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都某學校教師辦公室。
老師們正在發愁。
“這眼看馬上就要高考倒計時了,學生的積極性一天比一天差怎麼辦啊?”
看著手上慘不忍睹的考卷,一個戴眼鏡的女老師率先展開話題。
這句話引起很多老師的共鳴。
“我班上也是,打瞌睡的孩子越來越多”
“現在是進入倦怠期了,學生沒日沒夜地學,上課就容易犯困。”
“往年每到這個時間,就是學生身心最疲乏的階段。”
“咱們得想個辦法啊,總不能一直這麼下去”
作為老師,他們最大的願望就是學生能考出好成績。
所以現在看到學生成天沒精打采,黑眼圈深地嚇人,他們心裡就著急。
一個中年男老師想了個點子:“誒,要不我們買點好吃的,獎勵一下他們?”
這個想法立刻被其他老師否定:“之前也不是沒用過這個辦法,沒什麼效果。”
“那偶爾放個勵誌電影?”
這更加扯淡。
“一部電影一個半小時起,現在連體育老師都天天被迫“生病”給咱們騰課,還有什麼時間騰出來給他們看電影?”
說起體育老師,大家都哈哈笑了。
不是不想讓學生上體育課。
老師們們總想著找時間多教些重點給學生,讓學生能儘可能多拿點分。
是以,體育老師隻能“光榮犧牲”了。
“說的也是”
辦公室又陷入了沉默。
“最好是耗時短,但又能讓學生放鬆一下的活動大家都想一想,能幫到一點也是好的。”
說起來簡單,但實際往深處想,可行的辦法寥寥無幾。
半晌,終於有人開口。
“我又想到一個!”
“說說看。”
“我們可以在課間給學生放點歌曲啊!他們聽課聽得精神緊繃,下課聽首歌放鬆一下,不是挺好?”
這個辦法得到了很多老師的支持。
“好像聽起來不錯!”
“有一定可行性,課間十分鐘,可以放一到兩首歌曲。”
“同意!”
他們是封閉學校,純寄宿製,平常管得非常嚴厲。
特彆像這種高考衝刺的時間段。
彆說歌曲了,課間沒縮短成五分鐘還算學校“寬宏大量”。
學生要是能聽聽歌,說不定還真能開心點!
那麼問題又來了。
“我們選哪些歌曲呢?”
老師們都在積極出主意:“不如讓學生自己選歌交上來?”“選他們喜歡的歌?”
“那到時候學生儘想著今天會聽哪首歌曲了。”結果,又麵臨年級主任的殘酷否定。
“既要起到放鬆身心,又能有一定激勵作用的歌曲是最合適的。”
不過呢,這種類型的歌曲一般都很土,孩子們不太喜歡。
大家又犯了難。
見半天想不出主意,年級主任把目光放到了一直沒加入討論的實習老師身上。
“小劉老師,你比我們年輕,更懂那些孩子的想法,你有什麼建議嗎?”
“合適的歌曲”小劉老師思索了一下,忽然靈光乍現。
“各位老師,有沒有聽過《華夏少年說》這首歌?”
“《華夏少年說》?”
這批老師裡麵,除了小劉老師大多都上了年紀。
初初聽到這個歌名,都很陌生。
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小劉平常都不太和他們聊天。
可今天!英雄終於有了用武之地!
隻見小劉掏出手機,按下播放鍵。
歌聲,緩緩流出
三分鐘後,年級主任當場拍板。
“那就先用這首《華夏少年說》試一試水!”
她完全可以確定。
不管從文學性還是歌曲本身的角度,這首歌都非常適合學生聆聽。
甚至,有些歌詞都能寫進作文裡麵。
他們現在需要的,就是這麼一首歌!
烈日高懸,陽光烤炙著大地。
午後的校園,被濃烈的困倦氛圍所籠罩。
尤其是高三教學樓內,一片沉寂。
老師在講台上,慷慨激昂地講課。
可學生們卻握著筆小雞啄米般點著頭,昏昏欲睡,仿佛下一秒頭就要栽到課桌上了。
不是他們不想學,實在是太累了。
特彆是到了這個階段。
大腦和身體都到了高度緊繃的狀態,自身的保護機製反而會讓學生產生一種倦怠心理。
高考衝刺的一腔熱血,被一場場模擬考試澆地乾淨。
能支撐他們往下學的動力越來越少,基本全靠一股信念。
有時候連他們自己都不知道,他們在為了什麼而學,為什麼要這麼拚。
看著這群無精打采的學生們,授課老師輕輕地在心裡歎了口氣。
還有最後一個月,他們能堅持下去嗎?
就目前的狀態而言
就在此時,悅耳的下課鈴聲響起。
也顧不上老師到底有沒有講完課。
學生們一個個迫不及待地趴到了課桌上,準備短暫地為自己補個覺。
這短短的十分鐘,足夠他們做個美夢了。
一時間,偌大的高三教學樓。
竟然沒有一個人在走廊走動。
大部分學生都趴在課桌上小憩,少部分的還拿著筆在做題。
還沒等他們進入夢鄉。
校園廣播忽然傳來了響動。
緊接著,是播報員清脆的聲音。
“為了調動廣大高三考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放鬆身心,學校準備在午後固定時間播放歌曲,接下來播放第一首歌曲——《華夏少年說》。”
“嘖,這破學校,又開始整什麼幺蛾子。”
有學生被吵醒,煩躁地把自己翻了個麵,準備繼續入睡。
“肯定又是那些老掉牙的歌曲,聽著都煩。”還有人閉著眼回答,不肯錯過一秒睡覺的時間。
學校的套路他們還不知道嗎?
天天把好好學習天天向上掛在嘴邊,聽得人都有抵觸心理了。
做題的同學也捂住了耳朵。
“有這聽歌的閒工夫,還不如多做兩道題呢!”
她的話,引來了許多人讚同。
大家一致決定,不聽這首讓人毫無期待感的老歌。
然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