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f
這日傍晚,方臨被告知,明日能輪休一天,便和劉掌櫃說了一聲,準備回去。
上次回去是某日晚上尋隙,也有七八日了,在路上,方臨看到一處魚鋪的魚挺新鮮,買了兩條鱖魚。
回家,因為今日不是標準的十日一回的日子,方父、方母、田萱也沒準備,看到方臨自然驚喜,也不做原本備好的青菜了,拿出家中剩下的一塊豆腐,打算和這兩條鱖魚一塊燉了。
方臨選的兩條鱖魚,又大又鮮美,做魚湯是極好的,又加了豆腐,魚湯濃白,極為好看,也極是鮮香,香氣飄出老遠。
隔壁滿家‘深受其害’,滿根生猛吸著鼻子,扯著嗓子問“娘,咱家今晚什麼飯啊?”
“米湯、炒青菜。”
“又是這種飯,嘴裡淡出個鳥嘞!”滿根生聲音裡充斥著怨氣。
“我兒,咱家前日不才燉過大骨頭麼?”
“前日是前日,前日吃過飯,今日就不吃了麼?這樣,娘你給我些錢,我出去和朋友吃。”
“好好好,我兒你看這些夠麼?”
滿娭毑將兒子送出門外,瞅了方家一家,啪地一聲將大門關上,嘴裡罵罵咧咧道“每次一回來,就做著好東西饞人,我家還有個大著肚子的,也不知道送一碗過來,就沒見過這麼小氣的鄰居……”
房子隔音並不太好,她聲音又大,方家這邊都能聽到。
方母氣得不行“我偏就不送,前天她家燉大骨頭,也沒說給咱們送一碗啊!”
這個時代,若是哪家做些好吃的,往往會給左鄰右舍分半碗過去,讓嘗嘗味兒,當然,若是家裡有客人,或者有孕婦之類,不送也說得過去。
“不過,咱們也不是不知禮節的,邱婆婆沒少給咱家送菜,辛家也給了兩次小魚,還有歐夫子……等會兒魚湯燉好了,你去給這三家送些。”方母說道。
西巷胡同中,自然遠不止這麼幾家,隻是再遠,那就顧不到了。
“哎。”方臨答應著。
……
等魚湯好了,方母先拿出碗盛,讓方臨給之前說的人家送去。
方臨端著碗魚湯去往旁邊邱家“邱爺子、邱婆婆,我家今晚做了魚湯,送一點過來嘗嘗,也不多,你們可彆嫌少。”
這時,邱家正在吃飯,桌上是兩碗稀米湯、一小碟炒白菜,沒半點葷腥。
邱老丈、邱婆婆看方臨來,都是站起來,說著哪裡話,怕讓方臨多等,趕忙進廚房找了個碗,將魚湯倒進去,又將方臨帶來的碗還給他。
——這時代,家家戶戶碗筷都不富裕,若是辦宴席,通常還要向左鄰右舍借碗筷的。
……
然後,方臨又去辛老倌家送。
這時,辛家在桂花樹下吃飯,隻有一小碟自家捉的烤小魚,除此之外,就沒彆的菜了。
歐夫子兩口子也在這兒,端來了一碟小蔥拌豆腐,和辛家父子倆一起吃著。
辛佑一邊扒著碗裡的飯,一邊雙眼盯著那碟小蔥拌豆腐,夾了一次後,還想再夾,可筷子就被辛老倌壓住了,這是怕占歐夫子家太多便宜。
方臨來了,正好看到這一幕,笑道“都吃著呐,我家做了些魚湯,端來些嘗嘗,夫子,等會兒我再送來一碗。”
辛老倌站起來,不好意思地手抹著衣服“我家……這……沒多餘的碗哩!”
“那口子,你去拿個碗吧!”
歐夫子對老妻道了句,又對方臨道“你家心意我知道了,不過也不用特意再送了,就這些,我們兩口子和辛家一起吃,嘗個味兒就行了。”
……
方臨回去,和方母說起去邱家、辛家見聞。
方母歎息道“辛老倌不舍得吃、不舍得穿的,就是為了給辛佑娶媳婦;邱家老兩口,那麼大年紀了,又節省,也能乾。我勸過,說‘伱們這個年紀了,三個兒女也都有了去處,讓他們每一個出些錢,還不夠你生活的麼’,他們就道,‘一輩子勞作慣了,閒不下來,天生就是勞碌命’。”
說話間,方家也吃飯了。
油燈熹微的火苗跳躍,昏黃的光芒驅散了桌前的一小片黑暗,飯菜熱氣騰騰,冒出打著旋兒的煙氣,映襯得朦朦朧朧。
“臨子,你吃這一大魚肉,魚頭讓你爹啃。”
“我吃這個魚尾巴就行,娘、萱姐你們也吃。”
“臨弟,彆給我夾,我夠哩!夠哩!”
……
溫寧的氣氛,好似泉水叮咚細流,浸潤心靈,讓方臨一天忙碌的疲憊都被洗去,心底不自覺變得柔軟。
‘外麵的人,如店中夥計等,終究都隻是一程過客,能長久陪著的,唯有家人啊!’他心中暗道。
“爹、娘,明日咱們還去看戲吧!”
不等方父、方母說話,方臨又道“倒也不必心疼錢,因為我乾得活兒多了些嘛,掌櫃的又給我漲了一兩銀子工錢。”
“我滴天,那一個月下來,總共不就又四兩銀子了?”方母驚道。
“臨弟真有本事!”昏暗的光線下,田萱大眼睛亮亮的。
方父卻道“掌櫃的實誠,不加錢都說得過去,你可得好好乾。”
他的確忠厚老實,以往在小和村,經常需要換工,不少人家還工時偷奸耍滑、不賣力做活兒,方父這人就實誠,悶著頭乾,每次回來都累得不輕。
“嗯,我知道了。”方臨一一聽著,和家人小聲說著話,無非鄰裡日常,還有店裡的一些事情,時間就在這般清涼的夜色中緩緩流淌。
……
次日,天氣晴好,一家人出去看戲。
門口,碰到邱老丈、邱婆婆老兩口,他們今日也沒去賣菜,穿著一身好衣服,看樣子是要出門。
“你們出去啊?”方母笑著打招呼。
“去赴一個親戚的婚宴。”邱婆婆也笑著回道。
……
中午,方母怕花錢,不去外麵吃,一家人回來,飯後,方父、方母、田萱都是說著累,下午不想去了。
方臨便作罷,去尋歐夫子嘮嗑。
……
inf。in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