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就在邵言冰和邵言潼正上演著兄妹情深的戲碼時,就聽門外傳來了敲門聲。
邵言冰放開邵言潼之後道了聲進,隨即便看向了衣帽間的門口。
接著,邵家的老管家便出現在了門口說道:“邵總,剛剛省廳來了電話,要對小姐進行約談。”
邵言冰聽後看了一眼邵言潼,淡淡一笑:“哥等你回來。”
邵言潼聽後笑著點點頭:“那隻包你可彆忘了哦。”
邵言冰微微一笑:“忘不了。”
兄妹倆對視一眼之後,邵言潼便邁步走出了衣帽間的門。
隨即,邵言冰走到這衣帽間的窗邊,盯著樓下,親眼看著邵言潼上了家裡的那輛黑色奔馳駛出了彆墅大院。
此時,老管家邁步上前,看著駛離的汽車說道:“邵總,安排好了。”
邵言冰聽後紅了眼眶,扭頭看向管家說道:“潼潼是個好孩子,君叔,彆讓她受罪。”
管家君叔看著邵言冰的模樣,心裡卻滿是恐慌,就連雙手都不由得顫抖。
“是。”君叔吞了口口水後回道。
第(1/3)頁
第(2/3)頁
邵言冰接著歎了口氣,看著窗外蔚藍的天空說道:“邵健鴻,他對不起我媽,這偌大的邵家啊,能得到就得到,得不到的,就全毀掉吧。”
這話一出,讓管家君叔不由得渾身一顫,從心底裡發寒,他沒想到,這個多年不見的少爺,怎麼從國外回來之後,性格會變的如此冷酷。
不過,關於邵家的事,君叔是從頭到尾一清二楚的。
當年,邵言冰的母親陶怡然和邵言冰的父親邵健鴻結婚的時候,邵健鴻不過是一個國有藥廠工人,其家庭也是普通的工人家庭,可那時候,陶怡然卻是實打實的紅色血脈,其父親陶顯霖在戰爭時期就是軍官,又是秦衛山秦老的連襟,當年陶怡然和邵健鴻結婚,陶家並沒有重視所謂的門當戶對,隻是覺得邵健鴻和陶怡然是自由戀愛,陶怡然的母親,也就是邵言冰的外婆又是個思想開放的人,所以並沒有阻止這場戀愛,反而是大力支持。
在陶怡然和邵健鴻結婚之後,陶怡然的母親更是給邵健鴻介紹了許多的人脈資源,隨著改革的春風,邵健鴻從國有藥廠出來,成立裡的宣濟醫藥公司,那個時期的邵健鴻,可謂是春風得意。
可有些男人就怕得意過頭,也怕鋒芒太盛,那個時候,長相不錯的邵健鴻,又腰纏萬貫意氣風發,很快就贏得了許多年輕女孩的喜愛和追捧,剛開始的時候,邵健鴻還把持的住,他也清楚自己是怎麼從一個普通工人家庭的子弟,一步步走到如今的輝煌,如果沒有嶽父家的支持,當今的成就,是他做夢也不敢企及的。
但久而久之,邵健鴻和陶怡然也到了七年之癢的節骨眼,向他投懷送抱的女孩子也比比皆是,他便忘卻了初心,和自己的女秘書,久而久之,日久生情,每次他和陶怡然吵架,女秘書總是能抓住機會,向他吹耳旁風,吹的邵健鴻覺得,家裡的陶怡然就是個不善解人意的母老虎,一直是在挾恩圖報,占據著家裡的地位,讓他這個意氣風發的宣濟醫藥公司的總經理很沒有麵子。
終於,在陶怡然懷第二胎的時候,不甘寂寞的邵健鴻,和蠢蠢欲動的女秘書,終於在一次出差時,點燃了這場蓄謀已久的乾柴烈火。
就在陶怡然懷孕第三個月的時候,邵健鴻得知,女秘書也懷了孕,邵健鴻終於知道怕了,他怕陶怡然知道,也怕嶽母知道,他怕他的前程因此斷送,可這個時候,邵健鴻後悔也來不及了,他乞求女秘書把孩子打掉,可女秘書卻固執的要把孩子生下來。
邵健鴻當時拿出了一筆巨額財富,在那個年代,足夠讓女秘書吃穿不愁三輩子的財富,可女秘書誌不在此,她要做宣濟醫藥的老板娘、女主人,所以一次又一次的拒絕了邵健鴻的請求,堅持要把孩子生下來。
後來,在一次邵健鴻出差之際,女秘書竟然挺著肚子,上門找到了陶怡然。
當時,年僅六七歲年紀的邵言冰永遠記得那個女秘書來到家裡時的神氣模樣。
第(2/3)頁
第(3/3)頁
她向陶怡然表明了自己懷孕的事實,並且鼓動陶怡然和邵健鴻離婚,女秘書認為,隻要陶怡然和邵健鴻離婚了,邵健鴻必然會娶自己進門,畢竟她現在也懷著邵健鴻的孩子。
但女秘書低估了這個部隊大院、軍人家庭出身的陶怡然,陶怡然對女秘書表現出了一種不屑,並且反將了女秘書一軍,讓她把孩子生下來,到時候,她連邵健鴻和女秘書一起收拾。
女秘書低估了陶怡然,一時間也驚慌失措,畢竟那個年代,亂搞這種男女關係可是大事,所以見勢不妙,女秘書便和陶怡然吵了起來。
年紀尚小的邵言冰哭著站在母親的麵前保護母親,可已經麵臨崩潰的女秘書卻突然發瘋,口中喊著要和陶怡然同歸於儘的話。
隨即二人便扭打在了一起,女秘書一個錯手,將挺著大肚子的陶怡然推到了桌角處摔了一跤,很快便大出血了。
見勢不妙的女秘書趕忙逃出了邵家,是邵言冰撥打了當時軍醫院的電話,把母親送到了京城的軍醫院,可人到了之後,卻為時已晚了,已經三四個月的孩子,最終還是沒能保住。
在陶怡然出院之後,外婆找來了邵健鴻,打算為了女兒做主,讓陶怡然和邵健鴻離婚,可陶怡然卻搖了搖頭,沒有接受其母的好意,她當即表示,宣濟醫藥的今天,是自己和邵健鴻一手經營打造的,她不可能便宜了邵健鴻,看著邵健鴻和那個女秘書有個結果,更不可能讓邵言冰成為一個單親家庭長大的孩子。
所以陶怡然當即表示,隱瞞下自己流產的消息,舉家從京城搬去了彼時正在如火如荼建設的雲海省。
這也是為什麼,從那之後,陶家人,再也沒有和秦家過多走動的原因。
第(3/3)頁