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1nove.com/最快更新!無廣告!
病房門口圍了不少人。
“都怪我,如果我把她拉得再緊一點,她掙脫不了是不是就不會...”
鄧子琪雙目無神地喃喃自語著。
她突然抓住了葉寒的手:“你知道嗎?她掙脫我之前還跟我道歉,她說...對不起...”
鄧子琪沉浸在剛剛的畫麵中,難以原諒自己。
葉寒心疼地把人摟地更緊了一點。
“不是你的原因,她的病灶根本不在自己身上。”
他不由將目光投向病房裡麵那對相擁哭泣的夫妻。
女兒的那義無反顧地一跳,讓他們至今沒有緩過神來。
他們為此爆發了激烈的爭吵,相互指責推諉,又開始懊悔不已。
張蘭蘭還算幸運,她剛好跳在了消防布防的救生氣墊之上,救回了一條生命。
但也氣墊隻起到了緩衝作用,她全身有不少擦傷,兩處骨折,至今還在昏迷當中。
看到主治醫生馬上要踏出病房,那對夫妻趕忙追了出來。
張母哭腫了眼睛,拉著醫生的手不放。
“醫生,醫生我女兒怎麼還沒醒過來?”
“病人高燒還未退,今天晚上先觀察一下。”
主治醫生猶豫了一下,又補充了一句:“我們在病人手臂上發現了很多疤痕,疑似用小刀割傷,建議你們多關注一下孩子的心理問題。”
張母拉開了張蘭蘭的衣袖,眾人看到忍不住倒吸一口涼氣。
兩條乾瘦的手臂上,布滿了長長短短的傷痕,有些還呈現著剛剛愈合的淡粉色。
“這,這不可能啊,她怎麼會有心理問題?!”
張母難以置信地自言自語。
她想起幾個月前,女兒總是悶悶不樂,坐在窗邊發呆,一坐就是好幾個小時。
而那個時候,她隻懷疑她在偷懶,嚴厲斥責了一番。
是不是從那個時候起...?
而愁容滿麵的張父望著沉睡的女兒,擔心地竟然是另外一件事:“再過一個月就是期中考,這下要跟不上學校進度了。”
???
人話?
葉寒忍不住捏緊了拳頭,克製住往他臉上砸的欲望。
女兒命都要沒了,他還在擔心一場無關緊要的考試???
他硬生生從牙縫裡逼出了一句話:“張蘭蘭爸爸,其實我覺得,有時候咱們家長也該去看看病。”
“你什麼意思?”
張父想衝上前,卻被妻子攔住:“現在都什麼時候了?張強我告訴你,孩子要是醒不過來我跟你沒完!”
總算還有個清醒過來的人。
夫妻二人又開始了新一輪的爭吵。
從始至終不發一言的司寧,終於開口說了來醫院的第一句話。
“你知道可怕的是什麼嗎?”
“可怕的是,張蘭蘭的案例,不是個例。”
還有許多家庭,許多孩子在經曆著這樣的教育。
他們不愛孩子嗎?
肯定是愛的。
可這愛太過窒息,讓人無法呼吸。
他一直在想,自己還能再做些什麼,才能多幫他們一點?
病房裡忽然傳來一陣騷動。
張蘭蘭醒了。
看到父母驚慌地衝進病房,她無動於衷地望著天花板。
“蘭蘭啊,你這孩子怎麼那麼衝動呢?有什麼事不能跟爸爸媽媽好好說?你要嚇死我們啊!你說話啊!”
“...”
而她從始至終隻有一句話:“我不想看見你們。”
張父張母訕訕地退了出來。
離開醫院的路上,葉寒忍不住問道:“司主任,你的慈善項目進行到哪一步了?”
“萬事俱備,隻欠資金!”
“看來我們得加快速度了。”
不少記者堵在醫院門口等他們,見到幾人,一呼而上。
“葉寒先生,您是張蘭蘭事件的第一目擊人,可以和我們描述一下當時發生的情況嗎?”
“司主任,近年來抑鬱症患者越來越多,您作為這方麵的專家有什麼看法?”
“鄧子琪小姐,您是距離張蘭蘭最近的一個人,她有沒有跟你說什麼呢?”
“...”
張蘭蘭跳樓的視頻被傳出後,和之前打牌少年案一樣,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
公眾越來越清晰地意識到,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是多麼嚴峻。
其中思想衝擊最劇烈的還是兩方。
孩子和家長。
一個根深蒂固的問題再度被提起——代溝。
...
幾天後,葉寒發布了歌曲《海底》。
“希望這首歌能讓公眾對抑鬱症群體有更多理解,同時我想說:無論當下多艱難,還希望你能夠再堅持一下。”
一步步奔赴死亡的女孩。
想要拯救女孩卻無力的大海。
冷漠旁觀的看客。
視而不見的呼救...
這首歌對抑鬱症患者內心世界的真實描述,讓很多聽者找到了強烈共鳴。
那些無法入眠的深夜,他們的感覺也像置身於漆黑海底一樣無助。
這個被邊緣化的群體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
不少抑鬱症患者因此打開心扉,忍不住歌曲討論區留下自己的感受。
“聽完後大哭了一場,心情很低落。”
“如果有一天真的要告彆這個世界,那麼我希望是在海邊。”
“忍不住把那個絕望的姑娘代替成了張蘭蘭,希望她好好的,早日恢複。”
同時,司寧主持的關愛青少年心理健康項目開啟了正式試點。
項目對所有未成年人免費,具有極高的包容度,提供完全私密的問診與治療。
其中一大亮點就是心理治療師與心理治療室。
眾所周知,心理治療師的費用高昂,一場谘詢的收從五百到三千元不等,很多家庭都難以負擔。
而項目內的心理治療師隻需在相應時間內預約,就能獲得完全免費的服務。
心情不好怎麼辦?找治療師聊聊!
有煩惱沒地方倒苦水怎麼辦?找治療師聊聊!
不想說話隻想找個地方安靜待一待怎麼辦?
單獨的空間,沙盤套裝,宣泄器材,心理自助係統,為您服務!
比起死板的治療,項目更傾向於給提供青少年一個包容度極高的空間,也等於...給他們找一個朋友!
第一個試點在滬都醫科大學附屬醫院裡麵。
在經曆長達一周的無人問津之後,它終於迎來了第一個需求者。
一個叫毛錦棋的大一新生。
在外人看來,他活潑開朗,與抑鬱症三個字沒有任何關係。
隻有他自己知道,他曾與之搏鬥了 多久。
以前他總覺得抑鬱症很丟人,會被歧視,不敢對任何人表露。
所以他隻能默默蜷縮自己舔舐傷口。
可葉寒告訴他,那沒什麼大不了,高興了就笑,想哭就放聲去哭。
所以他鼓起勇氣,踏進了這個地方。
在他之後,越來越多人選擇正視、接受自己的問題。
又過了一周,心理治療的預約爆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