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記住【思兔閱讀】地址:sto.ist
嘿,朋友們!在咱們享受美食的過程中,有一個默默無聞的“好兄弟”一直在辛勤工作,那就是咱們的胃。無論是香甜的冰激淩、熱辣的火鍋,還是香濃的咖啡,又或是美味的川菜,都離不開胃的默默支持。
胃就像一個超級能裝的“大口袋”,能容納一升左右的液體。每天,它都勤勤懇懇地分解、消化、吸收食物,為我們的生活提供能量。各種各樣的食物在胃裡被轉化成生命的動力源泉,它就像一個永遠不會說“不”的忠誠朋友。然而,咱們對胃的關心常常是不夠的。過冷的食物可能讓它變得敏感,辛辣的食物會促使它分泌過多的胃酸,濃烈的咖啡也可能刺激它的內壁。所以說,咱們的胃其實是很脆弱的,需要咱們好好嗬護!
先來說說胃的位置。胃屬於空腔臟器,它的位置會受到體位、體型以及胃的充盈狀態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在胃處於中等程度充盈的時候,大部分位於左季肋區,小部分在腹上區。胃的上端和食道相接,下端與十二指腸相連。胃的前壁右側部分和肝左葉、方葉相鄰;左側部分和膈相鄰,被左肋弓掩蓋著;中間部分就在劍突下方,直接和腹前壁相貼。胃的後壁和胰、橫結腸、左腎上部以及左腎上腺相鄰,胃底則與膈和脾相鄰。
再看看胃的結構。胃呈現出橘紅色,質地柔軟,血液供應豐富。在胃空虛的時候,會有很多皺襞,就像一道道小溝溝;而當胃充盈的時候,這些皺襞就變得平坦了。新生兒的胃容量大約是
30
毫升,成年人的胃容量能達到
1500
毫升左右呢!胃有前壁、後壁,大彎、小彎,還有入口和出口。胃的前壁朝向前上方,後壁朝向後下方。胃的小彎凹向右上方,其最低點彎度明顯轉折的地方叫角切跡;胃的大彎大部分凸向左下方,其最低點一般在臍平麵。胃可以分為
4
個部分,賁門附近是賁門部,賁門平麵以上向左上方膨出的部分是胃底,從胃底向下到角切跡是胃體,胃體下界與幽門之間的部分叫幽門部或者幽門竇。胃壁分為
4
層,最裡麵那層是黏膜層,呈橘紅色,軟軟的,血供很豐富,胃空的時候有很多皺襞,充盈時就變平了。外麵一層是黏膜下層,由疏鬆的結締組織構成,這裡麵有豐富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經叢。再往外是肌層,最外麵的是漿膜層。
說起胃的形態,很多人可能覺得胃就是個像蠶豆一樣的“大袋子”。其實呀,可不是每個人的胃都長成蠶豆的樣子。您的高矮胖瘦都可能影響胃的“體型”呢!胃位於人體的左上腹,就像一個布袋,呈囊狀,可以儲藏和消化食物。每個人的胃不僅飯量不一樣,受體型、肌張力等因素的影響,它的“長相”也各不相同。胃型其實是人為劃分的,就像人的高矮胖瘦一樣,沒有特彆明確的分界線,也不是固定不變的。在一定的生理或者病理情況下,胃型還能互相轉化。比如說,兒童時期可能是牛角型胃,成年後可能變成魚鉤型,到了老年也許就成了無力型。
那胃是怎麼工作的呢?胃位於人體的腹腔上方,大部分在左季肋部,小部分在上腹部。往上和食管連著,往下和十二指腸相通。胃可以分為
5
個部分,也就是賁門、胃底、胃體、胃竇以及幽門。胃壁從內到外有黏膜層、黏膜下層、肌層和漿膜層。黏膜層有大量能分泌胃酸、胃蛋白酶等用來消化食物的腺體。從胃的結構圖來看,咱們可以形象地把胃比作一台多功能攪拌機。賁門就相當於攪拌機的入料口,胃底、胃體和胃竇相當於攪拌機的機體,幽門就相當於攪拌機的出料口。食物經過口腔、食管,從賁門進入胃,胃底先暫時把食物儲存下來,然後在胃體和胃竇被黏膜層腺體分泌出來的胃酸、胃液腐蝕、消化,被胃體和胃竇部的肌層研磨成食糜。食物經過胃的這番加工變成食糜後,被胃竇的運動推動著通過幽門向下離開胃,送進十二指腸。在那裡,被肝臟分泌的膽汁、胰腺分泌的各種消化酶進一步消化。小腸把大部分的營養物質吸收進血液,沒被消化吸收的食物殘渣被送進大腸,最後排泄出人體就變成了糞便。
