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 “我非常同意傑森先生的描述,”這時候站在油畫旁邊的曾院長,用一種近乎陶醉的語氣開口說話了,她的目光在油畫表麵遊移,好像在欣賞一件稀世珍寶,“這幅《無題》,這個標題本身就是挑釁,就像一個無聲的嘲諷,向所有試圖用常規思維理解藝術的人發出挑戰。”
她輕輕抬手,指尖在空中勾勒著畫作的輪廓,“當觀眾試圖想從油畫本身尋找意義時,畫布上的每一滴顏料都在嘲笑:混沌才是真相。看看這些狂野的筆觸,這些看似隨意卻又蘊含深意的色彩碰撞,它們就像宇宙大爆炸時迸發的能量,充滿著原始的力量。”
曾院長的聲音越發激動,“那些糾結的線條多像現代人的神經脈絡,它們縱橫交錯,相互纏繞,就像我們每個人內心深處那些無法言說的焦慮與困惑。你以為自己在創造秩序,其實不過是在重複宇宙的隨機性罷了。這就是波洛克的天才之處,他用看似混亂的表達方式,揭示了存在的本質。”
耿老和陳陽聽到這番慷慨激昂的發言,不約而同地側頭看了一眼宋開元。隻見宋開元的表情逐漸變得古怪起來,眉頭越皺越緊。陳陽忍不住咧嘴一笑,湊到宋開元耳邊,用帶著幾分調侃的語氣說道:“師爺,你被一幅畫嘲笑了!看來這畫還挺有靈性的,連您這樣的老藝術家都看不懂它想表達什麼。”
“少說廢話!”宋開元沒好氣地白了一眼陳陽,臉上寫滿了不以為然,“還 t 混沌才是真相,這小曾也真是能順著洋鬼子說,一幅畫搞得跟天書似的,還神經脈絡,還宇宙隨機性,聽著就讓人腦仁疼。”
“就他們這破玩意,不就是隨便潑墨畫的麼,咱們玩不來,還是咱們那些老祖宗留下來的物件好!起碼看著不費勁。”
幾人正在旁邊低聲議論著這番言論的荒謬之處,突然注意到一個身影正緩緩走向畫作。那位蓄著大胡子的專家神情嚴肅地走到畫前,彎下腰,眯起眼睛仔細打量著畫作的每一個細節。他的目光在某些特定的位置停留了許久,眉頭漸漸擰成了一個結。
最後,他緩緩直起身,轉向傑森,用一種不容置疑的語氣說道:“傑森先生,我懷疑這幅波洛克的無題,是一幅贗品!”
大胡子這句話如同一顆重磅炸彈,在展廳內轟然炸開。在場的賓客們麵麵相覷,這可是國際級的藝術展會,每一件展品都經過嚴格的鑒定和篩選,怎麼可能出現贗品?
陳陽坐在下麵,看著周圍人臉上震驚的表情,心中卻泛起一絲異樣的漣漪。他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大胡子身上,這位看似普通的專家,竟然一眼就看出了真相,不得不說是個真正的行家。在藝術界浸淫多年的專業人士尚且看不出破綻,這位大胡子卻能一針見血地指出問題所在,這份眼力確實令人歎服。
第(1/3)頁
第(2/3)頁
陳陽的腦海中瞬間閃過一段塵封的記憶,那是來自 2011 年轟動一時的藝術界醜聞。在漂亮國,一起驚天動地的油畫造假案正式曝光,造假者以驚人的技藝複製了眾多大師作品,其中就包括波洛克的作品。
這個案子橫跨 20 年的時間,讓 60 多位收藏家上當受騙,造成高達 8000 萬美刀的巨額損失。而眼前這幅《無題》,就是這涉案中的一件油畫。回想起當年那場轟動世界的藝術造假案,陳陽不禁對大胡子的眼力更加欽佩。在這個充滿專業人士的展廳裡,也隻有他和大胡子看出了這驚天的秘密。
2011 年,漂亮國曼哈頓上東區的一棟豪宅內,又一次傳來了刺耳的爭吵聲。一名叫皮埃爾的富商站在客廳中央,麵對著他那位精致卻刻薄的妻子,心中的怒火終於無法壓製。二十年的婚姻生活中,他們從最初的甜蜜走向了無休止的爭執,每一次的對話都像是一場精心設計的戰役,充滿了冷嘲熱諷與相互指責。
這一次,當他的妻子再次因為一個微不足道的家務問題大發雷霆時,皮埃爾感到自己的神經已經繃到了極限。他凝視著牆上那幅價值連城的名畫,突然意識到,這段早已失去溫度的婚姻,就像畫布上那些雜亂無章的線條一樣,再也無法編織出任何美好。
