聲音,一桶桶水吊上來。

再一抬頭,一些鳥兒從園子裡飛出去,飛入村中。

‘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方臨忽然莫名想起了這麼一句詩。

“這沒法子,範老爺家這……中午隻能將就一下了。”季廣祥賠罪道。

“這是應該的,承蒙季主事照顧,怎敢挑剔?”

不知為何,沒吃到一頓好飯,方臨心裡,反而卻比吃到了一頓滿漢全席,還要高興。

出村,路過那個很大的池塘,池塘那邊,上次看到的,一些小小的茅草屋,如今卻是沒人了。

方臨又想到那日所見,十幾戶人家,有的一家四口,有的老少七八口擠在一口小茅草房裡,蠅蟲嗡嗡作響,漫天亂飛,散發著臭氣。

還有那個坐在一把爛竹椅上睡著的男娃,嘴上、臉上落滿了會飛的小蟲,黑黑的就像是一圈胡子,兩隻眼睛的四個眼角,每一處都爬著三兩隻蒼蠅,黑黝黝的胸前和褲襠,也有一些小蟲飛停……

‘現在那些人家,如伍良所說,都搬入曾經的範家了。’他心中暗道。

田萱顯然也想到這點,腳步輕快,嘴裡還不由哼起了小曲。

兩人拉著手,走在後麵,某一刻,不經意對視一眼,同時露出意會的笑容。

在他們身後,午後大大的太陽下,耀眼刺目的陽光籠罩而下,潑灑向大地,天地間的陰影在這一刻被擠壓到最小。

……

過了長流村,過了來時看到的八角亭子,終於淮安府城依稀在望,可見江流中,千帆駛過,時隔多日,方臨一行回到了闊彆的府城。

……

(本章完)

最新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