胃部每天都這樣反反複複、兢兢業業地工作,消化和收納進入胃部的所有飲食和藥物。其實,“胃”在咱們人體的臟器中真的算是最不嬌氣的了。隻要咱們平時好好對待它,它就會任勞任怨地乾活。但人們常常會忽略對胃的愛護,要麼是被美味誘惑,要麼是因為不得已的應酬,胃部就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傷害。一時的輕微傷害,胃部還有自愈的能力;可要是長期受到不良因素的侵害,胃總有一天會生病,甚至會“罷工”。由此可見,胃在整個消化係統裡那可是重中之重。它就像一個儘忠職守的攪拌機,每天都辛勤勞作著。要是往機器裡塞太多東西,或者該工作的時候不工作、該休息的時候不休息,再加上外界各種不良物質的侵蝕損害,時間長了,部件老化,就會積勞成疾,引發胃病。
接下來咱們聊聊胃的功能。胃是人體非常重要的消化器官,具有儲存和消化食物、分泌胃液以及自我防禦等功能。
先說儲存、消化和排空食物的功能。食物進到胃裡後,經過胃的各種運動把食物磨碎,讓食物和胃液充分混合。同時,食物在胃液的作用下進行分解,比如大分子物質被分解成小分子物質,最後形成食糜。胃的運動還能讓食糜一點一點地通過幽門,進入十二指腸,這個過程叫做胃排空。食物進胃大概
5
分鐘左右就開始排空了。通常,液體、小顆粒的食物比固體、大塊的食物排空得快。在三大營養物質裡,糖類食物排空最快,蛋白質排第二,脂肪是最慢的。混合食物完全排空大概需要
4
到
6
個小時。
再說說分泌胃液的功能。純淨的胃液是無色的酸性液體,ph
值在
0.9
到
1.5
之間。正常的成年人每天能分泌
1.5
到
2
升胃液,主要成分有鹽酸、胃蛋白酶原、黏液、內因子,剩下的就是水、鈉離子、鉀離子、碳酸氫根離子等無機物。胃黏膜裡有
3
種外分泌腺會參與胃液的分泌。其中,賁門腺在胃和食管的連接處,泌酸腺在胃底的大部分以及胃體的全部,包括壁細胞、主細胞和頸黏液細胞,幽門腺在幽門部。此外,胃黏膜裡還有很多內分泌細胞,像
g
細胞、δ細胞以及腸嗜鉻樣細胞等等。空腹的時候胃液分泌得很少,一吃東西就會刺激胃黏膜分泌大量胃液,這叫消化期胃液。
那胃為什麼不會自己消化自己呢?這是因為胃能分泌一種黏稠的、像膠凍一樣的黏液物質,覆蓋在胃的內表麵,能防止被胃酸腐蝕。胃內表麵緊密排列的黏膜上皮細胞形成了一道生理屏障,能阻止胃酸的侵入。當胃壁細胞受到磨損或者損壞的時候,胃裡會迅速長出新細胞來替換。胃黏膜有很強的細胞保護作用,它能夠合成和釋放一些能防止或者減輕各種有害刺激的物質,比如前列腺素、表皮生長因子,能抑製胃酸的分泌,刺激黏液和碳酸氫鹽的分泌,有助於形成黏液
-
碳酸氫鹽屏障,還能增加胃黏膜的血流量,有助於胃黏膜的修複和保持其完整性。另外,某些胃腸激素,像鈴蟾素、生長抑素、降鈣素等也能抑製胃酸分泌,對胃黏膜有保護作用。
有人會問,胃真的會越撐越大嗎?咱們的胃啊,上連著食道,下通著小腸,是一個“包容心”特彆強的器官。在空腹和飽腹這兩種不同的狀態下,胃囊的大小差異能高達
20
倍。胃在空腹的時候,就像一個“駝背彎腰、渾身皺紋”的家夥,收縮著,大概隻有雞蛋那麼大(容積是
50
到
100
毫升)。吃東西之後,食物通過食道進到胃裡,胃壁有伸縮性,開始慢慢地變大,胃壁也漸漸變薄。一般來說,正常吃完飯,胃的容量大概是
1500
毫升,要是吃撐了能達到
2000
毫升。要是經常讓胃處於擴張的狀態,會讓它的伸縮功能變弱。空腹的時候胃壁就容易鬆弛,這樣胃壁要產生同樣的張力就需要更多的食物。所以,經常吃太飽、暴飲暴食都可能會把胃暫時性地“撐大”,但實際上胃的容量是不變的。
那哪些壞習慣可能會導致胃病的發生呢?