離婚的念頭如同決堤的洪水般一發不可收拾,在一個沉默的午後,他終於對妻子說出了那個早已在心中盤旋已久的決定。兩人像是早已等待這一刻般,出乎意料地平靜地坐下來,開始商討分割這段婚姻留下的財富。皮埃爾望著窗外曼哈頓的天際線,心中五味雜陳,卻又莫名感到一絲解脫。
皮埃爾作為一家大型投資公司的執行總裁,年收入早已達到了普通人難以企及的數字。他的辦公室位於曼哈頓最繁華地段的摩天大樓頂層,每天都要處理數以億計的資金往來。然而此時的他,麵對即將到來的財產分割,卻顯得異常大方。或許是因為厭倦了這些年的爭吵,又或許是想用金錢換取內心的寧靜,他竟然主動提出對半分割所有財產。
在律師的見證下,豪宅、遊艇、股票、珠寶,這些價值連城的資產被一一列入清單,兩人在分割過程中表現出前所未有的默契與和諧。然而當他們來到那幅掛在客廳正中央的名畫前時,皮埃爾的腳步突然變得沉重起來。
這幅畫不僅僅是他耗資 1700 萬美元從諾勒畫廊購得的珍品,更承載著他對藝術的無限熱愛與追求。望著畫布上跳動的筆觸,他的內心開始劇烈掙紮,就連手指都不自覺地微微顫抖。
眼看著分割即將結束,皮埃爾卻在這最後關頭陷入了兩難。一方麵,他深知這幅大師傑作的價值必定與日俱增,另一方麵,作為一個成功的商人,他也明白畫作的準確估值對於公平分割至關重要。在律師的建議下,他們決定請法院指定專家對畫作進行專業鑒定。
然而,命運弄人,負責此案的鑒定專家卻是一位對油畫藝術品知之甚少的分析師。這位專家麵對著這幅充滿表現主義色彩的傑作,完全無法理解其藝術價值,於是選擇了一個看似科學實則冒險的方法——通過化學分析來確定畫作的年代。他小心翼翼地從畫作邊緣提取了一小塊顏料樣本,送入實驗室進行檢測,期待這種另類的鑒定方式能夠給出一個確切的答案。
第(2/3)頁
第(3/3)頁
然而,這個看似嚴謹的科學鑒定卻帶來了一個令人震驚的結果。實驗室的檢測報告顯示,畫作所使用的顏料竟是生產於 1970 年的產品,而這幅畫作的作者,偉大的藝術家卻在 14 年前就因為一場車禍離開了人世。
這個荒謬的時間悖論就像一記重錘,狠狠地擊碎了皮埃爾的心。他難以置信地看著那份冰冷的檢測報告,大腦一片空白。當年那幅他傾其所有購買的名畫,那件他引以為傲的收藏,居然是一件贗品!這個殘酷的真相不僅讓他蒙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更是對他多年來的藝術品味和鑒賞能力造成了致命打擊。
得知自己花費 1700 萬美元買到的竟是一幅贗品,皮埃爾隻覺得天旋地轉,大腦一片空白。那一刻,原本準備和妻子分道揚鑣的決心瞬間被憤怒取代,離婚的事情暫且擱置,他現在滿腦子隻想著要討回這筆天價冤枉錢。
帶著滿腔怒火,皮埃爾直接找到了最頂級的律師團隊,準備將諾勒畫廊告上法庭。然而,命運似乎在和他開了個巨大的玩笑,當他信心滿滿地準備起訴時,卻驚愕地發現諾勒畫廊早已在幾年前悄無聲息地永久停業了。
這個打擊讓皮埃爾幾乎崩潰,但他並未就此認輸,而是選擇了一個更具爆炸性的方式——將這個驚天騙局公之於眾。他聯係了多家主流媒體,詳細披露了自己的經曆,這個堪稱藝術界重磅炸彈的新聞一經曝光,立即在全球藝術圈掀起了軒然大波。
而那幅令皮埃爾追悔莫及的畫作,恰恰就是此刻陳展廳中這幅波洛克的《無題》。對此陳陽可以說是百分之百地確信,因為在後世的一次高規格拍賣會上,他曾親眼目睹過這幅畫的真容。當時,一位來自漂亮國的頂尖藝術鑒定專家,正以這幅贗品為例,做了一場引起轟動的專題報道。
陳陽清楚地記得,那位專家手持畫作,用最先進的科技手段,將這幅贗品的造假技術和真跡的細節進行了極其專業的對比分析。正是因為親眼見證過這一幕,此刻的陳陽才能對眼前這幅畫的真偽做出如此篤定的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