第一,經常熬夜。長期熬夜會讓身體的免疫力下降。胃在晚上也應該和其他臟器一樣休息,可要是您在這個時間段不休息,胃液的分泌就會增加,可能會導致十二指腸潰瘍的發生。
第二,一日三餐靠外賣。外賣可能有一些風險,比如說外賣餐盒的製作標準合不合規。要是高溫加熱這些塑料產品,可能會產生有害物質,從而損害咱們的胃黏膜。還有外賣的食材乾不乾淨、新不新鮮,這對咱們來說可太重要了。
第三,喜歡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像燒烤、醃製類食品、特彆辣的火鍋等等,這些食物進到胃裡,會刺激胃黏膜,可能導致急性胃炎或者急性胃黏膜病變,甚至會引起消化道出血。
第四,喜歡把很涼的飲料和熱飯交替著吃。熱的食物進到體內會讓胃黏膜的血管擴張,而冰鎮的食物進到體內會讓胃黏膜收縮。所以這種冷熱交替的飲食方式對胃的損害是很嚴重的,時間長了就會引起消化不良,甚至可能稍微一涼胃就會出現痙攣性的疼痛。
第五,邊玩手機邊吃飯。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是“手機控”,吃飯的時候手機都不離手,沉浸在手機裡,都不知道自己吃了什麼、吃了多少、吃飽沒有。長此以往,消化不良、潰瘍就會找上門來。
第六,不吃早餐。早餐會引起胃的節律性分泌,如果不吃早餐,咱們的胃一直處於空虛的狀態,就會影響胃的分泌功能和運動功能。要是長期不吃早餐,不僅會導致消化不良,還容易引起膽囊結石,所以吃早餐是非常重要的。
那胃上可能會有哪些常見的問題呢?
首先是胃食管反流病,典型的症狀是燒心和胸骨後的疼痛。經典的處理方法就是用質子泵抑製劑和
h2
受體阻斷劑,這些藥物能降低胃酸的生成,緩解症狀。
其次是胃潰瘍,典型症狀是胃部疼痛。處理方法就是避免抽煙、喝酒,彆用阿司匹林和非甾體抗炎藥,因為這些都可能傷害胃壁。醫生可能會開質子泵抑製劑和
h2
受體阻斷劑。
然後是幽門螺旋杆菌感染,可能會引起胃炎和胃潰瘍。經典的處理方式是一種叫“四聯療法”的治療策略,包括兩種抗生素、一種質子泵抑製劑和一種保護胃黏膜的藥物。
還有功能性消化不良,也叫非潰瘍性胃病,主要症狀是上腹不適、飽脹、早飽感、惡心等等。經典的處理是藥物治療,比如質子泵抑製劑、h2
受體阻斷劑和促動力藥。同時,改變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也特彆重要。
最後是胃癌,早期胃癌經典的處理方法是手術切除腫瘤。在咱們醫院開展多年的早期胃癌保留功能的胃部分切除術已經顯示出很好的效果,既能根治胃癌,又能儘量減少胃的損毀,給胃腫瘤病人帶來了福音。中晚期胃癌除了手術,可能還需要化療和放療。
那怎麼養胃呢?
首先,要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早上要吃好,中午要吃飽,晚上要少吃,千萬不能暴飲暴食。
其次,改變飲食習慣。按時吃飯,坐著吃飯,彆吃辛辣、油炸、煙熏的食物,像燒烤這些。也彆吃過酸、過冷等刺激特彆強的食物,多吃點素菜和粗纖維的食品。
最後,積極進行食療和按摩保健。羊肉、狗肉這些溫熱的食物都有養胃的效果,適合胃寒的病症。大蒜能消毒殺菌,幫助消除炎症。枸杞、銀耳、紅棗、核桃都可以當零食吃或者做菜吃。吃完飯、睡覺前可以搓熱雙手,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環摩
64
圈,完了再搓熱雙手按摩小腹。
接下來咱們看看胃在足底的反射區。
它在兩側足底,第一蹠骨體的位置。
定位是在縱向的拇指,從自前墊內後緣(甲狀腺區橫段)到足內緣中點(橫結腸區)之間距離的遠側
1/2
,在甲狀腺區橫段和胰區之間。
手法是指關節按推法。
著力點是食指第一指間關節。
施力手的食指要屈曲。
輔助手要握住足部,讓四指放在足背側,正對著施力部位。
操作的時候,按壓到需要的力度就向近側推動。
要注意的是,縱向的拇指,從自前墊後緣到足內緣中點之間(也就是甲狀腺區橫段到橫結腸區之間)分成
4
等分,遠側
1/2
是胃區,中間
1/4
是胰區,近側
1/4
是十二指腸區。因為這三個區域相鄰,而且手法一樣,所以在治療或者保健的時候往往都要一起操作,可以連續從遠側向近側推動。
這個胃反射區的適應證包括惡心、嘔吐、胃痙攣、消化不良、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等等。
朋友們,通過這次對胃反射區的了解,是不是對咱們的胃更加重視和愛護啦?讓咱們好好養胃,讓身體更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